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和共掺论文-刘庆生,谈成亮,程华金,段旭,常晴

或和共掺论文-刘庆生,谈成亮,程华金,段旭,常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或和共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酸镧,掺杂,红外发射率,禁带宽度

或和共掺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生,谈成亮,程华金,段旭,常晴[1](2019)在《(Mg,Cr)共掺LaFeO_3基复合粉体的能带结构及其热辐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在1 300℃反应2 h成功制备出钙钛矿型LaFe_(0.75)Cr_(0.25)O_3和La_(0.75)Mg_(0.25)Fe_(0.75)-Cr_(0.25)O_3粉体材料。通过XRD、FT-IR、SEM、XPS和Upward IntegratIRTM等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近中红外波段的发射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其电子结构,研究影响发射率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粉体在1~5μm波段的发射率都出现上升,但Cr单掺试样的吸收率增幅不大,而Mg-Cr共掺粉体增幅较大,在近红外波区的吸收率在0.9以上。究其原因在于,Cr单掺后晶体发生畸变,但不增加自由载流子的浓度,Mg-Cr共掺后畸变加剧且生成较多氧空位和小极化子,强化了自由载流子的吸收。Cr 3d轨道与O 2p所形成的杂化能级和在近费米能级导带区的Cr 3d轨道造成了粉体禁带宽度变窄,Mg虽然未直接作用于带隙值,但间接改变了B位元素的形态,产生了更多的小极化子,因此与LaFeO_3禁带宽度值(3.817 eV)相比,Mg-Cr共掺(0.109 eV)减小幅度最大,Cr单掺(2.406 eV)次之。(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刘恩超,张彩丽[2](2019)在《Ce-N共掺锐钛矿TiO_2(001)取向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e和N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锐钛矿TiO_2中Ce倾向于间隙掺杂,而N更倾向于O替位掺杂;Ce单掺杂和Ce-N共掺杂都能使TiO_2带隙宽度减小,同时N原子还能在价带顶引入浅受主能级,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和阻止光生载流子-空穴复合;Ce单掺杂和Ce-N共掺杂锐钛矿TiO_2(001)取向都满足光催化制氢条件,因此都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综合分析带边位置和吸收光谱发现Ce-N共掺杂能有效提高锐钛矿TiO_2(001)取向的光催化制氢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高松华,高立华,陈礼炜[3](2019)在《N/Al共掺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退火处理方法在普通玻璃基底上制备了N、Al共掺的ZnO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溅射功率对薄膜表面形貌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溅射功率下所制备的薄膜均为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六角纤锌矿结构,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过率都超过了85%;在溅射功率为140W条件下,N、Al共掺的ZnO薄膜显示出p型导电特性。(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9年06期)

赵越,杨帆,孙佳石,李香萍,张金苏[4](2019)在《试验优化设计Er~(3+)/Yb~(3+)共掺Ba_5Gd_8Zn_4O_(21)荧光粉及红光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最大发光强度的红光上转换Er~(3+)/Yb~(3+)共掺Ba_5Gd_8Zn_4O_(21)荧光粉,采用均匀设计初步寻找Er~(3+)/Yb~(3+)共掺杂的浓度范围,再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Er~(3+)/Yb~(3+)掺杂浓度与荧光粉在980 nm与1550 nm激光激发下红色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解得回归方程的最优解,即在980 nm与1550 nm激光激发下红光上转换最大发光强度对应的Er~(3+)/Yb~(3+)掺杂浓度,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出两种激发下的最优解荧光粉样品.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证明所制备样品均为纯相Ba_5Gd_8Zn_4O_(21).在980 nm激光激发下,最优样品的红光为双光子过程;在1550 nm激光激发下,最优样品的红光为叁光子过程.测量了最优样品关于温度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发现样品的红光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所得最优样品与NaYF_4∶Er~(3+)/Yb~(3+)红光商品粉进行比较,在980 nm和1550 nm激光激发下,最优样品红光上转换发光强度远强于NaYF_4红光商品粉发光强度.在相同功率密度激发下, 980 nm激光激发下的最优样品比1550 nm激光激发下的最优样品红光上转换发光强度更强.(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冯宁宁,阳结根,杨子諓,张佩雪,王春兰[5](2019)在《Ce~(3+)/Mn~(2+)共掺Ca_3Y(PO_4)_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能量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白光LED荧光粉中红光的缺失,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e~(3+)/Mn~(2+)共掺Ca_3Y(PO_4)_3的新型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在1 350℃下煅烧10 h,反应结束后应迅速降温才能合成所需样品。在波长325 nm光激发下,Ca_3Y(PO_4)_3∶Ce~(3+), Mn~(2+)样品存在2个发光中心,即383 nm和620 nm,分别对应于Ce~(3+)的5d-4f和Mn~(2+)的~4T_1(~4G)-~6A_1(~6S)的电子跃迁。随着Mn~(2+)离子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发光颜色从蓝光逐渐向红光区域移动,直到Mn~(2+)离子浓度达到0.12 mol时,样品的色度坐标为(0.406, 0.221),位于红光部分。原因在于Ce~(3+)→Mn~(2+)间的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机理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由于Mn~(2+)离子发光中心周围的晶体场环境受到Mn~(2+)掺杂浓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使其中心波长从615 nm红移到627 nm。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单一基质的Ca_3Y(PO_4)_3∶Ce~(3+)/Mn~(2+)红色荧光粉,在荧光粉转换白光LED的方案中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金铃,张耘,邱晓燕,吴圣钰,罗娅[6](2019)在《铁镁共掺钽酸锂晶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第一性原理对LiTaO_3晶体以及不同Mg浓度的Fe:Mg:LiTaO_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掺铁钽酸锂晶体的杂质能级主要由Fe的3d态轨道贡献,禁带宽度为3.05 e V.掺入镁后,在禁带中没有新的能级产生,掺Mg浓度小于或超过阈值(略小于6 mol%)时,禁带宽度分别为2.72 e V和2.45 e V.Fe:LiTaO_3晶体分别在417 nm和745 nm处呈现两个吸收峰,这两峰归结于Fe 3d分裂轨道电子的跃迁;Mg:Fe:LiTaO_3晶体吸收峰强度较单掺Fe的LiTaO_3晶体下降,并略有偏移,当掺镁浓度超过阈值时,短波段峰移至457 nm吸收峰,而长波段745 nm处的吸收峰消失.研究表明:Fe离子的分裂轨道T2g, Eg跃迁所对应的吸收峰与铁离子的占位有关, Mg离子浓度达到阈值,使Fe离子占Ta位, Eg对应的吸收峰消失.在利用457 nm波段为功能性吸收时,采用较高掺Mg不会对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在利用745 nm波段时, Fe占Li位比Fe占Ta位在存储应用中更具优势,不宜采用高掺镁.(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袁翠,陈成,李蔚[7](2019)在《TiO_2/MgO共掺对99氧化铝瓷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压烧结,在1550℃制备了TiO_2/MgO共掺99氧化铝瓷。研究了不同比例的TiO_2/MgO共掺对99氧化铝瓷的致密化、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共掺总量为1wt%的条件下,不同TiO_2/MgO掺杂所得的99氧化铝瓷均为单一刚玉相;TiO_2/MgO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促进99氧化铝瓷的致密化、晶粒长大、介电常数εr的提高和介电损耗tanδ的降低;当TiO_2/MgO为0.8 wt%/0.2 wt%时,99氧化铝瓷的密度可达3.88 g/cm~3,介电常数εr可达9.90,tanδ约为0.0003。(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10期)

王玉新,王磊,王媛媛,李真,赵帅[8](2019)在《Li掺杂量对Li-N共掺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本征、N单掺和Li-N共掺的ZnO薄膜。研究Li掺杂量的改变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透过性能和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光致发光谱(PL)、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Li掺杂量的改变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Li掺杂量的增加,(002)衍射峰强度增大,晶粒尺寸先增加后减小,紫外发射峰的强度和薄膜的透过性能同样是先增强后减弱。当Li元素的原子比为6 at%时,薄膜的c轴择优取向明显,结晶性能最好,薄膜紫外发光最强,透过率最大。(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9年09期)

王少霞,毛着鹏,赵旭才,刘桂安,雷博程[9](2019)在《N-Ce共掺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Materials Studio 2017中CASTEP模块来计算纯ZnO体系,N单掺ZnO体系、Ce单掺ZnO体系及N、Ce共掺ZnO体系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掺杂前后的ZnO体系均属于直接跃迁型,且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均有所减小,其中N单掺及共掺体系在费米能级附近都产生了杂质能级,掺杂前后体系的导带主要由Zn-3d态、Ce-4f态贡献,价带主要由O-2p态、N-2p态贡献,并且掺杂体系均呈现磁性.(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伟国,王新福,汪聃,郝刚领[10](2019)在《锶镁共掺对Na_(0.5)Bi_(0.5)TiO_3氧离子导体电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单一结构的锶镁共掺的Na_(0.5)Bi_(0.48)Sr_(0.02)Ti_(0.98)Mg_(0.02)O_(2.97)氧离子导体,利用交流阻抗谱和内耗温度谱分别研究锶镁共掺对Na_(0.5)Bi_(0.5)TiO_3材料晶粒电导率及氧离子扩散的影响。在593K时,Na_(0.5)Bi_(0.48)Sr_(0.02)Ti_(0.98)Mg_(0.02)O_(2.97)材料的晶粒电导率可以达到5.31×10~(-4)S/cm,比母体Na_(0.5)Bi_(0.5)TiO_3材料在同温度下的晶粒电导率高一个数量级,甚至超过了Na_(0.5)Bi_(0.5)Ti_(0.98)Mg_(0.02)O_(2.98)样品在673K温度下的晶粒电导率。在锶镁共掺的Na_(0.5)Bi_(0.48)Sr_(0.02)Ti_(0.98)Mg_(0.02)O_(2.97)材料中观察到一个氧弛豫内耗峰,其弛豫参数为:E=0.85eV,τ_0=7.4×10~(-14)s。结合弛豫参数和结构分析,Sr~(2+)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氧离子扩散的自由体积,较大的自由体积、较高的可动氧空位浓度和较好的氧空位可动性是NBT-SrMg2样品晶粒电导率相较于NBT-Mg2样品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或和共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e和N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锐钛矿TiO_2中Ce倾向于间隙掺杂,而N更倾向于O替位掺杂;Ce单掺杂和Ce-N共掺杂都能使TiO_2带隙宽度减小,同时N原子还能在价带顶引入浅受主能级,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和阻止光生载流子-空穴复合;Ce单掺杂和Ce-N共掺杂锐钛矿TiO_2(001)取向都满足光催化制氢条件,因此都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综合分析带边位置和吸收光谱发现Ce-N共掺杂能有效提高锐钛矿TiO_2(001)取向的光催化制氢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或和共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生,谈成亮,程华金,段旭,常晴.(Mg,Cr)共掺LaFeO_3基复合粉体的能带结构及其热辐射性能[J].发光学报.2019

[2].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刘恩超,张彩丽.Ce-N共掺锐钛矿TiO_2(001)取向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9

[3].高松华,高立华,陈礼炜.N/Al共掺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9

[4].赵越,杨帆,孙佳石,李香萍,张金苏.试验优化设计Er~(3+)/Yb~(3+)共掺Ba_5Gd_8Zn_4O_(21)荧光粉及红光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19

[5].冯宁宁,阳结根,杨子諓,张佩雪,王春兰.Ce~(3+)/Mn~(2+)共掺Ca_3Y(PO_4)_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能量传递[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9

[6].梁金铃,张耘,邱晓燕,吴圣钰,罗娅.铁镁共掺钽酸锂晶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9

[7].袁翠,陈成,李蔚.TiO_2/MgO共掺对99氧化铝瓷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9

[8].王玉新,王磊,王媛媛,李真,赵帅.Li掺杂量对Li-N共掺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9

[9].王少霞,毛着鹏,赵旭才,刘桂安,雷博程.N-Ce共掺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王伟国,王新福,汪聃,郝刚领.锶镁共掺对Na_(0.5)Bi_(0.5)TiO_3氧离子导体电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材料工程.2019

标签:;  ;  ;  ;  

或和共掺论文-刘庆生,谈成亮,程华金,段旭,常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