根尖周扩散论文-李成皓,汪俊

根尖周扩散论文-李成皓,汪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尖周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氢氧化钙,OH-,根尖周扩散,年轻恒牙

根尖周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皓,汪俊[1](2009)在《不同氢氧化钙制剂在根尖周区氢氧离子扩散效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在年轻恒牙根尖部OH-扩散的能力。方法:选取正畸减数拔除的人前磨牙140个,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42个样本)和1个空白对照组(14个样本)。3个实验组分别用氢氧化钙水糊剂、Metapex糊剂和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空白对照组不做充填。分别于充填后1 h、24 h、7 d、14 d、1个月、3个月对各组根尖周区局部pH值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种糊剂均能在牙根尖周区形成碱性环境,局部pH值随时间逐步上升(P<0.05)。横向比较中,Vitapex糊剂局部碱化能力低于另2组(P<0.05);7 d内,氢氧化钙水糊剂碱化效果最为明显(P<0.05);从14 d开始,氢氧化钙水糊剂与Metapex糊剂在根尖周部所形成的碱性环境相当(P>0.05)。结论:氢氧化钙水糊剂、Metapex糊剂能在根尖周区更为有效地形成强碱性环境,较之Vitapex糊剂更适于作为根尖诱导成形剂。(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甘宁,尹仕海,邹玲,汪莉,谢俊[2](2008)在《四种浓度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扩散效果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a(OH)2糊剂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方法用吸液管尖、琼脂及5ml塑料注射器制备成药物扩散的模拟根尖周模型。选取根尖孔径40#的吸液管120支。分为4组,每组30支,置入模拟根尖周组织内形成模型。第一组:封入10%Ca(OH)2100μl;第二组:封入30%Ca(OH)2100μl;第叁组:封入60%Ca(OH)2100μl;第四组:封入90%Ca(OH)2100μl;对照组:封入蒸馏水100μl。在封药后2d、5d、10d、15d、20d后提取模拟根尖周组织测定pH及钙离子浓度。结果根管内封入Ca(OH)2糊剂各组琼脂内Ca2+浓度和pH改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2+浓度逐渐升高,但15天后呈稳定趋势,琼脂中的pH则呈持续上升趋势。不同浓度Ca(OH)2糊剂对尖周区域的钙离子浓度和pH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根管内封入Ca(OH)2对模拟根尖周Ca2+浓度和pH值有显着影响,不同浓度的Ca(OH)2糊剂对根尖周Ca2+浓度和pH改变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30%和60%的Ca(OH)2糊剂的扩散效果较好,而90%Ca(OH)2糊剂的扩散效果最差。(本文来源于《现代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甘宁,尹仕海,邹玲,汪莉,谢俊[3](2007)在《3种剂型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剂型氢氧化钙通过模拟根管向根尖周扩散的效果。方法:用吸液管尖、BHI琼脂及5ml塑料注射针筒制备成模拟根尖周模型。120个模型分为3组,每组40个,按根尖孔径不同(15#、25#、40#、80#),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10个。第1组模拟根管内封入20%氢氧化钙悬浊液100μl;第2组封入90%氢氧化钙糊剂100μl;第3组封入氢氧化钙药尖并加入100μl蒸馏水。另备12支模拟模型,封入100μl蒸馏水作为对照。用pH分析仪和钙离子分析仪分别测定pH值和Ca2+浓度。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pH分析发现,第1、2、3组的平均pH值分别为8.26、7.96和7.83,第1组与2、3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2、3组之间平均pH值无显着差异;Ca2+测定结果,第1、2、3组平均Ca2+浓度分别为29.87、24.62和16.42ppm,3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根尖孔径平均pH值和平均Ca2+浓度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依次为80#>40#>25#>15#。结论:氢氧化钙悬浊液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好于氢氧化钙糊剂和氢氧化钙药尖;根尖孔径越大,药物扩散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07年05期)

甘宁[4](2007)在《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及抑菌作用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氧化钙作为根管消毒剂以其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宽的抗菌谱以及具有促进根尖周硬组织形成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氢氧化钙是通过离解成Ca~(2+)和OH~-发挥作用的。Robert等2005年建立了一种根尖周药物扩散模型,即通过分析模拟根尖周组织内根管消毒药物有效成分的浓度来评价药物的扩散效果。本文借此模型分析氢氧化钙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Ca~(2+)和OH~-的浓度,观察氢氧化钙扩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首次对氢氧化钙在模拟根尖周内的抑菌效果作出评价,为氢氧化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分两个部分:即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扩散实验和抑菌实验。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不同剂型氢氧化钙通过不同根尖孔径的模拟根管向根尖周扩散的效果,制备模拟根尖周模型,按氢氧化钙剂型不同(悬浊液、糊剂、药尖)分为3个实验组,再按根尖孔径不同(15#、25#、40#、80#)分为4个亚组,在封药一周后分别用多孔板高效分析仪和pH分析仪测定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Ca~(2+)浓度及pH值。实验二观察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10%、30%、60%、90%)在不同时间(1d、5d、10d、15d、20d)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第二部分是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抑菌实验,即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定植叁种常见牙髓致病菌(包括具核梭杆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再在模拟根管内封入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观察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抑菌效果,上述实验均设有对照组。结果显示:1.叁种不同剂型氢氧化钙在模拟根管内向根尖周扩散效果的pH分析发现,氢氧化钙悬浊液组扩散的平均pH值(8.26±0.86)大于氢氧化钙糊剂组(7.96±0.702)和氢氧化钙药尖组(7.83±0.59),悬浊液组与糊剂组、悬浊液组与药尖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糊剂组和药尖组之间平均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Ca~(2+)测定结果表明,悬浊液组、糊剂组、药尖组平均Ca~(2+)浓度分别为29.87±10.76ppm、24.62±10.40ppm、16.42±5.70ppm,叁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根尖孔径平均pH值和平均Ca~(2+)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次为80#>40#>25#>15#。2.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的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模拟根尖周组织内Ca~(2+)浓度和pH值改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2+)浓度和pH值菌随时间逐渐升高,但15天Ca~(2+)浓度后呈稳定趋势,pH值则呈持续上升趋势。结果还发现,实验第15天时,30%氢氧化钙组Ca~(2+)和pH值最高,90%氢氧化钙组最低(p>0.05)。10%和60%氢氧化钙组次之。3.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抑菌效果表明:①实验菌株为具核梭杆菌时,10%氢氧化钙组和30%氢氧化钙组抑菌效果好于60%氢氧化钙组(P<0.05),而90%氢氧化钙组抑菌效果不明显。②用牙髓卟啉单胞菌作为实验菌株,10%、30%和60%氢氧化钙叁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且均好于90%氢氧化钙组。③对于粪肠球菌,四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均无明显抑菌效果。④阳性对照0.02%洗必泰溶液对上述叁种细菌均有显着的抑菌效果,阴性对照组则无任何抑菌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氢氧化钙悬浊液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好于氢氧化钙糊剂和氢氧化钙药尖;(2)根尖孔径越大,药物扩散效果越好;(3)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钙对根尖周Ca~(2+)浓度和pH改变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30%氢氧化钙的扩散效果最好,而90%氢氧化钙的扩散效果最差;(4)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氢氧化钙对具核梭杆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其作用根据浓度不同产生差别;但氢氧化钙对粪肠球菌无显着抑菌效果。(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5-01)

甘宁,尹仕海,汪莉[5](2007)在《叁种不同剂型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氢氧化钙在根管内的消毒作用据认为是通过离解成氢氧根离子和钙离子而实现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剂型氢氧化钙通过模拟根管向根尖周扩散的效果。方法:选用300 ul吸液管于管尖处用日锉制备不同孔径(15#,25#,40#,80#)作为模拟根管,将1.25%的BHI琼脂装入5ml无菌塑料注射器内,并将吸液管插入琼脂内作为药物扩散的模拟根尖周模型。取120支吸液管均分为3组:第1组封入20%氢氧化钙悬浊液100ul;第2组封入90%氢氧化钙糊剂100ul;第3组封入氢氧化钙药尖并加入100ul蒸馏水。每组再按孔径不同(15#,25#,40#,80#)分为4个亚组,每组10支。另取12支吸液管封入100ul蒸馏水作为对照。用pH分析仪分析琼脂中pH值,用钙离子试剂在多孔板高效分析仪上分析Ca2+浓度。结果:pH分析结果发现,氢氧化钙悬浊液组的平均pH值(8.26±0.86)大于氢氧化钙糊剂组(7.96±0.70)和氢氧化钙药尖组(7.82±0.59),且有统计学差异,氢氧化钙糊剂组和氢氧化钙药尖组间的平均pH值无统计学差异;Ca2+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氢氧化钙悬浊液组平均值为29.87±0.27 ppm, 氢氧化钙糊剂组24.62±0.26 ppm,氢氧化钙约尖组16.42±0.14 ppm,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还发现,不同根尖孔组平均pH 值和平均Ca2+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80#>40#>25#>15#。结论:氢氧化钙悬浊液在根尖周的扩散效果好于氢氧化钙糊剂和氢氧化钙药尖;根尖孔径越大,药物扩散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3-01)

根尖周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a(OH)2糊剂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方法用吸液管尖、琼脂及5ml塑料注射器制备成药物扩散的模拟根尖周模型。选取根尖孔径40#的吸液管120支。分为4组,每组30支,置入模拟根尖周组织内形成模型。第一组:封入10%Ca(OH)2100μl;第二组:封入30%Ca(OH)2100μl;第叁组:封入60%Ca(OH)2100μl;第四组:封入90%Ca(OH)2100μl;对照组:封入蒸馏水100μl。在封药后2d、5d、10d、15d、20d后提取模拟根尖周组织测定pH及钙离子浓度。结果根管内封入Ca(OH)2糊剂各组琼脂内Ca2+浓度和pH改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2+浓度逐渐升高,但15天后呈稳定趋势,琼脂中的pH则呈持续上升趋势。不同浓度Ca(OH)2糊剂对尖周区域的钙离子浓度和pH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根管内封入Ca(OH)2对模拟根尖周Ca2+浓度和pH值有显着影响,不同浓度的Ca(OH)2糊剂对根尖周Ca2+浓度和pH改变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30%和60%的Ca(OH)2糊剂的扩散效果较好,而90%Ca(OH)2糊剂的扩散效果最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尖周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李成皓,汪俊.不同氢氧化钙制剂在根尖周区氢氧离子扩散效能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

[2].甘宁,尹仕海,邹玲,汪莉,谢俊.四种浓度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扩散效果的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

[3].甘宁,尹仕海,邹玲,汪莉,谢俊.3种剂型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的体外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7

[4].甘宁.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及抑菌作用的体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甘宁,尹仕海,汪莉.叁种不同剂型氢氧化钙药物根尖周扩散的体外研究[C].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标签:;  ;  ;  ;  

根尖周扩散论文-李成皓,汪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