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软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服务路径,生命体育
社会软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南海艳[1](2018)在《社会软控制视角下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公共服务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中国青年报》于2010年3月30日刊发的报道《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中提到,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这个结果不禁令人惊疑,接受数载体育教育的青少年,体质却如此令人堪忧,不禁思考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教育从哪里改?如何实现标本兼治?需要社会软控制与硬控制同时实施方可见成效,而当今软控制略显薄弱。(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2)
罗昌勤[2](2015)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乡村传统文化的社会“软控制”功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道德、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家规宗法"等传统文化对维持乡村社会生态的有序运转起到了重要的"软控制"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化,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不断加速,乡村社会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链受到破坏,对乡村社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趋于弱化。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历史作用和在新形势下其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生态缺失,并提出构建传统文化乡村社会"软控制"生态链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刘伟[3](2010)在《西汉社会软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借助历史文献,运用社会控制学方法,通过对西汉道德、舆论、习俗叁种软控制手段进行综合研究,力图揭示西汉政府道德、舆论、习俗软控制合理性,最终阐明西汉政府实施社会软控制历史作用。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的一部分,社会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政权、法律、纪律,都依赖控制力,属于硬控制范畴;软控制则依赖社会舆论、社会心理进行控制。社会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的控制属于软控制范畴。西汉政府以道德、舆论、习俗作为维系社会稳定的主要控制手段。当社会出现危机或者还没有出现危机时,西汉政府通过道德,舆论,习俗方面的建设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西汉政权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0-06-01)
侯可会[4](2007)在《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软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人们在欢呼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的同时,却出现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土地沙漠化、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仅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解决生态危机仅依靠社会硬控制的强制性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最根本的解决要通过社会软控制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从根源上解决生态问题。本文立足于反思社会软控制的理论与观念,从人类的意义上,以人为核心理解社会软控制,将人的观点确立为社会软控制理论的核心。我们形成的基本观点是: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社会软控制是人类实现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取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与途径。社会软控制从根本上讲,不是仅仅为了限制人的精神而进行控制,其目标不应简单地局限于控制理论所理解的“控制”,而应符合人的生命本性发展要求,促进人性的完善,从而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同时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生态哲学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软控制的内涵、构成以及特点。社会软控制内涵的哲学界定主要从社会控制的力度、社会软控制的形成以及软控制的存在论与操作论之争来论述。社会软控制体系的构成主要包含风俗、道德、信念和信仰,从哲学角度对叁者在生态保护中的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阐释。在生态哲学视野中社会软控制相对于硬控制的特点主要有主体自觉性、精神渗透性、效果持久性、系统层次性。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生态哲学视野中建立和完善社会软控制的依据和必要性。社会软控制的存在的根源就是人性,正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不完善才促使社会软控制的产生。实践失控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对实践的控制主要是对实践意识的控制,社会软控制是走出实践失控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软控制是生态保护的现实要求,是走出中国生态保护困境以及对现代西方生态保护的合理借鉴得出的必然结论。第叁部分阐释了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软控制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态哲学视野中社会软控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环境的改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造就新的生态保护主体;社会软控制营造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保护氛围;社会软控制在生态保护中起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生态保护中社会软控制可以弥补社会硬控制的不足,“软”、“硬”结合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软控制的构建。论述构建社会软控制的原则,主要坚持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导原则,同时要坚持人类整体利益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社会软控制的途径,主要有加强全面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意识;融合中外生态保护的合理内核,营造生态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以政权、法律为代表的硬控制建设,为社会软控制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撑;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在实践中构建软控制。(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20)
王朝增[5](1991)在《加强改革中的社会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深入,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的社会软控制,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都直接与社会的软控制密切相关,因而强化社会的软控制对于克服改革中的困难,推进改革的深化,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不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的改革离不开社会的款控制,社会的软控制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所必需。社会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迁,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改变,必然引起(本文来源于《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4期)
社会软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道德、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家规宗法"等传统文化对维持乡村社会生态的有序运转起到了重要的"软控制"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化,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不断加速,乡村社会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链受到破坏,对乡村社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趋于弱化。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历史作用和在新形势下其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生态缺失,并提出构建传统文化乡村社会"软控制"生态链结构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软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南海艳.社会软控制视角下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公共服务路径研究[C].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8
[2].罗昌勤.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乡村传统文化的社会“软控制”功能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
[3].刘伟.西汉社会软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4].侯可会.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软控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王朝增.加强改革中的社会软控制[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