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浮动车信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TIS,分布式,地图匹配,多线程
浮动车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亢丽[1](2014)在《ATIS中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汽车行业的繁荣,汽车产销量和人均保有量都在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交通拥堵问题对城市发展和出行者的生活质量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智能交通系统开始广受关注,旨在将高新技术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结合,来改善城市的交通水平,合理进行道路资源的分配。本文的研究重心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ATIS系统,通过收集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将处理得到的有效信息提供至出行者或交通管理者使用。本文对ATIS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满足功能需求的ATIS系统。通过收集实时浮动车GPS数据,经由地图匹配系统和交通信息实时处理系统计算得到实时的交通信息参数,经过TPEG编码生成XML格式信息由WEB服务器进行发布,交通信息终端通过Windows和Android平台进行解码,使出行者直观地观测到实时路况信息。本文在设计完成的ATIS系统基础上,对其中的信息处理和通信部分完成进一步优化。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匹配算法,通过网格划分增强处理的实时性,基于二次网格划分、GPS角度和数量对候选路段权重进行修正,并利用Dijkstra算法寻求最短路径,在保证处理效率的同时匹配的精度也有所提升;其次,对交通信息处理子系统中交通信息计算算法进行补充,在数据量不足的情况下增加了数据融合的计算,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最后,设计实现了分布式的交通信息处理系统,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使系统的实时性有较大提升。本文对优化后的处理及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实验的数据为大连市出租车的实时数据,基本覆盖了大连市主要路网。首先,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确定了地图匹配算法中的网格划分参数和权重参数,以及分布式匹配最佳节点数目;其次,将本文所用的地图匹配算法与Miw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的算法速度有大幅度提升,匹配精度也有所提高;再次,将本文所用的分布式通信架构与串行通信架构进行对比,处理效率约提升两倍;最后,将整个ATIS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结果显示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适合于实际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王立晓,刘锴,森川高行[2](2012)在《浅析日本融合交通管制和浮动车信息的旅行时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利用GPS装置收集动态路网交通信息的浮动车系统受到了世界各城市的广泛关注。日本实践表明:尽管浮动车系统的动态旅行时间信息和长期旅行时间分布等信息融合可以提高旅行时间预测的精度,然而该方法难以体现和预测由交通管制或者道路施工引起的非周期性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引发的时间延误。日本VICS交通信息收集系统可提供由交通事故和道路施工引起的实时交通管制信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由VICS提供的实时交通管制信息与从浮动车系统获得的旅行时间信息的数据融合算法,并通过在名古屋市进行的实证实验显示该算法可使旅行时间预测精度提高约6.4%。(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2年08期)
诸彤宇,郭胜敏,吕卫锋,王技方[3](2009)在《并行路网结构下的浮动车信息处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GPS定位精度的限制,浮动车在主辅路并行路网结构下进行地图匹配和路径推测存在困难,直接影响路况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在现有浮动车信息处理框架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提升地图匹配的精度,并将主辅路径同时作为车辆的行驶轨迹输出,有效降低了路径推测错误的可能性.最后,引入证据推理框架以解决路径选择策略调整所带来的信息不可信和信息冲突问题.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系统在主路和辅路上的路况准确性分别有14.26%和9.46%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诸彤宇,郭胜敏[4](2009)在《浮动车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括了浮动车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浮动车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及地图匹配、路径推测和路况信息计算方法。针对GPS数据精度差、路网结构复杂等影响浮动车信息处理准确性提升的问题,给出了一系列改进型研究工作。最后,给出了评估浮动车信息处理准确性的方法,并指出了浮动车信息处理技术的后续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薛明,吕卫锋,诸彤宇[5](2006)在《浮动车信息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智能交通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浮动车信息系统。浮动车使用GPS车载装置采集车辆的行驶参数(如时间、速度、坐标、方向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送到浮动车信息中心,经过汇总、处理后生成实时的路况交通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和GPRS、CDMA网络向公众发布。本文提出了浮动车信息处理的核心算法模型,主要包括地图匹配、路径推测和道路路况计算叁部分,并分别对这些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6年31期)
张超,杨晓光,云美萍,庄斌[6](2006)在《基于实时浮动车信息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为背景,结合我国城市实际路网中公交线路上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在实时浮动车信息提供的条件下,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统计建模理论, 提出了基于实时浮动车信息的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和评价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卷)》期刊2006-06-01)
唐克双,姚恩建[7](2006)在《日本ITS开发和运用的实例——名古屋基于浮动车信息的P-DRGS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日本最近开发的一个先进的车辆导航系统——名古屋基于浮动车信息的动态路径引导系统(P-DRGS)。分别从系统的开发历程和计划,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实用化四个方面介绍了P-DRGS的概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日本ITS发展的历程和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期刊2006年03期)
浮动车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利用GPS装置收集动态路网交通信息的浮动车系统受到了世界各城市的广泛关注。日本实践表明:尽管浮动车系统的动态旅行时间信息和长期旅行时间分布等信息融合可以提高旅行时间预测的精度,然而该方法难以体现和预测由交通管制或者道路施工引起的非周期性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引发的时间延误。日本VICS交通信息收集系统可提供由交通事故和道路施工引起的实时交通管制信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由VICS提供的实时交通管制信息与从浮动车系统获得的旅行时间信息的数据融合算法,并通过在名古屋市进行的实证实验显示该算法可使旅行时间预测精度提高约6.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动车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1].亢丽.ATIS中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王立晓,刘锴,森川高行.浅析日本融合交通管制和浮动车信息的旅行时间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
[3].诸彤宇,郭胜敏,吕卫锋,王技方.并行路网结构下的浮动车信息处理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
[4].诸彤宇,郭胜敏.浮动车信息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
[5].薛明,吕卫锋,诸彤宇.浮动车信息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
[6].张超,杨晓光,云美萍,庄斌.基于实时浮动车信息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C].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卷).2006
[7].唐克双,姚恩建.日本ITS开发和运用的实例——名古屋基于浮动车信息的P-DRGS简介[J].城市交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