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粒藻论文-廖晶,张玉娇,卢鸿,冯乔,彭平安

丛粒藻论文-廖晶,张玉娇,卢鸿,冯乔,彭平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丛粒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柱色谱,气相制备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丛粒藻烷

丛粒藻论文文献综述

廖晶,张玉娇,卢鸿,冯乔,彭平安[1](2018)在《丛粒藻烷类非烃化合物的分离、富集与气相色谱纯化、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相制备色谱(pGC)作为分离、纯化高纯度单体化合物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国外地球化学方面已有众多关于化石燃料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实例,而国内这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富含丛粒藻烷类生物标志物的茂名油页岩特殊样品,尝试对非烃馏分中的目标化合物开展分离、富集和纯化、制备。在经过硅胶/氧化铝柱色谱初次分离后,取非烃组分进行纯硅胶柱色谱二次分离,之后再采用气相制备色谱开展精细分离和纯化,成功制备出非烃组分中3个与丛粒藻烷相关联的目标化合物,纯度高达95%以上。以此为例,介绍了气相制备色谱的使用原理和目标化合物分离、富集、纯化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8年02期)

张芳芳[2](2014)在《一株富含鲨烯的丛粒藻藻株鉴定、烃成分分析及缺氮对烃脂积累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又称布朗葡萄藻,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共球藻纲(Trebouxiophyceae)、丛粒藻目(Trebouxiales)、丛粒藻科(Botryococcaeae)、丛粒藻属(Botryococcus),是一种营串状集落生长的单细胞绿藻。生长过程中丛粒藻能够合成并储存大量烃类物质,其总烃含量一般超过细胞干重的30%,最高可达86%。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限制丛粒藻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是不能短时间内获得高的生物量以及烃含量。在丛粒藻的培养液中,氮元素是其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氮缺乏时能刺激烃脂的大量积累。本研究对一株分离自中国云南抚仙湖的丛粒藻Abt02藻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基于18S rDNA序列对该藻株进行了鉴定,重建了包含3个化学族的31株丛粒藻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了该藻株的烃成分,确定了其所属化学族分类及其烃成分,同时研究了缺氮培养条件下该藻株的生理特征变化以及与其烃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丛粒藻Abt02的细胞平均宽度为9.61±3.03μm,平均长度为14.27±1.09μm,细胞聚落颜色由培养初期的翠绿色逐渐变为稳定期的黄褐色。气质分析结果表明:丛粒藻Abt02藻株富含烃脂,并在稳定生长期大量积累;在指数生长期,烃含量占细胞干重30.60%;稳定生长初期,烃含量占细胞干重43.75%;烃脂成分中鲨烯以及羟基化衍生物含量高达87.54%;另外,该藻株含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萜类物质——香叶基香叶醇。基于18S rDNA序列的分子分类表明,丛粒藻Abt02藻株与属于B化学族的藻株Ayame序列相似度最高,达99%。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显示,包含3个化学族的31株丛粒藻可聚类为两大簇群:簇群I由化学族B和L组成,簇群II由化学族A组成,簇群之间的序列差异率为2.6%-3.5%,达到了种间差异率水平,建议将其界定为2个种。缺氮培养条件下丛粒藻Abt02无明显的活跃生长期,且平均生长速率很慢。但缺氮培养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呈增长趋势,而正常培养条件下其含量增加不明显;缺氮培养45天时丛粒藻Abt02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例由正常培养条件下的0.16增长到0.74。随着缺氮培养时间的延长,丛粒藻细胞集落开始变得松散,慢慢的有单细胞游离出来,并在培养后期出现大量游离单细胞,且该藻细胞对缺氮具有很强的抗性,长时间(叁个月左右)缺氮培养加入新鲜培养基,5天后藻细胞恢复生活力,开始进行分裂,而此时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藻开始衰亡,细胞内容物渗出,细胞变得透明。缺氮培养条件下烃含量要高于同时期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烃含量,缺氮培养45天烃含量由正常培养条件下43.75%增加到56.89%。两种培养条件下烃成分无明显差异,但相比于正常培养,缺氮培养下鲨烯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呈增加趋势。经荧光定量分析,缺氮培养条件下鲨烯合酶基因的表达量要高于正常培养条件。同时缺氮培养条件下参与烃合成限速步骤的酶基因DXS、MCS、DLS的表达量也要高于正常培养条件。正是这些基因在缺氮条件下的高表达促使烃的大量积累。这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含烃藻株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9)

王朋云[3](2014)在《丛粒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和rbcL、18S rRNA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透射电镜对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亚显微结构观察,以rbcL和18S rRNA序列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结合研究从GenBank获取的黄藻纲、绿藻纲和共球藻纲13株相关微藻的rbcL、18S rRNA基因序列,运用Clustal X 1.8和MEGA4.0软件进行分析,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计算bootstrap值以评估其可靠性。结果显示,丛粒藻细胞由多层细胞壁包被,细胞内壁和外壁的腔隙中含有烃类物质,独特而发达的内质网膜系统与细胞质膜部分相连,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平行紧贴、无基粒结构,脂滴的分布与内质网和叶绿体相关;AGB-Bb02和AGB-Bb03的rbcL和18S rRNA序列存在差异,系统发育树显示丛粒藻藻株与共球藻纲的微藻聚成一个单系群,并获得bootstrap值的高度支持。研究表明,丛粒藻烃类主要储存于细胞外壁中,内质网的产物可经由膜连接直接输送至邻近的细胞质膜,再分泌到细胞壁中存储;丛粒藻的分类学地位应归属共球藻纲。(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4年03期)

王朋云,马梅,茅云翔[4](2013)在《丛粒藻在几种常见培养基中的生长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在4种培养基Chu10、Chu13、BG11和BBM中的生长效应,测定其藻细胞在延滞期、对数前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4个生长期总烃、总脂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对数后期样本总烃粗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B.braunii AGB-Bb02在Chu10中的比生长速率较快、代时较短,藻细胞的总烃、总脂代谢累积量较高,Chu10可作为该藻株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该藻株在对数生长后期的总烃、总脂含量最高,可选为最佳收获期,其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粗烃组分主要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烯烃。(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王朋云,茅云翔,孔凡娜,马梅,马飞[5](2011)在《丛粒藻形态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了采集自不同地点的3株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AGB-Bb01、AGB-Bb02和AGB-Bb03)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18S rDNA和ITS区序列为目标位点比较分析了16株丛粒藻藻株的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性,重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丛粒藻不同地理株在细胞大小、聚落大小和聚落细胞数目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亚显微结构显示不同藻株的杯状鞘厚度及细胞包埋程度也存在差异;不同地理株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藻株可分成2个簇群和4个亚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研究证明了18S rDNA和ITS区序列是进行丛粒藻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良好位点。本研究为系统了解丛粒藻的遗传多样性和开展优良藻株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王朋云[6](2010)在《丛粒藻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丛粒藻(Botry coccus braunii)能够大量合成并积累烃类物质,总烃含量一般可占细胞干重的25%-40%,最高可达76%,其组分和结构与石油十分接近,燃烧后产热值高。因此,丛粒藻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能源微藻。本文对3株采集自不同地点的丛粒藻(AGB-Bb01、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观测,研究了不同藻株间的形态变化。PCR扩增了18S rDNA、ITS和rbcL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录的丛粒藻相应序列比较分析了16株丛粒藻藻株的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性,重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采集自不同地理位点的丛粒藻藻株在细胞大小、聚落大小和聚落细胞数目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亚显微结构显示不同藻株的杯状鞘厚度及细胞的包埋程度也存在差异;不同地理株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藻株可分成2个簇群和4个亚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研究证明了18S rDNA和ITS区基因序列是进行丛粒藻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良好位点,而通过分析3株丛粒藻与分类归属地位有争议的不同目的微藻rbcL基因序列发现,采用邻接法、最小进化法、最大简约法和非加权组平均法构建的系统树均显示,该藻与衣藻目的亲缘关系较近且,这与日本学者用18S rDNA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为系统了解丛粒藻的遗传多样性和开展优良藻株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要实现丛粒藻产烃的工厂规模化生产,优良藻株的选育和培养条件优化必不可少,总烃、总脂含量高和生长速度快的藻株是筛选的首要目标。分别选取丛粒藻藻株AGB-Bb01、AGB-Bb02和AGB-Bb03处于延滞期、对数生长前期、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的藻细胞,分别采用正己烷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总烃含量及总脂含量的测定,发现3株丛粒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总烃、总脂含量不同,最高值出现在对数生长后期。丛粒藻在Chu10、Chu13、BG11和BBM这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适应情况不同,3株实验微藻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生物量、总烃和总脂含量表现出差别。结果表明:AGB-Bb01在Chu13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最高,AGB-Bb02和AGB-Bb03在BG11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最高;AGB-Bb01和AGB-Bb02在Chu10培养基中总烃及总脂含量较高,AGB-Bb03在Chul3培养基中总烃及总脂含量最高,为丛粒藻烃类最佳收获期的选择和工业化大规模养殖提供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5-01)

谢仁荣[7](2009)在《几种理化因子对一株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紧迫,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生物能源成为人类一个十分急迫的课题。微藻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能源,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固定CO2,将无机物转化为氢、高不饱和烷烃、油脂等能源物质,并易于进行大规模培养。因此利用微藻生产生物能源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考察了抗生素,无机碳源、氮源、磷源,和NaF对一株分离的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期刊2009年09期)

谢仁荣[8](2009)在《丛粒藻的摇床培养和固定化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丛粒藻(又译葡萄藻)是一种富含烃类的群体体型微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一些石油沉积中几乎全部的有机质都是该藻形成的,美其名曰“油藻”。在澳大利亚和苏联都有开发利用天然丛粒藻的例子,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丛粒藻作为一种能源微藻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外学者对丛粒藻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理生化方面,在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主要困难是丛粒藻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因此研究丛粒藻生长的培养条件对加快丛粒藻的生长速率、提高培养生物量和产烃量,十分关键。本文对化学种B的丛粒藻766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摸索,运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培养条件对丛粒藻摇床培养生长速率,生物量和产烃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在500ml叁角瓶装摇床培养中,以培养基Chu13×2,20μ/ml的抗生素浓度(青霉素)200mg/L的NaHCO_3作为补碳碳源,200mg/L的KNO_3作为氮源,200-400mg/L的K_2HPO_4作为磷源,1 50ml-200ml的装瓶量,20-30%接种量,NaF浓度为0.1mg/L是比较合适丛粒藻766的实验室摇床培养条件。在液体培养的基础上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对分属化学种A和化学种B的丛粒藻357和766进行固定化培养。相对丛粒藻的液体培养,固定化培养延长了两株丛粒藻的指数生长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烃量,生物量略低于液体培养,但产烃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0)

王修垣[9](1997)在《高产烃的丛粒藻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呈串状集落生的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 Kiitzig,1989),又译葡萄藻,是一种在温带、热带和大陆性气候带的陆地、淡水和微咸湖水等地广为分布的单细胞绿色微藻(microalgae)。在培养物中,其产烃量为生物量干重的0.3%~76%,通常为25%~40%;在天然样品中,最高达86%,大大高于其它微生物的含烃量(几乎都低于1%)。在国外,从晚远古代(约10~9年前)到近代的沉积岩中,在我国的北部湾沿岸、渤海湾沿岸和茂名油页岩等石油沉积层中,均发现了它的化石。也从云南抚仙湖中得到了该藻。由于在一些石油沉积中几乎全部有机质都是该藻形成的,故美其名曰“油藻”。(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1997年05期)

王修垣,谢树华[10](1996)在《几种因子对丛粒藻株A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温度、NaF和细菌对丛粒藻(BotryococcusbrauniiKutz.)纯培养物A的效应。该藻最适生长温度为25℃。NaF0.1mg/L促进该藻生长。该藻与棒杆菌协同培养可提高产烃量,由无菌对照的0.089g/L提高到0.392g/L,总烃水平由56%提高到24.2%。(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96年05期)

丛粒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又称布朗葡萄藻,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共球藻纲(Trebouxiophyceae)、丛粒藻目(Trebouxiales)、丛粒藻科(Botryococcaeae)、丛粒藻属(Botryococcus),是一种营串状集落生长的单细胞绿藻。生长过程中丛粒藻能够合成并储存大量烃类物质,其总烃含量一般超过细胞干重的30%,最高可达86%。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限制丛粒藻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是不能短时间内获得高的生物量以及烃含量。在丛粒藻的培养液中,氮元素是其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氮缺乏时能刺激烃脂的大量积累。本研究对一株分离自中国云南抚仙湖的丛粒藻Abt02藻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基于18S rDNA序列对该藻株进行了鉴定,重建了包含3个化学族的31株丛粒藻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了该藻株的烃成分,确定了其所属化学族分类及其烃成分,同时研究了缺氮培养条件下该藻株的生理特征变化以及与其烃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丛粒藻Abt02的细胞平均宽度为9.61±3.03μm,平均长度为14.27±1.09μm,细胞聚落颜色由培养初期的翠绿色逐渐变为稳定期的黄褐色。气质分析结果表明:丛粒藻Abt02藻株富含烃脂,并在稳定生长期大量积累;在指数生长期,烃含量占细胞干重30.60%;稳定生长初期,烃含量占细胞干重43.75%;烃脂成分中鲨烯以及羟基化衍生物含量高达87.54%;另外,该藻株含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萜类物质——香叶基香叶醇。基于18S rDNA序列的分子分类表明,丛粒藻Abt02藻株与属于B化学族的藻株Ayame序列相似度最高,达99%。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显示,包含3个化学族的31株丛粒藻可聚类为两大簇群:簇群I由化学族B和L组成,簇群II由化学族A组成,簇群之间的序列差异率为2.6%-3.5%,达到了种间差异率水平,建议将其界定为2个种。缺氮培养条件下丛粒藻Abt02无明显的活跃生长期,且平均生长速率很慢。但缺氮培养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呈增长趋势,而正常培养条件下其含量增加不明显;缺氮培养45天时丛粒藻Abt02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例由正常培养条件下的0.16增长到0.74。随着缺氮培养时间的延长,丛粒藻细胞集落开始变得松散,慢慢的有单细胞游离出来,并在培养后期出现大量游离单细胞,且该藻细胞对缺氮具有很强的抗性,长时间(叁个月左右)缺氮培养加入新鲜培养基,5天后藻细胞恢复生活力,开始进行分裂,而此时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藻开始衰亡,细胞内容物渗出,细胞变得透明。缺氮培养条件下烃含量要高于同时期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烃含量,缺氮培养45天烃含量由正常培养条件下43.75%增加到56.89%。两种培养条件下烃成分无明显差异,但相比于正常培养,缺氮培养下鲨烯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呈增加趋势。经荧光定量分析,缺氮培养条件下鲨烯合酶基因的表达量要高于正常培养条件。同时缺氮培养条件下参与烃合成限速步骤的酶基因DXS、MCS、DLS的表达量也要高于正常培养条件。正是这些基因在缺氮条件下的高表达促使烃的大量积累。这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含烃藻株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丛粒藻论文参考文献

[1].廖晶,张玉娇,卢鸿,冯乔,彭平安.丛粒藻烷类非烃化合物的分离、富集与气相色谱纯化、制备[J].地球化学.2018

[2].张芳芳.一株富含鲨烯的丛粒藻藻株鉴定、烃成分分析及缺氮对烃脂积累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王朋云.丛粒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和rbcL、18SrRNA序列分析[J].淡水渔业.2014

[4].王朋云,马梅,茅云翔.丛粒藻在几种常见培养基中的生长效应[J].莆田学院学报.2013

[5].王朋云,茅云翔,孔凡娜,马梅,马飞.丛粒藻形态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王朋云.丛粒藻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0

[7].谢仁荣.几种理化因子对一株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

[8].谢仁荣.丛粒藻的摇床培养和固定化尝试[D].福建师范大学.2009

[9].王修垣.高产烃的丛粒藻研究概况[J].微生物学报.1997

[10].王修垣,谢树华.几种因子对丛粒藻株A的效应[J].微生物学通报.1996

标签:;  ;  ;  ;  

丛粒藻论文-廖晶,张玉娇,卢鸿,冯乔,彭平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