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调质塑料模具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变特性,模具钢,大截面,贝氏体
非调质塑料模具钢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闵永安,吴晓春[1](2018)在《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FT600与SDP1相变特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T600及SDP1两种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化塑料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膨胀仪、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分析讨论了合金成分、冷却速度等对两种试验钢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T600成分基础上,通过降Si增Mn的合金优化设计,SDP1钢的贝氏体临界冷速可降低至0. 015℃/s,在试验冷速范围内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均低于5%,因此空冷就可获得均匀的组织,其硬度均匀性也优于FT600钢。通过充分发挥Mn和Si等廉价合金元素的作用,SDP1钢更适合于制造更大截面尺寸的非调质预硬化塑料模具。(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8年05期)
李行,秦坤,任树洋,刘志勇,孟庆勇[2](2017)在《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P20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唐钢在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P20的研发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生产工艺,实施轧后堆垛缓冷,并根据模具钢堆垛缓冷却后获得硬度设定合理的回火热处理温度,得到了理想贝氏体组织,硬度值达到HRC28~32,满足了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宽厚板》期刊2017年06期)
邓通武,柯晓涛,胡峰荣[3](2016)在《含钒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48MnV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室50 kg中频感应炉冶炼试验研究了(/%):0.36~0.45C,0.42~0.46Si,1.41~1.49Mn,0.11~0.15V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C、V含量对该钢硬度的影响。并根据回归分析开发含钒非调质预硬型模具钢48MnV(/%:0.45~0.50C,0.30~0.60Si,1.20~1.40Mn,≤0.020P,≤0.020S,0.15~0.20V)以取代调质P20塑料模具钢(/%:0.35~0.40C,0.40~0.60Si,0.80~1.00Mn,≤0.015P,≤0.015S,1.50~1.80Cr,0.30~0.50Mo)。经110炉120 t转炉-360 mm×450 mm连铸坯-≤85 mm扁钢轧制-控制冷却速度0.6~1.0℃/s的在线预硬化处理的生产结果表明,非调质48MnV扁钢HRC硬度值为29.5~33.5,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6年05期)
邓通武,柯晓涛[4](2015)在《含钒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成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塑料模具钢的技术条件和使用特点,提出了用于取代P20塑料模具钢的新型含钒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成分设计,以大幅降低了钢的合金成本。通过实验室基础研究及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含钒非调质塑料模具钢能够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具备批量生产条件。(本文来源于《2015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应用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9-29)
陕钰,王纯,蔡庆伍,周洪宝[5](2012)在《大模块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成分优化设计,提高实验钢空冷及风冷时的淬透性能,并以ANSYS数值模拟计算出的厚度为500~1000 mm不等的大模块非调质生产时的冷却速度范围为验证条件,验证实验钢的空冷及风冷贝氏体淬透性。结果表明:实验用贝氏体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达到所需的淬透性能要求,在0.01~0.1℃/s冷速范围内,即大于1000 mm厚度模块模拟冷速范围,依然获得组织均匀的贝氏体,且硬度范围在393~434 HV之间,满足硬度波动在±2 HRC以内的硬度均匀性条件,可应用于厚度在800~1000 mm大模块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非调质试生产中。(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陕钰,王纯,蔡庆伍,周洪宝,武会宾[6](2012)在《大模块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耐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及轮廓仪测算出磨损路程、磨损圈槽截面面积、磨损圈槽体积,最后计算出磨损率来分析不同样品在耐磨性能上的差异,并结合磨损表面形貌和摩擦因数综合分析了新型非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与标准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P20钢)的耐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非调质钢的3个样品中,空冷的耐磨性最好,其次是炉冷1,最后是炉冷2,符合大模块钢在空冷情况下的一般规律,其耐磨性都比调质P20钢好,即大模块非调质钢中的表层、中层和心部的耐磨性都达标,符合塑料模具钢对耐磨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2年05期)
章顺虎[7](2010)在《1CrMn2MoVTiB非调质塑料模具钢使用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模具钢的生产几乎都是特钢厂以铸锭-开坯-轧制-预硬化热处理的模块方式生产,其生产环节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采用预硬化处理时,浪费能源。利用连铸坯,在宽厚板轧机上采用控轧控冷的工艺直接轧制出与P20钢预硬态性能相同的贝氏体组织钢,替代预硬型P20钢,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本文在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工艺及使用性能叁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非调质塑料模具钢合理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0.10~0.13,Si:0.25~0.40,Mn:1.40-1.60,Cr:1.1~1.5,Mo:0.23~0.25,V:0.05~0.08,Ti:0.015-0.025,B:0.002~0.04。(2)通过控轧控冷实验,研究了精轧终轧温度、轧后冷却速度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实验钢控轧控冷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加热温度为1200~1250℃,二阶段开轧温度为910℃~930℃,终轧温度为860℃左右,轧后空冷。(3)切削试验结果表明:非调质塑料模具钢切削力略大于P20钢,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对刀具的磨损上优于P20钢。(4)非调质塑料模具钢在各磨损周期的磨损量高于P20钢,其耐磨性低于P20钢的耐磨性。(5)非调质塑料模具钢与P20钢的镜面抛光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在抛光织物TriDent和抛光膏粒度W0.5的条件下粗糙度值达到一致,粗糙度为0.084~0.086。(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韩菲[8](2009)在《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生产工艺及使用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模具钢的生产几乎都是特钢厂以铸锭-开坯-轧制-预硬化热处理的模块方式生产,其生产环节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采用预硬化处理时,浪费能源。本研究工作旨在利用连铸坯,在宽厚板轧机上利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的方法生产出符合性能要求的替代P20钢的非调质塑料模具钢厚板,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本文研究了控轧工艺、冷却速度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钢的高温力学行为,耐磨损性能和抛光性能,最终制定出使实验钢满足力学兼使用性能的合理控轧控冷工艺。论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1.制定非调质塑料模具钢合理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0.09~0.12, Si:0.32~0.40, Mn: 1.2~1.6, Cr:1.0~1.4, B:0.001~0.005, Mo:0.22~0.27, V:0.04%~0.20%, Ti:0.01%~0.04%.2.通过控轧控冷实验,研究了控轧方式、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实验钢控轧控冷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加热温度为1200℃,保温2小时,两阶段控轧,第一阶段开轧温度为1050℃,第二阶段控轧开轧温度为920℃,终轧温度为860℃,轧后空冷。3.采用单道次压缩热模拟实验,研究了非调质塑料模具实验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得出了800~1050℃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回归了金属塑性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4.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非调质塑料模具实验钢的耐磨损性能优于预硬化塑料模具钢P20。5.对实验钢的镜面抛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为空冷工艺条件下的实验钢在既定抛光条件下,达到了镜面抛光性第四级的标准A4=Ra 0.063μm,与P20钢的抛光性相同。(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26)
罗毅[9](2009)在《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针对塑料件尺寸逐渐增大,塑料模具制造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急需开发模块厚度大于300 mm,硬度在36~42 HRC的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因此,本文聚焦大截面高硬度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用钢的需求现状,从温度场计算、成分设计、组织控制和实验钢中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研究了300 mm×300 mm×300 mm的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3Cr2MnNiMo模块加热后于静止空气和流动空气中冷却时的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了模块在两种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获得了大截面模块锻造后冷却时的边界条件范围(空冷时辐射率为0.6,对流换热系数为7 W/(m2·℃);风冷时辐射率为0.6,对流换热系数为29 W/(m2·℃)),进而计算了直径为300~800 mm、重10 t的不同圆坯空冷和风冷的温度场,得到了临界冷却速率,为全贝氏体型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成分设计奠定基础。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合金钢成分同其连续冷却时硬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合金钢以0.5、0.3、0.05和0.03℃/s连续冷却时的硬度,进而指导Φ300~800 mm圆坯空冷时获得全贝氏体组织的成分设计,筛选出6组钢的成分。连续冷却相变实验研究表明,BP模型用于全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成分设计是有效的。采用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300 mm×1000 mm×3800 mm和500 mm×1000 mm×2300 mm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模块的临界冷却速率,并采用以上实验室设计的钢成分中试了上述尺寸的模块SDFT1(0.20C-0.6Si-2Mn-1Cr-0.3Mo-0.1V)钢和SDFT2(0.25C-0.4Si-2Mn-1Cr-0.45Mo -0.1V)钢。力学性能、车削加工性能、抛光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SDFT1和SDFT2钢均满足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使用要求。空冷和砂冷的SDFT1和SDFT2钢组织均为贝氏体。两钢分别在0.03~0.5℃/s和0.02~0.3℃/s范围内连续冷却时贝氏体开始转变温度接近。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贝氏体组织的精细结构主要为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少量马氏体/奥氏体(M/A)岛,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有残余奥氏体或碳化物,空冷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较窄,并且M/A岛尺寸也较小。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不同,位错强化效果有差别;冷却速率不同导致的贝氏体板条宽度变化,对两钢分别在空冷和砂冷的硬度影响较小。SDFT钢未回火时的屈服强度较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开始迅速提高,约350℃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开始提高,约350℃达到峰值,当回火温度在400~500℃之间继续升高时,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开始快速降低,约450℃冲击韧性降到最低,随后又开始升高。X射线衍射和TEM研究表明,SDFT钢的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残余奥氏体转变和马氏体岛的分解。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宝钢股份公司生产了厚度在300~600 mm、宽度在800~1200 mm的非调质塑料模具钢模块(SWFT钢),预硬化范围在36~42 HRC,硬度波动在±1.5 HRC内。对截面460 mm×800 mm的SWFT钢和500 mm×800 mm的3Cr2MnNiMo钢比较研究表明,SWFT钢在整个截面尺寸范围内均为贝氏体,其精细结构主要为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少量M/A岛,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有残余奥氏体或碳化物,表层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窄于心部;3Cr2MnNiMo钢表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SWFT钢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均满足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要求,而且减少了3Cr2MnNiMo钢锻造后再次奥氏体化淬火的热处理工序,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能耗。研究成果对于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用钢的命名以及工业化生产均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09-06-01)
罗毅,吴晓春,张洪奎[10](2009)在《大截面非调质和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相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460 mm×800 mm×3 200 mm非调质预硬型SWFT钢和500 mm×800 mm×2 900 mm调质预硬型3Cr2MnNiMo钢的截面硬度以及心部和表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两种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两种钢都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强烈推迟了块状先共析铁素体的出现;两种钢截面硬度波动均在±1.5 HRC内;3Cr2MnNiMo钢表层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贝氏体,反映出其淬火后的回火工艺调整了截面硬度;而SWFT钢有较宽的贝氏体相变范围,使得其心部和表层在锻造空冷后都得到均匀的贝氏体组织。(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09年02期)
非调质塑料模具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钢在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P20的研发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生产工艺,实施轧后堆垛缓冷,并根据模具钢堆垛缓冷却后获得硬度设定合理的回火热处理温度,得到了理想贝氏体组织,硬度值达到HRC28~32,满足了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调质塑料模具钢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闵永安,吴晓春.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FT600与SDP1相变特性的对比研究[J].上海金属.2018
[2].李行,秦坤,任树洋,刘志勇,孟庆勇.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P20的开发[J].宽厚板.2017
[3].邓通武,柯晓涛,胡峰荣.含钒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48MnV的开发[J].特殊钢.2016
[4].邓通武,柯晓涛.含钒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成分设计[C].2015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应用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2015
[5].陕钰,王纯,蔡庆伍,周洪宝.大模块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6].陕钰,王纯,蔡庆伍,周洪宝,武会宾.大模块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耐磨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2
[7].章顺虎.1CrMn2MoVTiB非调质塑料模具钢使用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
[8].韩菲.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生产工艺及使用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9].罗毅.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大学.2009
[10].罗毅,吴晓春,张洪奎.大截面非调质和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相变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