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音乐课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技巧引导
中学音乐课堂论文文献综述
潘婧芸[1](2019)在《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能够通过合唱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基础,为在合唱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2期)
张霁[2](2019)在《播撒音乐之种,绽放美德之花——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无情感的管理。音乐教育以音乐为媒介,育人为宗旨。音乐教育是美育手段之一,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修正学生的德行。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主义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品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教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曦蔓[3](2019)在《音乐教育新体系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中学音乐教学而言,在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艺术性,为学生构建灵动的音乐课堂,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基于此,探讨了音乐教育新体系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路,希望能够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10期)
钟丽丽[4](2019)在《中学音乐课堂融入视唱练耳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唱练耳教学由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这叁个环节组成,围绕"发展音乐听觉"这一主旨,有各自独立的系统,但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具体教学安排上,视唱往往起着组织教学的主线作用;听写随从视唱;听觉分析在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地训练时,与视唱、听写紧密联系,融为一体。视唱练耳课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分辨和理解音乐中各基本要素的能力,包括对音高、调式、调、节拍、节奏、音程、和弦、和声、旋律手法及曲式结构等;通过系统的视唱训练提高视唱能力,尤其是看谱即唱的能力;发展内心音乐听觉能(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30期)
辛雨珂[5](2019)在《用心调味,调出美味课堂——浅谈中学音乐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教学犹如一场盛宴,需要教师用心调味,学生才能吃到更好、更喜欢的美味。如今的学校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课也在学校受到了重视。单纯的开展音乐课程,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学生爱上音乐。1品读学生,面向全体秉承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自编自演,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建立一个和谐、多样、(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20期)
梁毅[6](2019)在《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实践探究——以南宁叁中初中部五象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开发潜能,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开设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教授民族乐器演奏方法,能够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文章主要以南宁叁中初中部五象校区第二课堂民乐团为例,研究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的训练方法和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0期)
李苗苗[7](2019)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边缘人”——以红寺堡区某中学音乐课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缘人"是指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音乐课堂中活动参与度低,思维与行为都与课堂教学无关,课堂存在感弱,不利于长远发展的课堂存在者。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边缘人"概念的解释,以及阐述何谓音乐课堂中的"边缘人",通过对红寺堡区某初中音乐课堂的走访与观察,从家庭、学校、教师叁方面分析了音乐课堂中"边缘人"的主要特征表现以及从多维视角探析"边缘人"存在的原因,提出对应的转变措施,以期帮助"边缘人"回归"正常人"。(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9期)
陈鑫,谢征[8](2019)在《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流行音乐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了社会之中,萦绕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接触着、参与着流行音乐的世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选择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挖掘并且发挥出流行音乐的强大优势,将其注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助于其音乐素养的提升。本文就流行音乐进入中学课堂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旨在丰富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18期)
祖旭东[9](2019)在《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精神环境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的中学课堂音乐教学,不仅需要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老师,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环境。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精神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变"厌学"为"乐学"。(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0期)
钦媛[10](2019)在《论乡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某种程度的信息互换,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心理需求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心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源泉,只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在乡村的音乐课堂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音乐课开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文章试从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乡村音乐课堂的特点,对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乡村中学音乐课堂的展开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中学音乐课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无情感的管理。音乐教育以音乐为媒介,育人为宗旨。音乐教育是美育手段之一,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修正学生的德行。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主义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品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音乐课堂论文参考文献
[1].潘婧芸.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9
[2].张霁.播撒音乐之种,绽放美德之花——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
[3].刘曦蔓.音乐教育新体系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9
[4].钟丽丽.中学音乐课堂融入视唱练耳教学实践研究[J].牡丹.2019
[5].辛雨珂.用心调味,调出美味课堂——浅谈中学音乐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19
[6].梁毅.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实践探究——以南宁叁中初中部五象校区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7].李苗苗.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边缘人”——以红寺堡区某中学音乐课堂为例[J].北方音乐.2019
[8].陈鑫,谢征.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9
[9].祖旭东.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精神环境的优化[J].戏剧之家.2019
[10].钦媛.论乡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性[J].大观(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