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兼用论文-李向农,魏阳阳

语言兼用论文-李向农,魏阳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兼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比标记,语义地图,区域化复制,语序规则

语言兼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农,魏阳阳[1](2019)在《汉语“和”类平比标记的兼用功能及在民族语言的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和"类平比结构在东亚地区的广泛分布,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普遍现象,该区域化特征很可能是周边地区语言复制汉语"和"类平比结构的结果。汉语的"和"类平比标记与伴随功能之间存在语义域上的相邻关系,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当中的"和"类平比标记倾向于与并列功能构成直接蕴含关系。有鉴于此,平比、并列、伴随功能的概念语义地图需要进行重新调整。(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浩宇[2](2018)在《边疆汉族干部兼用跨境语言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好跨境语言问题是维护国家周边安全、推动边疆社会繁荣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当前,学界关于跨境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本体、语言文化认同和跨境民族语言使用等方面,缺乏对生活、工作在边疆地区的汉族干部学习与使用跨境语言情况的调查研究。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也(本文来源于《语言战略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周华侨[3](2018)在《黎族学生语言兼用与英语语言学习功能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人民得到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交流语言,对它的学习与掌握是必要的。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语言特色也是独具一格,以黎族学生为代表,针对黎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和组成方式,有效分析了黎族语言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功能变化特点。科学合理的使用黎族语言的优势,简化英语语法结构,在保持黎族语言特色的同时使英语语意更加精炼的表达出来。(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许晋[4](2017)在《元代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兼用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族群语言接触与碰撞最为活跃的时期,语言兼用成为元代社会语言生活最典型的特点。元代多族群杂居共处的居住格局、宽松的语言文字政策等使元代出现大量双语人甚至多语人,而学校教育、科举、婚姻、宗教等因素是元代语言兼用现象广泛存在的重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谭群瑛[5](2015)在《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兼用与壮语语言功能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越边境多民族语言兼用与壮语语言功能的变化现状进行探讨及对中越边境的崇左市部分区域的语料进行分析,从语言接触视角阐述了多民族区域语言的多语言兼用现象,并论述了语言的兼用对本地区的主要交际语言—壮语的语言功能的影响,诱发壮语的语言功能的变化,探索中越边境多民族语言接触所产生的语言形象及其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李亚竹,郭建新[6](2015)在《论海南黎族语言兼用的特点、功能和成因——以海南省叁亚市郎典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兼用是由语言接触引发而产生的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兼用现象自古有之。由于民族、时代、语言特点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的语言兼用现象各不相同。本文从语言兼用特点、语言兼用的功能、语言兼用的成因等方面分析了海南省叁亚市郎典村黎语与汉语的语言兼用情况。(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南英,朱琳[7](2014)在《语言兼用者的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从表面看是指同一个语言问题,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范畴,语言选择属于心理,而语码转换属于社会。语码转换是语言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受语言选择结果的影响。所以将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进行分段分析,将更清晰的展现语码转换现象的始末。(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陈晓平[8](2013)在《拆字与双关两种修辞格的语言兼用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拆字与双关两种修辞格可以兼用语言现象的存在,还具体探讨了拆字与双关兼用现象应该如何辨析。(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墨慧强[9](2013)在《香格里拉县叁坝乡东坝村不同龄段语言兼用的个案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处在一种动态、持续地变化之中。香格里拉县叁坝乡语言兼用的情况客观地再现了这一特点,香格里拉县叁坝乡境内居住着纳西族、汉族、回族、彝族、傈僳、藏族等六种世居民族和其它共11种民族。这些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面的扩大,视野地开阔,各个自然村落的主体民族在不同的年段所兼用的语言各有不同。(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05期)

安晓茜[10](2011)在《贵州民族杂居村落语言兼用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贞丰县挽澜乡位于贞丰县城西南部,全乡辖挽澜、纳坎、拥跃、窑上、兴农、板光、者塘、店子八个行政村和一个村委会,村寨之间相隔距离大多不超过一公里,境内居住有布依、苗、汉叁种民族,布依族人口较多,其次是苗族,汉族人口较少。板光村是一个民族杂居村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汉语地方方言是当地各族相互沟通的主要工具,各民族间也有兼用对方民族语言的。本文以该区的布依族、苗族、汉族的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从实地的问卷调查入手,分析其语言兼用现象,对各民族在社会交往中的外部语言关系和社会和谐中语言和谐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出于对语言规律的探索,笔者跟随导师在贞丰县境内按居住格局类型对典型的乡镇村落进行了田野调查,走访挽澜乡板光村、鲁贡镇、连环乡坡帽村等,主要目的是了解不同村落的民族语言使用情况,探讨如挽澜乡这样一个杂居地区民族语言的发展规律,探索和谐的民族关系如何造就和谐的语言关系和和谐的语言兼用环境,故此成文。以下是对论文结构的具体介绍: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目前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包括调查村落的具体情况,人口分布、历史及现状等。第二部分:说明语言使用现状。分类整理语言调查材料,针对调查材料所反映的不同内容作进一步的平面分析,并具体分析其使用状况。第叁部分:本文的重点,深入分析语言兼用的现状。在分析调查个案的同时,针对目前语言使用和发展的情况,深入探讨语言兼用的类型、熟练程度、特点和成因。第四部分:对母语和兼用语语言态度的探析。从功能认同和情感认同两个方面客观探讨村民对语言兼用的看法和见解。第五部分:语言关系与语言生活和谐研究。对语言关系和民族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语言和谐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和对弱势语言的关注等问题。第六部分:全文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1-03-01)

语言兼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解决好跨境语言问题是维护国家周边安全、推动边疆社会繁荣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当前,学界关于跨境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本体、语言文化认同和跨境民族语言使用等方面,缺乏对生活、工作在边疆地区的汉族干部学习与使用跨境语言情况的调查研究。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兼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向农,魏阳阳.汉语“和”类平比标记的兼用功能及在民族语言的扩散[J].汉语学报.2019

[2].王浩宇.边疆汉族干部兼用跨境语言的几个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18

[3].周华侨.黎族学生语言兼用与英语语言学习功能变化研究[J].饮食科学.2018

[4].许晋.元代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兼用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谭群瑛.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兼用与壮语语言功能的变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

[6].李亚竹,郭建新.论海南黎族语言兼用的特点、功能和成因——以海南省叁亚市郎典村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南英,朱琳.语言兼用者的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J].昭通学院学报.2014

[8].陈晓平.拆字与双关两种修辞格的语言兼用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

[9].墨慧强.香格里拉县叁坝乡东坝村不同龄段语言兼用的个案调查[J].金田.2013

[10].安晓茜.贵州民族杂居村落语言兼用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标签:;  ;  ;  ;  

语言兼用论文-李向农,魏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