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王明康,刘彦平

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王明康,刘彦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空间面板计量

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康,刘彦平[1](2019)在《旅游产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城镇化这一重要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显着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城镇化从总体上抑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减效应;(2)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显着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则显着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007-2016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显着强于1997-2006年;(3)城镇化对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颖[2](2019)在《2022冬奥会推动下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大型体育赛事具有显着辐射带动效应,对举办地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由于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共同承办,为京津冀区域内以冰雪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体育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产业集聚发展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分析结果,引入空间位置关系变量对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做空间自相关分析,意在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的角度探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及特定局部区域的关联性,了解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探索影响、促进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力和发展动力,解释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供给要素、市场需求要素、关联产业发展要素、相关支持要素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9个叁级指标构成。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众多可观测变量数据指标降维分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方差最大原则正交变换矩阵,提取公因子,量化影响要素指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揭示其影响要素间内在发展规律及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评价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其次,利用综合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引入空间自相关系数度量检验一个区域单位上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与其相邻空间点的相关程度,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Open Geo DA软件计算局部莫兰(Moran’s I)指数,绘制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局部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判断区域内部是否存在高-高相邻、低-低相邻或高-低(低-高)交叉分布等空间集聚特征。通过局部空间指数反映了区域内某一城市的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得分值与其周围所有邻域城市得分值的共变情况。可视化显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解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京津冀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非均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分布特征和高发展落差。京、津两地处于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顶端,是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的主核心点,其对周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制约作用又有辐射带动作用,京、津两地对其周边紧邻的河北省北部城市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扩散效应,在京、津两城市辐射带动下,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等地区形成了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高-高集聚区,而对紧邻以南的部分地区产生梯次辐射效应,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根据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旅游产业投入不足等是促成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等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产品定位,区域旅游吸引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河北省各部分地区产业延伸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与京、津两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高发展落差,导致京、津等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降低,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较大挑战。研究结论:1)河北省部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低集聚区,应以2022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建设围绕京津两地的体育旅游特色产业带,形成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发展。借助京津周边地区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加强产业联动、产业融合,发展张家口、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城市的健身休闲、康体养老、旅游会展、竞赛表演等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区。2)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京、津两城市为区域增长极,加快完善线状基础设施(束)建设,遵循"点-轴系统"理论进行产业延伸,形成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网络,推进京津冀全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3)以2022冬奥会为背景,京津冀叁地应联合规划设计,做好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定位,以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节点,形成关联产业集群,整合京津冀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资源,建设张家口滑雪产业核心区和承德冰上产业核心区,打造叁地体育旅游的北方冰雪特色高地。培育雄安新区新增长极,利用"城、淀、苑、林"等不同环境载体打造体育休闲旅游新高地,优化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南部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驱动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苏丹,赵欣,付丽娜,王艳[3](2019)在《鄂尔多斯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及其发展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作为第叁产业中的新兴力量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它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对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域面积辽阔,地理位置优越——"呼包鄂"金叁角经济发展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使鄂尔多斯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然而旅游者对旅游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单一的旅游资源已经不再能满足多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鄂尔多斯的旅游产业集聚情况对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客源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9期)

,昌银银[4](2019)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暨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全市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暨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昨天在长兴举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部召开的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精神,着力推进我市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乡村民宿资源开发和产品业态创新,深化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本文来源于《湖州日报》期刊2019-10-12)

司东雪[5](2019)在《湖北省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月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湖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结合我省实际,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按照"大策划、大宣传"的要求,大力推进旅游全域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加快项目建设和品牌培育,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湖北省旅游业高速发展。(本文来源于《财富生活》期刊2019年18期)

王新越,朱文亮,芦雪静,时高磊,孟繁卿[6](2019)在《我国沿海省份旅游产业集聚与效率的时空演变与关系研究——基于114个城市的PVAR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产业集聚外部性对产业效率提升产生双向影响,确定现阶段两者的互动关系对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7年沿海11省份1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旅游产业集聚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沿海省份旅游产业集聚与效率水平小幅上升,主要得益于自身惯性发展的影响,且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惯性大于旅游效率;从区域整体层面看,现阶段沿海省份旅游产业集聚已不是推动旅游效率提升的主要作用力,旅游产业集聚抑制了旅游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对规模效率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分省回归结果显示,现阶段河北、天津、福建旅游产业集聚会显着提高旅游效率,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上海、浙江旅游产业集聚对效率未呈现显着影响,处于由正转负的拐点时期,辽宁、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海南旅游产业集聚阻碍了旅游效率提升,拥挤效应的约束性逐渐显现;与此相反,旅游效率对旅游产业集聚产生正向影响,较高的效率水平仍然会持续带来产业集聚动力。最后就合理控制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建设生态产业集群、加快旅游创新等方面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邬雪,张红[7](2019)在《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京津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产业集聚和扩散理论,使用双重差分法对我国京津冀地区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定量分析了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及高铁效应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降低京津冀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促进旅游产业扩散,且这种高铁效应呈现逐年增强的变化趋势;高铁开通一段时间后,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的旅游产业向边缘地区扩散,促进边缘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9年07期)

杨亚萍[8](2019)在《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中国2004—2017年涉及旅游产业集聚的文献,并进行分析评价,归纳近14年来旅游产业集聚所探讨的重点问题。研究期间,涉及旅游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多达160篇。依据研究主题的细微不同,可将其分为9种类型。随着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日后应全方位、多角度加深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探究。(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9年06期)

蒋正云[9](2019)在《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变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产业作为新时期绿色经济的典型代表,同时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先天条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98-2016年旅游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发展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法、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广义矩估计等相关数理方法,对研究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发展态势以及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形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总体不高,二者的发展变化存在显着的时间波动和空间异质性。长期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呈波动上升的态势,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呈“V”字型结构布局;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总体不高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在空间上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态势,省际之间发展亦存在较大差异。(2)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发展存在影响,总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关系。我国旅游产业在集聚初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经济效率的发展,而当集聚到达一定门槛之后,“规模不经济”逐渐消失,高质量的集聚则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3)对外开放、城镇化水平、能源强度和政府规制等变量对绿色经济效率发展的作用形式各异。城镇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呈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政府规制等要素对绿色经济效率起到不同程度的负向抑制作用,各要素在自身发展变化的同时反作用于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文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9)

黄东明[10](2019)在《湖南旅游产业集聚测度及其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企业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各地政府大力建设旅游产业园区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推进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以加强企业间合作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转变旅游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大跨越。基于此,湖南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已有显着提升,旅游及相关企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但目前,湖南各地市(州)旅游产业集聚的程度有多大?集聚是否对旅游经济有空间溢出效应?溢出的效应有多大?什么因素导致空间溢出效应?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结合湖南实际情况,对这诸多问题科学合理地解答将有助于深刻理解现阶段湖南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为湖南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因此,本文将湖南省14个地市(州)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经济模型中纳入空间因素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论如下:湖南各地市(州)旅游集聚程度空间上存在差异;湖南旅游经济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正相关,且相关程度逐年递增;旅游产业集聚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生产效率,促进了旅游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本的作用并未显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统筹地市间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多层次的旅游产业集聚中心;推进城镇化发展以激发旅游消费水平,发挥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以推动地区间合作;统筹规划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价值旅游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大型体育赛事具有显着辐射带动效应,对举办地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由于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共同承办,为京津冀区域内以冰雪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体育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产业集聚发展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分析结果,引入空间位置关系变量对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做空间自相关分析,意在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的角度探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及特定局部区域的关联性,了解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探索影响、促进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力和发展动力,解释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供给要素、市场需求要素、关联产业发展要素、相关支持要素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9个叁级指标构成。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众多可观测变量数据指标降维分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方差最大原则正交变换矩阵,提取公因子,量化影响要素指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揭示其影响要素间内在发展规律及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评价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其次,利用综合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引入空间自相关系数度量检验一个区域单位上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与其相邻空间点的相关程度,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Open Geo DA软件计算局部莫兰(Moran’s I)指数,绘制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局部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判断区域内部是否存在高-高相邻、低-低相邻或高-低(低-高)交叉分布等空间集聚特征。通过局部空间指数反映了区域内某一城市的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得分值与其周围所有邻域城市得分值的共变情况。可视化显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解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京津冀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非均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分布特征和高发展落差。京、津两地处于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顶端,是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的主核心点,其对周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制约作用又有辐射带动作用,京、津两地对其周边紧邻的河北省北部城市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扩散效应,在京、津两城市辐射带动下,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等地区形成了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高-高集聚区,而对紧邻以南的部分地区产生梯次辐射效应,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根据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旅游产业投入不足等是促成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等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产品定位,区域旅游吸引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河北省各部分地区产业延伸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与京、津两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高发展落差,导致京、津等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降低,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较大挑战。研究结论:1)河北省部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低集聚区,应以2022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建设围绕京津两地的体育旅游特色产业带,形成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发展。借助京津周边地区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加强产业联动、产业融合,发展张家口、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城市的健身休闲、康体养老、旅游会展、竞赛表演等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区。2)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京、津两城市为区域增长极,加快完善线状基础设施(束)建设,遵循"点-轴系统"理论进行产业延伸,形成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网络,推进京津冀全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3)以2022冬奥会为背景,京津冀叁地应联合规划设计,做好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定位,以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节点,形成关联产业集群,整合京津冀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资源,建设张家口滑雪产业核心区和承德冰上产业核心区,打造叁地体育旅游的北方冰雪特色高地。培育雄安新区新增长极,利用"城、淀、苑、林"等不同环境载体打造体育休闲旅游新高地,优化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南部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驱动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康,刘彦平.旅游产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颖.2022冬奥会推动下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苏丹,赵欣,付丽娜,王艳.鄂尔多斯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及其发展问题浅析[J].长江丛刊.2019

[4].,昌银银.全市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暨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N].湖州日报.2019

[5].司东雪.湖北省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财富生活.2019

[6].王新越,朱文亮,芦雪静,时高磊,孟繁卿.我国沿海省份旅游产业集聚与效率的时空演变与关系研究——基于114个城市的PVAR模型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邬雪,张红.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京津冀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

[8].杨亚萍.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河北企业.2019

[9].蒋正云.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

[10].黄东明.湖南旅游产业集聚测度及其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旅游产业集聚度论文-王明康,刘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