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制备工艺论文-惠志清

材料制备工艺论文-惠志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材料制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导电性

材料制备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惠志清[1](2019)在《石墨烯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4年英国着名高校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团队使用胶带层层剥离石墨片,成功地使用物理法制出了可以单独存在的单层石墨烯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成为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热点,作为所谓的“万金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本文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研究者的工作,制备了高性能的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对其在空气过滤、水处理和导热叁个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在本文第二章中,首先我们探究了石墨烯与聚合物复合机理并制备了高性能的磺酸化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薄膜,我们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最后我们创新地将石墨烯复合材料和静电纺丝工艺运用到空气滤膜的制备中,将其作为口罩核心滤膜,测试结果表明该滤膜具有极好的透气性和PM2.5过滤效果。在本文的第叁章中,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用浸涂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小分子复合薄膜,并对制成的薄膜进行了多方面的表征及分析。我们发现,将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复合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中,可以可控地改变其层间距,从而使复合薄膜的力学、电学等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对薄膜进行的水处理实验,表明氧化石墨烯小分子复合薄膜可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应用。最后,在本文的第四章中,我们结合当下高端电子产品所用的类石墨烯高效导热膜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将先前所合成的GO薄膜通过还原压延工艺制成RGO导热膜,探究了其导热性能并将其与目前电子产品内常用的导热材料进行对比。通过耐驰导热仪对样品导热性能的表征,我们发现我们所制备的RGO导热膜其导热系数虽然没有聚酰亚胺材料制备的类石墨烯导热膜高,但是比传统的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高很多,而且成本比聚酰亚胺材料制备的类石墨烯导热膜低的多,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制备的GO导热膜可以应用于对导热要求不太高的电子产品中,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张小亮,王兆希[2](2019)在《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及材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硅薄膜时影响成膜质量和速度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气体浓度、流速、温度、压力等,通过研究掺杂气体浓度比例和温度对硅薄膜的成膜质量和成膜速度的影响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掺杂气体比例的增加成膜速度降低;在其他参数确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膜速度提高,孔隙率先降低后增加,即硅薄膜质量先变好再变差。900℃沉积的硅薄膜相对光滑,有一定的致密度,硅薄膜质量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实验参数为较低的掺杂气体,沉积温度设定在850℃~950℃成膜质量较好。(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建娜,王璇,刘松林[3](2019)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SiC浓度10 g/L、pH 4.0。通过补充实验证实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良好,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孢状晶粒,其中纳米SiC含量约为3.18%。(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11期)

董旭涛,彭得然,吴思梦,钟喜春,黄焦宏[4](2019)在《LaFe_(11.6)Si_(1.4)/Ce_2Co_7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改进及晶界扩散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级相变NaZn_(13)型LaFe_(13-x)Si_x (1.0≤x≤1.6)材料较低的居里温度和相变过程中的磁体积效应,限制了其推广使用[1]。熔体快淬+粉末冶金工艺可以制备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LaFe_(13-x)Si_x基块体复合材料,同时借鉴晶界扩散技术可有效调节其显微结构和磁性能[2]。实验结果表明,1373 K高温热压30 min可以成型具有少量CeFe_7相且结构致密的LaFe_(11.6)Si_(1.4)/10wt.%Ce_2Co_7热压块材。通过后续的高温扩散热处理,1:7相含量逐渐降低,同时Ce、Co原子逐渐扩散进入1:13相颗粒中,进而有效调控热压块材的磁热性能。经过1373 K热扩散12 h的热压块材具有近室温的居里温度(289 K),大的磁熵变(5.01J/(kg·K)@2T),高的抗压强度(520MPa)和高的热导率(6.17 W/(m·K))。此外,与LaFe_(11.6)Si_(1.4)铸带热处理后(成相良好)再经热压+扩散热处理获得的热压块材相比,LaFe_(11.6)Si_(1.4)铸带直接热压+扩散热处理获得的热压块材的综合性能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有效缩短制备时间。(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段国晨,王汝敏,赵景丽,张明[5](2019)在《小型无人机复合材料等径细长尾撑杆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技术改进及工艺试验,探索了一种采用组合金属阴模控制产品外形精度,制备了"铝棒+Aircast 3700硅橡胶"作为芯模。这种芯膜可以实现在120℃热膨胀加压,烘箱低成本进行固化的制作工艺,且制备的产品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9年10期)

吴卓科,李菁若,潘岳,陈小莉,刘瑞全[6](2019)在《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荧光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吸光-发光特性,将其应用到道路涂料中以解决夜间、无照明条件下道路标线难以被识别的问题。采用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2种荧光粉的元素构成与有效含量、矿物组成、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荧光粉主要成分均为单斜相SrAl_2O_4,其中荧光粉B中含有较多的碳元素杂质,受其影响,荧光粉B发光需要较高强度的激发能,发光强度弱于荧光粉A;将2种荧光粉按照5种比例分别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出10种荧光涂层,采用长余辉荧光粉测试仪对荧光涂层的发光性能进行表征,获得荧光涂层的最佳工艺:涂层厚度为1. 8 mm,荧光粉A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5∶5,粘结强度为0. 54 MPa。(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乃千,杜静,谢明,胡洁琼,方继恒[7](2019)在《不同制备工艺对银氧化锌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普通粉末冶金法和热等静压两种方法制备了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并对其机械物理性能、金相组织、加工性能、电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等静压工艺生产的银氧化锌触头材料性能优越,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本文来源于《电工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Benyamin,ABBASIPOUR,Behzad,NIROUMAND,Sayed,Mahmoud,MONIR,VAGHEFI,Mohammad,ABEDI[8](2019)在《不同铸造工艺制备A356-CNT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液态成形和半固态成形法制备的A356铝合金整体铸件和A356-CNT纳米复合铸造件的摩擦学行为。采用熔体搅拌、流变铸造、搅拌铸造、复合铸造等不同工艺制备样品。研究碳纳米管(CNTs)的加入、铸造工艺和施加载荷对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显着降低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磨损量、磨损率和摩擦因数。铸造工艺由液态成形变为半固态成形,和初相含量的增加是提高合金尤其是纳米复合合金样品耐磨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液态成形和半固态成形两种方法制备的整体铸件其主要磨损机理分别是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然而,无论制备工艺如何,磨粒磨损是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理。(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10期)

曹雨微,逯登琴,宋学文,贾发云,罗仙平[9](2019)在《新型镁系阻燃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氧化镁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热稳定性高、安全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系统地综述了直接沉淀法、溶剂/水热法、超声化学法、微波辅助法等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艺,分析了每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及对应产品性能特征。介绍了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HIPS)、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环氧树脂(EP)、石蜡、棉纤维中的应用及其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和材料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新型镁系氢氧化镁阻燃剂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超细化、添加剂的使用和应用性能的研究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盐科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肖文飞,张新昌[10](2019)在《挤出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可行的生物质材料连续挤出加工方案,课题组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并通过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干缩比和密度等性能指标对试样进行评价,分析其性能影响机理。结果显示:选用料筒温度70℃,机头温度70℃,螺杆转速40 r/min和牵伸长度40 mm时试样综合性能最佳,且机头温度为最大影响因素。料筒温度过高胶黏剂粘壁,试样不规整,过低浆料反应不全;机头温度过高易因水蒸发而断续,较低时纤维易过早冷却固化;螺杆转速提高会使剪切速率增加,物料的混炼效果变好,但减少了混料反应时间;牵伸长度由短至长,材料由易开裂至易堆积。该工艺试样可作为良好的代木材料应用于用于包装、家具及建材等领域的缓冲、非关键支撑和填充等场合。(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材料制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硅薄膜时影响成膜质量和速度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气体浓度、流速、温度、压力等,通过研究掺杂气体浓度比例和温度对硅薄膜的成膜质量和成膜速度的影响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掺杂气体比例的增加成膜速度降低;在其他参数确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膜速度提高,孔隙率先降低后增加,即硅薄膜质量先变好再变差。900℃沉积的硅薄膜相对光滑,有一定的致密度,硅薄膜质量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实验参数为较低的掺杂气体,沉积温度设定在850℃~950℃成膜质量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材料制备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惠志清.石墨烯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张小亮,王兆希.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及材料性能[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黄建娜,王璇,刘松林.钛合金Ti6Al4V表面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J].电镀与精饰.2019

[4].董旭涛,彭得然,吴思梦,钟喜春,黄焦宏.LaFe_(11.6)Si_(1.4)/Ce_2Co_7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改进及晶界扩散过程研究[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5].段国晨,王汝敏,赵景丽,张明.小型无人机复合材料等径细长尾撑杆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9

[6].吴卓科,李菁若,潘岳,陈小莉,刘瑞全.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荧光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9

[7].张乃千,杜静,谢明,胡洁琼,方继恒.不同制备工艺对银氧化锌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J].电工材料.2019

[8].Benyamin,ABBASIPOUR,Behzad,NIROUMAND,Sayed,Mahmoud,MONIR,VAGHEFI,Mohammad,ABEDI.不同铸造工艺制备A356-CNT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9].曹雨微,逯登琴,宋学文,贾发云,罗仙平.新型镁系阻燃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J].盐科学与化工.2019

[10].肖文飞,张新昌.挤出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J].轻工机械.2019

标签:;  ;  ;  ;  

材料制备工艺论文-惠志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