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花鸟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代,水墨花鸟画,尚意,创作
文人花鸟画论文文献综述
毛锋波[1](2018)在《尚意—元代文人花鸟画对我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尚武游牧民族统治的朝代,但却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与元代戏曲和散曲创作巅峰成就遥相呼应的是,元代水墨画的创作也出现了长足的发展势头。其中,尤其是水墨花鸟画的创作不仅形成了完善的技法体系,而且提出了“墨花墨禽”的明确艺术主张。所以,在元代水墨花鸟的创作思维和技法体系已经臻于成熟,并对之后明AI写作意水墨花鸟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元代水墨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立的研究价值。在研究生的叁年学习期间,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地探究了元代水墨花鸟画的艺术思想、创作技法和审美特色,对元代水墨花鸟的文化内涵具备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所以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拟援引具体案例来解析元代水墨花鸟画的“尚意”创作思维,并阐述这一艺术思维对于笔者自身花鸟画创作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援引具体案例,通过分析论证元代水墨花鸟画“尚意”倾向的内涵及出现这种倾向的内在原因;第二部分,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角度,拓展论证元代水墨花鸟画“尚意”倾向的表现形式;第叁部分,选取笔者自身创作的《万籁寂无声》、《暗香浮动》、《水宿烟雨》《远方》等水墨花鸟作品,来展示学习元代水墨花鸟画创作思维和技法的具体成果;第四部分为结论,对本课题的观点予以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8-06-01)
董玉飞[2](2017)在《外象与内质——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归旨辩证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时期我国思想史发展逐步走向了儒道禅的全面融合,在绘画审美层面,这种倾向导致了花鸟画类型由院体画向文人画的转变,而这一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绘画审美价值变化,则表现为儒道二家审美中所提倡的虚实繁简之画面"外象"性对比辩证,经由禅门的"对法"融合统一为一种"内质"性的"真幻不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一步产生的"空寂"倾向;同时这种综合辩证性的审美追求经后世发展,最终形成了形神统一的"似与不似",并在笔墨表现层面发展出与此对应的文人写意花鸟画类型。(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7年19期)
倪勇,张永志[3](2016)在《长短相形,雅俗相间——论清代文人花鸟画的雅俗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与俗本是对立的两个方面,雅与俗是居于对立的两极,却不是固守两极。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在清代文人花鸟画中,其绘画的审美既反映出传统文人古雅的自觉,又有商品绘画谐俗的新貌,同时将雅俗相间的文人审美推向新的高度。(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12期)
董世鑫[4](2015)在《北宋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花鸟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灿烂的明珠,也是少有的艺术高峰。北宋院体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以“黄家富贵”画风居于主导地位,同时文人花鸟画在民间盛行,重视笔墨的运用和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北宋文人花鸟画逐渐兴盛并且一度成为后世绘画的主流。本文把北宋院体花鸟画和北宋文人花鸟画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时代背景、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这个时期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得出了以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北宋院体花鸟画和北宋文人花鸟画都有着相似的经济、文化背景,主要包括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盛为二者的发展起到了经济保障作用,社会整体“尚文”的风气为二者提供了宽松的艺术氛围。二者还有着相似的绘画理论,包括文同和苏轼的文人画理论,这些绘画理论的提出为二者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者在有着相似性的同时又存在着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绘画题材选择上的不同、绘画风格技法上的不同、二者的审美意向和繁荣发展推动力的不同。全文在分析完二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又论述了北宋院体花鸟画的时代精神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和北宋文人花鸟画的艺术精神对元代花鸟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5-06-01)
石维璐[5](2015)在《元代文人花鸟画的诗性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释,以文人画的萌芽、确立、发展为主线,以图像和各类文献资料为论述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学“诗”进行平行比较,探究中国传统绘画与诗歌的审美共性,及对当代花鸟画创作的指导意义。元代作为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重要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后世写意花鸟画面貌推陈出新的重要基础阶段,当中的许多文人士大夫为今天的花鸟画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笔者将这一时期的花鸟画特点归为具有诗意的审美导向,从笔法、墨法、格调、画外畅神几个方面提供绘画依据,找到与诗中措辞、声律、格调、借诗言志等的创作共性。第一章主要介绍元代以前的文人画发展脉络以及元代题画诗的发展脉络,为元代文人画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二章通过对赵孟俯生平、艺术成就的探寻,发掘出文人画最主要的精髓——文人情怀,以及当时士大夫们对于以文人自居的自觉要求。第叁章从绘画的创作愿想、笔法、墨法、格调、画外意五个方面重点分析元人花鸟画与诗歌的审美、创作共性。第四章是笔者对于绘事创作的困惑通过对文人画精髓的探究谈自己受到的启发与今后研究的目标与方向。诗画关系从古至今已有诸多专家学者讨论过其中个要,本文更多站在绘画创作从愿想、构思、笔墨细节到构图布局过程的角度谈具有“诗性”的“文心”对于创作花鸟画的重要性。中国画的精髓在于“写意”,而“写意”的载体在于“文人情怀”对“诗意”的体悟与对“物象”表现的提炼。(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5-05-25)
陈小敏[6](2014)在《元代文人花鸟画“野逸”审美特征综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逸是一种美,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观,野逸美的产生源于文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愤懑的感伤情怀,因此,他们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到恬静,通过对花鸟画这一"野逸"风格的综述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元代文人花鸟画在整个绘画史上的重要性可以使元代花鸟画"野逸"这一风格特征的研究方向条理化、清晰化。(本文来源于《品牌》期刊2014年03期)
余洋[7](2014)在《明中期吴门文人花鸟画之新变——以花果杂品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期,吴门地区流行一种较为特殊的花鸟画题材—花果杂品图。这种包含花卉、蔬果、禽鸟、虫鱼等内容繁杂的长卷与册页,与宋元以四君子题材为主流的文人花鸟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相联系的新现象,来探讨此时文人花鸟画在审美观上的变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梳理宋元文人花鸟画的历史,分析文人花鸟画从宋到元在题材上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主流是象征文人品格的四君子题材,潜流是元代出现的品类较多的墨花墨禽;第二部分,通过吴门文人的作品和诗文,具体分析花果杂品图所绘内容与人的感官—眼、耳、口、鼻的紧密联系;第叁部分,通过此时吴中文人闲居的生活方式,分析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紧密相关的原因是文人们对自惬之意的追求;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花果杂品图传达的新的审美观,阐明文人花鸟画的审美变革—从四君子的"清雅"到花果杂品图的"闲雅"。(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2014年08期)
陈丽佳[8](2014)在《宋代文人花鸟画的艺术意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花鸟画的艺术美感随着文学、艺术修养的提升而不断被发现、提升的。宋代是文人花鸟画的发端,也是文人花鸟画的一个高峰。宋代诗词美学、理学思想对当时的文人花鸟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审美趣味的变化,自然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在理学的影响下,宋代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蕴耐人寻味,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把“宋代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蕴”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对现当代花鸟画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宋代文人花鸟画进行阐释,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发掘宋代文人花鸟画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从艺术发展的长河中对宋代文人花鸟画进行了概述。具体阐释了宋代文人花鸟画的界定,并叙述了宋代文人花鸟画的发展流变,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章分析宋代文人花鸟画艺术意蕴的主要来源。宋代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诗词美学与理学。宋代诗词获得了快速发展,主要从北宋前期诗词的浓丽与清新、北宋后期诗词的工巧与豪放、南宋时期诗词的悲壮与委婉叁个方面分析宋代诗词与文人花鸟画的关系。宋代,程朱理学成为思想主流,文人受其影响较深,自然的融入到花鸟画创作中,主要从宋初理学的穷理精神、宋后期理学的理气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宋代文人花鸟画独特的审美意蕴的来源。第叁章阐释宋代文人花鸟画的艺术意蕴。此章节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禅宗思想与“意”象之美、空灵简淡的气韵之美、士大夫文化与格物之美叁个方面探讨宋代文人花鸟画审美意蕴的体现,并例举着名的文人花鸟画家及其作品来例证。第四章探讨研究宋代文人花鸟画的艺术意蕴对现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宋代文人花鸟画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章节先从宋代文明花鸟画对元、明、清、民国、现当代的影响入手,分析现当代花鸟画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宋代文化花鸟画的审美意蕴对现当代花鸟画的启示。第五章研究宋代文人花鸟画除了要了解其艺术意蕴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借鉴,为现当代花鸟画所用,从而推动现当代花鸟画的创新、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7)
周云[9](2013)在《浅谈君子“比德”思想与传统文人花鸟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比德"观在文人画作品中的确立在文人画以"比德"为尚并注重写心适意之旨出现之前,中国画(人物)主要是以"鉴戒贤愚"之政教功能为主的。正如谢赫《古画品录》开篇所言:"图画者,莫不明劝诫,着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当时之人物画,主要图写前世或当朝之圣君、贤士或功臣武将等,亦如曹植之《画赞(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3年12期)
容艺文[10](2013)在《从益州名画录之逸格看宋代文人花鸟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概括「逸」的涵意、重要性、发展和变迁,从《益州名画录》中的「逸格」分析宋代文人花鸟画作品,思索宋代文人花鸟的画面形式,论证黄休复所说的「逸格」从画面上的审美情趣上以笔简形具,崇尚笔墨,书法入画,诗情画意这几点主要因素,构成宋代文人花鸟画追求的审美情趣—「逸」。其中以分析苏轼、文同、梁楷、法常等人的作品为例,以笔简形具,崇尚笔墨,书法入画,诗情画意作为画面形式分析,体现文人画的主观思想感情「逸」和笔墨融合,「逸格」已经成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个骨干思想的追求,「逸」潜移默化地成为文人画家的最高的审美追求,推动写意画的发展,一步一步把花鸟画推向一个高峰,不单只有元、明、清受到影响,一直到近现代,可见对后世绘画发展影响很深远。(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3-04-12)
文人花鸟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元时期我国思想史发展逐步走向了儒道禅的全面融合,在绘画审美层面,这种倾向导致了花鸟画类型由院体画向文人画的转变,而这一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绘画审美价值变化,则表现为儒道二家审美中所提倡的虚实繁简之画面"外象"性对比辩证,经由禅门的"对法"融合统一为一种"内质"性的"真幻不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一步产生的"空寂"倾向;同时这种综合辩证性的审美追求经后世发展,最终形成了形神统一的"似与不似",并在笔墨表现层面发展出与此对应的文人写意花鸟画类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花鸟画论文参考文献
[1].毛锋波.尚意—元代文人花鸟画对我创作的影响[D].山东艺术学院.2018
[2].董玉飞.外象与内质——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归旨辩证论[J].文化月刊.2017
[3].倪勇,张永志.长短相形,雅俗相间——论清代文人花鸟画的雅俗审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6
[4].董世鑫.北宋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5
[5].石维璐.元代文人花鸟画的诗性趣味[D].中国美术学院.2015
[6].陈小敏.元代文人花鸟画“野逸”审美特征综述研究[J].品牌.2014
[7].余洋.明中期吴门文人花鸟画之新变——以花果杂品图为例[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
[8].陈丽佳.宋代文人花鸟画的艺术意蕴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
[9].周云.浅谈君子“比德”思想与传统文人花鸟画[J].芒种.2013
[10].容艺文.从益州名画录之逸格看宋代文人花鸟画[D].中央美术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