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名将郝梦龄身后事(论文文献综述)
彭君红[1](2020)在《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对素质教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有效利用和因地制宜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选取最能代表武汉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心城区——江岸区,最能代表江岸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中学——武汉Y校,对Y校的历史校本课程《脚尖上的历史》进行研究探索。从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考察法这四种方法着手,具体说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挖掘了《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针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机制展开了研究;第四部分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总结。《脚尖上的历史》的开发,完善了Y校的课程体系,在江岸区、乃至武汉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从学生情感的最深最窄最小处入手,把身边的历史与故事融入到国家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认同,更能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杨丽[2](2018)在《弘扬抗战精神,实现民族复兴》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凭着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和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洗雪了百年国耻,振奋了民族精神,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刘楚[3](2018)在《抗战期间戚继光、郑成功民族英雄形象研究(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英雄叙事在抗战期间有了极大的发展变化,较以往诸多历史时期更为系统、宏大。晚清各派知识分子怀揣不同政治愿景建构的两条民族英雄系谱,在抗战期间国难日亟的助推下逐渐走向融合。国家政府、知识分子及人民大众通过多元的书写形式将古代御侮将领及开国皇帝、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将领、参与抗战工作的妇女群体、或前线御敌或后方支援的普通百姓等群体纳入民族英雄叙事体系中,使民族英雄在该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在新叙事体系下,人们将晚清国族观念下的两条风格迥异、泾渭分明的民族英雄系谱,融合成为唤醒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追求民族解放的新民族英雄系谱。抗战期间民族英雄系谱下,以明代御侮英雄戚继光与郑成功为代表的一类民族英雄,因其抗击外辱的特定历史功绩与抗战时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凌虐的时代使命相契合,成为民族英雄系谱书写体系中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群体。明清时期的戚继光与郑成功由于其突出的御侮历史功绩,被书写成为宣扬国威、忠于朝廷的御侮名将形象。进入近代以来,尤其在晚清民国初年,受国内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影响,原有的御侮名将形象的书写随着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而逐渐被弱化,戚继光与郑成功逐渐以国族英雄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抗战时期,经过国家政府及人民大众多维度、多方面的系统建构,戚继光与郑成功形象逐渐过渡到指导、团结中国军民抗日的抗战英雄形象。抗战期间戚继光、郑成功民族英雄书写体系下,其抗战英雄形象的内涵注重强调御外事迹对抗战动员的指导性作用、强调军事技能与治军之道对现代将领的启示作用、强调忠勇精神对全民爱国精神的培养与传承作用。而国家政府机关及人民大众对此内涵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官方话语下的戚继光与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是国家与政府对国民进行抗战动员的重要载体,而普通民众视野下的戚继光与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则是人们对国家和军队积极投身抗日事业、早日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期望和诉求。官方及民间通过戚继光与郑成功叙事建构起的抗战英雄形象,通过各种形式的再诠释,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流传。文本话语的书写在戚继光与郑成功形象叙述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国家机关、知识分子及人民大众均参与戚郑文本的创作,流传的广度最为全面。艺术作品则通过诗歌创作、戏剧电影等方式,将戚继光与郑成功抗战英雄的形象融入人们的社交娱乐活动之中,运用声音、图像、灯光等可视物品制作更为饱满的人物形象,使戚郑二公的英雄形象更具体更深入人心,流传的深度较大。纪念空间的仪式感与庄严性更能增添人们对英雄形象的崇敬感,通过戚郑二公故居、纪念祠宇等空间场域的纪念与运用,将戚郑二公进一步推向英雄崇拜的神坛,以国家的高度落实其英雄的地位,使其英雄形象更具说服力与正统性。
关伟[4](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提出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陈依妮[5](2016)在《当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质》文中提出伴随着时代、语境、文化和审美等多元交融的环境下,作为电视剧类型之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冲破了早期模式化的窠臼,在后现代的“世俗化”过程与“碎片化”表现中极大保存并光大了中华文化的特性,并使其负载的涵义传播到观众心中。当我们透过新世纪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种种艺术现象,沉潜到文本及其历史文化语境的本质上时,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电视剧类型,它的艺术审美和创作态度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代语境下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体现出来的新特质既与精神文化紧密相连,又与物质文化不可分离。究其本质,这种新质能滋养人们的情趣,舒展人们的自由心灵,满足人们的各类心理。由此,对当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质必须有一个新的反思和重新认识。
夏燕月[6](2015)在《《历史的召唤》深刻的启示——重温聂荣臻元帅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的序》文中研究说明30年前聂荣臻元帅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一书作的序《历史的召唤》,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正义性质,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军事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浴血奋战,形成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格局;抗战期间英勇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应与壮烈牺牲的共产党员、我军将士和人民群众一样令人崇敬;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尽早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大业",这是"历史的召唤"。序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事求是地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为我们树立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光辉榜样。这也是聂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蒋巍,里夫,叶文[7](2015)在《血海国魂(上)——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文中提出推荐语: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着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
季川[8](2014)在《黄兴、蔡锷的逝世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黄兴、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为民国的建立、保护民主共和制度做出过重要贡献。当他们于1916年底不幸相继去世后,全国各地陷入悲痛之中,国人自发组织各种悼念活动来纪念伟人;民国政府也多次为他们举行追悼仪式,并最终颁布“国葬法”,以国葬的形式来纪念伟人。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除了黄兴、蔡锷本身的影响外,还涉及到各派系的角逐、官方于意识形态所施加的影响、普通民众的自发行为等多重因素。并且,黄兴、蔡锷的逝世所带来的影响广泛而长久,不但促成了国葬制度的诞生、松坡图书馆的建立等等,还对此后的政局、人心的走向等起到了重大作用。
张笑天[9](2014)在《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文中认为我并没有用"血色记忆"命名这部小说,不过那是我心灵的底片,它终究是要感光的。一个人的记忆,特别是屈辱的记忆,如影相随,不可能忘记,大而化之,对一个血脉愤张的民族,更应是刻骨铭心的烙痕。在1938年的武汉大会战里担负要职并率所部创造万家岭大捷奇迹的薛岳,曾说过这样的话:"平心而论,在不犯战术错误的前提下,我们一个甲种师只能与日本一个联队战平,"类似的话,蒋介石也说过。这是从战斗力、战术、武器装备等多方因素为出发点作出的综合评价。所以有人戏称,我们对日作战,不是"以一当十",而是"以十当一"。全凭民族精神和血肉之躯与倭敌抗争,其悲壮、惨烈可想而知。这也恰是中国不亡的关键,在万家岭战役中,薛岳兵团一举全歼了日寇第106师团,怎能不大长民族志气。大武汉保卫战也许可以定义为中国抗战的转折点,这一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蒋介石认为发明权在他,他的"放眼长期坚持,以空间换时间"口号更早,便是异曲同工。我这次不仅写了薛岳、冷欣、张灵甫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写到了蒋介石、宋美龄,且不是摆设,不是配角,我试图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写他们的自尊、屈辱、猜疑、自以为是、党同伐异,也开掘蒋介石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矛盾心理,自省、自责和人情味,包括对儿子蒋经国的爱恨和舍亲取义,这自然开掘了蒋介石内心的深层。这无疑得益于蒋介石日记的公诸于世,除了准备日后当楷模者的日记,不会在灵魂里掺假,蒋介石多次在日记里恨自己嫖娼好色,便很说明其不伪。记得我26年前写《开国大典》剧本时,在影片的海报上,我拟过这样的宣传词:"把毛泽东从神坛上请下来,由神写成人;把蒋介石从地狱中拉上来,由鬼写成人。"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可在一段时间里,却成了我"混淆阶级斗争,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罪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没人再这么说了,我觉得,人性的复杂远非人性或阶级性所能诠释的,譬如吴佩孚这样似乎盖棺定论的军阀,"居然"很爱国,经得住日本人的诱惑,拒不当"华北自治"的头,不做汉奸。人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在我们的文学里,始终是扭扭捏捏的样子,是不是应当理直气壮一点?
黄济人[10](2013)在《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下部)》文中指出第一章1邱行湘身穿蓝卡叽中山服,拎着黑色公文包,又一次走进"总统府。""总统府"大门的花岗石柱头,残存着几个弹洞,那是1949年解放军攻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时留下来的。几个弹洞旁边,高悬着一块吊牌,吊牌上写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邱行湘但凡上班,这是他每日必见的情景。可是,不知为什么,今天他有了一种异样的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总统府"的前身是孙中山的临时大
二、抗日名将郝梦龄身后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日名将郝梦龄身后事(论文提纲范文)
(1)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面向全国,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 |
1.1.2 面向武汉,助力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 |
1.1.3 面向学校,提升学校品牌内涵的愿景 |
1.1.4 面向自我,探索教师个人专业的成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 |
1.2.2 开拓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
1.2.3 与时俱进,提升教师素质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
1.3.2 脚尖上的历史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1.4.2 关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1.4.3 关于文献研究的思考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
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1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 |
2.1.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
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层面 |
2.2.2 地方层面 |
2.3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 |
2.3.1 迫切的现实需求 |
2.3.2 丰富的地方史资源 |
2.3.3 多元的开发团队 |
2.3.4 现代化的活动场馆 |
第3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
3.1 制定开发方案 |
3.1.1 成立开发小组 |
3.1.2 拟定开发目标 |
3.1.3 确立开发原则 |
3.1.4 制定开发方式 |
3.2 编写校本教材 |
3.2.1 课程内容的选择 |
3.2.2 课程内容的编排 |
3.2.3 课程目录的编写 |
3.3 实施校本课程 |
3.3.1 课程安排 |
3.3.2 实施途径 |
3.3.3 评价机制 |
第4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
4.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创新 |
4.1.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
4.1.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 |
4.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与建议 |
4.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 |
4.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2)弘扬抗战精神,实现民族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战精神的基本要义 |
1. 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 |
2. 顽强奋战、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 |
3. 前仆后继、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4.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 |
二、弘扬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抗战期间戚继光、郑成功民族英雄形象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期间民族英雄系谱的建构 |
第一节 抗战期间民族英雄内涵的扩大 |
第二节 各界对民族英雄系谱的建构 |
第三节 抗战期间民族英雄系谱的建构方式 |
第二章 抗战期间民族英雄系谱下戚继光、郑成功抗战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从古代御侮名将到抗战英雄形象的转变 |
第二节 戚继光、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的建构与流传 |
一、文本话语的书写 |
二、艺术作品的渲染 |
三、纪念空间的诠释 |
第三章 戚继光、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的内涵及社会功效 |
第一节 戚继光、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内涵的诠释 |
第二节 戚继光、郑成功抗战英雄形象的社会功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当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语境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嬗变的驱动力 |
第一节 文化语境的变迁导致叙事格局的转变 |
第二节 大众文化裹挟下的多元审美心理 |
第二章 求新:革命历史创作观念的纪实倾向 |
第一节 重写抗战史 |
第二节 重塑领袖形象 |
第三节 重铸荧屏政党形象 |
第三章 求俗:对大众审美视听形象的迎合 |
第一节 被消费的身体 |
第二节 被重塑的英雄 |
第三节 被融合的喜剧 |
第四章 求意: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应的隐性主题建构 |
第一节 主体建构:国家话语的隐性表达 |
第二节 叙事建构:家国一体化的同构指向 |
第三节 价值建构:守望精神家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血海国魂(上)——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论文提纲范文)
推荐语: |
第一章殉国第一将和抗日第一战 |
中国抗日殉国第一将 |
抗日第一战 |
第二章冻死、饿死、战死的东北抗战将士 |
杨靖宇:仰天长啸的头颅 |
赵尚志: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
赵一曼:被魔鬼撕碎的美丽 |
韩家麟少将:为国断头第一将 |
喋血东北的两位将领 |
佟麟阁上将:挖我两眼,割我两耳 |
赵登禹上将:男儿流血不流泪 |
第三章淞沪会战——鬼子的“血肉磨坊” |
滕久寿:第一个在沪牺牲少将 |
吴克仁:第一个战后蒙冤中将 |
庞汉祯:第一个战死的壮族中将 |
谢晋元少将:第一个被叛徒刺死的民族英雄 |
高志航少将:第一个打下日机的中国之鹰 |
黄梅兴:第一个在淞沪会战中阵亡中将 |
朱耀华:第一个自戕未死的将军 |
第四章太原会战———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
郝梦龄上将:孩子无钱上学的将军 |
李服膺中将———血战归来遭冤杀 |
张培梅中将———愤而服毒的执法总监 |
赵锡章中将:自备寿衣上战场 |
第五章南京大屠杀———鲜血永不凝固 |
饶国华上将:胜则生,败必死 |
萧山令中将: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
陈季良上将:奋飞的司令旗 |
王铭章上将:“草鞋军”血战孤城 |
刘震东中将:一死绝唱“空城计” |
罗芳珪少将:抗战“四大名团”之一 |
(8)黄兴、蔡锷的逝世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黄兴、蔡锷逝世前后 |
第一节 黄兴旧疾复发,溘然长逝 |
第二节 蔡锷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
第二章 黄兴、蔡锷逝世后各方的反应及纪念活动 |
第一节 各级政府及革命派人士的反应 |
一、 哀黄兴,各界角力 |
二、 悼蔡锷,举国一致 |
第二节 国葬制度的诞生 |
第三节 个人、社团及国际友人的纪念行为 |
一、 悼念黄兴 |
二、 追忆蔡锷 |
三、 北京黄蔡合悼仪式 |
第三章 公祭仪式前后及国葬典礼举行 |
第一节 黄、蔡二公的公祭仪式 |
一、 黄兴之公祭 |
二、 蔡锷之公祭 |
三、 上海之黄蔡追悼大会 |
第二节 国葬典礼的过程 |
一、 蔡锷之国葬 |
二、 黄兴之国葬 |
第四章 社会各界后续的纪念活动 |
第一节 松坡图书馆的成立 |
第二节 国葬制度的正式确立 |
第三节 后续性的纪念活动 |
结语 民国时期伟人形象的塑造黄兴与蔡锷的比较 |
一、 黄兴形象的转变 |
二、 蔡锷形象的塑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三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四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五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六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七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八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九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十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四、抗日名将郝梦龄身后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D]. 彭君红. 江汉大学, 2020(12)
- [2]弘扬抗战精神,实现民族复兴[J]. 杨丽. 才智, 2018(36)
- [3]抗战期间戚继光、郑成功民族英雄形象研究(19311945)[D]. 刘楚.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2)
- [4]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5]当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质[D]. 陈依妮.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历史的召唤》深刻的启示——重温聂荣臻元帅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的序[J]. 夏燕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9)
- [7]血海国魂(上)——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J]. 蒋巍,里夫,叶文.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05)
- [8]黄兴、蔡锷的逝世及其影响[D]. 季川. 苏州大学, 2014(11)
- [9]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J]. 张笑天. 作家, 2014(05)
- [10]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下部)[J]. 黄济人. 红岩, 2013(02)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晋绥军论文; 阎锡山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论文; 郝梦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