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王博[2](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郭昆明[3](2021)在《基于遥感的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洲作为一种独特的地理生态景观,是维系干旱地区人类活动的环境基础,承载着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绿洲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是否稳定,对干旱地区的发展影响甚大。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荒漠区东侧,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区,其中部绿洲区是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河西走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并作用于绿洲,从而影响绿洲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动态。明晰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了绿度(GDVI)、湿度(Wet)、沙度(DI)、盐度(MSI)、干度(NDBSI)和热度(LST)六个生态指标,构建了综合多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Multi-index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MRSEI)模型,生成了1986-2020年间每5年一期共8期MRSEI的时序数据集,采用数理统计、差值法和趋势分析等方法评估了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35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论:(1)构建的MRSEI指数能综合反映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不同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其中,GDVI和Wet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具有正向作用,DI、MSI、NDBSI和LST则表现为负向作用。就变化趋势而言,GDVI波动上升,Wet先增后减,DI和MSI下降,NDBSI的变化较小,LST则呈上升趋势。(2)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且空间差异显着。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较差等级的面积占比最大,优等占比最小,空间上呈现人工绿洲区好、绿洲边缘以及沙漠过渡带差的分布格局。就不同流域而言,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石羊河流域次之,疏勒河流域最差。(3)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整体较为稳定,且趋向于改善状发展。从变化强度上看,其稳定区面积占比达65.03%,远大于其变化剧烈区(11.15%),空间上以疏勒河流域的变化最为剧烈,黑河流域最稳定。从变化模式上来说,显着改善、轻微改善、轻微退化、显着退化和稳定不变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5.35%、12.48%、7.41%、6.93%和57.83%,以稳定不变型为主。从变化的可持续性上看,其变化多呈弱持续性,研究区有25.77%的区域向改善的方向发展,16.41%的区域向退化的方向发展,其生态环境质量在得到改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挑战。
李兰[4](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李新琪,王永嘉,徐涛[5](2020)在《“十四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思考》文中提出在总结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十三五"生态状况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十四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需求,对"十四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坚持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遥感+地面"相结合的生态状况监测技术手段;坚持以生态环境特征及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为对象,全面开展生态状况监测;坚持加强生态状况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生态状况监测能力及数据整合与综合分析能力。
任杰[6](2020)在《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关键区,其地处西北内陆,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诸如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水域缩减等生态退化现象有所出现,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对于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以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以及LUCC理论,系统研究了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问题,并定量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对伊犁盆地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到了研究区自1980年代以来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草地作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其面积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在减少,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结果分析,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林地与水域;研究区中的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在不断降低,说明研究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已经趋于平稳。(2)基于GIMMS-NDVI与MODIS-NDVI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平台,使用最大值合成法(MVC)与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技术,获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同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标准差、均值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学手段对伊犁盆地及其西部地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伊犁盆地整体NDVI均值约为0.653,整体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从时间上来看,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幅度为-0.003/10a,表明植被覆盖有微弱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伊犁盆地的山前平原区与戈壁荒漠区属于生态敏感区,研究区河流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轻度降低,河流下游平原区中度增加;从盆地尺度看,伊犁盆地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面积略高于增加区域。(2)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以荒漠为生态基底,主体生态为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2001-2018年研究区的整体植被覆盖不断增加,生长季NDVI均值变化幅度为0.034/10a;植被覆盖减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低山区的戈壁、荒漠等稀疏植被区域以及水体边缘区;植被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农业植被区。(3)基于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形地貌数据、气象数据、地下水位埋深数据与地下水矿化度数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等非遥感类数据,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自然因素是研究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的绝对推动力,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及其变化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地形地貌类因素基本控制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基本空间格局,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等自然驱动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是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海拔超过700m的区域植被覆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独立影响,低于700m的区域受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田美玲[7](2020)在《新疆丝绸之路典型区域文化遗产环境质量评价与可视化重建》文中提出丝绸之路新疆段作为本区域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但沿线的遗产多以夯土建筑为主,直接与大地相连且多半置于室外,易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干预,文化遗产存续问题日益明显,而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文化遗产环境监测,同时亦可为文化遗址的可视化留存提供数字化资料。本研究围绕新疆丝绸之路典型区域文化遗产展开讨论,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数据,分析区域内近30年地表环境与景观类型变化趋势,深刻的揭示周边环境对文化遗产带来的潜在影响;其次借助遥感生态指数、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与遗址景观敏感度的评价体系,并厘清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对容易受环境干扰的文化遗址,采用Landsat、Sentinel-2A、高分2号以及LiDAR遥感数据分别进行文化遗址的特征分析与可视化重建;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区域内NDVI、LST、TVDI指标的遥感反演结果来看,近30年NDVI表现出增长趋势,可抑制荒漠化现象,对文化遗址保护具有积极意义;LST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呈现出“荒漠热岛”效应、“绿洲冷岛”效应。TVDI整体较高,且均值变化不明显,区域干旱程度较均一。文化遗产集中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未利用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水体分布较少。其中耕地、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草地变化波动明显,但整体仍呈增加态势;水体、未利用地面积整体上表现下降趋势。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频繁的转移。耕地、建设用地均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围的未利用地扩张,对周边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压力;草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未利用地,以交错带分布为主,有利于绿洲内部的文化遗产存续;水体的减少主要转向未利用地及草地,且距文化遗址较远,影响较小。(2)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近30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面积占比最多,达74.28%,转好面积占比仅为0.80%,呈现出整体下降、局部略有好转的趋势,且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过程较为缓慢。借助层次分析法的遗址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大部分的遗址景观敏感度保持不变,面积占比约为83.73%,其次为敏感度升高的区域,占比约为11.69%,整体表现出由极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逐渐向中、高度敏感区转移的特点,且遗址景观敏感度变化较为剧烈。综合环境评价结果来看,遗址周边生态质量变差的比例与景观敏感度上升的比例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环境的恶劣程度已影响到文化遗址的长期存续。(3)对比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下遗址特征,基于二维遥感数据只能从宏观层面上观测到遗址的变化程度,而对于精准全方位的遗址遥感监测存在短板。而三维遥感数据可通过快速、高效获取的点云数据实现遗址的真实三维模型,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提供数字化资料。
李雪萍[8](2020)在《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以科学方法解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达成城镇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过程中改变了城市的时空分布、扩展了城市的面积,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城市及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疆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特征和发展规律是什么,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上问题作为干旱区城市学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回答。本研究结合遥感和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于PESS(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模型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综合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2000年至2017年间城镇化变化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为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以深化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同时为促进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综合城镇化中各子系统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为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新疆及各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在2000年至2017年间总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新疆城镇化呈现以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群为中心、南北疆绿洲城市多点发展。(2)综合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序为生态环境响应、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压力。新疆综合生态环境水平在2000年至2017年间出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前期增长速率快,后期增长速率趋于缓和,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存在差异。(3)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至2004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较低,二者关系不协调,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2010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迅速上升,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水平出现波动,两系统关系处于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为2011年至2017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增长速率趋缓。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稳定增长,两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田欣[9](2020)在《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文中提出生态环境为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不仅作为合理规划的基础,同时也是了解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渐严峻,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研究成为现阶段的热点和研究趋势。近年来,RS和GIS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进行数据获取、处理和表达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因此,把RS、GIS技术进行结合来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客观全面的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能够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重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九寨沟县位于川西高原地区,隶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过渡带,拥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县内河谷纵横,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地形呈阶次变化,属高原湿润气候,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区。本研究以九寨沟县作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2014年、2016年、2018年3期空间分辨率为30m的Landsat 8的遥感数据,研究九寨沟县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对研究区3期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及各地类的面积动态转移情况。以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构建适宜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系数,以栅格单元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单元,得到该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绘制九寨沟县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分布图。在对九寨沟县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人文经济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驱动力因子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将遥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下的支持向量机技术可得到3期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结合实地样本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混淆矩阵。土地利用分类后的总体精度在80%以上,Kappa系数大于0.8,分类效果较好。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期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转移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指标体系,增加了部分利用遥感进行反演的指标,去除了部分较难获得的指标,构建适宜的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将3期的遥感影像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要数据源,遥感反演出如地表温度、土壤侵蚀指数、植被覆盖度、水体指数等一系列指标。结合专题数据可得到DEM和坡度因子。依托地形、自然这两个准则层和七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来构建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参评指标的权重,标准化参评指标因子,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九寨沟县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运用自然间断法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等级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表明:九寨沟县3期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均值在0.5上下波动,生态环境等级主要分布在I和III级之间。其中:I级、III级的总面积达到研究区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II级和III级的分布情况在3个时期相似,相对应的面积均处于稳定状态。2014年到2016年的评价指数均值有所减小,而到了2018年,该值有所上升,逐渐恢复至与2014年持平。从各等级的分布来看,它们相间分布,比例各不相同,同时各个等级比例也处于动态变化中。从空间来看,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高海拔低植被覆盖地区,而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以及流域两侧。(5)结合年均气温、年降水量、人口、GDP等数据,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对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发现降水量和气温对引起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占有一定的影响成分。
崔国庆[10](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二、新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数据处理 |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
(一)生态环境因子 |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2 植被覆盖 |
3 石漠化 |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
(二)社会经济因子 |
1 人口与GDP |
2 畜牧业GDP |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筛选方法 |
3 指标体系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
1 生态效益 |
2 经济效益 |
3 社会效益 |
(二)综合效益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气象条件概况 |
2.3 流域水系概况 |
2.4 地形地貌概况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
4.2 研究尺度选择 |
4.3 均衡计算单元 |
4.4 地下水均衡法 |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
4.6 水均衡分析 |
4.7 地下水资源量 |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
5.3 超采区划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6.1 数据与预处理 |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
7.1 模拟范围 |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7.3 数学建模 |
7.4 数值方法 |
7.5 参数选用 |
7.6 模型参数率定 |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遥感的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
3.1.1 绿度指标(GDVI) |
3.1.2 湿度指标(Wet) |
3.1.3 沙度指标(DI) |
3.1.4 盐度指标(MSI) |
3.1.5 干度指标(NDBSI) |
3.1.6 热度指标(LST) |
3.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 |
3.3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方法 |
3.3.1 差值分析 |
3.3.2 变化强度分析 |
3.3.3 变化模式分析 |
3.3.4 可持续性分析 |
第四章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变化特征 |
4.1 绿度指标(GDVI)变化分析 |
4.2 湿度指标(Wet)变化分析 |
4.3 沙度指标(DI)变化分析 |
4.4 盐度指标(MSI)变化分析 |
4.5 干度指标(NDBSI)变化分析 |
4.6 热度指标(LST)变化分析 |
第五章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的计算 |
5.2 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生态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分析 |
5.3.1 MRSEI值的变化分析 |
5.3.2 MRSEI年际变化的空间分析 |
5.4 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强度分析 |
5.5 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模式分析 |
5.6 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
2.5 地下水 |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
2.7 土地利用 |
2.8 生态环境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
3.2.1 水体提取机理 |
3.2.2 水体提取方法 |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5.3.3 评价指标权重 |
5.3.4 评价指标量化 |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十四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三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
2 “十四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需求分析 |
2.1 需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2.2 需加大服务力度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环境知情权 |
2.3 需要大力提升监测能力以适应生态环境监测事业改革和发展 |
3 “十四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思考 |
3.1 坚持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遥感+地面”相结合的生态状况监测技术手段 |
3.2 坚持以生态环境特征及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为对象,全面开展生态状况监测 |
3.3 坚持加强生态状况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生态状况监测及数据整合与综合分析能力 |
(6)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背景 |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4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感数据处理与GIS空间分析 |
3.1 遥感数据来源与其技术特点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3 GIS空间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盆地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规律 |
4.1 伊犁盆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
4.2 伊犁盆地植被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分析 |
5.1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
5.2 自然驱动因素 |
5.3 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疆丝绸之路典型区域文化遗产环境质量评价与可视化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丝绸之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空间信息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野外测量数据 |
第3章 典型区文化遗产环境及地表遥感监测 |
3.1 典型区文化遗产环境遥感监测 |
3.1.1 NDVI时空变化趋势 |
3.1.2 LST时空变化趋势 |
3.1.3 TVDI时空变化趋势 |
3.2 典型区文化遗产地表景观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分类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总体分析 |
3.2.3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分析 |
3.2.4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区文化遗产生态质量及遗址景观评价 |
4.1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典型区文化遗产生态质量评价 |
4.1.1 分量指标的计算 |
4.1.2 遥感生态指数模型构建 |
4.1.3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典型区文化遗产生态质量分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典型区文化遗产景观敏感度评价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
4.2.2 层次分析法的实现 |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典型区文化遗产景观敏感度分析 |
4.3 生态质量与景观敏感度对比综合分析 |
4.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遗址分布 |
4.3.2 景观敏感度评价下的遗址分布 |
4.3.3 生态质量与景观敏感度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变化视角下遗址遥感分析与可视化重建 |
5.1 不同数据源下遗址遥感特征监测 |
5.1.1 Landsat数据下遥感特征监测 |
5.1.2 Sentinel-2A数据下遥感特征监测 |
5.2 同源数据融合下遗址遥感特征监测 |
5.2.1 高分2号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
5.2.2 高分2号遥感影像融合效果对比 |
5.2.3 最优影像融合下古遗址特征监测 |
5.3 三维数据下典型遗址的可视化重建 |
5.3.1 地面三维数据处理 |
5.3.2 基于Geomagic Studio的遗址重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3 本文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资源 |
2.1.5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
2.2.1 夜间灯光数据 |
2.2.2 基于MODIS的数据产品 |
2.2.3 统计数据 |
第3章 新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方法 |
3.1 新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新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数据标准化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3.2 指标权重确定 |
3.4 耦合协调模型 |
第4章 新疆城镇化的时空变化规律 |
4.1 人口城镇化 |
4.1.1 新疆各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1.2 新疆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2 经济城镇化 |
4.2.1 新疆各地区经济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2.2 新疆经济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3 社会城镇化 |
4.3.1 新疆各地区社会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 |
4.3.2 新疆社会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4 空间城镇化 |
4.4.1 新疆各地区空间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 |
4.4.2 新疆空间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
4.5 新疆综合城镇化水平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PSR模型的新疆生态环境评价 |
5.1 生态环境压力 |
5.1.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水平 |
5.1.2 新疆生态环境压力水平 |
5.2 生态环境状态 |
5.2.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状态水平 |
5.2.2 新疆生态环境状态水平 |
5.3 生态环境响应 |
5.3.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响应水平 |
5.3.2 新疆生态环境响应水平 |
5.4 新疆综合生态环境水平 |
5.5 小结 |
第6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6.1 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 |
6.2 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目标和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
3.1.1 土地利用分类 |
3.1.2 分类后处理 |
3.1.3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
3.2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 |
第4章 生态环境关键参数遥感反演 |
4.1 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 |
4.1.1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
4.1.2 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 |
4.2 土壤侵蚀遥感反演 |
4.2.1 土壤侵蚀指数计算方法 |
4.2.2 土壤侵蚀等级估算结果 |
4.3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4.3.1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 |
4.3.2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结果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
5.1 生态环境因子的提取 |
5.1.1 DEM |
5.1.2 坡度 |
5.1.3 改进水体指数 |
5.1.4 土壤湿度指数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5.2.2 评价单元的选择 |
5.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2.4 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
5.3.1 层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
5.3.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分级 |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4.1 准则层权重 |
5.4.2 指标层权重 |
5.4.3 各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列 |
5.5 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 |
5.5.1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
5.5.2 生态环境等级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5.5.3 生态环境变化驱动力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成果与认识 |
(二)论文不足与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
3.4 土地利用表征 |
3.5 植被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遥感的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 郭昆明. 兰州大学, 2021(09)
- [4]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5]“十四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状况监测工作思考[J]. 李新琪,王永嘉,徐涛. 干旱环境监测, 2020(04)
- [6]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D]. 任杰.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7]新疆丝绸之路典型区域文化遗产环境质量评价与可视化重建[D]. 田美玲. 新疆大学, 2020(07)
- [8]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李雪萍. 新疆大学, 2020(07)
- [9]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D]. 田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