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感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齐硕姆,感觉,意向性,认识论
感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程党根,麻海燕[1](2019)在《齐硕姆意向性感觉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的知识论哲学家齐硕姆认为,我们的感觉可以为我们所感觉的事物的存在提供证据,即我们所感觉到的某事物的显现倾向于使这个事物的存在变得明显的。感觉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如果某个人在感觉上认为"某事物是F",并且如果他感知到这个F的事物对于他而言是明显的,那么,"这个事物是F"对于他而言就是明显的。感觉的"副词理论"表明,感觉的本质是某物对某人的显现方式而不是事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那些描述感觉事物的形容词实际上起到的是副词的作用,感觉所指向的事物并不必然存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林[2](2019)在《马克思美学的“感觉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美学中的感觉理论指出感觉是社会性的,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实现人的全面丰富感觉是人的存在的理想,也是美的本质规定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有重要启示。高校美育应将感觉的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建立包括艺术教育、休闲教育、时尚教育等多样化内容的具体课程,并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倪逸偲[3](2019)在《从黑格尔到布伦塔诺:一种为自我意识奠基的自我感觉理论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意识的结构问题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黑格尔在1830年版《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先验哲学传统的非对象性自我意识模型,即作为自我意识的自我感觉。非对象性的自我意识究竟何以可能?黑格尔指出,一种非对象性自我意识必然要成为一种作为自我感觉的意向相关性意识,即一种能够刻画原初经验的自主结构。但是黑格尔的自我感觉理论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困难,这一困难必须要通过引入布伦塔诺后期的内知觉理论的相关资源才能得到修正。这种修正后的自我感觉理论将成为一种基础性的被动发生模式,并有可能展现一种全新的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细义[4](2019)在《艺术美学思想中的感觉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说人类的所有知识和学科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包括艺术在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如果能从美学角度系统地整理一下艺术中的感觉理论,将为艺术的基本理解以及未来虚拟现实艺术、增强现实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感性基础。因此,艺术美学理论对于感觉的思考和论述非常多,也存在着很多争论。根据艺术理论历史分析可以看出,有关艺术感觉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汉文)》期刊2019年04期)
梁亦斌[5](2019)在《高阶思想还是高阶感觉?——康德意识理论新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学界一直未辨明康德怎样理解意识。最近它再次引起国际主流康德学界热议。对此目前存在一个基本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康德继承了伍尔夫的区分论,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思想;另一种观点认为他继承了克卢修斯的内感觉论,认为意识是高阶感觉。两种观点都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表征,而康德是当代意义上的高阶理论者。两种阐释都是片面的,其根源在于低估了康德意识理论的复杂性。康德实际上认为存在两种意识现象。第一种是统觉性意识,它是主体对自身心灵状态(作为属己状态)的知觉和思想。它是高阶思想和高阶知觉的独特统一体,既包含区分性认知活动,也包含内感觉。第二种意识现象不包含自我概念,不是真正的表象,而更接近当代意义上的取用意识,这种意识现象不是高阶表征。(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郝强[6](2019)在《从“感觉结构”到“情感转向”——雷蒙·威廉斯与当代西方情感理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感觉结构"是雷蒙·威廉斯文学与文化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把感性的经验同理性的结构相结合,强调某种不能被意识形态所涵盖的要素。然而,威廉斯对于这个概念又过于注重经验描述,缺少系统的理论阐释,这也遭到了伊格尔顿和霍尔等人的批评。近年来,随着人文社科领域之"情感转向"的兴起,文化研究的重心从语言结构转移到了情感经验,这就为重新审视威廉斯"感觉结构"概念的当代意义提供了契机。(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潇[7](2019)在《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幼儿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在学校中,半数的孩子存在感统失调,尤其处在信息化时代,孩子较早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得孩子接触感觉刺激的机会受限,感统失调呈获病率增加、发病率变高的趋势。作为家长,一旦被告知孩子感觉统合失调,他们就会变得迷茫、焦虑、不安,甚至恐慌,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且不利于康复。一个安全舒心且能进行简单基础训练的居家康复活动空间,能帮助感统失调幼儿改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失调问题,强化正常的社会行为。(本文来源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潘泽磊,傅秋琴,王艳群[8](2019)在《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儿童教育产品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国内外感觉统合教育现状,分析国内玩具市场中儿童感觉统合玩教具存在的问题,立足感觉统合理论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方式,依据3-12岁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特点,将儿童分为3-5岁、6-8岁、9-12岁叁个阶段,结合各个年龄段儿童发育特征,分析感觉统合类玩教具对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设计的角度给出儿童感统类教育产品的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9年05期)
王球[9](2019)在《作为人工智能自我知识匹配模型的阐释性感觉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的兴起,激发了哲学家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但是鲜有学者思考过,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是否能够"认识它自己"。诊断这项阙漏的根源,为此提供正当性理由便是必要的。基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前景,表明人工智能原则上可以拥有关于自身信念、欲望和意图之类的命题态度的自我知识。从既有的关于人类自我知识的主流理论中,筛选出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类似于卡鲁瑟斯的阐释性感觉理论,它也体现了卡萨姆所说的"实质性自我知识"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蕊[10](2019)在《列维纳斯对胡塞尔感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塞尔认为感觉材料或质素是依靠被动综合而被组织起来的,自我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主动的作用,因此是"非我之物"。但它却与自我都隶属于主体的构造,属于主体的低端状态。列维纳斯却通过强调其非我的特征,将其等同于原印象,指出只有当原印象进入滞留中,即与自身不同一时,感知才得以形成。这样就把意向性和时间意识建立在他者从在场到不在场的变异,取得与他者的真正联系。(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感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美学中的感觉理论指出感觉是社会性的,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实现人的全面丰富感觉是人的存在的理想,也是美的本质规定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有重要启示。高校美育应将感觉的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建立包括艺术教育、休闲教育、时尚教育等多样化内容的具体课程,并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程党根,麻海燕.齐硕姆意向性感觉理论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杨林.马克思美学的“感觉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的启示[J].艺术教育.2019
[3].倪逸偲.从黑格尔到布伦塔诺:一种为自我意识奠基的自我感觉理论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陈细义.艺术美学思想中的感觉理论研究[J].新疆艺术(汉文).2019
[5].梁亦斌.高阶思想还是高阶感觉?——康德意识理论新议[J].哲学动态.2019
[6].郝强.从“感觉结构”到“情感转向”——雷蒙·威廉斯与当代西方情感理论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张潇.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幼儿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8].潘泽磊,傅秋琴,王艳群.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儿童教育产品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
[9].王球.作为人工智能自我知识匹配模型的阐释性感觉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
[10].王蕊.列维纳斯对胡塞尔感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