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康军

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技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科技信贷,融资契约理论

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文献综述

康军[1](2016)在《科技小微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基于融资契约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小微企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共识。科技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基本上依赖于企业家个人作出市场决策,其融资决策必然会受到融资认知偏差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出现非理性融资行为,融资决策难以生效。在融资契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识别科技小微企业家融资认知偏差导致的非理性融资行为,通过对科技小微企业家融资前、中、后叁个阶段所存在认知偏差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科技小微企业的最优融资渠道需要政府来进行提供;二是减少科技小微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主要在于其融资前、中、后叁个阶段的防范。(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5期)

陈凌云[2](2013)在《基于行为财务学的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行为财务学理论简述(一)行为财务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财务学开始于20世纪初期,它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财务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学科,旨在从行为金融学和财务学结合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财务行为。行为财务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Burrell和Bauman提出,他们开创性的认为应该将投资者的行为模式纳入到投理论模型中去。随后,行为财务学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就我国而言,鉴于资本市场起步晚,行为财务学的发展时间还不长,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3年29期)

聂建明,郭斌[3](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的非理性行为决定因素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在厘清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实质内涵基础上,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过度股权融资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国情,拟定影响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3年24期)

岳尧[4](2013)在《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既可以反映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能反映出公司的治理水平、发展能力等。新能源行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融资行为是否理性、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共同点和区别,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1年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55家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该行业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因素,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3年11期)

张瑜[5](2013)在《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募集资金,投入到高收益项目,不仅在微观上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为融、投资各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宏观上也能加速资金向高效益部门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效率。近些年来,我国企业正在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融资决策目标也从以前的追求产量、产值、利润最大化正在转变为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理性的融资行为应该是能使公司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最终使企业价值不断提高的决策行为。然而在实践中,企业的融资行为受到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干扰,非理性融资行为依然大量存在。例如,某些企业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也把握不够,就盲目地向银行或债券市场大量举债融资,这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有些企业已经拥有大量现金,还不断进行增、配股,从资本市场上圈钱。非理性融资行为造成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无效利用,极大地损害了股东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现象是这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无论从传统金融学理论还是从行为金融学理论去研究这一问题,寻找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已有的文献可知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我国当前的市场不够成熟。本文将基于已有文献的支撑去研究非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行为现象。基于此,本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和温州民营企业的现实案例,对非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行为进行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概况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融资理论文献归纳借鉴,为本文提出理论借鉴模型,接下来,本文的第叁章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的特征分析和第四章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最后通过第五章的实证分析,结合以G企业和温州企业为例,通过G企业的财务分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作对比和温州企业现状分析非理性融资行为。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的结果,然后提出防范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具体措施建议。本文研究认为,企业的非理性融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过度融资和融资不足两种形式,并得出主要结论:一是,金融市场制度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了多年,但是始终没有真止建立起一个公平、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构成还很不完善,这是导致企业融资非理性的宏观原因;二是企业经营受政策干预较强。企业的性质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而企业性质不同受到的政府的政策导向影响也不同;叁是,经营者对企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企业融资行为受到企业治理、企业发展阶段、盈利状况、企业所属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营者很可能对这些因素把握不足,这是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的直接原因;四是,非理性融资的企业财务稳健性较差。本文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最后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一、加快发展金融市场,增加企业融资选择途径。这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加快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进程;二、加强公司治理。例如,优化资本结构、适度举债,保证资产质量、利润质量,适度多元化、维护核心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预算动态管理等;叁、建立民营企业信用及担保体系;四、加强对民间借贷风险的监测、评估与防范;五、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相结合。(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5-17)

章欢[6](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危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融资问题一直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尤其是关于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更是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呈现出一种非理性,这种非理性融资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声誉,破坏了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更严重的是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资料,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过度融资现象和股权融资偏好两方面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的现状,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上半月)》期刊2011年10期)

康绍大,陈金香[7](2011)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融资决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却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即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结果导致大量资金闲置的现象。本文对控股股东与非理性融资偏好的特征及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王忠林,姚海琴[8](2011)在《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和运行秩序。其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股权融资偏好、将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等。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理性模型的缺陷,基于"非理性人"和"非有效市场"两个前提假设,认为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会出现诸多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为观察我国上市公司资金大量闲置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度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王丽珠[9](2010)在《市场非理性:关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非理性波动,导致股票价格长期高于其内在价值。按照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当市场非理性导致证券价格经常偏离其基本价值时,理性管理者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证券来进行融资,以充分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一定程度上是公司择时融资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王丽珠[10](2010)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缘于市场非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股票市场产生于转型经济时期,具有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显着不同的特征,非理性色彩较为浓厚。观察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具体体现为偏好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偏好股权融资的融资倾向。    市场总是存在一定的非理(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0-07-18)

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行为财务学理论简述(一)行为财务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财务学开始于20世纪初期,它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财务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学科,旨在从行为金融学和财务学结合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财务行为。行为财务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Burrell和Bauman提出,他们开创性的认为应该将投资者的行为模式纳入到投理论模型中去。随后,行为财务学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就我国而言,鉴于资本市场起步晚,行为财务学的发展时间还不长,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参考文献

[1].康军.科技小微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基于融资契约理论视角[J].理论学刊.2016

[2].陈凌云.基于行为财务学的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J].财会通讯.2013

[3].聂建明,郭斌.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3

[4].岳尧.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3

[5].张瑜.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章欢.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危害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7].康绍大,陈金香.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8].王忠林,姚海琴.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

[9].王丽珠.市场非理性:关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10].王丽珠.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缘于市场非理性[N].科技日报.2010

标签:;  ;  ;  ;  

非理性融资偏好论文-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