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风论文-李盼

北宋词风论文-李盼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宋词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宋党争,多愁善感的性格,词风变化

北宋词风论文文献综述

李盼[1](2018)在《北宋党争与秦观及其词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秦观是北宋着名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包含了诗、词、文、赋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均有突出的成就,但以词名,后世评价秦观的词作,以其为婉约派的代表。现如今对秦观的研究数不胜数,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秦观诗、词、文的风格,用典和思想等方面,忽视了创作主体秦观的切身经历,简单地将秦观风格和思想的转变归结到外部环境的改变上,而没有深入的探究当时秦观所处的历史政治背景。北宋党争由庆历新政萌芽,以王安石熙宁变法为标志正式开始,愈演愈烈,波及到北宋中后期所有的文人士大夫。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其中,难以自拔,北宋党争也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命运和文学创作。秦观作为旧党一员亦难以幸免。本文以北宋党争为背景和切入点,结合秦观在北宋党争的自我选择和自身性格等因素,分析北宋党争对秦观造成的深远影响,探讨秦观在北宋党争中所处的位置和北宋党争对秦观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词作风格的影响。本文采取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以北宋新旧党争为背景,结合秦观的人生经历,选取《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秦观创作的诗文等资料,对北宋党争与秦观的人生历程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秦观的人生分为入仕前和入仕后两个阶段,分析北宋党争对秦观造成的影响。接着从叁个方面总结概括秦观深陷北宋党争难以自拔的原因。最后结合具体的词作分析秦观以因北宋党争之故被贬为分野,前后两个时期的词作的不同风格。北宋党争深刻的影响了秦观的人生,这一影响也从秦观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体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北宋党争与秦观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深入分析对秦观在北宋党争浪潮中沉浮的人生历程和他深陷北宋党争的原因,补充前人研究的遗漏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惠俊[2](2018)在《北宋前期的词中城市与朝野词风的离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宋的经济文化面貌影响下,北宋前期词中产生了开封、两浙诸郡与洛阳叁大重要城市空间,各有相应的词情词风。京城开封荟萃四方财富,词体写作以帝王与贵戚为中心,内容富侈靡艳,词风雅俗共存,主要遵循贵戚的审美趣味。两浙诸郡以士大夫为写作中心,于江南山水间成清丽风格,展现着士大夫的清雅意趣。二者成为词体文学发生朝野离立的文学内部因素。洛阳虽也是以财富艳游闻名,但主导者是士大夫而非贵戚,故处于沟通朝野的地位,相关词作体现着士大夫青睐的富贵表达。而且洛阳空间的特殊性允许以欧阳修为代表的青年士大夫参与词体写作,为北宋中后期的词体革新奠定了作者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刘军政[3](2017)在《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黄庭坚词的评价,在词学史上颇多争议,既有以俚俗俳狎严厉指责的,也有以意趣深至赞扬的。黄庭坚的词早期受柳永影响,致力于俚俗之作,后期因苏轼的启发,引诗法入词,另择新路,词风发生转变,创作了大量"诗化"的作品。黄庭坚在词坛的地位虽然并不显着,但无论俚俗之作,还是"诗化"的作品,都表现出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宋词发展的时代趋势,黄庭坚敏锐地把握并顺应了这种趋势,因此,研究黄庭坚词的变化,有助于深入把握北宋词风发展转变的这一重要契机。(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徐雪凡[4](2015)在《论北宋词风革新中苏轼词的思想解放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性解放的延续在"词风革新"的影响下,苏轼的词在表达对打破人性与文学的禁锢而滋生出来的个性解放、人性自由的"士本体"特性精神上将这类词学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东坡之前,关于突破文学禁区,解放人"庶民本体"性思想的词其实已产生过。在这些词中,抒情结构的"庶民性因素"作为一种新生的特质也在由隐至显的过程中逐渐占据着重要位置。例如:"腻玉圆搓素颈。"(《柳永《昼夜(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李辉[5](2014)在《从闲雅风度到自我表现——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党争是北宋中后期的基本政治生态,也是审视北宋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仁宗朝党争初起时,士人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词中的士大夫形象因抒发失意后的胸怀而逐渐清晰;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同伐异愈演愈烈,苏轼黄州词记录了词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苦闷与人生感悟,寓词以诗人情怀,开士人词诗化的新风;哲宗朝党争激化,卷入政治漩涡的士人在文祸、贬谪的生存忧患面前,常借词营造极富个性的"我"之形象。党争促使士人词从抒写闲雅风度到注重表现自我的转变,也推动词终成独立的抒情文体。(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辉[6](2014)在《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党争在士人词中的表现没有诗、文那么明显,但也是审视北宋词文学发展、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北宋党争大致分为叁个演进阶段。仁宗朝党争初起,士大夫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士人词走向抒写个人性情的雅化道路;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争愈发激烈,苏轼词记录个人心路历程,有诗化的自传倾向,开士大夫词的新风;哲宗朝党争激化,卷入政治漩涡的士人在党争、文祸的双重压力面前,常借词之深幽隐约抒发颇具个性的士人胸怀。党争促使士人词风实现了抒写个人性情的重要变化,也促使士大夫词最终走向"自是一家"的正统文学殿堂。(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郭艳华[7](2014)在《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后期词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影响了北宋词的发展。宋夏战争至北宋后期虽然接近尾声,但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主战与主和所引发的严酷党争,深刻影响了词人的人格心态与创作心理。在宋夏战争的现实背景下,北宋后期词在创作主题及艺术形式上均发生了明显转变,侧重以闺情离怨承载苍凉绮怨的悲情体验。对宋夏战争与北宋后期词风转变的揭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民族关系格局与文学风貌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匡燕[8](2013)在《论北宋江西婉约词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宋一代,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实现了从娱宾遣兴到抒情言志的华丽变身,从而与诗并立于文苑。北宋时期,江西籍词人济济一堂,在词坛呈现出群星闪耀的恢宏气象。甚至有学者因其地域渊源而将他们统称为“江西词派”。笔者不拘泥于“江西词派”这个概念,将对北宋时期江西区域的词人进行梳理,并且对其词作进行赏析,从而辨别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词风特色。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王安石、黄庭坚等五位北宋江西籍词人及其作品是重点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北宋江西地域及词人的基本情况、北宋江西婉约词风的形成因素、演进轨迹、艺术倾向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试图通过对词人脉络的梳理挖掘出北宋时期江西籍词人词风的个性及共性,以展现地域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5-17)

张荣[9](2012)在《论北宋词坛中“拗相公”之独特词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名相王安石的词如其人,后代对其一直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词极富"拗相公"个性。本文主要从他作词之少的原因以及词中丰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及其呈现的独特风格几个方面讨论他的独特词风,以寻求其拗相公个性与词作独特风格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2年26期)

杨阳,郭艳华[10](2011)在《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初期豪放词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宋夏战争的背景下,豪放词风在宋初就已登上词坛,词体创作呈现出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的审美风貌。在此以宋夏战争对士人精神的激发为立足点,探讨宋夏战争对宋初豪放词风形成的影响,从而发掘民族关系与词体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北宋词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北宋的经济文化面貌影响下,北宋前期词中产生了开封、两浙诸郡与洛阳叁大重要城市空间,各有相应的词情词风。京城开封荟萃四方财富,词体写作以帝王与贵戚为中心,内容富侈靡艳,词风雅俗共存,主要遵循贵戚的审美趣味。两浙诸郡以士大夫为写作中心,于江南山水间成清丽风格,展现着士大夫的清雅意趣。二者成为词体文学发生朝野离立的文学内部因素。洛阳虽也是以财富艳游闻名,但主导者是士大夫而非贵戚,故处于沟通朝野的地位,相关词作体现着士大夫青睐的富贵表达。而且洛阳空间的特殊性允许以欧阳修为代表的青年士大夫参与词体写作,为北宋中后期的词体革新奠定了作者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宋词风论文参考文献

[1].李盼.北宋党争与秦观及其词风变化[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赵惠俊.北宋前期的词中城市与朝野词风的离立[J].浙江学刊.2018

[3].刘军政.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

[4].徐雪凡.论北宋词风革新中苏轼词的思想解放特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

[5].李辉.从闲雅风度到自我表现——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

[6].李辉.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7].郭艳华.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后期词风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8].匡燕.论北宋江西婉约词风[D].南昌大学.2013

[9].张荣.论北宋词坛中“拗相公”之独特词风[J].文教资料.2012

[10].杨阳,郭艳华.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初期豪放词风的影响[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

标签:;  ;  ;  

北宋词风论文-李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