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实性是新闻工作一个永恒课题

浅谈真实性是新闻工作一个永恒课题

寇铭心(吉林市电视台吉林吉林市132013)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闻必须真实,是个老话题,但又是新闻工作的一个永恒课题。记者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学会用眼睛发现新闻、用辩证法看问题、养成经常观察的习惯、多做体验式采访。

关键词:新闻新闻的真实性体验式采访

在大众文化广泛传播的今天,各种媒体制造出铺天盖地的信息,其新闻有真有假。做为新闻记者如何确保所发新闻的真实性,这其中要经受住各种考验。为此,从业人员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角色定位准确,法律意识要强;讲究监督技巧,用事实说话,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完善监督机制。总之,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为此,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要学会运用辩证法看问题,分析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他还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学会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一些资深记者在谈到如何提高记者观察力时,

深刻体会到观察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作指导,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坚持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去伪存真,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事物的本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思想活跃,经历了人民公社解体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由点到面,一个村一个乡试行以后,再扩展到一个个县一个个省普及,开始时人们议论很多,有的赞同;有的人却前怕狼后怕虎,生怕犯方向性错误,到底行不行,只有到实践中去观察。许多记者到农村走村串户,夜宿车马店,日看禾苗长势,和农民下地干活,看到人们的脸上笑容满面。听到人们齐夸联产联利联心好,打掉了“大锅饭”,“不养懒汉”,只要交足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当年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写的《故乡人的笑声》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篇报道。这名记者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出发,用眼见的事实,亲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

绘声绘色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民由穷变富的风景画,回答了一些人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责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批记者在第一线写了不少目击记和现场特写,出现了一大批写包产到户的好新闻,至今回忆起来还有滋有味,那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对后来的记者产生了积极影响,使我受益匪浅。

多年来,我们新闻媒体许多记者在实践中对农民负担、农村打假除劣、侵占国有资产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都通过现场采访仔细观察,再加分析,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以大局为重,拨开迷雾,判明是非,采写了一些扶正除邪的报道,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起到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几年来,我从老记者那里学到了一条经验,就是出外采访时总是喜欢看看市场、访问农家、逛逛商店、瞧瞧禾苗。曾有一位资深记者说过:“集市贸易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当地经济状况。”他又说:“禾苗长势反映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我认为是很有见的。多年的新闻实践使我逐渐懂得,记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注意用眼睛去发现新闻,然后再进行深入挖掘,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多找各种有关当事人,认真采访,掌握足够的准确材料,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加工,从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思考,从而找到新闻亮点、焦点和热点,才能写出既真实又有可读性的报道来。

其次,要善于运用眼睛发现新闻,并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记者要具备的基本功很多,其中观察力是不可缺少的。观察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手段,也是一种应有的采访作风。记者只有深入现场掌握真实具体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新闻,从而增强说服力、可读性和可信度。我国历来有眼见为实的说法,新闻就是要真实,所以应该用眼睛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而发现实实在在的新闻。

《液化气钢瓶当街埋“炸弹”》一文,就是作者由亲眼目睹的真人真事撰写提醒市民不要违规使用液化气,发现类似现象要及时举报。这种来自于生活中亲眼所见的事儿无疑是真实的新闻。须知,我们的观察在多数情况下,是眼见为实,不容怀疑的,但是,有时也不尽然。电视里曾播过,有的乡村为了开现场会表扬养牛专业户,把周围农户养的牛,集中到一个专业户家里,弄得户主很为难,事后揭穿了谜底。这些事告诉我们眼见的情况也要当心有假,应防止上当。

最后,多做体验式采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报道水平。

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水者得蛟龙,就是对体验式采访优点的形象总结。体验式采访能更真切地了解事物真相。体验式采访,其实就是要求记者深入生活,这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源泉,深入生活就是要贯彻深人实际、深人群众的采访路线。采访是一个认识过程,而通过亲身体验,记者的这个认识过程就会更扎实、更自然、更合情合理。人要认识某个事物,就要和那个事物接触,就要生活在那个事物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记者有时要报道完全陌生的事情不仅对读者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对记者也是完全陌生的事情,记者只有争取同其直接接触,亲自实践,才能真切了解那个事物。体验式采访能更方便地获得需要的材料。体验式采访往往深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中去,这就便于记者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了解到更深入的情况,因此,当你在采访中,经过努力仍然不能从采访对象中获得有用材料的时候,你不妨先参加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加深与他们的感情,或许采访会出现新的局面。体验式采访能写出更生动的报道。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亲自干过。听过,可以说“知道”,见过可以说“了解”,亲自干过才能有深切的感受。记者写一般的新闻报道,可以不经过亲身感受,而他如果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报道,那就一定要有自己强烈的感受。连自己都没有感动是不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报道的。体验式采访不仅有利于记者正在进行的采访,而且有利于记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经常进行体验式采访,能够使记者同生活保持有血有肉的联系,同社会上的人们保持息息相通的联系,能克服从记者角度看问题而产生的许多“职业病”,避免新闻失真。

参考文献:

[1]苏若舟.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欧阳宏生、新闻写作学概论[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3]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M].新华出版社.2005;

[4]范华.新闻现实作中的求异思维[J].新闻与成才2002;

[5]冯东书.记者常规思维与超越思维[J].新闻记者2006。

标签:;  ;  ;  

浅谈真实性是新闻工作一个永恒课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