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体翻译论文-丹增

喻体翻译论文-丹增

导读:本文包含了喻体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藏翻译,比喻的喻体,处理

喻体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丹增[1](2019)在《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比喻是汉藏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之一。为了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无论是在藏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很多时候人们都自觉地把所属的文化作为出发点,借助一个所熟知、具体的形象,去说明或描述某个事物。因此比喻的喻体部分,往往带有较强的民族特色,这时常给翻译带来困难。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和读者的可接受性的角度,结合汉藏翻译中的一些典型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本文来源于《民族翻译》期刊2019年02期)

白婷婷[2](2018)在《维奈与达贝内尔模式下喻体翻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叁岛由纪夫的《春雪》的叁个汉译本(唐月梅版、郑民钦版、李芒文杰若合译版)为研究文本,在维奈和达贝内尔模式下将此叁个译本在处理直喻中的喻体时所使用的翻译技法进行区分归类,并根据归类得出的统计数据,对不同层面的喻体(词语层面喻体、短语层面喻体、句子层面喻体)在汉译过程中所呈现的个性和共性进行了探究。个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在翻译词语层面喻体时,直译的占比较大,但当译者追求与目的语的融合度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则会根据喻体的特点,采用直译以外的翻译技法;在翻译短语层面喻体时,当译者追求喻体的多重修饰、简洁性、表达多样性、语言的自然性、喻体动态化时,调节是最常用的翻译技法;在处理句子层面喻体时,当译者追求喻体的充实性,则会使用增词,当译者追求喻体简洁性,则会选用对等、减词等来缩短喻体形式。共性则表现为:当目的语中存在与原文喻体含义与句式相对应的表达,且能够贴切地表达原文喻体欲表达的喻体形象时,译者使用最多的技法为“直译”。但在句子层面喻体的翻译中,当原文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句式差异时,译者使用调节的翻译技法不保留原文句式。从而得出结论如下:直译是处理叁类喻体时最为直接简便的翻译技法。在喻体翻译中,影响翻译技法选用的因素有两种:喻体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译者追求的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12)

李晶[3](2017)在《商务广告文本中的转喻体及其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告文本时常体现以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为基础的转喻思维,其翻译涉及以"移情"为主要特征的语码信息再加工过程。本文以"移情"原则为指导,分析了广告文本中体现的转喻体及其翻译时选择的策略,为广告文本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商务翻译(NO.2 2018)》期刊2017-12-30)

高远[4](2017)在《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为研究对象,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首先阐述了意象图式理论的含义,其次分析了意象图式理论下广告、意象与隐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广告翻译中若借助隐喻的修辞手法,能更加充分地对产品进行语言描述,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产品特点,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分析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翻译的实质、过程和关键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述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的翻译原则,精准地传达广告信息,实现广告利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21期)

穆文超,李权芳,史文君,梁静,侯洁诚[5](2017)在《论中医翻译中喻体意象的保留》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语言的意象性和保留原有喻体意象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并展示这一策略在保持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增强译文的回译性和简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7年05期)

冯时[6](2014)在《对等理论观照下金融英语隐喻翻译的喻体形象取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正确的隐喻翻译手段有助于在译文读者中唤起原文预期的心理联想。文章以金融英语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从对等理论出发,探讨如何对原文隐喻喻体进行取舍,方能以最贴切自然的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对等的认知体验。(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余丽雯[7](2013)在《略论认知视阈下商务语境喻体意象转换及其翻译策略二分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商务语境中最为普遍的语言组成部分之一。隐喻翻译的关键是译者能否成功地传递或重塑其中的喻体意象。喻体意象的恰当转换可以传达隐喻的真实意义,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翻译时译者若从二分法的视角下对商务语境中的隐喻采用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的翻译策略,优势互补,合力相助,能够产生比较满意的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高专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宋旷达[8](2013)在《跨文化视阈下喻体意象翻译的归化、异化互补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当中,隐喻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要想真正的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准确意义,就必须对跨文化中的隐喻进行重点关注。翻译者需要对翻译内容中的隐喻进行理解,才能成功的将语义进行传达。喻体意向的转换是传达隐喻真实含义的重要方式,也是达到交际目的途径。本文对跨文化视阈下喻体意象翻译的归化、异化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3年20期)

张强,张欣[9](2012)在《文化认知机制视角下的英汉修辞之喻体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2年06期)

阳兰梅[10](2011)在《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及其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在广告英语中大量存在,意象是广告文本的中心要素。广告意象来源于日常生活并借助明喻、暗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凸显出来;喻体意象是翻译广告隐喻的关键,顺应广告文体的特点和英汉语的文化特性,喻体意象的翻译可采用保留原意象法、重塑意象法、模糊意象法等四种策略。(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喻体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以叁岛由纪夫的《春雪》的叁个汉译本(唐月梅版、郑民钦版、李芒文杰若合译版)为研究文本,在维奈和达贝内尔模式下将此叁个译本在处理直喻中的喻体时所使用的翻译技法进行区分归类,并根据归类得出的统计数据,对不同层面的喻体(词语层面喻体、短语层面喻体、句子层面喻体)在汉译过程中所呈现的个性和共性进行了探究。个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在翻译词语层面喻体时,直译的占比较大,但当译者追求与目的语的融合度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则会根据喻体的特点,采用直译以外的翻译技法;在翻译短语层面喻体时,当译者追求喻体的多重修饰、简洁性、表达多样性、语言的自然性、喻体动态化时,调节是最常用的翻译技法;在处理句子层面喻体时,当译者追求喻体的充实性,则会使用增词,当译者追求喻体简洁性,则会选用对等、减词等来缩短喻体形式。共性则表现为:当目的语中存在与原文喻体含义与句式相对应的表达,且能够贴切地表达原文喻体欲表达的喻体形象时,译者使用最多的技法为“直译”。但在句子层面喻体的翻译中,当原文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句式差异时,译者使用调节的翻译技法不保留原文句式。从而得出结论如下:直译是处理叁类喻体时最为直接简便的翻译技法。在喻体翻译中,影响翻译技法选用的因素有两种:喻体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译者追求的翻译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喻体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丹增.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J].民族翻译.2019

[2].白婷婷.维奈与达贝内尔模式下喻体翻译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8

[3].李晶.商务广告文本中的转喻体及其翻译研究[C].商务翻译(NO.22018).2017

[4].高远.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翻译[J].现代交际.2017

[5].穆文超,李权芳,史文君,梁静,侯洁诚.论中医翻译中喻体意象的保留[J].西部中医药.2017

[6].冯时.对等理论观照下金融英语隐喻翻译的喻体形象取舍策略[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

[7].余丽雯.略论认知视阈下商务语境喻体意象转换及其翻译策略二分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

[8].宋旷达.跨文化视阈下喻体意象翻译的归化、异化互补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

[9].张强,张欣.文化认知机制视角下的英汉修辞之喻体翻译[J].教书育人.2012

[10].阳兰梅.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及其翻译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喻体翻译论文-丹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