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次列车》背后的真实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齐昕[2](2020)在《《冰点周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信息的来源繁杂,数量庞大。不少媒体变革新闻叙事方式,力求在信息爆炸和浅阅读逐渐成为受众习惯的今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近年来,非虚构写作这一名词日益火热,记者、作家、编剧等各行各业的人投入到非虚构写作实践中去。然而,非虚构写作游离在传统新闻叙事的边缘,传统新闻叙事以告知和传达为主,重视真实性、时效性和反常性。而非虚构写作延展了传统新闻叙述的边界,寻找故事和报道之间的平衡,它采用文学手法来还原事件来龙去脉的特征,使其更注重读者的沉浸式体验。本文选择《冰点周刊》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冰点新闻人一直致力于超越“新闻只有一天生命”的定律,追求新闻更长久的意义。25岁的《冰点周刊》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对抗“速朽”,让新闻的生命超过24小时。它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不太一样的视角,将目光集中在非典型人物、边缘人群的身上,以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讲述有人性温度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叙事理论的不同角度对《冰点周刊》里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包括叙述者身份、叙事时间、叙事话语模式、叙事结构、叙事策略方面,找出其在选题、叙事、写作上的亮点,为非虚构从业者提供叙事技巧上的参考,为受众更好的阅读体验提出合理意见。另外,本文除了对《冰点周刊》文章分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跳出叙事学的视角,思考类似《冰点周刊》的非虚构作品对时代的记录、现实社会的关照意义。
丁琳[3](2019)在《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产灾难片大多取材于真实灾难事件,通常采用现实主义表达。大众铭记灾难,同样也会对其进行思考。电影媒介在建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社会记忆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强化大众灾难集体记忆的同时也降低了记忆的风化,巩固了与受众之间的黏合。另一方面,人们也利用电影媒介重构了大众的集体记忆,从记忆的层面加深了大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对灾难、苦难的全面认知,促使大众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刻理解。将电影媒介与集体记忆语境融为一体完成集体记忆影像化是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匹配,形成新的集体意义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功能。在大众媒介急速发展的今天,集体记忆传承、传播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将“过去”与“现在”相联结。而电影的特征就是通过声音、画面、符号等表征信息与过去的事件产生关联性,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连续叙述,复现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电影语言中,镜头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特性与转喻功能,通过电影表述受众可接收到其内涵,在与受众直接对话的同时复苏其深度记忆,并且促进受众对影像集体记忆表征和意义的接受与认同。借助灾难片建构集体记忆,既可以运用数字特效技术来展示宏大叙事,同样也可以将微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去捕捉个体特征,触发个体记忆与影像、集体记忆之间的共鸣,从而更加有利于灾难集体记忆的传承、传播与社会功能的实现。本文以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为学术支撑,以国产灾难片为研究文本进行相关分析和阐释。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突破做了相关阐述,着重完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对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与此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同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从国产灾难片如何建构集体记忆入手,按照由“集体记忆内容表征建构”及“集体记忆意义建构”的逻辑完成分析阐释。在研究集体记忆内容如何建构之前,首先厘清建构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是内容结构的原点:现实取材;基础之二是电影创作者的作用;基础之三是建构工具。继而通过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及具体的符号分析完成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内容表征的建构。集体意义是集体记忆内容结构的灵魂所在,在研究了内容表征的基础上,紧接着探析了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内在意义,对其完成了细致的总结和具体阐释。第四章展开对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功能论述,借鉴了传播学中传统的社会功能观理论,分析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所传递、发挥出的重要社会作用。针对国产灾难片的特征总结出如下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情感认同功能、“警示”与“醒世”功能、民族传承功能与社会动员功能。第五章研究国产灾难片的传承与传播,进一步分析了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得以传承、传播的发展规律、重要策略和核心要素。在传承的分析上,以灾难集体记忆的媒介分析作为重点来研究时间轴线上的记忆延续;在传播的问题上,以传播中的结晶策略作为空间轴线上的记忆延续来探究。基于以上研究,第六章分析国产灾难片在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导致集体疏离、集体记忆难以巩固甚至走向消亡的原因所在,并结合不足之处提出了如何建构、巩固灾难集体记忆的方法对策。
右铭[4](2019)在《缺失的父爱(上、中、下集)》文中研究表明上集1.租赁房山城茂县,城乡接合部,田民的租赁房。斗室翰墨册页,瑰丽纷呈:近代名家李岳洋的《江南春色》,齐白石的《虾》《荷塘蛙声》,徐悲鸿的《奔马图》,张大千的《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图(局部),安徽籍留法女画家张玉良的《春华秋实》……墨彩秀逸,气势磅礴。斗室靠墙一张画桌,桌角置一摞古
周朝军[5](2017)在《九月火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光明之门多年之后,周剑鸣依然无法忘却那个黄昏在鲁南小城临沂看到的那片云朵,它像一副少年的肋骨,枯瘦如柴,和翅膀有关,和飞行有关,冥冥中带着某种启示和指引。时至今日,他仍然惊讶于它的不可名状以及它背后那片天空的深不可测。天空和云朵之间仿佛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充满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引他再次回到那个记忆中无法安放的师大。新生入学,胖三被分在梅园416寝室靠窗的上铺。因为来得晚,其他两个上铺已经分别
王建树[6](2017)在《《带着梦想上路》作品阐释》文中认为《带着梦想上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采用“意志冲突”与“性格冲突”并重的戏剧矛盾设置方式,凭借“平行时空”(剧情并置)等叙事手法,通过贴近生活、符合人物设定、幽默风趣的台词设计,讲述了巴基斯坦留学生阿里,与中国女孩张小璐由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而获得机遇,共同实现梦想的美丽爱情故事。作品在弘扬“中国梦”精神的同时,引发人们对亲情、爱情和梦想的思考,并呼吁人们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关心“中巴友谊”。本文将从创作缘由、剧情梗概、人物设计、戏剧冲突设置、戏剧空间与叙事的结合、台词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带着梦想上路》进行阐释。
王荣珍[7](2017)在《代际视阈下的文革书写》文中指出亲历“文革”的中国当代作家在书写“文革”时表现出来怎样的代际特征、形成这种代际特征的根源、以及他们对“文革”的追问到达了哪种程度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借用了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中国社会学学者周怡、以及中国当代批评家洪治纲在代际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论证了出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家群体内部形成相似精神世界必然性、以及出生于不同时期的作家群体在精神世界上呈现出一定差异的必然性,将亲历“文革”的作家分为“归来”一代、“文革”一代、“文革后”一代三个代群、对其文革书写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问题进入研究视野,不同代际的作家在文革书写时均面临一个两难之境,即如何平衡追问灾难成因和追问之后必然产生的精神创伤之间的关系,正是对此难题的抉择决定了他们文革书写的最终取向和追问灾难成因抵达的程度。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将“前三年”文革书写作为新时期文革书写的开端与前奏进行了论述,原因在于“前三年”文革书写诞生于一种“乍暖还寒”的特殊语境中,政治时空的暧昧决定了文学春天来临的缓慢,也决定了文学此时最主要的使命首先在于打破“文革文学”的诸多禁区,尽管在这些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某些文学品质及传统的回归,但其文学性仍然有限,然而也正是这种有限,为新时期文革书写打下了铺垫。第二章以“归来”一代的文革书写为研究对象。对于“归来”一代而言,“归来”最重要的含义并非再次被赋予创作的权力,而是在于重新获得“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从而结束其精神的混乱和灵魂的漂泊,这种具有涅盘性质的“归来”必然地使其文革书写侧重于书写九死未悔的殉道神话,有意突出苦难的受难色彩和在爱情与革命之间的抉择,从而强调这一群体为了理想所承受的苦行并进而为其“归来”做合法性论证,然而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局限却决定了这种重塑卡里斯马的行为必将遭遇瓶颈并阻碍“归来”一代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第三章以“文革”一代的文革书写为研究对象。身份、经历、个性等不同使“文革”一代分化为理想主义者、怀疑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三个阵营,也相应决定了他们各自文革书写的精神再塑、怀疑历史、和日常意识特征,然而尽管“文革”一代精神世界的分化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早期接受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和农村苦难深重的现实都为他们的“堕落”设置了底线,这一底线就体现在对理想的恪守,所以即便是其中的现实主义者,所能做出的最大解构也只是以日常精神去填补宏大话语的空洞,也正是这种对精神底线的恪守为其文革书写设置了一个禁区,避免去对人性的阴暗面进行触碰。第四章以“文革后”一代的文革书写为研究对象。相对平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驳杂的文化资源赋予了“文革后”一代怀疑一切的气质和解构一切的勇气,使其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人性和追问历史,不仅以生活中充斥着暴力和生命的底色即是荒诞的论断颠覆了前两代人对世界的阐释,还解构了一切可能存在的温情和善意,即便是对作为最后港湾的家庭乃至自己,他们都毫不留情,这种无禁忌的解构和亵渎固然成全了对历史最大限度的追问,然而也给他们留下了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通过对三个代际作家文革书写的差异的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结论就是:文革书写作为灾难叙事之一种,使任一代际的作家都无法回避对一个难题的选择,即如何最大限度地解释灾难成因和如何面临最大限度揣测人性之后的精神创伤,因为群体经历、身份归属、精神世界等诸多差异,三代作家做出了不同的抉择,这一抉择或者在维系其精神世界稳定的同时阻碍了他们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或者使其在触及人性之阴暗后失去了治愈创伤并救赎自我的可能。这种将代际作为方法对新时期以来文革书写的梳理,显然有助于回答我们对“文革”的追问和反思到达了何种程度及原因、以及那些与“文革”全无交集的作家为什么会形成对“文革”的类型化表达等问题。
黄金丽[8](2015)在《基于共同备课的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教师知识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学科教学知识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共同备课这种研修方式本身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应该成为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切入开展对基于共同备课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一是共同备课如何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其促进学科教学知识转化、改变的机制是怎样的;二是在共同备课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怎样转化、改变的?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研究对象主要是2012年至2014年参加上海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中的教师,以及兼具教研员身份的教师。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共同备课中所表征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状况以及发展等相关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共同备课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异质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作用发挥。共同备课需要构建异质交流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和发挥促进与导引的功能。异质交流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备课合作专家作为异质的备课指导者介入,并建构和形成异质交流的机制。二是共同备课的情境营造与工具使用。情景营造的原则主要有转换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知识观,归纳抽象多种情境下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共性,关注教师知识的生成性等。共同备课情境具有真实性与虚拟性、预设性与生成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即时性与连续性等特征。共同备课的工具主要有确定教学内容的模板、组织教学环节的模板、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环节组织的综合模板等。共同备课模板的使用主要包括专家点拨、以日常教学实践为基点诊断需求、“跟进式”引领等方面。三是通过共同备课促进教学反思。还原与追问是促进反思的重要手段。通过还原,明白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如何综合融合各个维度的教师知识的。通过链索式追问,实现教师对“教什么”和“为什么这么教”的深入理解,促使其实现“知其然”(教什么)与“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么教)的学科知识内涵相呼应。本研究实证地描述和解析了在共同备课过程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和问题、发展过程和阶段、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与改变。备课伊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教学知识的非整合化、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异化、固化,主动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的意识与方法欠缺。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传统地权威思维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自信,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特点导致知识零散表层化,现实教学情境中充斥诸多矛盾,构成成分处于理论化的惰性状态发展不均衡等。共同备课过程中,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引导表现为对学科知识的引导、对学生知识的引导、对教学知识的引导三方面。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异化的教学信念,教学知识薄弱,各知识成分的“割裂式”存在导致运用时缺失,旁逸斜出的归因方式,“清晰”中的模糊,知识结构的整合困境等。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各环节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随意化,文本解读的概念化,“所教的”与“应教的”的断裂,学科知识内容定位偏差,学科概念内涵不明确。备课结束时,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变是教师在自我经验与外部关联的导引的契机中不断推进的。教师行为的特征以及教师所用的动词表征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品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从其转变的内在机制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视角的内在发展机制:自我觉醒与自我反思;知识层面的内部要素动态关联:整合性。研究表明,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而言,要正视学科教学知识的缄默性,完善指导可以增加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可能性,激发教师反思的潜质可以促使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对共同备课的组织而言,以原有教学经验为重要资源,以自主建构为动力源,以实践备课为具体情境,以问题经验为主线,突出核心目标探讨真问题。
马健[9](2014)在《岛城大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岁月的尘埃悄悄拂过曾经的时光,历史的车轮已碾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沐浴着清晨第一缕温暖的阳光,微微闭上眼睛,聆听窗外鸟儿的问候,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在这样一种氛围里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然而,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山区,一些贫困的孩子还在艰难地求学、生活:一间破旧的教室里,几个衣着破旧的西部孩子正在认真听讲,有的孩子趴在桌上认真写字,手上拿着短得已经不能再短的铅笔,时而放下,时而咬在嘴里;在荒漠,一间孤立陈旧的屋子,一位教师给七八
郝桂莲[10](2014)在《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文中提出虽然桑塔格在文化批评界显赫的名声和地位主要来自于她的散文和批评着作,但她本人却更看重自己作为小说家的地位。桑塔格曾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小说创作的偏爱,认为只有小说才能充分表达自己在批评文章中无法言说的思想,也曾多次表达过要将过去的作品置之身后,从而在创作上重新开始的愿望。这种重新开始的努力,应该说贯穿了她创作生命的始终。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先锋姿态到世纪末的现代主义情怀,桑塔格在她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自我修正。在后期写作的批评文集和两部长篇小说中,她使用了一种更加抒情、怀旧的表达方式,缅怀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进行了一种“智性的自我表达”。她的长篇小说创作书单不长,但是综观其四部小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桑塔格创作手法的改变和批评中心的位移。尽管她早期曾反对将自己的批评理论化的主张,但后期又承认自己在创作与批评上一脉相承,如果我们把桑塔格放在整个文艺理论和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考察的话,不难看出桑塔格的文学文化批评在针砭时弊方面所做的贡献,她为数不多的虚构作品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主张。本论题正是以桑塔格前后四十年创作观的发展变化为着眼点,着重考察桑塔格的长篇小说创作,同时结合她本人在不同时期对文学问题、美学问题及众多艺术家的评论,试图发现她对小说基本要素在理论方面的论说和在创作实践之间的统一。对桑塔格来说,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其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反思各种流行模式中所彰显的价值。与她所挚爱的作家罗兰·巴特一样,写作也是桑塔格一生的主题。她关于作家及艺术形式所作的精彩论述与她的小说创作一起,诠释了她自己身为作家所坚持的理念和为了这个理念终其一生所作的努力。论文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桑塔格其人其作、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这一部分除了对桑塔格的生平、着作和国内外桑塔格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外,主要强调了小说创作在她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就不仅仅限定了本论题的研究范围,同时也把过去将桑塔格简单地视为时代的代言人的说法加以修正,奠定了研究作家桑塔格,而不是批评家桑塔格的基调。第一章从宏观上论述桑塔格的文学现实观。在她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桑塔格的文学现实观经历了从反对“文学模仿现实”到推崇文学反映自身之外的现实这一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基于桑塔格对当时过于偏激的文学批评现状的反思,她的前后期小说作品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反对阐释”等批评理念及其小说创作,本章主要讨论桑塔格的小说作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现实的关系。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微观的角度论述桑塔格的叙事交流观。根据查特曼对于叙事交流过程的总结,这两章分别通过分析“作者之死”、“聚焦”等批评观念,讨论在桑塔格前后期作品中小说作者与叙述者在叙事交流过程中形象及地位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和第五章也是从微观的层面论述桑塔格的小说故事观。故事是小说的基本层面,当故事走进小说时,它就变成了情节,而人物又是故事情节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桑塔格前期的小说以淡化姓名、地点、情节等传统叙述手段,或者故意突出情节的荒诞不经等方法弱化了人物和情节的因素,在后期的作品中又一反前期的风格,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模型,基本遵循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后现代一片主张解构与不确定的呼声中,又一次叛道离经。这两章分别从桑塔格前后期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等故事要素入手,详细讨论桑塔格小说中的情节构成和人物刻画。第六章与第一章相呼应,从宏观上论述桑塔格的小说形式观。六十年代的桑塔格曾从一个批评家的角度指出了文学作品形式的重要性,而风格,又是经常与形式相重叠的另一个关键词汇。在桑塔格的所有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为形式付出的努力。但由于所处历史情境不同,她对形式或内容的强调也有所偏重,目的是为了对时代的流弊有所反思和纠正。本章分别从桑塔格小说的时空设置、静默美学等方面阐述桑塔格在不同时期对于小说形式的态度。最后是结语,总结桑塔格关于小说创作及其本质的基本观念,概括她与西方文学传统的关系。虽然我们无法为这样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和一生主张多元文化现实的艺术家归属门类,但基于对其四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基本把握桑塔格反思主流文化、不断否定和超越自己的文学艺术观念,更深刻地理解她作为当代智性知识分子代言人的创作理想,看清她身处各种文化思潮中独特的身影。
二、《12次列车》背后的真实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次列车》背后的真实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冰点周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2 概念界定 |
0.3 研究现状 |
0.3.1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综述 |
0.3.2 叙事学与新闻叙事学 |
0.3.3 关于《冰点周刊》的研究 |
0.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非虚构写作的媒体环境与《冰点周刊》的创刊理念 |
1.1 非虚构写作的媒体环境 |
1.2 《冰点周刊》的创刊理念 |
2 《冰点周刊》的叙事手法 |
2.1 谁在讲述故事?——《冰点周刊》作品叙事者的多元化 |
2.1.1 疏离的“在场”——零度聚焦叙事为主 |
2.1.2 将话筒适时交给受访者:叙述者身份的灵活性 |
2.1.3 叙事时间:“清晰回忆式”叙述 |
2.2 如何讲故事?——非虚构写作新闻叙事话语模式分析 |
2.2.1 直接引语:人物对话与独白交替使用 |
2.2.2 自由间接引语:拉近叙述者与人物间的距离 |
2.2.3 公开与隐藏的评论轮流运用 |
2.3 怎么构建文本?——非虚构作品新闻叙事结构方式分析 |
2.3.1 情节的编排影响故事的可读性 |
2.3.2 故事之“本”:人物的塑造 |
3 时代的“记录者”——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叙事策略探讨 |
3.1 选题:关注具体的喜怒哀乐—题材的多元化 |
3.1.1 关注群像式小人物的命运变迁 |
3.1.2 情绪的传达:着眼于小人物的悲喜世界 |
3.1.3 “镜头”的偏移:“普适”选题的新写法 |
3.2 充分调动感官描写搭建叙事场景 |
3.3 隐喻是文本空白中的情感补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概念阐述 |
2.1 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界定和理解 |
2.1.1 媒介记忆的定义与理解 |
2.1.2 集体记忆的概念与特征 |
2.1.3 媒介记忆视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2.2 国产灾难片的内涵 |
2.2.1 国产灾难片的界定 |
2.2.2 国产灾难片的发展现状 |
2.2.3 国产灾难片与其它媒介所建构的灾难记忆的不同之处 |
2.3 电影与集体记忆的关联 |
第3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分析 |
3.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基础 |
3.1.1 内容结构的原点:现实取材 |
3.1.2 电影创作者对集体记忆的作用 |
3.1.3 集体记忆的建构工具:集体记忆框架 |
3.2 国产灾难片对集体记忆的内容建构分析 |
3.2.1 记忆感召力的触发:人物符号建构 |
3.2.2 作为空间的集体记忆:场景符号建构 |
3.2.3 特定记忆的唤醒深化:声音符号的建构 |
3.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意义建构阐释 |
3.3.1 中华民族精神记忆 |
3.3.2 救灾记忆 |
3.3.3 灾难创伤记忆 |
3.3.4 灾难反思记忆 |
3.4 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内容呈现特征 |
3.4.1 “纪录片”式的记忆书写 |
3.4.2 灾难片集体记忆路径的转变 |
3.4.3 聚焦式叙事:细节生发记忆点 |
3.4.4 再现大事件促进集体记忆共享 |
3.4.5 时间:有效的记忆勾联 |
第4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 |
4.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功能理论分析 |
4.1.1 大众传媒“功能观”研究 |
4.1.2 灾难集体记忆与社会功能 |
4.2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 |
4.2.1 情感认同功能 |
4.2.2 “警示”与“醒世”功能 |
4.2.3 民族传承功能 |
4.2.4 社会动员功能 |
第5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承与传播 |
5.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形成 |
5.1.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发展规律 |
5.1.2 有意识的灾难集体记忆建构 |
5.1.3 “凝聚”作为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策略 |
5.2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承 |
5.2.1 素材库中的记忆保存与提取 |
5.2.2 灾难集体记忆传承的媒介分析 |
5.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播分析 |
5.3.1 从传承到传播 |
5.3.2 集体记忆中的传播要素 |
5.3.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播策略分析 |
5.3.4 集体记忆传播中的结晶 |
第6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建构的不足与启迪 |
6.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建构的不足 |
6.1.1 集体记忆表征符号化、表面化,导致集体疏离 |
6.1.2 刻板化、同质化倾向,不利于集体记忆传播 |
6.1.3 未形成持久记忆,难以巩固集体成员记忆 |
6.1.4 周期性呈现不足,易产生集体记忆的消亡 |
6.2 国产灾难片建构集体记忆的启迪 |
6.2.1 建构有社会价值的集体记忆意义 |
6.2.2 重视传播方式以巩固集体记忆 |
6.2.3 影像叙事应最大限度的避免集体记忆偏颇 |
6.2.4 完善记忆方式寻求传承传播之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国产灾难片总汇表 |
(6)《带着梦想上路》作品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创作缘由 |
(一)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
(二)创作的时代背景 |
三、剧情梗概 |
(一)第一幕 |
(二)第二幕 |
(三)第三幕 |
(四) 第四幕 |
四、人物设计 |
(一)阿里·卡姆兰(Ali Kamran) |
(二)张小璐 |
(三)张小璐的父亲 |
(四)其他主要人物 |
五、戏剧冲突设置 |
(一)“意志冲突”与“性格冲突”并重 |
(二)“意志冲突”设置 |
(三)引入“性格冲突” |
(四)“性格冲突”设置 |
(五)“性格冲突”与“意志冲突”复合作用 |
六、戏剧空间与叙事的结合 |
(一)“平行时空”(剧情并置) |
(二)戏剧空间的灵活运用 |
七、台词设计 |
(一)贴近生活 |
(二)符合人物设定 |
(三)借助语言包袱推动剧情发展 |
八、结语 |
九、不足与遗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作品 |
(7)代际视阈下的文革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缘起、意义、方法 |
一、文革书写的研究现状 |
二、代际作为一种方法 |
三、必要的明晰与说明 |
第一章“前三年”——文革书写的开端与前奏 |
第一节 乍暖还寒——“前三年”的生产语境 |
一、暧昧的政治时空 |
二、缓慢的文学春天 |
第二节 肃清与铺垫——“前三年”的文革书写 |
一、创作禁区的打破 |
二、文学传统的回归 |
第三节 局限与可能——没有“前三年”,何来新时期? |
一、有限的真实 |
二、盲目的喜剧 |
第二章 九死未悔的殉道神话——“归来”一代的文革书写 |
第一节“归来”的双重内涵——“归来”一代的精神归属 |
一、文学与政治的双重“归来” |
二、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征 |
第二节 神话再造——“归来”一代的书写默契 |
一、苦难与受难——“归来”一代的苦难书写 |
二、爱情与革命——“归来”一代的爱情书写 |
第三节 有限的反思与追问——“归来”一代的精神窄门 |
一、重塑卡里斯马的企图 |
二、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障碍 |
第三章 理想主义的衰微与持守——“文革”一代的文革书写 |
第一节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文革”一代的精神世界 |
一、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
二、悲观的怀疑主义者 |
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
第二节 青春无悔——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坚守 |
一、反体制的红卫兵精神 |
二、青春无悔的知青精神 |
三、代言与批判的两难——理想主义者的尴尬立场 |
第三节 激情退去——怀疑主义者的理性质疑 |
一、启蒙者的失意与退位 |
二、民间的反诗意呈现 |
三、解构与建构的悖论——怀疑主义者的自我禁锢 |
第四节 日常意识——现实主义者的逆向思考 |
一、乡村日常与民间伦理 |
二、城市日常和市民精神 |
三、日常是一种启蒙——现实主义者的逆向建构 |
第四章 个体时代的无情解构——“文革后”一代的文革书写 |
第一节“我不相信”——“文革后”一代的精神世界 |
一、怀疑是最后的相信 |
二、解构是仅存的激情 |
第二节 人性阴暗面的共性表达——“文革后”一代的文革记忆 |
一、人性的暴力激情——“文革后”一代的暴力书写 |
二、生命的荒诞底色——“文革后”一代的荒诞书写 |
第三节 无禁忌的解构与亵渎——“文革后”一代的自我流放 |
一、“我们不像葵花”——“文革后”一代的自我解构 |
二、审父的立场——“文革后”一代的“弑父”行为 |
第四节 以最大的恶意追问历史——“文革后”一代的精神创伤 |
一、追寻“先锋”的真实 |
二、无可治愈的创伤 |
结语:追问是一种流放 |
一、文革记忆的代际呈现 |
二、灾难叙事的舍与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基于共同备课的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
二、教师培训实践背景 |
三、教师培训的政策导向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科教学知识 |
二、学科教学知识发展 |
三、共同备课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过程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综述 |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 |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
三、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容构成 |
四、学科教学知识的特征 |
第二节 集体备课研究综述 |
一、集体备课的发展 |
二、集体备课的实践方式 |
三、集体备课的类型 |
四、集体备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五、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三章 共同备课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机制 |
第一节 共同备课基本状况介绍 |
一、共同备课的操作要点 |
二、共同备课的组织 |
三、共同备课的意蕴 |
第二节 共同备课的学习共同体 |
一、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与功能 |
二、异质交流学习共同体的构成 |
第三节 共同备课的情境营造与工具使用 |
一、共同备课情境的营造 |
二、共同备课模板的使用 |
第四节 共同备课促进教学反思 |
一、现代教育理念与反思型教师 |
二、教学反思的内涵与路径 |
三、共同备课中的教学反思 |
四、教学反思与交流的案例 |
第四章 共同备课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
第一节 备课伊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呈现 |
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题的表现 |
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题的症结 |
三、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二节 备课过程中: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引导 |
一、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引导的方向 |
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
第三节 备课结束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变 |
一、学科教学知识转变的特点 |
二、学科教学知识转变的阶段性 |
三、学科教学知识转变的关键点与路径 |
四、学科教学知识转变的难点 |
第四节 基于共同备课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案例 |
一、小说教学知识:《勇气》共同备课 |
二、实用文教学知识:《黄山奇松》共同备课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共同备课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机制的研究结论 |
二、在共同备课过程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共同备课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机制的启示 |
二、对共同备课过程中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桑塔格其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目前桑塔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桑塔格的文学现实观 |
第一节 意义的影子世界 |
第二节 对历史的重构 |
小结 |
第二章 桑塔格的小说作者观 |
第一节 作者之死 |
第二节 作者不死 |
小结 |
第三章 桑塔格的叙事主体观 |
第一节 单一聚焦叙述者 |
第二节 多重聚焦叙述者 |
小结 |
第四章 桑塔格的小说情节观 |
第一节 行为情节 |
第二节 思想情节 |
小结 |
第五章 桑塔格的小说人物观 |
第一节 虚构性人物 |
第二节 主题性人物 |
小结 |
第六章 桑塔格的小说形式观 |
第一节 从心理时空到历史时空 |
第二节 从“静默”到“言说”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12次列车》背后的真实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冰点周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D]. 齐昕. 辽宁大学, 2020(01)
- [3]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D]. 丁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缺失的父爱(上、中、下集)[J]. 右铭. 电影文学, 2019(04)
- [5]九月火车[J]. 周朝军. 时代文学, 2017(12)
- [6]《带着梦想上路》作品阐释[D]. 王建树.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7]代际视阈下的文革书写[D]. 王荣珍.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8]基于共同备课的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 黄金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2)
- [9]岛城大爱[J]. 马健. 中国作家, 2014(18)
- [10]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 郝桂莲. 四川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