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敏感度论文-杨晟炜,方恩印,郑亮,许向阳

视觉敏感度论文-杨晟炜,方恩印,郑亮,许向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颜色视觉,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CIELAB

视觉敏感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晟炜,方恩印,郑亮,许向阳[1](2019)在《人眼明度视觉对比敏感度特性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眼明度视觉感受野"中心-周边"的拮抗特征。方法设计心理物理实验,测量视觉感知颜色空间CIELAB明度轴上5个明度样本在11个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数据;分别采用一元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明度视觉、空间频率以及对比敏感度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一元分析表明,5个明度样本的对比敏感度曲线表现为带通特性,明度值越高带通特性越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以前2个主成分为新变量,可描述人眼视觉感受野特性。结论人眼视觉在低频1~6 cpd时表现出了"中心-周边"环绕的阶调传递特征;在高频时人眼明度CSF与亮度CSF相似,随着空间频率的升高,人眼视觉对比敏感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王文英,王志学,冀向宁,张朝赞,陈虎[2](2019)在《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而视力正常175例中年患者4年随访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视觉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下降而视力正常的中年患者进行连续4 a的随访观察,探讨视功能受损患者多种眼病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9至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体检的CS下降而视力正常的中年患者175例175眼(40~58岁)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年龄匹配的无CS下降且视力正常体检者167人167眼(40~59岁)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的受检者每年进行CS、最佳矫正视力、直接检眼镜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小部分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连续观察4 a,共实施5次检查,两组受检者均以较差CS值眼纳入研究,评估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动态变化情况,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白内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以及CS、视力下降趋势。结果在连续4 a的动态监测中,观察组视盘全周、视盘上1/4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均为P<0.01);观察组2018年视盘全周RNFL厚度(96.335±9.374)μm、视盘上1/4象限RNFL厚度(120.526±9.211)μm均明显低于2014年(102.444±9.351)μm和(124.124±9.17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趋势性检验,观察组IERM、白内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29.267、6.507、4.884,均为P<0.01),对照组此趋势变化不明显(χ~2=3.435、1.404、3.145,均为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表现为明显的CS和视力下降趋势(χ~2=89.554、17.181,均为P<0.01;χ~2=85.970、8.677,均为P<0.01)。结论 CS下降的中年人群虽大部分视力正常,但在随后数年中呈视神经纤维层进行性变薄和多种眼底疾病发病率上升趋势,该人群是多种眼底疾病的高危人群,CS和OCT检查是适合眼科体检筛诊工作的易行、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罗洁明,陈昌雄,吴昊宪[3](2019)在《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模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罗区基本图为基准,利用ArcGIS软件绘出龙岩国家森林公园边界线,道路线及等高线图,并建立DEM模型。选择视觉几率(St),相对坡度(Sa)及观赏距离(Sd)叁个因素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将叁个因素从高到低分为I~IV四个等级,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按照隶属度原则计算出每个栅格的叁个因素对四个级别的隶属值,结合权重,最终得出研究区景观视觉敏感度分布情况。根据计算结果,I级与II级敏感区域面积占比约为68%,说明研究区域景观视觉敏感度较高,同时还得出敏感度级别易变化的面积占比约为17%。依据研究结果,结合景观视觉敏感度的醒目程度分析,从两个角度对研究区提供建议,旨在为森林公园合理开发、规划、利用景观资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郑龙,王国中,朱林林[4](2019)在《基于空-时域视觉敏感度的码率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标准中,λ域的码率控制采用自适应码率分配策略,其主要根据前一参考帧对应参考单元的码控参数来调整当前编码单元的码率分配参数。但是,这种码率分配策略下的编码结果不适合于人类视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域视觉敏感度的码率分配策略,采用一种恰可感知失真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模型来获取一帧图像空域上的最大视觉失真值。通过对最大失真值计算,得到每个编码树单元CTU(Coding Tree Unit)空域敏感度权重。利用相邻帧在时域上的变化,获取帧级的码率分配比例。根据帧间变化得到自下而上的视觉关注度,从而计算出每个编码树单元在时域上的敏感度权重。结合空域与时域的视觉敏感度,获得基于空-时域的码率分配权重,将码率按照视觉特性合理的分配到每个编码树单元。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码控的主观质量,同时降低码率波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1期)

戴军成,张吉焱,刘文丽,高明亮[5](2018)在《人眼黑白对比敏感度视觉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眼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图像传感器,是人体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通道。人眼视觉特性是光学设计及目视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价的基础,光学仪器所成的像,必须与人眼的视觉特性相匹配,才能产生好的观察效果。而对比敏感度则是评价人眼视觉特性的重要参数,用于描述人眼视觉系统的空间频率特性,相比传统视力表检测,更能精确判定人眼分辨不同空间频率边界模糊物体的能力,对人眼视觉功能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人眼对比敏感度视觉特性,对眼科临床、图像技术、环境照明和光学探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8-08-20)

林春堤,熊永强,吕月娥,童林利,林琳[6](2018)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回顾性抽取2014年11月-2017年1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140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遮盖疗法治疗,依据患儿是否接受综合训练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和对照组72例(单纯遮盖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视觉敏感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变化,分析两组患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视力、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水平显着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视力、1°和15°空间频率时P100振幅及潜伏期水平显着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不同空间频率的视觉敏感度显着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不同空间频率的视觉敏感度显着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6岁年龄段治疗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7~12岁年龄段有效率65.71%和对照组≤6岁年龄段有效率78.95%,对照组≤6岁年龄段有效率78.95%高于7~12岁年龄段有效率41.18%。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采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对于治疗年龄≤6岁患儿疗效优于7~12岁患儿。(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07期)

章侃丰,角媛梅,刘歆,刘志林,刘澄静[7](2018)在《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哈尼梯田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出现几率3个客观因子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得到50名专业人士的主观偏好,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偏好评分,构建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将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视觉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保护、规划建议。结果表明:老虎嘴、麻栗寨茶厂位于敏感度、偏好评价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多依树属于偏好评价高、敏感度低的"自然发展区",黄草岭是敏感度高、偏好评价低的"优先改进区",坝达、箐口、全福庄是敏感度、偏好评价双低的"次优先改进区"。通过构建矩阵结合主客观两方面的评价结果,GIS有效量化抽象的数据,偏好评价真实反映观景者内心感知,为当下的景观视觉评价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刘瑞,李轻宸[8](2017)在《健康中老年人中心视觉敏感度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双眼对称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foveal threshold,F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33例66眼,测量并比较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OPP),FT,黄斑区3 mm×3 mm范围内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non-flow area,NFA),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superior vessel density,SVD)和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deep vessel densit y,DVD)的双眼对称性;分析各指标双眼差值、均值及其比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FT(t=-2.118,P=0.042)外,左右眼OPP,NFA,SVD和D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结果显示5项指标左右眼测量值相关强度由强到弱为OPP>FT>NFA>DVD>SVD;Bland-Altman分析结果提示5项指标双眼间一致性良好。5项指标的双眼对称性不随性别、年龄改变。结论:健康中老年人群FT、黄斑区NFA,SVD及DVD的测量值具有双眼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眼科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潇,赵明,张清源,蒋玉惠,王阜蕾[9](2017)在《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入我院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85例85眼,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予以传统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及视觉敏感度变化,并分析治疗前后视力、AULCSF、S_(max)和Fr_(max)变化。结果:传统遮盖疗法配合综合训练后,患儿视力明显较治疗前改善(1.12±0.29 vs 0.45±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ULCSF、S_(max)和Fr_(max)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空间频率敏感度比较,治疗后明显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空间频率的增加对比敏感度逐渐降低。不同屈光程度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组和中度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1,P=0.079);轻度组和重度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1,P=0.001);中度组和重度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9,P=0.067)。此外,就配戴眼镜年龄而言,6岁及以下开始配戴总有效率明显高于6岁以后(95%vs 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采用非弱视眼每天4h遮盖疗法,并佩戴矫正镜,结合综合训练,可取得确切疗效,尤其是对于7岁以下儿童。(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何利东,李春花,邹文青[10](2017)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内分泌科确诊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行眼底造影检查无眼底病变患者50例(100眼),另选50例(100眼)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入选对象进行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标高环境对比度视力及测试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标低环境对比度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低亮环境对比度视力及测试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对比敏感度在糖尿病患者眼底未发生病变之前即可发生变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视觉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视觉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下降而视力正常的中年患者进行连续4 a的随访观察,探讨视功能受损患者多种眼病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9至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体检的CS下降而视力正常的中年患者175例175眼(40~58岁)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年龄匹配的无CS下降且视力正常体检者167人167眼(40~59岁)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的受检者每年进行CS、最佳矫正视力、直接检眼镜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小部分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连续观察4 a,共实施5次检查,两组受检者均以较差CS值眼纳入研究,评估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动态变化情况,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白内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以及CS、视力下降趋势。结果在连续4 a的动态监测中,观察组视盘全周、视盘上1/4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均为P<0.01);观察组2018年视盘全周RNFL厚度(96.335±9.374)μm、视盘上1/4象限RNFL厚度(120.526±9.211)μm均明显低于2014年(102.444±9.351)μm和(124.124±9.17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趋势性检验,观察组IERM、白内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29.267、6.507、4.884,均为P<0.01),对照组此趋势变化不明显(χ~2=3.435、1.404、3.145,均为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表现为明显的CS和视力下降趋势(χ~2=89.554、17.181,均为P<0.01;χ~2=85.970、8.677,均为P<0.01)。结论 CS下降的中年人群虽大部分视力正常,但在随后数年中呈视神经纤维层进行性变薄和多种眼底疾病发病率上升趋势,该人群是多种眼底疾病的高危人群,CS和OCT检查是适合眼科体检筛诊工作的易行、有效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敏感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晟炜,方恩印,郑亮,许向阳.人眼明度视觉对比敏感度特性测量[J].包装工程.2019

[2].王文英,王志学,冀向宁,张朝赞,陈虎.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而视力正常175例中年患者4年随访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9

[3].罗洁明,陈昌雄,吴昊宪.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模糊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9

[4].杨郑龙,王国中,朱林林.基于空-时域视觉敏感度的码率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5].戴军成,张吉焱,刘文丽,高明亮.人眼黑白对比敏感度视觉特性实验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8

[6].林春堤,熊永强,吕月娥,童林利,林琳.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

[7].章侃丰,角媛梅,刘歆,刘志林,刘澄静.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哈尼梯田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J].生态学报.2018

[8].刘瑞,李轻宸.健康中老年人中心视觉敏感度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双眼对称性[J].眼科学报.2017

[9].陈潇,赵明,张清源,蒋玉惠,王阜蕾.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7

[10].何利东,李春花,邹文青.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

标签:;  ;  ;  ;  

视觉敏感度论文-杨晟炜,方恩印,郑亮,许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