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思辨形而上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形而上学,审美现代性,思辨艺术理论
思辨形而上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聪[1](2018)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形而上学重建——从思辨艺术理论到马克思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是西方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概念,对现代性危机中传统形而上学的命运进行思考是近现代哲学共同关切的主题。作为对话形而上学的核心领域,现代性的审美批判话语开启了思辨艺术理论重建形而上学的诸多尝试。然而,这种理路却使其对形而上学的扭转陷入了困境。超越此局限,马克思哲学对艺术之思与思辨之思进行了双重审视,并在更高的理论平台上为形而上学的现代建构寻找到了出路。(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张宗艳[2](2015)在《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对象的把握与人的认识机能相关。按照黑格尔关于人的认识功能的区分,把握形而上学对象主要有叁种形式:直观形式、表象形式和概念形式。在叁种形式中,根据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哲学原则,黑格尔认为概念形式是成就形而上学内容为真理形态的最佳形式。对黑格尔关于叁种形式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它们在表达形上对象时的作用、特点以及优势与局限,可以揭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5年06期)
张宗艳[3](2014)在《思辨概念的形而上学本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的哲学任务是确立起科学形态的形而上学体系。按照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哲学建构原则,形而上学只有在逻辑概念的向度内,才能建立起关于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概念之所以能够承载形而上学,在于概念的理性本性及其逻辑必然性。(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4年11期)
吴宏政[4](2013)在《先验思辨逻辑的开端——费希特对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性的灵魂学说通过知性逻辑的叁段论推理建立的对自我的知识体系,被康德视为"谬误推理"并给予了批判,从而证明企图通过知性逻辑建立关于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是徒劳的。费希特则继承了康德的先验论哲学道路,通过对自我的先验思辨逻辑的发现,把先验自我确立为"实体",进而重新建立了关于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天成[5](2011)在《思辨形而上学的艺术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形而上学与艺术的内在关联在历史上表现为两种典型思路,一种是以谢林、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将形而上学回归到艺术从而形成诗化哲学的思路,我们可称之为从形而上学到艺术的"返回式"思路,另一种是黑格尔为代表的将艺术内在地包含于形而上学之中从而形成思辨逻辑(哲学)的思路,我们可称之为从艺术到形而上学的"前进式"或"扬弃式"思路。这两种思路在承认艺术与形而上学内在统一的前提下殊途同归。以此为背景解读黑格尔哲学,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与艺术之思的内在关联。尽管思辨哲学长期以来遭到人们的普遍歧视,但只要我们崇尚一种既是理性的又是自由的思考(沉思),黑格尔的"思辨的艺术品"将艺术之思包容于概念之中的思想进路仍然具有拯救形而上学的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1年02期)
钱广华[6](2010)在《黑格尔的“思辨的反思”——形而上学的“心灵之梦”》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反思便没有哲学,没有"思辨的反思"便不能进入黑格尔思辨形上学的体系。思辨体系建构了一个理念论的理想主义,它以现实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矛盾的推移与发展,走向绝对真理,达到"心灵自由",实现精神的理想。(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0年07期)
吴宏政[7](2009)在《先验思辨逻辑初探——关于“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逻辑研究之上的。总体上说,如果按照逻辑适用范围的有效性来划分,它可以分为知性逻辑和思辨逻辑:前者适用于经验界,后者适用于本体界。如果从逻辑是否与主体的先验活动相关,逻辑可划分为客观逻辑与先验逻辑:前者包括形式逻辑和思辨(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09年08期)
吴宏政[8](2009)在《前提批判: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哲学通论》中的哲学基础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着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侯宗肇[9](1991)在《反思辨形而上学的不同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少有从整体上评析现代西方哲学的,本文作一点尝试。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批判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体系中产生的,但有不同的内容和指向。由于现代西方哲学在反思辨形而上学时抛弃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正确把握对象,常常从一种片面性陷入另一种片面性。现代西方哲学的演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4期)
思辨形而上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对象的把握与人的认识机能相关。按照黑格尔关于人的认识功能的区分,把握形而上学对象主要有叁种形式:直观形式、表象形式和概念形式。在叁种形式中,根据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哲学原则,黑格尔认为概念形式是成就形而上学内容为真理形态的最佳形式。对黑格尔关于叁种形式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它们在表达形上对象时的作用、特点以及优势与局限,可以揭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辨形而上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聪.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形而上学重建——从思辨艺术理论到马克思哲学[J].求是学刊.2018
[2].张宗艳.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J].社会科学辑刊.2015
[3].张宗艳.思辨概念的形而上学本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4
[4].吴宏政.先验思辨逻辑的开端——费希特对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王天成.思辨形而上学的艺术品格[J].社会科学辑刊.2011
[6].钱广华.黑格尔的“思辨的反思”——形而上学的“心灵之梦”[J].学术界.2010
[7].吴宏政.先验思辨逻辑初探——关于“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新思路[J].哲学研究.2009
[8].吴宏政.前提批判:内在形而上学的思辨原理——《哲学通论》中的哲学基础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9].侯宗肇.反思辨形而上学的不同走向[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