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电保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源涛,潘武略,马伟,胡晨,刘莹,纪陵,王永,万琨[1](2021)在《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文中提出针对电力二次设备传统评估模型存在的评估指标单一、主观性强、评估结果缺乏精准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二次设备评价中心数据中台采集相应的评估指标数据。其次,采用属性层次模型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经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主客观兼具的组合权重。最后,以物元可拓理论为基础构建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估方法简单可靠,提高了二次设备状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可为二次设备的运维检修提供有效助力。
王源涛,潘武略,马伟,胡晨,刘莹,纪陵,王永,万琨[2](2021)在《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文中指出针对电力二次设备传统评估模型存在的评估指标单一、主观性强、评估结果缺乏精准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二次设备评价中心数据中台采集相应的评估指标数据。其次,采用属性层次模型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经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主客观兼具的组合权重。最后,以物元可拓理论为基础构建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估方法简单可靠,提高了二次设备状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可为二次设备的运维检修提供有效助力。
仲彬[3](2021)在《输电线路防污性能跟踪评价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基于案例分析,阐述输变电设备污闪放电、爬弧等现象,探讨发生的原因与跟踪监测措施、加强天气因素的监测,跟踪设备运行状况、跟踪评价防污性能与对策制定的实施效果。
张雷,王光华,曹磊,戴志辉,寇博绰[4](2021)在《基于GAN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的保护系统智能状态评价与预警》文中认为为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状态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GAN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智能状态评价方法。首先,结合现场情况与专家意见,建立系统状态指标集,并针对继保设备状态数据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状态数据生成方法;然后,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继保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设备的历次状态评价结果,给出设备的健康指数变化曲线及其劣化趋势,提供相应的状态预警。基于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评价系统状态,对合理安排检修周期、制定检修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陈磊,龚庆武,杨军[5](2021)在《继电保护技术与运用课程建设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继电保护技术与运用课程建设,文章阐明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案例整合、教学模式改进、考试形式改革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继电保护技术与运用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展望了未来的课程改进方向,为新形势下面向硕士研究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王溯塽[6](2021)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阐述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原理与工作内容,继电保护状态的维修目标与必要性,提出技术应用的措施,包括系统评估与在线监测、技术与信息的畅通、设备状态的效果。
饶超平[7](2021)在《基于成果导向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从成果导向出发,阐述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李文亮[8](2021)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提升变电站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对于变电站来说,继电保护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其结构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智能化技术运用,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其系统组成和继电保护特点,并研究了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李佳运[9](2020)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全面、准确、高效掌握保护设备运行状态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继电保护运行状态进行科学高效评估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对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继电保护评估过程存在大量随机性、模糊性、动态变化等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集对分析理论和云模型理论,针对继电保护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统计数据特点分别提出了相应评估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为了克服经典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描述事物动态变化方面的不足,引入可变模糊集合理论,并介绍了可变模糊集相关理论、概念以及构造了识别、综合评价模型。(2)考虑目前状态评估方法对在线数据利用不足,权重分配不合理,评价结果不稳定且难以判断等缺点,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耦合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设备状态监测信息,选取关键指标建立了继电保护状态监测指标体系。其次,权重计算采用了熵值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计算方法,考虑常权重往往不能反映指标的真实情况,引入了变权系数修正了权重。接着,针对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中相对差异度函数不易构造,利用改进、细化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函数,作为可变模糊集模型的相对差异度函数,建立了耦合改进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3)针对历史统计数据样本不足,风险等级划分和评估过程存在大量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继电保护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指标统计数据和硬性划分等级采取相应分布函数进行模糊化;其次考虑随机性因素,引入云模型实现了风险等级“软化”并通过计算评价值和等级边界云模型的确定度构造了评估矩阵;最后应用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保护装置的风险等级。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继电保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电保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2 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 |
2.1 AHM(属性层次模型)确定主观权重 |
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2.3 基于合作博弈的组合赋权法 |
3 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模型 |
3.1 物元可拓理论基础 |
3.2 评估基本步骤 |
3.3 二次设备物元可拓状态评估模型 |
4 实例分析 |
4.1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4.2 确定关联度 |
4.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5 结语 |
(2)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2 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 |
2.1 AHM(属性层次模型)确定主观权重 |
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2.3 基于合作博弈的组合赋权法 |
3 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模型 |
3.1 物元可拓理论基础 |
3.2 评估基本步骤 |
3.3 二次设备物元可拓状态评估模型 |
4 实例分析 |
4.1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4.2 确定关联度 |
4.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5 结语 |
(3)输电线路防污性能跟踪评价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因分析 |
2 跟踪监测 |
3 结语 |
(4)基于GAN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的保护系统智能状态评价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1 继电保护系统状态指标集 |
2 继电保护系统状态数据生成网络 |
2.1 生成对抗网络模型 |
2.1.1 经典生成对抗网络 |
2.1.2 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 |
2.2 生成数据质量评价 |
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保护系统状态预警 |
3.1 随机森林模型 |
3.2 继电保护系统状态预警 |
4 算例分析 |
5 结语 |
(5)继电保护技术与运用课程建设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基本情况 |
二、课程问题和解决对策 |
(一)课程内容 |
(二)教学案例 |
(三)教学模式 |
(四)考试形式 |
三、课程建设成果 |
(一)课程内容优化 |
(二)教学案例整合 |
(三)教学模式改进 |
(四)考试方式改革 |
四、课程建设讨论 |
(一)明确定位 |
(二)差异对待 |
(三)丰富案例 |
(四)紧跟前沿 |
(五)推广普及 |
五、结束语 |
(6)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特点 |
2 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
2.1 系统评估与在线监测 |
2.2 提升技术与信息畅通 |
2.3 分析设备状态的效果 |
2.4 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功能 |
3 结语 |
(7)基于成果导向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果导向的教学大纲中的问题 |
2 继电保护的特点 |
3 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
4 结语 |
(8)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 |
2 对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
3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
3.1 交换机 |
3.2 合并单元 |
3.3 电子互感设备 |
3.4 同步时钟 |
3.5 智能化终端 |
4 智能保护系统的运行特点 |
4.1 信息运用 |
4.2 数据收集 |
5 提高智能变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
5.1 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价依据 |
5.2 具体的应对方法 |
5.2.1 继电保护结构形式 |
5.2.2 可靠性分析研究 |
6 结论 |
(9)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 |
1.2.1 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不确定性分析 |
1.2.2 状态评估方法介绍 |
1.2.3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应用分析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变模糊集理论 |
2.1 引言 |
2.2 可变模糊集理论 |
2.2.1 对立模糊集 |
2.2.2 相对差异度 |
2.2.3 相对差异度函数模型 |
2.3 可变模糊集模型 |
2.3.1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
2.3.2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
2.3.3 多目标、多层次结构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耦合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模型 |
3.2.1 状态监测评估指标确定 |
3.2.2 指标数据预处理 |
3.2.3 指标状态等级划分 |
3.3 指标权重计算 |
3.3.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3.3.2 熵值法 |
3.3.3 组合权重计算 |
3.3.4 引入变权函数 |
3.4 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 |
3.4.1 集对分析基本理论 |
3.4.2 联系度与联系数 |
3.4.3 集对联系度的改进模型 |
3.4.4 隶属度计算模型 |
3.5 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方法 |
3.6 实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继电保护风险评估方法 |
4.1 引言 |
4.2 云模型介绍 |
4.2.1 云模型概念 |
4.2.2 正态云的数字特征 |
4.2.3 云发生器 |
4.3 基于云理论的继电保护综合评价模型 |
4.3.1 指标选取 |
4.3.2 权重计算 |
4.3.3 等级边界划分及标准化 |
4.3.4 边界模糊处理及云参数确定 |
4.3.5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继电保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J]. 王源涛,潘武略,马伟,胡晨,刘莹,纪陵,王永,万琨. 浙江电力, 2021(12)
- [2]基于数据中台和物元可拓理论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J]. 王源涛,潘武略,马伟,胡晨,刘莹,纪陵,王永,万琨. 浙江电力, 2021(12)
- [3]输电线路防污性能跟踪评价与对策分析[J]. 仲彬. 集成电路应用, 2021(12)
- [4]基于GAN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的保护系统智能状态评价与预警[J]. 张雷,王光华,曹磊,戴志辉,寇博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1(06)
- [5]继电保护技术与运用课程建设的探究[J]. 陈磊,龚庆武,杨军. 高教学刊, 2021(29)
- [6]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问题分析[J]. 王溯塽. 集成电路应用, 2021(10)
- [7]基于成果导向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实践[J]. 饶超平. 集成电路应用, 2021(10)
- [8]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 李文亮.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21(05)
- [9]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 李佳运. 广西大学, 2020(02)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二次设备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变电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