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吴雪,何佳

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吴雪,何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景观水体,EFDC模型,水动力,水龄

生态补水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何佳[1](2019)在《EFDC模型在城市景观水体生态补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水体流动性差,水质难以保证,常需要环境水的补充。文章以昆明市翠湖为例,基于环境流动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EFDC),模拟分析补水工程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水动力情况变化,以辅助补水工程设计。结果表明翠湖补水工程适宜的补水量为30 000 m~3/d,进一步增大补水量对翠湖水动力改善效果不明显;结合水质零维模型,进一步明确了该补水工程适宜补水水源为牛栏江水。(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永森,高鹏杰[2](2015)在《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的湿地生态补水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京上秦淮湿地这一水网密布、水系连接复杂的地区,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了湿地补水及水循环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湿地生态补水量及补水、水循环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引水、出水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水系流动通畅,流场分布较均匀合理。除了能很好地实现全区补水,还能保证整体水域流速,特别是几个湖区也能保持基本的流动状态。基于模型的湿地补水及水循环对于湿地自净能力的提高和水质维护有很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3期)

胡广鑫[3](2012)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昌湖生态补水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众多湖泊也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富营养化趋势,特别是以东昌湖为代表的“北方缺水城市湖泊”,由于地处城区,缺少与天然水体的连通,汇入和流出的途径较少,同时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入湖,造成湖体营养盐浓度增高、水质腐败恶化,对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何改善此类湖泊的水质状况、如何保持受到水质水量双重威胁的北方城市湖泊的良性运行状态是我国水环境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如今较为有效的改善措施之一是通过人工水源进行周期性的生态补水,然而东昌湖目前只能引用黄河水进行补给,其中富含的大量悬浮泥沙,又会对湖泊水体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针对东昌湖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其生态补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发展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水量调配和污染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将会对湖泊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为了研究东昌湖人工生态补水的规律,通过在补水期间设置不同的断面实际调查湖区水动力、水质变化情况。根据实测获取的资料,本文基于丹麦水动力研究所DHI开发的MIKE21Ecolab模块的编写原理,二次开发了适合东昌湖人工生态补水特点的水质模板,使用MIKE21FM软件构建水动力模型,并与水质模板进行耦合联用,对东昌湖水动力和水质现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监测数据对比,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与模拟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设定了8种不同的具有可行性且风险较小的生态补水方案,应用已经构建完成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最终筛选出较优方案,从而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东昌湖水动力现状的模拟分析可知,风应力拖曳系数是影响风生流状况的重要参数。该参数设定为恒定常数时,模拟结果误差较大,将该值设定为随风速连续变化,模拟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对比六种风应力拖曳系数模拟情景,可知采用Wu公式模拟效果较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水体结冰也会对风生流数值模拟产生较大影响,在被冰覆盖的区域,风应力作用被抵消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本文二次开发的水质模板在经典的溶解氧-生化需氧量-营养物质模型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悬浮颗粒物和底部沉积物两个状态变量,能够更为完整地描述东昌湖生态补水过程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分析表明,黄河水源中携带的大量悬浮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及自身沉降和再悬浮过程对水质模拟结果影响较大。通过对东昌湖生态补水过程变化发展的规划研究,以补水源、补水量、补水口和补水方式为影响因子,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了8种生态补水方案,通过已构建完成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模拟,最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可知不同补水方案对不同湖区水质影响差异较大,通过增大补水量,合理增设补水口以及进行集中式补给等方式均能不同程度上改善水质,因此建议采用效果最佳的方案6。(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3-31)

胡广鑫,陈友媛,李亚平[4](2011)在《用水动力模型研究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MIKE21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生态补水对东昌湖水动力情况的影响,并通过与2009年实测月末水位对比进行模拟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水位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模型可用于东昌湖生态补水的模拟与预测。同时又进一步设计了六种补水方案,分析不同补水口设置和水量分配情况对湖泊流速变化的影响,确定了完全通过龙湾补水口进行补水的方案一为较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东昌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1-08-17)

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南京上秦淮湿地这一水网密布、水系连接复杂的地区,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了湿地补水及水循环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湿地生态补水量及补水、水循环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引水、出水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水系流动通畅,流场分布较均匀合理。除了能很好地实现全区补水,还能保证整体水域流速,特别是几个湖区也能保持基本的流动状态。基于模型的湿地补水及水循环对于湿地自净能力的提高和水质维护有很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雪,何佳.EFDC模型在城市景观水体生态补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9

[2].杨永森,高鹏杰.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的湿地生态补水研究与应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

[3].胡广鑫.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昌湖生态补水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胡广鑫,陈友媛,李亚平.用水动力模型研究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C].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1

标签:;  ;  ;  ;  

生态补水模型论文-吴雪,何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