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序列间歇式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脱氮,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硝态氮,亚硝态氮
序列间歇式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蔡东倩[1](2018)在《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实施短程硝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进行了短程硝化的氨氮降解工艺研究,探讨了在不同进水氨氮浓度、污泥负荷等因素对氨氮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含氨氮1 000mg/L左右的废水,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在(25±1)℃,pH值7.5~8.5,溶解氧(DO)<0.5mg/L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实现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亚硝化率可达到98%以上。在生化反应临近结束时,溶解氧浓度跃周期内溶解氧的突跃>2.0mg/L,可以作为判断反应结束与否的一个参数。(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8年02期)
何萍,蒋文化,万永仙,宋雅健,马叁剑[2](2013)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核苷酸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核苷酸废水。结果表明:在(37±2)℃下,采用VABR处理核苷酸废水,当COD容积负荷在13.4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COD去除率基本在85%以上,厌氧微生物对该废水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SBR运行开始阶段,好氧活性污泥对低浓度段废水的适应性非常好,COD去除率在80%以上,出水COD稳定在200mg/L以下;考虑到厌氧出水的色度和Cl-浓度较高,建议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达标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3年12期)
张洋,杨昌柱,濮文虹,刘宏波,毛羽飞[3](2009)在《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SBR中絮状活性污泥已基本实现了颗粒化。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化粪池污水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进水完全为化粪池污水时,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1%、47%。但是,由于化粪池污水COD较低,因此无法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在后期的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始终维持在2500mg/L左右。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稳定脱氮的保证。(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9年11期)
宁洪,熊建辉[4](2009)在《浅谈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SBR工艺的基本特点,并详细介绍了MSBR工艺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工艺参数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09年03期)
林衍,张欣,唐然[5](2007)在《改进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脱氮除磷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6池MS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和污泥上浮问题,试验通过对流程的巧妙安排以及浓缩池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脱氮和除磷之间的矛盾。根据污泥龄(SRT)选择实验,确定温度为25℃、pH为7~8、SRT为15d、厌氧池HRT为60min、缺/厌氧池HRT为30min的条件下进行脱氮除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MSBR工艺的脱氮和除磷效果都比较好,对COD、氮、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2%、81.4%、88.5%。(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7年04期)
邵楠[6](2006)在《浅谈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SBR工艺的基本特点,并详细介绍了MSBR工艺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工艺参数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郭景海,程金灿,闫广平[7](2005)在《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MSBR法的计算机控制方案.进出水实现计算机在线模糊控制,使处理过程达到最优化.本系统通过D/A、A/D转换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VB程序设计语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本文主要讨论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方案,即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杨向平,张晓光[8](2004)在《序列间歇反应器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序列间歇反应器(简写为SBR),是根据污水处理体系中活性污泥加入抽出循环次序而命名的,这些体系通常包括含氮物质的处理过程。SBR的单元操作与常规的活性污泥单元操作相同。两种操作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常规体系中曝气、沉降—清除过程,是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04年02期)
佘宗莲,金春姬,王丰岭[9](2001)在《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反应器—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碱法草浆造纸中段废水。结果表明,经8.0h厌氧搅伴处理和5.0h好氧曝气处理,进水CODCr为729.1~2239mg/L,出水CODCr小于550mg/L,CODCr去除率在66.2%~76.3%之间,再经混凝沉淀处理,出水CODCr小于200mg/L,色度小于50倍,满足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01年10期)
佘宗莲,田由芸[10](1998)在《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厌氧序列间歇反应器与好氧序列间歇反应器相结合的技术,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结果表明,经7.0h厌氧搅拌处理和6.0h好氧曝气处理,进水COD为1180~3061mg/L,出水COD小于300mg/L,COD去除率在789%~928%之间,出水COD满足国家生物制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1998年01期)
序列间歇式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核苷酸废水。结果表明:在(37±2)℃下,采用VABR处理核苷酸废水,当COD容积负荷在13.4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COD去除率基本在85%以上,厌氧微生物对该废水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SBR运行开始阶段,好氧活性污泥对低浓度段废水的适应性非常好,COD去除率在80%以上,出水COD稳定在200mg/L以下;考虑到厌氧出水的色度和Cl-浓度较高,建议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达标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序列间歇式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蔡东倩.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实施短程硝化工艺[J].化学世界.2018
[2].何萍,蒋文化,万永仙,宋雅健,马叁剑.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核苷酸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
[3].张洋,杨昌柱,濮文虹,刘宏波,毛羽飞.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4].宁洪,熊建辉.浅谈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J].江西化工.2009
[5].林衍,张欣,唐然.改进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脱氮除磷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
[6].邵楠.浅谈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
[7].郭景海,程金灿,闫广平.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5
[8].杨向平,张晓光.序列间歇反应器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纸业.2004
[9].佘宗莲,金春姬,王丰岭.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1
[10].佘宗莲,田由芸.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8
标签:生物脱氮;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硝态氮; 亚硝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