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01028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的规划逐渐向生态环境靠拢,以期在城市中建设良好的绿化生态系统。近年来,湿地生态西永不断受到重视,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对环境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湿地与城市的结合,能够达到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并且改善当前城市的污染问题。从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的角度来讲,湿地公园都具有极大利用和发展的价值,本文就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讨论,分析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且对景观的元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市内的生态用地在逐步减少,居民用地的增多让城市的发展遍布污染。那么面对这样的城市,生态建设可谓是迫在眉睫。在早期的生态建设中,我们更偏重以植物为主,采用大规模种植草坪和树木的方式达到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但是,随着湿地系统利用价值的不断发掘,以水为主的公园设计逐渐发展起来。湿地公园的价值逐渐展现,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但是人口的膨胀并没有给湿地带来更好的发展,大面积的湿地被破坏、填补、折叠,湿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由于城市湿地自身的敏感性,一旦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湿地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和良性开发。

1湿地的定义

湿地在最开始就是指水域过多的土地,在后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湿地就是指人工或是自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是水域地带。这些从属于湿地的土地类别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湿地的水种较多,或是静止或是流动,或是淡水或是咸水,由于湿地的种类不同所孕育的环境和生态物种也不同。而湿地本身具有孕育生命的能力,因此湿地本身就是一种小型的生态系统,而湿地环境也容易吸引动物聚集,更容易丰富一个地区的物种。

湿地大致分为天然湿地和人造湿地两种。天然湿地的种类更为丰富,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河流、湖泊等都属于天然湿地的范畴。这些天然湿地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常年覆盖水,它们是水体和陆地的过渡地带,蕴含着比水体和陆地更多的生物资源。当然在这些天然湿地中还可以接着划分,根据水源性质,我们可以将天然湿地分为海洋湿地和内陆湿地,这两种湿地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但是都同样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生物群落。而人工湿地种类就较少,大致可以分为十类,主要则是水产养殖以及灌溉、盐池以及水库。随着湿地景观性的提升,很多人工湿地依照天然湿地的模式开辟,造出的湿地生态与天然湿地无二,但是由于是人工性质的所以也称为人工湿地。

2城市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经过人为开发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供人研究的湿地生态区域。湿地公园是一种对湿地的改造以及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湿地资源,同时也起到对环境的调节作用。虽然湿地公园更为有生态价值,但是湿地公园的建造难度远高于人工园林。因此面对湿地公园,我们更应该长存保护之心。

根据湿地本身的状态,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天然湿地公园是以天然湿地为基础,加以改造和开发,提升湿地本身具有的价值,并且对天然湿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维护天然湿地本身的生态平衡。[2]人工湿地公园则是开辟土地尽可能的模拟天然湿地公园,但是人工开辟的公园本身的面积较小,因此所具有的功能就显得更为单一,主要满足城市中居民的娱乐休闲和污水净化。根据湿地公园的功能,我们还可将城市湿地公园分为生产型湿地、水利型湿地、生态保护型湿地、环保型湿地以及游憩型湿地。根据地域的不同会在城市中建立不同的湿地公园。

3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和意义

湿地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系统,具有调节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湿地也是一道天然的洪水屏障,并且对于污染物和化学产品有非常有效的降解作用。湿地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就非常广泛,城市湿地不及自然界中湿地的功能繁杂,但是也大致具有相同的作用,这样的作用对于环境压力非常大的城市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解决办法。

湿地环境与人类生活环境非常相近,因此改造湿地生态系统到城市中达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是非常可行的。湿地有非常多的利用价值,无论是对城市污水的降解,还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还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湿地都表现出了超出其他环境资源的价值所在。利用湿地生态本身的调节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减少化学药品杀虫和维护,这些价值,都是湿地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意义。

4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这里我们讲到的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于人造的城市湿地公园,天然城市湿地公园本身有着别致的景观,不需要人工加以改造,而需要景观规划设计的湿地公园则是向天然城市湿地公园靠拢。人工湿地公园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在景观规划上既要保证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又要做到水陆相依,赏心悦目。

4.1湿地系统保护原则

在改造湿地景观时一定要注重保护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世界上每天都有物种再消亡,这样的消亡一部分是自然性质,一部分则是人为性质的。而物种多样性的则意味着生态的某种平衡,一旦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很可能导致某一物种泛滥,造成不可修复的后果。我们开发湿地的初衷就是要维系生态平衡,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湿地物种的多样性。

其次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独立的,我们前文提到,湿地环境是水陆的过渡带,它的界限是模糊的,因此为了园内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势必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保证湿地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良好沟通。[3]

最后,我们在营造景观时要尽可能的保证湿地公园的功能。湿地公园的功能不仅仅是观赏,因此不能够为了观赏性而破坏其他功能,无法保证湿地公园的功能,那么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湿地公园的效果。

4.2适当利用原则

虽然城市湿地公园有很多的功能性,但是维护湿地公园系统毕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开发景观时,可以依据植物的观赏价值,适当的开发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其观赏性,适当的给游客休闲娱乐的区域,满足游客对湿地环境的好奇心。并且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对湿地植物进行讲解,丰富人们的湿地知识。

4.3协调统一原则

为了能够让湿地公园在城市中长存,我们要在植物的景观规划时注重协调统一。这不仅仅是要求植物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生存的统一,更是对湿地内景的统一。在湿地公园中,我们要做到植物景观的整体风格是和湿地本身的发展方向是统一的,在水稻田中我们不能种小麦,这不符合发展模式,也达不到统一协调的标准。并且城市湿地公园是存在于城市中的系统,它整体的构造不能够与城市的整体规划想背离,它的发展必然是和城市面貌相统一的。

5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具体元素设计

根据土壤结构,水体岸线已经植物景观,我们可以统筹规划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类别和景观特色。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通过景观设计恢复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们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目的之一,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原因,进行综合处理。

5.1植物选择

湿地植被也是区分湿地功能的要素之一,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我们尽可能的保证原有的湿地植被不被破坏,然后选择能够与这些植被共同生存的植物。由于外来物种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和破坏性,因此,在配置植物时一定要比对其与本身存在的湿地植被之间的相容性。另外,在选择植被时,也要注重其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作用,我们尽量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植被。例如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我们就选用能够吸收污染物质的植被,在水质较差的地方,我们就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植被。这样针对性的植物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融入湿地环境,并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5.2土壤结构的设计

土壤结构是湿地系统的一种空间基础,土壤结构的规划和设计为湿地环境的整体构造打下了基础。在我们将要设计的湿地公园土地上,我们要先考察土壤结构。因为不同的土壤结构会表现出不同的地表形态,而不同的地表形态则决定了植被的选择。天然湿地本身已有土壤结构,我们无需过多设计,但是人造湿地的土壤结构就有待推敲,根据土壤能力的不同,其价值也不同。[4]砂土虽然便宜,更为实惠,但是它能够生存的植被不够,也无法锁住水分达到优化水质的目的。因此根据要设计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合适的土壤结构,才能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5.3水体岸线的设计

城市的自然景观的规划都离不开水体岸线的设计,那么湿地公园的水域覆盖率更高,更需要重视水体岸线的设计。在设计水体岸线时要更注重其生态性质,要求做到水陆交接,并且有一定的缓冲带。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每一项设计都要求和生态环境相接,尽可能的接近原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体岸线时要尽可能的还原湿地环境的水体岸线的原貌,保障其微生物的繁衍以及水质的营养度。如此一来,能够达到稳定湿地生态环境的目的,并且还能够改善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6结束语

湿地是地球的生态环境调节机制,城市湿地公园则是城市环境的调节机制。随着人口的增大,城市环境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建造城市湿地公园,能够改善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以及提高城市的物种多样性。在城市景观多为人工园林的今天,湿地公园的出现给我们平衡城市生态压力的更好选择。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沿袭传统园林的建造手法,以更加自然和生态化的方式构造新型的湿地公园系统。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造时,注意其与自然的统一融合和沟通,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平衡和各设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创造出具有人文性质和自然性质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2]麦雷格•S•坎贝尔迈克尔•H•奥格登,湿地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3]吴江,周年兴,黄金文,丁正山.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管理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7(5):124-127.

[4]周建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7,35(12):1818-11821.

标签:;  ;  ;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