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峰(重庆市南桐矿业公司技工学校400802)
摘要:中职学生有思想,也有叛逆的性格,在学生的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会适得其反,对中职学生我们要采用思想管理。儒家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对稳定国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治班如治国,我们也应该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以此来管理班级。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职教育管理
一、现代中职生现状
我是一个煤矿技校的教师,近几年来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人情冷漠,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集体主义价值观逐渐淡化。作为学生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具备,乱扔废弃物,在教学楼、宿舍楼、阅览室内高声喧哗,出口成脏,诚信缺失,食堂里的浪费……种种劣行影射着中职生的道德底线。在对待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态度上,中职生的表现也几乎同样令人失望。他们对待父母缺乏起码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对待乞讨的人更无丝毫怜悯之心……他们是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而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转轨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变化,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实用享乐的价值观不断地冲击着原有的价值观,这些暂时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冷静的判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互信互爱和无私奉献的观念。其次,目前在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自己全部的情感和精力集中在子女身上,极力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纵容使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利己主义”者;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空泛又教条,脱离了学生的真实需要,变成口号和标签,当代中职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极度膨胀,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最后,传统文化的断层和中国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乏,是中职学生道德缺失的深层原因。
三、用儒家思想管理教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一般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依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在经过董仲舒的改良后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为中国传统的正统思想。儒家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曾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倡导的“‘仁’为道德核心与人本意识”、“和谐意识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有为、入世”、“礼治”等对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等方面仍然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当今面对儒家思想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治班如治国,在管理班级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儒家思想。
1.用“大一统、民贵君轻”思想制定班级法规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大一统,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就算经历再多劫难,心中仍有一个祖国的轮廓。因此在班级的组建上也需要“大一统”思想来形成一种班级的凝聚力。但是并非由班主任来一人独裁,而是把班级成员统一在班级法规之下,使所言所行都要符合班级法规,从而使班级形成一个团体,朝着井然有序的方向发展。“民贵君轻”主要是指百姓在对国家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法规的制定上也强调学生的重要性。要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先由每个学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再由大家集体讨论、整理,最后由班主任统一并颁发。这样的班级法规最能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认为这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约束,从而减少了对班级法规的反感情绪,提高了班规在班级中的威信。在制定法规后,在执行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法,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奖励、惩罚都由班规来定夺。
2.以“君权神授”来组建班委
“君权神授”强调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班委的组建上最关键的是选好一个班长,他是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代言人。因此本人认为班委的选举上就民主推选一个班长,而其他的委员则由班长推举,班级以及班主任审核。班长一旦选定后,班主任要强化班长在班级中的权威,明确班长是由班主任授予,不可随意顶撞并用班级法规予以保障。同时班委的成员由班长推举,可以使得班委形成一个以班长为核心的团队。当然,为了防止班长在班级中滥用职权,每个月对班长进行一次审核,班级成员对班长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班主任。
3.用“仁政”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在处理班级事务上,班主任更应该爱自己的学生,但过分的溺爱又容易导致学生自满,因此对待学生的时候要把仁与法相结合,正如董仲舒的新儒学“内法外仁”。仁主要表现为鼓励、宽容、真诚、爱心;法表现为犯错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当学生违纪时第一步要用班级法规给予一定的处分,第二步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中主要以爱人之心对待,用真诚的态度去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在批评时不是刁难他,而是为他好。例如有一个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结果辱骂教师,在办公室被我严厉地批评。其中我问道:为什么我批评的时候你可以忍受,但是其他老师在批评你时却要对抗?他讲了这么一句话:我知道你批评我的时候是为我好!但是那个老师我接受不了。我认为这就是在班级管理中用“仁”的思想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信任。
4.“有为”、“入世”树立雄心,增强竞争力
儒家主张“有为”、“入世”。对个人出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以报答父母、国家”,对班级也是如此。当班级稳定之后要无中生有,有所作为。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性竞争活动,如校运动会、文艺晚会以及个人代表学校出征等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培养了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对集体的一种奉献精神,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另外在学习上要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把他们的理想排列在教室周围,鼓励学生之间合理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无论有否获奖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在成绩名列前茅或进步巨大的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5.以“礼治”来规范学生对老师的态度
“礼”是儒家思想五常之一,其本来含义是“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这种封建等级观念,本来我们应该予以批判,但是在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时,有其一定的可用性。当前教育界比较强调师生平等,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但是正因为此,也使得部分学生故意刁难教师、对抗教师,使正常教学难以继续。为了处理好这个关系,在强调民主时,要明确对任课老师必须尊敬,他就是长辈,不得在课堂上顶撞或侮辱教师,维护教师在班级上应该有的威严,这就是对“礼”的引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班级的管理上也有许多的精华可以供我们学习和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确实,《论语》博大精深,不过,与现在的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也可以归结到“天人合一”中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仁以为己任”……这些为人处世的名言,可以归结为“海纳百川”四字。而这种心态,不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吗?教师要重视课堂总结,要融会贯通,搞好我们的中职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
诚然,西方化教育初始曾经促进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但我们在推进现代化教育过程中也要注重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以达到两者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相互促进。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与教育中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就一定能为煤矿企业培养出一批批懂技术、爱岗敬业、具有一定操作技术水平的现代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论语》、《孟子》、《孔子家语》、《荀子》。
[2]叶智辉《儒家的人本思想和现代管理》.1994。
[3]许志红《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教师管理工作的启示》.2004。
[4]宋安国《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