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馈判决均衡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奈奎斯特,码间串扰,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低复杂度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
反馈判决均衡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娜,郭明喜,沈越泓[1](2018)在《FTN系统中两种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奈奎斯特(FTN)码元速率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该系统在接收端引入了无限长的码间串扰(ISI),从而增加了接收复杂度。为此,分析两种能降低FTN系统计算复杂度的频域均衡器,即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和低复杂度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LC-IBDFE)。将IBDFE和LC-IBDFE分别扩展到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频域均衡器可以应用到衰落信道中,且在多径数目不大的情况下,两者的误码率和AWGN信道条件下十分接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闫传荣[2](2017)在《0.18μm CMOS6.25Gb/s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云计算、视频点播等大数据吞吐量应用的兴起,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串行通信技术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并行通信技术成为高速数据通信的主流通信技术,但信道中存在的高频衰减、串扰、回波损耗、噪声等非理想因素将造成所传输的高速数据流存在严重的的码间干扰,从而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及最高速率。鉴于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处理因信道的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码间干扰,因而它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设计对现有的判决反馈均衡器技术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采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该均衡器主要包括半速率判决反馈均衡器电路和系数自适应电路。为了达到较高的工作速率,半速率判决反馈均衡器各个模块电路采用电流模逻辑设计,主要包括电流模加法器、电流模D触发器、电流模多路复用器电路;系数自适应电路采用符号-符号最小均方算法来设计,主要包括误差检测器、6-bit加减计数器、6位分段式电流舵数模转换电路。后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工艺角下所设计的均衡器均能可靠地工作于6.25Gb/s数据速率下。其中,输出数据眼图抖动小于6ps,摆幅最小400mV,最大摆幅700mV,水平张开度大于0.95UI。整个芯片的版图面积为0.68 0.71mm2。相对于其他相似设计,本设计结构紧凑。(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韩笑,殷敬伟,于歌,唐胜雨[3](2016)在《多通道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移动水声通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收发节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信号压缩或者展宽、载波频率偏移,导致通信误码率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m序列的水声信道时延-多普勒函数估计方法.在大连市小长山岛附近水域进行了移动水声通信试验,试验过程中发射船以2.5m·s~(-1)的恒定速度先靠近接收船而后远离.由于发射船相对于接收船方位时刻发生变化导致时变的多普勒效应.利用信号帧首部的m序列测得接收数据分别存在-15,-5和17 Hz的频率偏移,对接收数据进行重采样处理后采用多通道判决反馈均衡器抑制码间干扰以及残留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相位变化,均衡后输出信噪比达到15.11,14.64和15.14dB.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时变水声信道的有效跟踪和补偿,大大提高了解码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徐洋,郭明喜,沈越泓,聂晟昱,段昊[4](2016)在《一种FTN系统下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的出现为提高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奠定了基础。但是,FTN是以引入码间串扰(ISI)为代价的。这给接收端信号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线性频域均衡器(FDE)的FTN接收方案。但是FDE在设计抽头系数时没有考虑接收滤波器对信道噪声的影响,而且FDE输出的结果仍然存在残余的ISI,因此性能略差。针对上述问题,将接收滤波器对信道噪声的影响考虑进均衡器设计中,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NPDFE)的FTN接收方案,提高了接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BER=10-4条件下,当ρ=0.8时,NPDFE以提升一倍复杂度的代价使得所需的SNR比FDE减少约5 d B。(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裴冬,张婷婷,俞涵,康凯[5](2016)在《一种基于超奈奎斯特信号的鲁棒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FTN)信号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在不影响频谱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然而,FTN会存在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这样会使FTN的增益受损。为了抑制ISI带来的影响,本文使用一个鲁棒的带有Sphere Detector(SD)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DFE)去处理FTN导致的ISI。它能大大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并实现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性能更接近香农极限,相比传统的DFE,误码率会有1~2 d B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景连友,何成兵,张玲玲,孟庆微,黄建国[6](2016)在《水声通信中基于软判决的块迭代判决反馈均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载波频域均衡水声通信系统中,混合结构的时-频域判决反馈均衡器(H-DFE)计算复杂度高,不利于实时实现;而基于硬判决的块迭代判决反馈均衡器(HD-IBDFE)存在错误符号判决造成系统性能下降问题,同时需要估计判决符号和发射数据之间的互相关函数。该文对水声通信中基于软判决的块迭代判决反馈均衡(SD-IBDFE)接收机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均衡器输出信号进行软判决,并将符号软信息进行反馈,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采用迭代信道估计方法来适应水声信道的时变性。通过仿真比较得出,该方法在水声信道条件下明显优于HDIBDFE。对湖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浅水1.8 km通信距离下,单通道无编码QPSK调制可实现310-的误码率并达到3000 bps的有效数据率。(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韩笑,生雪莉,殷敬伟,刘冰[7](2016)在《基于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水声通信海试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被动时间反转镜(PTRM)技术与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高可靠性的单载波水声通信解码方案。接收端采用PTRM压缩信道多途结构,聚焦信号能量;利用双向DFE将传统DFE和反向DFE输出结果合并,进一步降低错误判决的概率,提高系统稳健性。在时不变浅海水声信道环境中,开展的水声通信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DFE相比,双向DFE能够获得一定的处理增益,5 km、7 km和10 km通信距离上的均衡后输出信噪比分别提高了2.74 d B、2.36 d B和1.54 d B,有效改善了解码性能。(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浩[8](2016)在《高速判决反馈均衡器及PRMLSD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5G系统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高速传输系统信道中的高频损耗、反射、串扰、噪声等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码间干扰是影响数据速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采用高性能、低成本的均衡器可以解决大部分非理想因素带来的问题,因而成为国内外高速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l0Gbps高速串行通信系统中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FE)以及部分响应最大似然序列检测(PRMLSD)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基于Matlab和ADS平台上对包含信号源、信道和DEF模块的高速串行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比较了DFE在各种不同的信道条件以及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下的性能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0.18μmmCMOS工艺设计了工作速率为10Gb/s的两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为了更好的适应信道条件变化,本文的DFE带有自适应性模块,该模块采用模拟最小均方(LMS)算法实现。同时为了满足速率要求,DFE采用半速率结构。该DFE已经提交流片,包括焊盘在内芯片面积为600μmx550μm=0.33mm2。后仿真结果表明该DFE可以工作在10Gb/s的数据速率。本文还研究了PRMLSD的建模与实现方法。本文的PRMLSD采用维特比算法实现,主要包括叁个模块:分支度量单元、ACS单元以及幸存信息存储单元。在译码过程中,PRMLSD采用回溯法进行最后的译码输出,为防止溢出,定时对幸存路径存储单元进行最小值消除操作。本文给出了PRMLSD的逻辑综合结果及综合报告。最后,论文还研究比较了PRMLSD与DFE的误码性能,在相同的判决误码率条件下,PRMLSD相对DFE可以得到3dB左右的信噪比增益,并且随着信道衰减的加大,PRMLSD相对于传统的DFE的误码率增益更高,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3-06)
付强,肖沈阳,郑思远,刘胜兴[9](2015)在《基于信道估计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在时变水声信道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信道估计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简称CE-DFE均衡器,能根据信道估计结果自适应更新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前馈和反馈抽头系数,具有较强的信道跟踪能力.将CE-DFE均衡器应用水声相干通信,研究了其在非时变和时变浅海水声信道中的均衡效果,比较了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判决反馈均衡器(RLS-DFE)的性能差异.仿真表明:在非时变浅海水声信道中,两种均衡器的性能基本相同,在所研究的信道中,信噪比大于10dB时,输出误比特率小于10~(-3);在时变浅海水声信道中,CE-DFE均衡器由于能根据信道参数自适应调节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参数,其性能优于RLS-DFE均衡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5年S1期)
徐洋,郭明喜,沈越泓,段昊,张胜[10](2015)在《一种在FTN系统下的低复杂度判决反馈均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的出现为提高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奠定了基础。但是,FTN是以引入码间串扰(ISI)增加通信设备特别是接收机复杂度为代价的。为了降低接收机复杂度,在意大利着名学者N.Benvenuto和S.Tomasin 2014年给出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LC-IBDFE)。仿真结果表明,LC-IBDFE在性能上与IBDFE近似。但是在经过2次迭代后,LC-IBDFE复杂度降低约11.7%;经过3次迭代后,复杂度降低约27.6%。(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反馈判决均衡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视频点播等大数据吞吐量应用的兴起,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串行通信技术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并行通信技术成为高速数据通信的主流通信技术,但信道中存在的高频衰减、串扰、回波损耗、噪声等非理想因素将造成所传输的高速数据流存在严重的的码间干扰,从而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及最高速率。鉴于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处理因信道的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码间干扰,因而它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设计对现有的判决反馈均衡器技术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采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该均衡器主要包括半速率判决反馈均衡器电路和系数自适应电路。为了达到较高的工作速率,半速率判决反馈均衡器各个模块电路采用电流模逻辑设计,主要包括电流模加法器、电流模D触发器、电流模多路复用器电路;系数自适应电路采用符号-符号最小均方算法来设计,主要包括误差检测器、6-bit加减计数器、6位分段式电流舵数模转换电路。后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工艺角下所设计的均衡器均能可靠地工作于6.25Gb/s数据速率下。其中,输出数据眼图抖动小于6ps,摆幅最小400mV,最大摆幅700mV,水平张开度大于0.95UI。整个芯片的版图面积为0.68 0.71mm2。相对于其他相似设计,本设计结构紧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馈判决均衡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广娜,郭明喜,沈越泓.FTN系统中两种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仿真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8
[2].闫传荣.0.18μmCMOS6.25Gb/s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7
[3].韩笑,殷敬伟,于歌,唐胜雨.多通道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移动水声通信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徐洋,郭明喜,沈越泓,聂晟昱,段昊.一种FTN系统下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
[5].裴冬,张婷婷,俞涵,康凯.一种基于超奈奎斯特信号的鲁棒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
[6].景连友,何成兵,张玲玲,孟庆微,黄建国.水声通信中基于软判决的块迭代判决反馈均衡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
[7].韩笑,生雪莉,殷敬伟,刘冰.基于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水声通信海试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6
[8].陈浩.高速判决反馈均衡器及PRMLSD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6
[9].付强,肖沈阳,郑思远,刘胜兴.基于信道估计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在时变水声信道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
[10].徐洋,郭明喜,沈越泓,段昊,张胜.一种在FTN系统下的低复杂度判决反馈均衡器[J].通信技术.2015
标签:超奈奎斯特; 码间串扰; 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 低复杂度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