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赵云龙

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赵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油机,可变气门驱动,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流场分析

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龙[1](2016)在《利用可变气门驱动实现无节气门负荷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汽油机部分负荷燃油经济性受到其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所带来的泵气损失的限制。利用可变气门驱动机构通过调整气门开启时刻、气门开启持续期及气门最大升程可实现汽油机取消节气门并通过气门完成发动机负荷控制。然而通过调整气门运动实现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有多种方式,而不同负荷控制方式也势必对整个发动机进气过程及各项性能指标带来不同的影响。研究首先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了一台汽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以气门开启时刻、气门开启持续期为自变量,气门最大升程为因变量实现不同的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探究了不同负荷控制方式对发动机泵气损失、进气初期流速、燃烧持续期、滞燃期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未必会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对于气门开启时刻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发动机泵气损失随气门开启持续期增加而有所增加;对于气门开启持续期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发动机泵气损失随气门开启时刻的推迟而有所增加。采用原机气门开启时刻(气门开启时刻最为提前),气门开启持续期最短的负荷控制方式发动机泵气损失降低最为明显,可降低全转速范围内中小负荷工况泵气损失约40%-50%。2.对于气门开启时刻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进气初期气流流速随气门开启持续期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对于气门开启持续期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进气初期气流流速随气门开启时刻的推迟而有所增加。3.对于气门开启时刻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滞燃期及燃烧持续期随气门开启持续期的增加而缩短;对于气门开启持续期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滞燃期及燃烧持续期随气门开启时刻的推迟而缩短。4.对于气门开启时刻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发动机燃油经济性随气门开启持续期的缩短而有所提升;对于气门开启持续期相同的不同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发动机燃油经济性随气门开启时刻的提前而有所提升。采用原机气门开启时刻(气门开启时刻最为提前),气门开启持续期最短的负荷控制方式可使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提升最为明显,可提升全转速范围内小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约5%-6%,在中等负荷约3%-4%。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负荷控制方式对发动机进气过程的影响,从进气流场角度出发,基于AVL_FIRE软件建立了该汽油机的叁维仿真模型,并针对2200r/min,25%负荷工况下两个典型的负荷控制方式:使燃油经济性及泵气损失改善最为明显的气门开启持续期为144°CA,气门最大升程为3.6mm的负荷控制方式(a负荷控制方式)及对相同气门开启时刻下燃烧改善最为明显的气门开启持续期为238°CA,气门最大升程为0.9mm的负荷控制方式(b负荷控制方式)探究不同负荷控制方式对缸内滚流、涡流及湍流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a负荷控制方式较低的气门升程虽然可以使进气初期的进气流速有所增加,但由于气门开启持续期短,进气门的提前关闭导致新鲜充量无法持续对缸内气流运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限制了缸内整体气流运动的强度,缸内滚流运动、涡流运动及湍流运动均较弱于原机负荷控制方式。2.b负荷控制方式气门最大升程小,会在气门阀座处产生高速的进气射流,高速的射流运动带动了较高的缸内气流运动速度,同时该负荷控制方式进气门左侧的高速气流运动使缸内在进气行程后期形成了靠近气缸左侧的逆时针滚流运动,其与靠近气缸右侧的大尺度滚流相互抵消明显,限制了其滚流比的提升。b负荷控制方式的低气门升程所引起的进气高速射流运动会在压缩行程中期形成靠近活塞凹坑侧明显的单涡流运动,使缸内涡流比显着提升。b负荷控制方式可有效提升缸内湍流强度,湍流强度峰值出现较晚,其峰值约为原机负荷控制方式的一倍,缸内湍动能在点火时刻附近明显大于其他负荷控制方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胡顺堂,谢辉,陈韬,赵华[2](2011)在《进气门相位对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汽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主开发的进排气门升程和相位全可变4VVAS(4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单缸汽油机上,开展了进气门相位调整对气门升程控制负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开启时刻对泵气损失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进气门相位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门早开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与节气门控制相比,在部分负荷泵气损失可以降低20%~30%,指示燃油消耗率降低3%~12%;进气门开得越晚,泵气损失越大,油耗就会增加。(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11年02期)

王天友,张运泉,王利民,吴庆敏,刘大明[3](2009)在《无节气门负荷控制策略对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油机上取消节气门,采用可变气门升程和气门定时控制进气量,继而控制发动机负荷,实现汽油机的无节气门负荷控制。针对一台4缸汽油机采用可变气门驱动负荷控制方式建立了无节气门汽油机仿真模型,并得到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负荷控制方式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气门开启持续期(VET)负荷控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泵气损失,最大降低幅度达到57%,同时比油耗降低了5.63%。VET同样可以使全负荷时低速转矩和高速功率得到提高,其中低速转矩提升达到了27.8%。但VET实现汽油机怠速控制较为困难,需要同时采用降低气门升程的(VVL)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下泵气损失有所提高,但是气门升程降低造成进气流通特性的改变使燃油雾化及燃烧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自主开发的进排气门升程和相位全可变4VVAS(4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单缸汽油机上,开展了进气门相位调整对气门升程控制负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开启时刻对泵气损失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进气门相位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门早开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与节气门控制相比,在部分负荷泵气损失可以降低20%~30%,指示燃油消耗率降低3%~12%;进气门开得越晚,泵气损失越大,油耗就会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云龙.利用可变气门驱动实现无节气门负荷控制分析[D].吉林大学.2016

[2].胡顺堂,谢辉,陈韬,赵华.进气门相位对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汽油机性能的影响[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

[3].王天友,张运泉,王利民,吴庆敏,刘大明.无节气门负荷控制策略对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9

标签:;  ;  ;  ;  

无节气门负荷控制论文-赵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