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种植修复论文-杨丽

固定种植修复论文-杨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种植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牙列缺失,Mis,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义齿修复,近期效果

固定种植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1](2019)在《牙列缺失患者行Mis 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的近远期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Mis 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9年5月鹿邑中山医院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义齿修复方案,观察组用Mis 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方案。评价两组近期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并调查随访1年时修复骨组织近中边缘与远中边缘吸收、颊/唇边缘骨吸收、舌/腭侧边缘骨吸收,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近期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着差异(P> 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修复骨组织近中边缘与远中边缘吸收、颊/唇边缘骨吸收、舌/腭侧边缘骨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is 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相比义齿修复治疗,不仅有着可靠的近期效果,而且远期疗效显着,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木志翔,刘婷,陈陶,王超,黄元丁[2](2019)在《两种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方案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以4颗种植体支持的两种固定修复方案的优劣。方法:建立方案模型:常规组模型为临床all-on-4方案,即2颗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另2颗种植体倾斜45°植入第二前磨牙区;而改良组模型与前者的区别是在第二前磨牙区应用两颗短植体的垂直植入取代前者的倾斜植入。随后通过加载不同的载荷条件(条件一:倾斜载荷于切牙区;条件二:倾斜载荷于磨牙区)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两种载荷条件下,常规组及改良组中上颌骨及种植体的应力峰值均未超过其屈服强度。但在颌骨上,相较于改良组,常规组显示出更为集中的应力分布。结论:两种方案均可用于无牙颌上颌骨的修复重建。与常规all-on-4方案相比,改良组在上颌骨上表现出更为理想的von-Mises应力分布。上述结果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生物力学角度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王婉嘉[3](2019)在《活动义齿种植与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口腔修复中分别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及固定义齿,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口腔修复的5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采取活动义齿种植。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基牙出血指数、生理功能恢复时间、总治疗时间、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25/25),对照组为84%(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牙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理功能恢复时间、总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两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可取得更加理想的修复效果,且修复治疗周期及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野[4](2019)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所有牙列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26例,再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方式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应用口腔种植技术进行口腔修复。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修复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更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冯海楠,廖立凡,常晓峰,杜良智,赵宁波[5](2019)在《在不对称无牙下颌骨中进行种植固定修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下颌骨两侧骨高度严重不对称时进行全口种植固定修复,使用叁维有限元技术对修复体支架及种植体的受力进行分析。方法:虚拟下颌骨模型资料来源于临床患者的CBCT资料,计划通过All-on-4种植技术修复无牙颌。实验组为一侧牙槽突切除后进行种植修复;对照A组为双侧牙槽突切除后种植修复;对照B组为牙槽突无明显缺损时进行种植固定修复。在指定区域单侧加载150N、双侧各加载150N垂直力量模拟单侧和双侧咬合力,观察修复体、种植体周围以及牙槽骨周围的Von Mises应力集中情况。结果:在牙槽骨切除区域的种植体周围会产生更多的VonMises应力集中;种植体周围骨质和修复桥架的VonMises应力要远小于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结论:种植固定修复后,种植体承受了主要的咬合应力,因牙槽骨高度缺损的增加会造成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的Von Mises应力增加,所以应当尽可能保留牙槽骨的高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江波,张雪舟,向梅,周峰行,李楠[6](2019)在《数字化印模应用于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化印模在全牙弓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获取已完成一期手术的全牙弓种植患者口内数字化印模,并在其基础上设计制作临时及永久修复结构,完成临时及永久固定义齿的修复,同时患者填写对数字化印模舒适度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根据修复体的就位、边缘适合性,患者舒适度及术后随访评价数字化印模在全牙弓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临时及永久固定义齿均一次性精准被动就位,修复体适合度均达Ⅰ度;即刻义齿及永久义齿数字化印模舒适度评分分别为(84.2±2.4),(90.5±3.9)分;种植体的基台螺丝均未出现松动及断裂,牙槽骨吸收均在2 mm以内。结论:数字化印模应用于全牙弓种植固定义齿的修复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患者舒适度及良好的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李辛辉,方东[7](2019)在《口腔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应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1月~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实行口腔种植修复,对照组(n=30)实行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3.33%,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列缺损过程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能够有效提升治愈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付栩楠,谢志刚[8](2019)在《种植固定修复中基台机械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种植体存留率明显提高,但种植修复中的并发症仍不容忽视,尤其是种植义齿各个组成部分的机械并发症。基台作为种植修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种植体,支持、固定种植体上部结构的关键作用,但基台-种植体,基台-上部修复结构的连接界面是种植系统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机械并发症的好发部位,常见的基台机械并发症有基台松动或折断和螺丝松动或折断,基台的失败不仅影响上部修复的效果,严重者可导致种植修复的失败。本文就种植固定修复基台机械并发症的原因、预防、治疗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石海[9](2019)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治疗,一种是种植义齿修复;另一种是固定义齿修复,然后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开始至2019年1月结束,在我院选择了100位牙列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中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的牙齿。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中患者的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8.00%,相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较高(P<0.05)。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中应用口腔种植修复实施治疗的效果显着优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卫敏捷,武峰,赵彬[10](2019)在《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固定义齿因其较高的咀嚼效率,优越的美学性能,以及不损伤邻牙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其5年及10年存留率不断提高。但临床发现种植义齿患者仍存在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其中食物嵌塞的发病率较高,它可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口臭和邻牙龋坏等疾病,进而影响种植修复的效果,降低了患者对种植义齿的良好体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邻接触强度下降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天然邻牙生理性近中移位、陶瓷材料和天然牙齿邻面磨耗速度较快、咬合力大小及咬合接触方式异常等是造成邻接触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邻接区位置及形态不佳、龈乳头充盈不足等因素也可导致食物嵌塞。只有明确病因,规范操作流程,才能有效地减少食物嵌塞的发生。本文将针对上述致病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预防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提供临床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固定种植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以4颗种植体支持的两种固定修复方案的优劣。方法:建立方案模型:常规组模型为临床all-on-4方案,即2颗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另2颗种植体倾斜45°植入第二前磨牙区;而改良组模型与前者的区别是在第二前磨牙区应用两颗短植体的垂直植入取代前者的倾斜植入。随后通过加载不同的载荷条件(条件一:倾斜载荷于切牙区;条件二:倾斜载荷于磨牙区)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两种载荷条件下,常规组及改良组中上颌骨及种植体的应力峰值均未超过其屈服强度。但在颌骨上,相较于改良组,常规组显示出更为集中的应力分布。结论:两种方案均可用于无牙颌上颌骨的修复重建。与常规all-on-4方案相比,改良组在上颌骨上表现出更为理想的von-Mises应力分布。上述结果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生物力学角度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种植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丽.牙列缺失患者行MisSeven种植体固定修复的近远期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9

[2].木志翔,刘婷,陈陶,王超,黄元丁.两种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方案的有限元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9

[3].王婉嘉.活动义齿种植与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对比[J].临床医学.2019

[4].张野.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5].冯海楠,廖立凡,常晓峰,杜良智,赵宁波.在不对称无牙下颌骨中进行种植固定修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9

[6].江波,张雪舟,向梅,周峰行,李楠.数字化印模应用于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7].李辛辉,方东.口腔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8].付栩楠,谢志刚.种植固定修复中基台机械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9

[9].石海.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10].卫敏捷,武峰,赵彬.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机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9

标签:;  ;  ;  ;  ;  

固定种植修复论文-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