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滇南小耳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然资源,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季节性放牧
滇南小耳猪论文文献综述
杨朝元,吴金亮,高新,李鸷隆,陈惠仙[1](2018)在《滇南小耳猪季节性放牧模式分析——以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养殖现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滇南小耳猪是全国着名的云南省地方猪种,也是我国现存的少数可放牧的猪种之一,在云南省西南边境地区存在着季节性放牧的传统养殖模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猪传统放牧模式的可行性和生态意义,为地方特色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期刊2018年09期)
杨朝元,陈惠仙,高新[2](2018)在《澜沧县南岭乡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滇南小耳猪为云南省地方"六大名猪"之一,同时也是澜沧县南岭乡唯一的地方养殖猪种,具有早熟易肥、皮较薄、肉质美味的特点。通过对滇南小耳猪在南岭乡的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及消费特点分析,探讨云南优质地方猪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为边疆特色山地养猪业和实现农民养猪脱贫致富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4期)
赵道洪[3](2018)在《BMP-2、TGF-β3协同调控滇南小耳猪PBMSCs成软骨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滇南小耳猪PBMSCs的动员、体外培养与鉴定[目的]探讨滇南小耳猪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最佳动员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为后续用于种子细胞实验奠定基础。[方法](1)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AMD3100双因子动员滇南小耳猪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PBMSCs),并分为4组:A组(G-CSF组)、B 组(AMD3100 组)、C 组(G-CSF+AMD3100 组)、D 组(空白对照组);(2)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培养PBMSCs,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培养法(CFU-F)检测集落形成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CD90+细胞群比例,探讨最佳动员方法;(3)流式细胞仪检测最佳动员后获得的P2 PBMSCs CD44、CD90、CD34、CD45的表达;并取P2 PBMSCs行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分别用茜素红、阿利新蓝、油红O染色检测PBMSCs多向分化能力。[结果](1)G-CSF+AMD3100动员组获取的外周血标本培养7d后见较多短梭形及多角形细胞贴壁生长,培养10d后见贴壁细胞明显呈集落样生长;G-CSF动员组和AMD3100动员组获取的外周血标本培养培养1 0d后仅见少量集落形成,空白对照组获取的外周血标本培养10d后未见明显集落形成。(2)通过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培养法(CFU-F)发现G-CSF+AMD3100动员组外周血CFU-Fs数量较G-CSF动员组、AMD3100动员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18±0.12vs 1.25±0.24vs 4.28±0.21vs 0.87 ±0.25 CFU-Fs/ml,P<0.05);G-CSF+ AMD3100 动员组外周血中CD45-CD90+细胞群比例升高,且总数明显增加(2.28±0.15vs6.53±0.23 vs 9.98±0.34 vs 2.23±0.12×104/ml,P<0.05)。(3)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CD34、CD45阴性,而CD44、CD90阳性;PBMSCs经成骨诱导21天茜素红染色显示钙结节形成;成软骨诱导21天阿利新蓝染色阳性;成脂诱导14天油红O染色阳性,胞浆内可见脂滴形成。[结论]G-CSF与AMD3100联合可作为有效的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动员剂;动员后的P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种子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第二部分 BMP-2与TGF-β3协同诱导滇南小耳猪PBMSCs成软骨分化研究[目的]探讨BMP-2与TGF-β3协同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的效果[方法](1)将第一部分获取的滇南小耳猪PBMSCs体外扩增培养,分为4组:A 组(BMP-2+TGF-β3 诱导组)、B 组(BMP-2 诱导组)、C 组(TGF-β3诱导组)、D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对P2 PBMSCs进行诱导,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2)诱导后3、5、7、9、14、21天ELISA法测定上清液COL-2A1浓度观察各组成软骨分化情况。(3)诱导后1W、2W、3W分别行RT-PCR检测软骨标志基因(COL-2A1、ACAN)mRNA的表达,2W、3W分别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探讨BMP-2与TGF-β3协同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的效果。[结果](1)A组诱导后3-4天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及多边形,变化较其它组早;各组的生长曲线形态基本相同,呈“S”形,A组OD值最高,与B、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结果显示A组各时间点COL-2A1含量最高,与同时间点B、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1W、2W、3W同时间点A组COL-2A1、ACA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诱导后2W、3W同时间点A组染色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与TGF-β3双因子协同更能有效地诱导滇南小耳猪PBMSCs成软骨分化。第叁部分 miR-181a调控BMP-2与TGF-β3协同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研究[目的]在第二部分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miR-181a在BMP-2、TGF-β3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利用体外成软骨微环境对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经microRNA芯片检测及PCR验证发现miR-181a表达异常显着。(1)同第二部分对P2PB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分为4组:A组(BMP-2+TGF-β3诱导组)、B组(BMP-2诱导组)、C组(TGF-β3诱导组)、D组(空白对照组),诱导后7、14、21天PCR进一步验证microRNA芯片检测结果;Western blot检测BMP-2+TGF-β3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成软骨标志基因BMP-2、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R)的表达。(2)转染miR-181a inhibitor 及 NC inhibitor,CCK-8 检测转染 miR-181a inhibitor 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阿利新蓝染色检测细胞成软骨分化能力,转染后3、7、14天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miR-181a及成软骨标志基因BMP-2、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R)的表达。(3)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miRBase和miRDB分析预测miR-181a的靶基因;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对所预测miR-181a的靶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1)PCR结果显示:与B、C、D组相比,miR-181a在A组7、14、21天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明显高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同时间点,A组BMP-2、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R)明显高表达(P<0.05)。(2)CCK-8及阿利新蓝染色显示:转染miR-181a inhibitor后,细胞增殖及成软骨分化能力下降;PCR结果显示:转染后3、7、14天,miR-181ainhibitor组miR-181a的表达明显低于 NC inhibitor 组(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miR-181 a inhibitor组BMP-2、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R)的表达明显低于NC inhibitor 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 miR-181a inhibitor 组 BMP-2、COL-2A1 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NC inhibitor组(P<0.05)。(3)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提示miR-181a与GREM1和CRIM1的3' UTR存在潜在的结合位点,Western blot检测双因子组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后3、7、14天GREM1和CRIM1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转染 miR-181a inhibitor 和 NC inhibitor 后 3、7、14 天,miR-181a inhibitor 组 GREM1 和 CRIM1 的含量较 NC inhibitor 组明显升高(P<0.05)。(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将GREM1和CRIM1的野生型质粒载体结合位点共转染miR-181amimics后,与NC组相比,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而将GREM1和CRIM1的突变型质粒载体结合位点共转染miR-181amimics后,与NC组相比,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miR-181a在BMP-2与TGF-β3双因子诱导P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高表达;miR-181a与其潜在靶基因GREM1和CRIM1的3'UTR存在互补碱基序列;miR-181a在细胞内能够与GREM1和CRIM1基因中3'UTR的特定区域特异性结合。第四部分携载BMP-2与TGF-β3的壳聚糖缓释微球/DBM复合PBMSCs修复猪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目的]构建新型组织工程软骨;并探讨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乳化交联法及Urist法制备携载BMP-2与TGF-β3的壳聚糖缓释微球/DBM复合支架,并行SEM观察。(2)复合PBMSCs后构建出新型组织工程软骨,SEM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增殖情况。(3)制备滇南小耳猪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模型,为分4组(Ⅰ组:空白缺损组;Ⅱ组:单纯植入DBM;Ⅲ组:双因子微球+PBMSCs;Ⅳ组:双因子微球/DBM+PBMSCs),各组动物于术后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及O'driscoll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探讨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结果](1)复合支架肉眼呈黄褐色,表面粗糙,呈多孔状。SEM显示:壳聚糖微球均匀分布于DBM间隙内,微球形态无明显改变。(2)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软骨SEM显示:PBMSCs在支架材料的表面和深面均匀生长,基本长满材料表面,缓释微球形态无明显改变。(3)猪体内实验显示Ⅳ组缺损区填充软骨组织明显优于Ⅰ、Ⅱ、Ⅲ组,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接近,HE染色显示缺损区修复组织有典型的透明软骨结构,与正常软骨界限不清。Ⅳ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染色程度优于Ⅰ、Ⅱ、Ⅲ组,接近周围正常软骨组织。O'driscoll评分Ⅳ组明显高于Ⅰ、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载BMP-2与TGF-β3的壳聚糖缓释微球/DBM复合PBMSCs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软骨能较好的修复滇南小耳猪关节软骨缺损。(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PHETSANGOUANE,SOUKHATHAMMAVONG[4](2018)在《两种方法对建立滇南小耳猪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比较: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与Hulth手术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木瓜蛋白酶注射及Hulth法建立滇南小耳猪骨关节炎的作用效果,为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7头10-15kg的成年滇南小耳猪作为研究对象。27头猪被随机分为叁组:手术组(9头)、化学组(9头)及空白组(9头)。手术组接受前后交叉韧带切断、内侧副韧带切断及内侧半月板切除。化学组则于第1天、第4天及第7天接受关节腔木瓜蛋白酶注射。空白组则常规饲养。造模后4w、8w及12w每组分别处死3头猪,取滑膜ELISA检测SDF-I含量;取股骨内髁负重面关节软骨行组织学染色(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取软骨行Q-PCR检测二型胶原蛋白、聚集蛋白聚糖及MMP-3mRNA含量、Westerm Blot检测二型胶原蛋白、聚集蛋白聚糖及MMP-3蛋白含量。[结果]:组织学染色:(1)HE染色及番红固绿染色显示4周时手术组出现软骨表面轻度损坏,8周时软骨破坏加重,潮线不连续,12周时大量软骨细胞丢失,细胞核排列紊乱,潮线消失。化学组4周是软骨表面粗糙,8周时软骨表面破坏并延伸至软骨下骨,12周时软骨破坏更加严重,且软骨下骨外露。(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手术组及化学组二型胶原蛋白含量逐渐减少,结合IOD/area结果显示化学组二型胶原蛋白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SIA:随着时间增加,手术组及化学组SDF-1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增加,且同一时间内,化学组SDF-1含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QPCR:随着时间增加,手术组及化学组MMP-3 mRNA含量逐渐增加,而二型胶原蛋白及聚集蛋白聚糖mRNA含量逐渐下降,且同一时间内,化学组MMP-3下降,二型胶原蛋白及聚集蛋白聚糖增加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时间增加,手术组及化学组MMP-3蛋白水平逐渐增加,而二型胶原蛋白及聚集蛋白聚糖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且同一时间内,化学组MMP-3下降,二型胶原蛋白及聚集蛋白聚糖增加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滇南小耳猪可用于OA模型研究,且较传统小动物更方便获取足够的病理组织;(2)Hulth手术方法及木瓜蛋白酶注射都可以诱导滇南小耳猪关节软骨退变,形成骨性关节炎;(3)化学法在相同时间内可较手术法诱导更加明显的关节炎,且造模时间更短,对动物创伤更小;(4)手术造模后OA多局限于膝关节内侧间室,接近于人类早期OA表现;而化学法造模诱导出膝关节全间室OA,更接近于人类中晚期OA表现。(5)SDF-1可作为滇南小耳猪OA的特征性的标志物,故SDF-1/CXCR4信号通路在滇南小耳猪OA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为下一步研制高效靶向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富国文,王勇,邓忠武,樊月圆,吴旭东[5](2018)在《撒坝猪与滇南小耳猪杂交性能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及杂交子代的生产性能,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猪种,试验选取撒坝猪、滇南小耳猪、滇撒猪、撒滇猪进行屠宰(每种猪各4头,公母各半),对屠宰性能、肉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撒猪屠宰率、瘦肉率等胴体性能高于撒滇猪;滇撒猪p H值、肉色、大理石纹、猪肉持水能力优于撒滇猪;但滇撒猪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比撒滇猪低。说明在屠宰性能、肉质性能方面滇撒猪和撒滇猪杂交优势明显,滇撒猪胴体性能优于撒滇猪,撒滇猪肉品风味优于滇撒猪。(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5期)
张建平,杨天龙,盖叶顶,冷静[6](2018)在《浅谈垤玛乡滇南小耳猪的养殖与销售》一文中研究指出滇南小耳猪是我国的地方优良品种,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红河县垤玛乡主要养殖的肉用猪品种,有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区域广、存栏少、销售区域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本文主要就垤玛乡滇南小耳猪养殖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滇南小耳猪产业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8年01期)
曹贵华,邱学德,刘晓东,张劲松,陈方进[7](2016)在《滇南小耳猪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滇南小耳猪原位肾移植模型.方法将ABO同一血型、交叉配血正常、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的10对滇南小耳猪,采用供受体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法进行腹膜后原位肾移植.结果有1个有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均导致移植肾功能不能恢复,其余8例术后无大出血、严重感染、输尿管梗阻、尿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移植肾存活率为80%.结论滇南小耳猪腹膜后原位肾移植的模型有较强的可操作以及较低的并发症,且移植肾的存活率较高.(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齐晓园,张露露,马黎,李明丽,朱琳[8](2016)在《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生长、胴体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生长、胴体性能、肉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分规模养殖场标准化育肥(对照组)、农村吊架子育肥(试验Ⅰ组)和全放养加补饲(试验Ⅱ组)3种方式进行育肥试验,测定其胴体、肉质、肌肉化学成分、氨基酸成分,结果显示:试验Ⅰ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6~7肋间膘厚、叁点均膘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7.96%、21.04%、15.36%和47.29%(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43.60%(P<0.05),胴体瘦肉率和肌肉甘氨酸含量分别提高8.82%和8.86%(P<0.01),肌肉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78%、10.69%、9.74%和10.15%(P<0.05);试验Ⅱ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37.71%、11.20%和47.29%(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41.71%(P<0.05),6~7肋间膘厚、叁点均膘和肌肉甘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4.75%、23.19%和16.46%(P<0.01),肌肉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10.52%、14.22%、13.08%和13.75%(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各氨基酸含量上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头猪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09.86元/头、10.39元/头和99.54元/头。吊架子育肥和全放养加补饲育肥均可降低滇南小耳猪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提高熟肉率、肌肉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改善猪肉食用品质;虽降低了生长速度,延长了育肥时间,但减少了精料用量,反而可获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9期)
成文敏,赵恒,信吉阁,卿玉波,李鸿辉[9](2016)在《使用TALENs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GGTA1敲除的滇南小耳猪》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目的异种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端器官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型猪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最佳的供体,但猪内皮细胞存在的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表面抗原会引起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破坏α1,3-半乳糖表面抗原的表达可以避免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本研究采用TALEN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构建基因修饰的滇南小耳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暨中日韩第四届动物繁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08-18)
刘晋冀,刘凤娟,徐凯祥,朱万芸,赵恒[10](2016)在《GTKO/hCD55/hCD59叁基因修饰的滇南小耳猪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目的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有望解决人类器官供体的严重短缺问题。而异种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是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其中包括了两个抗体介导的过程,HAR和AXHR。GGTA1基因敲除能够有效阻止HAR,而人源化补体调节蛋白能够有效抑制AXHR。多基因修饰的供体器官能够进一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我们通过TALENs基因敲除和2A介导的载体修饰过表达技术获得了GTKO/hCD55/hCD59叁基因修饰的滇南小耳猪。(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暨中日韩第四届动物繁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08-18)
滇南小耳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滇南小耳猪为云南省地方"六大名猪"之一,同时也是澜沧县南岭乡唯一的地方养殖猪种,具有早熟易肥、皮较薄、肉质美味的特点。通过对滇南小耳猪在南岭乡的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及消费特点分析,探讨云南优质地方猪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为边疆特色山地养猪业和实现农民养猪脱贫致富提供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滇南小耳猪论文参考文献
[1].杨朝元,吴金亮,高新,李鸷隆,陈惠仙.滇南小耳猪季节性放牧模式分析——以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养殖现状为例[J].中国猪业.2018
[2].杨朝元,陈惠仙,高新.澜沧县南岭乡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J].云南畜牧兽医.2018
[3].赵道洪.BMP-2、TGF-β3协同调控滇南小耳猪PBMSCs成软骨分化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
[4].PHETSANGOUANE,SOUKHATHAMMAVONG.两种方法对建立滇南小耳猪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比较: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与Hulth手术法[D].昆明医科大学.2018
[5].富国文,王勇,邓忠武,樊月圆,吴旭东.撒坝猪与滇南小耳猪杂交性能比较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6].张建平,杨天龙,盖叶顶,冷静.浅谈垤玛乡滇南小耳猪的养殖与销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
[7].曹贵华,邱学德,刘晓东,张劲松,陈方进.滇南小耳猪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
[8].齐晓园,张露露,马黎,李明丽,朱琳.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生长、胴体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
[9].成文敏,赵恒,信吉阁,卿玉波,李鸿辉.使用TALENs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GGTA1敲除的滇南小耳猪[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暨中日韩第四届动物繁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10].刘晋冀,刘凤娟,徐凯祥,朱万芸,赵恒.GTKO/hCD55/hCD59叁基因修饰的滇南小耳猪的构建[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暨中日韩第四届动物繁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