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李毅朗,吴华瑞,顾静秋

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李毅朗,吴华瑞,顾静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质量,质量BOM,数据库设计

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毅朗,吴华瑞,顾静秋[1](2019)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过程质量数据库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质量数据管理无序、质量问题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基于质量BOM(也称QBOM,Quality Bill of Material)研究质量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分析质量BOM与其他BOM成员关系,构建制造质量BOM体系数据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质量数据库。基于多色集理论研究数据库视图创建及权限管理方案,最终开发制造质量信息平台,为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质量追溯、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田超超[2](2018)在《单种工质和两种不同工质协同收集大型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不同品位余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与之对应出现了各种能源问题。发展提倡节能环保,是时代要求。针对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内燃机余热占总的能量输入比重很大,而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相关利用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回收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的方法。收集到的余热可以用于即时干燥预处理新收获粮食等方面,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如下:(1)为研究联合收割机余热收集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内燃机余热特性试验。余热特性试验在整机LG1504拖拉机上进行,试验分为两组:全负荷变速试验和变负荷六工况试验。试验得到,内燃机缸套循环水温度、流量,尾气温度、流量等余热特性参数。并以此分析得出在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可用余热量的变化情况。在全负荷变速试验下,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降低而降低,其中在2 200 r/min工况下为最高,分别为76.23 kW和31.29 kW;在变负荷六工况试验条件下,随着负载的减少,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也都随之减少,其中满负荷时为最大,分别为75.12 kW和28.16 kW。(2)根据获得的余热特性试验相关参数,建立了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和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对应两种余热的数学模型,分析所选四种工况分别为:全负荷变速下的2 200 r/min和1 700 r/min两个工况点,变负荷六工况下的100%和50%两个工况点。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R600,R245fa,R123和水这五种工质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R152a,R600和水吸收的余热量最大;采用换热工质R123换热后的温度最高,在所选4个工况内,分别为97℃和101.9℃、89.43℃和101.1℃;而对于相同条件下换热量最大的3种换热工质R152a、R600和水而言,温度变化最大的为换热工质R152a,在所选4个工况内,换热后的温度分别为76.4℃和82.57℃、75.99℃和81.85℃。当采用工质R245fa时,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 kW和0.129 kW、0.107 kW和0.127 kW。采用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和R123;R152a和R245fa;R600和R123;R600和R245fa;水和R123;水和R245fa这六组工质组合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其中当采用组合工质R152a和R123分别对应收集内燃机缸套循环水余热和内燃机尾气余热时,在回收相同的余热量时产生的?损最少,在所选四种工况下,分别为14.42 kW和16.43 kW、11.48 kW和16.05kW,且在换热过程中吸收单位热量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 kW和0.154 kW、0.126 kW和0.153 kW。(3)采用数学期望来分析换热工质与热源换热过程重的不可逆热损失,创建换热工质收集对应余热和单种换热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的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学分析。得出:在收集缸套循环水余热时,保证换热量最大的前提下,R152a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最少,R245fa在所选工质中其温度变化和热源之间的平均温度差最小,说明选用R245fa作为换热工质,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收集尾气余热时,当选用换热介质R123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进行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时,选用换热介质R152a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采用数学期望方法得到的换热过程不可逆热损失结果,与采用?损分析所得结果保持一致。(4)根据所获得的余热特性参数,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设计了内燃机余热回收试验台,并以水为换热介质在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上进行了基于余热特性参数的试验。得出:在所选四种工况下,试验所得余热量约占理论值的60%左右,总观理论分析与试验所得数据变化趋势,两者基本趋于一致,说明理论分析结果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收集单种余热的期望值在各个工况下都要高于收集两种余热的期望值。由此可得,选用单种工质直接收集两种品位余热所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要小于分别采用一种工质单独收集对应品位的余热。此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结果一致,表明理论分析数据可以为实际试验提供依据。所以为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热损失,可以优选使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的余热。(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焦有宙,田超超,贺超,李刚,张全国[3](2018)在《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协同收集农作物联合收割机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品位的余热,该文采用LR6A3L型号的内燃机进行试验,获得了在全负荷变速情况下的余热特性参数;选取2 200和1 700 r/min这2个试验工况点,采用工质R123、R245fa、R152a、R600和水建立了单种工质和2种工质分别协同收集2种品位余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种工质收集2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采用工质R245fa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和0.129 k W;采用R152a和R1232分别收集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余热,在相同条件下,吸收单位热量所产生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和0.154 k W,且换热后产生的温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联合收割机余热即时干燥粮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云芬,陈鑫龙[4](2016)在《“云蔗”腾飞新引擎》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工难、用工贵,“谁来种蔗”的难题咋破解?“铁牛”代替人工,机械化给云南甘蔗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山地甘蔗占七成以上,推广面临重重障碍,机械化之路怎么走?“产业发展的目标是高效益。就蔗糖产业来看,高效益怎么来?就是高效率+低成本。”以云南省农科院甘(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6-11-02)

马爱平[5](2014)在《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打破垄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联合收割机在向大型高效、多功能与智能控制发展中,存在喂入量提升、多种作物适应性、作业质量自动调控等智能化技术缺失,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联盟牵头实施的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开展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研究。 科研人员(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4-12-29)

王帮高[6](2014)在《大型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登陆莱州》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5日,在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小朱村一片玉米地里,两款不同型号的玉米籽粒直收机一前一后,正进行玉米联合收获。演示会吸引了全市各镇街200多位种粮大户、种子销售企业负责人和农机手前来观看。玉米籽粒收获技术能一次完成玉米收割、拉茎摘穗、输送、脱粒、清选、净籽、卸粮等环节,是对传统玉米收获的一次创新突破。现场会展示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分玉米籽粒专用机和小麦玉米互换割台两用机。玉米籽粒专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农机》期刊2014年09期)

范锐[7](2014)在《大型联合收割机模块生产的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日益受到市场重视的原因;论述了模块生产的必然性及优势;阐述了模块生产的工艺方案及工艺说明。(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2014年06期)

张梦琪[8](2014)在《大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化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国起步较晚,研究实力不足,相比国外研发的联合收割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近年来,国内将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了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的研制,但由于缺乏对联合收割机设计原理的了解,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收割机普遍存在系统效率过低,能耗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以某种大型甘蔗联合收割机为例,做了以下工作,旨在为我国自主研发大型联合收割机设备的系统优化和能耗分析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以及优化的建议。论文首先介绍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优化的背景,阐述了农作物机收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大型联合收割机的研究现状、研发成果。之后以某一机型的大型联合甘蔗收割机为例,阐述了样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样机的液压系统功能,针对该样机液压系统的现有故障,详细说明了液压系统能量损耗的机理及导致油温过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样机系统温升过高的可能因素,为后续的理论计算和仿真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从流体建模的基础知识出发,从流体的压力损失、流体管路的稳态特性、流体管道中的压力突变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液压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并根据上述理论计算和分析了该液压系统中典型管路的压力损失、冲击损失,讨论了温度对其的影响等,还进行了管系管路的选型分析等,为下一步建立仿真模型提供了液压管路的物理参数。以管路的形状、长度、直径、油液温度等作为分析因素,计算了理论能量损失。最后,对大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管道内的典型单元,如:管道截面变化处,管道弯曲、弯折处,管道分流汇流处等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关于以上典型流场模型的速度矢量图、压力云图等,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管道形状、直径等的变化对管道内部流体的速度、压力的影响,以及管道内部流体的温度变化。分析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压力损失的大小,并把模拟结果与第二章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仿真模拟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佛明辉,鲁新柱,韩益彬[9](2013)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常见电气故障排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废气排放的要求逐步提高,现在的大型收割机都增加了ECU来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在增加ECU的同时,其相应的各类电气故障点也随之增多,本文针对墨菲表的几种报警状态,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3年03期)

申晓庆,曹书幸,郭永杰,时会晓[10](2013)在《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产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6kg/s以下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械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大型收割机械方面,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进一步集中,机手对收获效率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及能源短缺,养车成本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促使6kg/s以上喂入量大型联合收割机需求量大幅增加。近些年国内一些较有实力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械制造厂家相继加大了中大型收割机械的研发力度,已经有不少产品批量投放市场,加上市场上原有的一些大型机产品,构(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期刊2013年16期)

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与之对应出现了各种能源问题。发展提倡节能环保,是时代要求。针对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内燃机余热占总的能量输入比重很大,而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相关利用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回收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的方法。收集到的余热可以用于即时干燥预处理新收获粮食等方面,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如下:(1)为研究联合收割机余热收集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内燃机余热特性试验。余热特性试验在整机LG1504拖拉机上进行,试验分为两组:全负荷变速试验和变负荷六工况试验。试验得到,内燃机缸套循环水温度、流量,尾气温度、流量等余热特性参数。并以此分析得出在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可用余热量的变化情况。在全负荷变速试验下,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降低而降低,其中在2 200 r/min工况下为最高,分别为76.23 kW和31.29 kW;在变负荷六工况试验条件下,随着负载的减少,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也都随之减少,其中满负荷时为最大,分别为75.12 kW和28.16 kW。(2)根据获得的余热特性试验相关参数,建立了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和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对应两种余热的数学模型,分析所选四种工况分别为:全负荷变速下的2 200 r/min和1 700 r/min两个工况点,变负荷六工况下的100%和50%两个工况点。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R600,R245fa,R123和水这五种工质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R152a,R600和水吸收的余热量最大;采用换热工质R123换热后的温度最高,在所选4个工况内,分别为97℃和101.9℃、89.43℃和101.1℃;而对于相同条件下换热量最大的3种换热工质R152a、R600和水而言,温度变化最大的为换热工质R152a,在所选4个工况内,换热后的温度分别为76.4℃和82.57℃、75.99℃和81.85℃。当采用工质R245fa时,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 kW和0.129 kW、0.107 kW和0.127 kW。采用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和R123;R152a和R245fa;R600和R123;R600和R245fa;水和R123;水和R245fa这六组工质组合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其中当采用组合工质R152a和R123分别对应收集内燃机缸套循环水余热和内燃机尾气余热时,在回收相同的余热量时产生的?损最少,在所选四种工况下,分别为14.42 kW和16.43 kW、11.48 kW和16.05kW,且在换热过程中吸收单位热量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 kW和0.154 kW、0.126 kW和0.153 kW。(3)采用数学期望来分析换热工质与热源换热过程重的不可逆热损失,创建换热工质收集对应余热和单种换热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的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学分析。得出:在收集缸套循环水余热时,保证换热量最大的前提下,R152a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最少,R245fa在所选工质中其温度变化和热源之间的平均温度差最小,说明选用R245fa作为换热工质,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收集尾气余热时,当选用换热介质R123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进行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时,选用换热介质R152a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采用数学期望方法得到的换热过程不可逆热损失结果,与采用?损分析所得结果保持一致。(4)根据所获得的余热特性参数,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设计了内燃机余热回收试验台,并以水为换热介质在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上进行了基于余热特性参数的试验。得出:在所选四种工况下,试验所得余热量约占理论值的60%左右,总观理论分析与试验所得数据变化趋势,两者基本趋于一致,说明理论分析结果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收集单种余热的期望值在各个工况下都要高于收集两种余热的期望值。由此可得,选用单种工质直接收集两种品位余热所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要小于分别采用一种工质单独收集对应品位的余热。此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结果一致,表明理论分析数据可以为实际试验提供依据。所以为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热损失,可以优选使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的余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毅朗,吴华瑞,顾静秋.大型联合收割机制造过程质量数据库构建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

[2].田超超.单种工质和两种不同工质协同收集大型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不同品位余热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3].焦有宙,田超超,贺超,李刚,张全国.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18

[4].陈云芬,陈鑫龙.“云蔗”腾飞新引擎[N].云南日报.2016

[5].马爱平.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打破垄断[N].科技日报.2014

[6].王帮高.大型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登陆莱州[J].当代农机.2014

[7].范锐.大型联合收割机模块生产的工艺设计[J].现代化农业.2014

[8].张梦琪.大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优化分析[D].重庆大学.2014

[9].佛明辉,鲁新柱,韩益彬.大型联合收割机常见电气故障排除[J].河北农机.2013

[10].申晓庆,曹书幸,郭永杰,时会晓.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产品浅析[J].农业机械.2013

标签:;  ;  ;  ;  

大型联合收割机论文-李毅朗,吴华瑞,顾静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