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基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源定位,单站,干涉仪,相位差
单基线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民,谢强,陈涛,王梦馨[1](2019)在《运动单站单基线解模糊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干涉仪多频段测向定位系统复杂、单基线测向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单站单基线对地面静止辐射源解模糊无源定位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模糊相位差几何特性的无源定位模型,然后推导出在最大似然比条件下模糊相位差的代价函数,通过樽海鞘群优化算法估计辐射源位置,最后推导出该无源定位模型下的定位误差几何精度因子(GDOP)。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仅利用单基线干涉仪即可对多个频段辐射源进行定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林科,豆靖林[2](2018)在《森林高度的单基线P波段PolInSAR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叁阶段方法难以适用于P波段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植被高反演难题,该文采用先验信息对消光系数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之上,对经典叁阶段算法中地体散射幅度比为0的假设进行参数化。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新方法相比已有方法在不同地体幅度比条件下均能得到较好的反演精度,且固定消光系数不会引起树高显着偏差。最后,利用2景E-SAR P波段全极化数据进行树高度反演。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反演树高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3.43m,相比已有方法,RMSE提高的幅度为35.7%,有效提升了传统叁阶段算法的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张建双,范文义,毛学刚,于颖[3](2018)在《单基线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干涉SAR(Polarimetric SAR interferometry,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是当前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单基线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为了给单基线PolInSAR反演森林高度的算法提供基础,并探索和发展效果更优的反演方法,使用Pol SARpro软件模拟森林平均高度为18 m的L波段(L=23 cm)全极化干涉SAR数据,研究了森林高度反演算法中的DEM差分法、RVoG法、复相干幅度反演法、混合反演法,并基于相干优化法对混合反演法进行了改进;为了更准确地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给出方位向为48 bin时各算法的距离向剖面的对比图,并选取图像的中间区域,对森林高度位于3~30 m的1 104个样本点,应用均值和均方根误差RSME对5种方法模拟的18 m森林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森林高度平均值反演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复相干幅度反演法、混合反演法、改进的混合反演法、RVoG法、DEM差分法,分别为19.40、18.31、18.12、10.55、10.05 m,均方根误差(RMSE)由小到大依次为:改进的混合反演法、混合反演法、复相干幅度反演法、RVoG法、DEM差分法,分别为1.06、1.48、3.49、7.51、8.04 m;说明DEM差分法与RVoG法反演的森林高度存在明显低估,复相干反演法出现明显高估且其离散程度最大,混合反演法和改进的混合反演法与真实值的误差分别为0.31、0.12 m,改进的混合反演法与真实值的相差最小,离散程度最小,均方根误差最小,反演结果最优。改进的混合反演法综合了混合反演法与相干优化法的优点,使其估计的地形相位的均方根误差最小(0.045 rad),森林高度与真实值的误差最小,均方根误差最小,并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任天鹏,曹建峰,唐歌实,戴一堂,陈略[4](2016)在《基于单基线干涉测量的GEO卫星轨道测定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涉测量具有被动式测量特点,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轨道监测具有天然优势。利用5.5公里基线干涉测量系统,针对GEO卫星开展了差分干涉测量实验。引入群时延辅助的相时延处理技术,GEO卫星干涉测量噪声约9.4ps。基于"2小时标校-13小时跟踪-2小时标校"的长时差分观测模式,GEO卫星干涉测量误差约0.267ns,定轨解算星历与精密星历最大径向偏差为35.7公里。结果表明,单基线干涉测量可以收敛解算GEO卫星轨道,实现较高精度的GEO卫星轨道被动式监测。(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6年04期)
段志国[5](2016)在《GPS单基线静态、快速静态及RTK精度比较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在艰苦条件下用GPS单基线静态定位方法替代快速静态方法和RTK方法进行平面测量,并比较和分析了3种测量方式的精度,提出了单基线静态测量方式高程定位精度差的原因和建议。在条件极为艰苦、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比如测量水文大断面、放样钻孔等,如果RTK流动站接收不到基站信号,单基线静态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只要观测时间足够长,观测条件比较好,观测距离适中,不出现人为错误,单基线静态还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使用。(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6年07期)
郑仕力,董乔忠,王笃祥[6](2016)在《基于二维单基线的单星高精度无源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短基线干涉仪定位系统设备量大、系统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星高精度无源定位技术。以模糊相位差和相位差变化率为观测量,并采用叁通道二维单基线阵列构型,充分利用长基线相位差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并结合相位差变化率的无模糊特性,通过粒子群改进算法实现高精度的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高,定位性能接近CRLB。(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16年03期)
张宝成,袁运斌,蒋振伟[7](2015)在《一种无须变换参考星的GNSS单基线卡尔曼滤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处理单基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数据可获取位置、时间、大气延迟等信息,其应用包括相对定位、时频传递等。为实现实时性,常采用卡尔曼滤波递归地估计各类参数;为确保可靠性,还需形成一组独立的双差模糊度,并将其正确地固定为整数。实践中,滤波函数模型较常采用双差观测方程(即双差滤波模型)。若在当前历元原先的参考星不再可视时,双差滤波模型则需要定义新的参考星,并"映射"双差模糊度预报值以确保滤波连续。此外,双差滤波模型所计算的接收机相位钟差估值吸收了对应于参考星的站间单差模糊度,因此当参考星变换后可能会发生"整周跳跃"。在仍将双差模糊度作为一类可估参数的前提下,本文推导出以站间单差观测方程为滤波函数模型的算法(单差滤波模型),并证明了其与双差滤波模型具备理论上的等价性和实施上的差异性。与双差滤波模型相比,单差滤波模型不再需要"映射"双差模糊度预报值等运算,从而具备了更高的计算效率和灵活性;单差滤波模型所提供的接收机相位钟差估值也不受"整周跳跃"的影响,因此特别有利于频率传递应用。(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石荣,邓科,阎剑[8](2014)在《对频域非完整信号的单基线干涉仪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号多样性的发展和超宽带信号的广泛应用,信号的瞬时带宽越来越大,造成目前正在使用的大量窄带侦察接收机无法完整接收到该类信号的所有频谱分量,但是对此类信号进行测向又是电磁频谱监测和电子侦察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分析了在接收机带宽小于信号带宽条件下信号接收的畸变问题,建立了频域非完整信号的数学描述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单基线干涉仪无模糊测向理论实现了对该类信号的有效测向,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非完整频域相位信息的综合处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超宽带通信和超宽带雷达均可有效获得信号的来波方向,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黄健,王继[9](2012)在《单基线技术在省级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通过方法分析、精度验证,结合江苏省基础测绘及相关课题对Single Baseline技术应用于省级基础测绘数据更新进行了研究,并从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章切合实际,对于POS的应用和POS辅助航空摄影应用于测绘生产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九届长叁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1-17)
王霞迎,秘金钟[10](2012)在《单基线载波相位双差定位、位置差分和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GPS测量数据处理的经典方法中,载波相位双差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处理方法,掌握GPS载波相位双差算法,是获得高精度成果的基本条件。论述载波相位双差定位的原理,并用实例来进行双差解算,与位置差分、单点定位结果相对比分析载波相位差分的结果,最后阐述双差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来源于《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期刊2012-10-13)
单基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叁阶段方法难以适用于P波段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植被高反演难题,该文采用先验信息对消光系数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之上,对经典叁阶段算法中地体散射幅度比为0的假设进行参数化。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新方法相比已有方法在不同地体幅度比条件下均能得到较好的反演精度,且固定消光系数不会引起树高显着偏差。最后,利用2景E-SAR P波段全极化数据进行树高度反演。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反演树高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3.43m,相比已有方法,RMSE提高的幅度为35.7%,有效提升了传统叁阶段算法的适用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基线论文参考文献
[1].郭立民,谢强,陈涛,王梦馨.运动单站单基线解模糊定位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林科,豆靖林.森林高度的单基线P波段PolInSAR反演[J].测绘科学.2018
[3].张建双,范文义,毛学刚,于颖.单基线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8
[4].任天鹏,曹建峰,唐歌实,戴一堂,陈略.基于单基线干涉测量的GEO卫星轨道测定与验证[J].遥测遥控.2016
[5].段志国.GPS单基线静态、快速静态及RTK精度比较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
[6].郑仕力,董乔忠,王笃祥.基于二维单基线的单星高精度无源定位算法[J].航天电子对抗.2016
[7].张宝成,袁运斌,蒋振伟.一种无须变换参考星的GNSS单基线卡尔曼滤波算法[J].测绘学报.2015
[8].石荣,邓科,阎剑.对频域非完整信号的单基线干涉仪测向[J].无线电工程.2014
[9].黄健,王继.单基线技术在省级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中的应用[C].第九届长叁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2012
[10].王霞迎,秘金钟.单基线载波相位双差定位、位置差分和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C].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