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企业成长与政府的作用——美国政府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宋强[2](2020)在《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被视作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且对该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提高生活质量和重构经济结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各样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多种政策来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了大量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辽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且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化水平不高,中小企业也由于受自身条件、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的举步维艰,影响着通辽市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通过对比美国、日本和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的政策,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结合通辽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现有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从构建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建设、健全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通辽市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石天唯[3](2017)在《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促使金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普遍遭遇融资困难的窘境,其根本原因在于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交易成本高问题,需要自发性的市场调节加以克服;中小企业是各国创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革新、稳定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力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忽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当市场调节不能继续向中小企业增加资金配置时,无法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强制性的政策干预加以治理。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要克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与市场失灵等三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美国小企业(small business,相当于中国语言习惯的“中小企业”概念)融资体系依托于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和美国政府富有成效的干预机制,在小企业复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市场调节和政策干预的双重作用,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高成长型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由此,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能够较好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融资体系范式。本研究试图从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经验中挖掘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以期有效缓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按照融资权益的性质划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构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划分为债务性融资体系与权益性融资体系。首先,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债务性融资渠道与权益性融资渠道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本途径;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别从美国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与权益性融资体系入手,根据克服融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市场失灵等三方面问题的基本途径,采用趋势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下不同融资方式或者政策干预手段的运行机制与融资效果,重点研究其在克服三方面问题所进行的创新、改进与调节;最后,基于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结果,结合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现实情况,分别从中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投资人、政府等三个方面提炼美国经验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启示。这些启示主要包括: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启示,一是要努力占据并保持融资竞争优势,恪守诚信;二是要主动配合中小企业投资人收集其融资决策所需的信息;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中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还要努力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要充分利用现有融资平台与中介服务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要遵循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则与规律,在竞争中争取额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会。对中国中小企业投资人的启示,一是要以提高关系型融资机制的运行效率为核心,采用积极的手段克服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高问题;二是要转变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观念,摆正长期性的投资战略目标;三是要提高自身专业质素与投资管理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降低融资机制运营成本;四是要确保投资行为符合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运行规律,适时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提高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对中国政府的启示,一是在政策干预机制方面,中国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援助与支持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全面构建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建制,要根据市场失灵程度有针对性地规划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干预机制;二是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既定制度安排方面,中国政府应该构建激励关系型借贷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模式;应该适度培育面向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应该引导民间资本建设专业化的天使资本融资市场;应该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市场化的风险资本融资市场;应该逐步建设多渠道、多层级的股权交易市场。
王晓丹[4](2016)在《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产业间抑或产业内的全球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精细。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做出调整或改变。另外,多年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一直处在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其生产经营越来越步履维艰!如何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培育并打造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经济体,不仅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调研结果表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尽管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试图改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问题或制约因素,例如,当前的外贸管理体制落后,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市场准入难,以及企业融资困难,信息缺乏等。笔者认为,若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除了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需要“苦练内功”以外,更需政府的强力介入,即亟需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以彻底改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被动局面,切实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选择《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为论文题目,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机制需求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的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框架及对策,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首先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内容是“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其次归纳总结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因素。第三章内容是“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这一部分,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归纳出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这一部分基于保障机制概念及功能的阐述,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第五章内容是“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首先阐释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其次设计出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最终提出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张婧[5](2015)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快速,创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小企业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凭借灵活的经营模式、创新的技术实力成为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主要支持力。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占比较小,却贡献了大部分的就业岗位、税收以及创新技术成果,对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研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其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专业,导致其获取融资困难。尤其是在整个经济形势下行的局势下,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小企业生存面临极大的考验。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发展都极为重视,颁布了很多扶持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涵盖税收减免、金融扶持、健全担保、鼓励上市等方面的政策,然而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管理的职能缺失,使得相关政策未能有效地落实。本文通过国内外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政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完善的扶持政策建议。要打破旧的观念,健全国家立法制度,优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干预职能,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稳定健康地发展。
王玉娥[6](2014)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以来,全国各地方纷纷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和力量。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成长中因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不确定性强等特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需要靠政府政策加以调整和改变。因此,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探寻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分析企业成长环境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成长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模型,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与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企业成长环境的中介作用、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以及企业成长环境和企业成长在控制变量上的差异性四类假设,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结论:(1)丰富了政策作用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基于企业成长的视角,从政策要素整体出发,通过实证,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弥补了目前单项政策研究的不足,从而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政策作用企业成长的程度不同,其中,财税政策影响程度最大,而社会化服务政策则反向影响企业成长。(2)验证了企业生命周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政策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成长作用程度的不同,本论文在这些理论基础上,采用分组对比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在政策作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政策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调节作用的角色,原因在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对政策的需求不同。(3)探索发现了企业成长环境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本文在前人研究政策与企业成长、政策与企业成长环境、企业成长环境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企业成长环境在政策作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中介作用检验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经由了企业成长环境各要素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
赵亚静[7](2012)在《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温家宝),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搞好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关乎国家长远利益乃至兴衰成败,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从世界范围看,自主创新是后发国家(主要是创新型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状况,即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使用、保护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则是,许多中小企业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非知识产权”状态即知识产权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及健康发展。解决上述问题,除了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苦练内功”,更须政府的强力介入,即亟需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用以有效改变中小企业的被动局面,切实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政策体系框架,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本文主体部分由六章内容所构成:第一章内容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意义和基础理论”。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概念界定,分析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基础理论。第二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背景、问题及原因分析”。这一部分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法律和大型企业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内容是“典型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四类典型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经验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界定与我国相关政策概述”。首先界定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其次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政策。第五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特征、需求与借鉴”。本章对行将构建的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特征、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四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经验,及其对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借鉴。第六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本章在阐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我国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对策措施。
庄佳林[8](2011)在《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均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显得突出和重要。截至2009年,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42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对我国GDP总量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乡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活力、拓宽就业渠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在增长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出的是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等,这些问题给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管理学者都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政府均采取一系列财政等支持政策,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我国是近十年来,开始逐步重视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2002年6月,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制订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起施行。这是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对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财政、税收均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该法律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因素等原因,以及“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还不完善。国内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支持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的研究成果也较少。研究和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的规律性,采用财政政策促进其健康成长,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财政政策作为政府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如何运用财税手段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目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紧密围绕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动因、背景、政策指向和路径选择的研究框架,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理念贯穿于各个章节。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财政、税收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借助于数据分析、图形、表格、案例等,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的引导作用和采取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发展机遇和主要障碍,回顾和分析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借鉴其他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构建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补贴;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其次,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产业中各个环节特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行增值税、所得税等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最后,在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的同时,需要完善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其他配套政策。在财政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作用机制下,产生政策作用的合力,共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本论文力图从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新视角,研究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出调整中小企业标准界定等建议,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手段对中小企业投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总体框架,为完善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使得这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袁宏[9](2011)在《论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公共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是现代政府采购政策及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政府采购制度在满足政府日常行政需求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发挥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采购特性的内在要求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然。早在100多年以前,美国就建立了政府采购制度,其是政府采购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之一,也是赋予政府采购较多政策性功能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04年修改的《联邦政府采购条例》,在实体和程序方面进一步细化了联邦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市场的规定。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公共采购领域,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法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其设有小企业规模标准制度、小企业预留制度、小企业分包计划、小企业竞争示范计划等。其中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有:全面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设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以及健全的政府采购审查机制。而我国的政府采购立法起步较晚,直至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才在中央层面建立了长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基本法律框架,但这些规定都还停留在较为原则性规定层面,亟待细化。与中央立法相比,地方立法走得更远,已经开始了以制定规章的方式探索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但由于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现状不是很理想。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对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的全而认识、缺乏相关的政府采购配套制度以及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完善建议:提高对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的认识、以补正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市场难的问题、构建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以及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余锦丽[10](2010)在《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也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解决社会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信息传递便捷的今天,中小企业更是推动社会进行自主创新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主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短缺,技术装备率低,竞争力差等方面的劣势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如何扶持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内外经济学家已经从政策、融资、市场等各个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中小企业为对象,并对重庆市中小企业展开调研,立足于具体实际,发现其基本特征并找出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其发展的所需要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为重庆市中小企业有良好的发展,提高重庆市中小企业群体的竞争力和增强重庆市城市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选题领域相关理论综述及评价,研究方法及思路的安排做一一简介。第二章,相关理论问题探讨。首先,对中小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概括分析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并对我国中小企业划分进行简要介绍。此外,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及就业保障及重庆特殊的城乡改革等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其次,对成长环境概念、其要素构成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同时,构造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SIMPF模型。第三章,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及其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对重庆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成长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国内外经验综述。在对世界上部分国家、地区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的经验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重庆市可以从这些经验中获得哪些方面的启示。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意大利、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措施,尤其是外部支持体系诸多方面的借鉴,对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有重大启示意义。第五章,结论及对策。重点对重庆为了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应当采取哪些方面的对策措施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应怎样建立起中小企业综合扶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二、小企业成长与政府的作用——美国政府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企业成长与政府的作用——美国政府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现行政策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凸显发展新格局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要性和政策措施 |
第一节 通辽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一、通辽市经济概况 |
二、通辽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一、税收优惠政策 |
二、财政扶持政策 |
三、金融服务政策 |
四、人才引进政策 |
第三节 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国内外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中小企业政策 |
一、美国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发展历程 |
二、美国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构成 |
第二节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政策 |
一、日本中小企业管理体系 |
二、日本中小企业政策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深圳市中小企业政策 |
第四节 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 |
一、优化政策环境 |
二、完善服务体系 |
三、金融财税扶持政策 |
四、提升竞争力、促转型发展 |
第五节 国内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 |
二、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三、高效的金融财税政策 |
四、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第四章 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财税政策不完善 |
三、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
四、服务机制不健全 |
五、创新激励支持不够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扶持政策与现实需求不完全匹配 |
二、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存在不足 |
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足 |
第五章 改进和完善通辽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 |
一、制定地方性中小企业法规细则 |
二、完善政策体系和配套政策 |
第二节 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 |
一、制定完善税收政策体系 |
二、强化税收主体服务能力 |
三、提升纳税人意识和税收环境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
一、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担保机制 |
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信贷结构 |
三、提升服务水平,鼓励金融创新 |
第四节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建设 |
一、做强服务机构 |
二、提升服务能力 |
第五节 健全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 |
一、补齐政策短板、支持企业创新 |
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动力 |
三、完善助力模式、推动“互联网+”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通辽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 |
二、美国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研究 |
三、美国小企业权益性融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中小企业 |
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
一、信息不对称 |
二、交易成本高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下各融资渠道建设的基本途径 |
一、债务性融资渠道建设的基本途径 |
二、权益性融资渠道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三章 美国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 |
第一节 金融机构借贷融资 |
一、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概况 |
二、服务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融资方式 |
三、服务小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模式 |
四、拓展小企业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渠道的政策干预方式 |
第二节 高收益债券融资 |
一、高收益债券融资概况 |
二、高收益债券的交易规则 |
三、高收益债券的市场监管机制 |
四、高收益债券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三节 其他债务性融资方式 |
一、债务性内源融资 |
二、商业信用融资 |
三、民间借贷融资 |
第四章 美国小企业权益性融资体系 |
第一节 权益性内源融资 |
一、权益性内源融资的重要性 |
二、权益性内源融资的可得性 |
三、扩展小企业权益性内源融资来源的财政政策干预 |
第二节 权益性外源融资 |
一、天使资本融资 |
二、风险资本融资 |
三、公募股权资本融资 |
四、权益性外源融资对高科技小企业的适用性 |
第三节 股权交易市场 |
一、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体系结构 |
二、股权交易市场类型的划分 |
三、股权交易市场对小企业权益性外源融资的影响 |
第五章 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小企业的启示 |
一、对一般中小企业的启示 |
二、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启示 |
第二节 对中小企业投资人的启示 |
一、对金融机构的启示 |
二、对证券市场上合格机构投资人的启示 |
三、对天使投资人的启示 |
四、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启示 |
第三节 对政府的启示 |
一、美国政府政策干预机制对中国政府的启示 |
二、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既定制度安排对中国政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及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 |
(一)中小型企业 |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 |
(一)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 |
(二)有助于吸纳劳动者就业以缓解社会压力 |
(三)有助于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程 |
(四)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 |
(五)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 |
三、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分布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结构现状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的现状 |
(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的市场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一)机制的灵活性 |
(二)运营的新颖性 |
(三)经营的补充性 |
(四)产品的区域性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内部制约因素 |
(二)外部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 |
(一)美国的实践 |
(二)日本的实践 |
(三)意大利的实践 |
(四)德国的实践 |
二、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理念的一致性 |
(二)目标的明确性 |
(三)主体的立体型 |
(四)客体的趋同性 |
(五)政策的有效性 |
三、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组织保障是促进发展的基础 |
(二)法律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根本 |
(三)资金保障是促进发展的要素 |
(四)技术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武器 |
(五)配套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条件 |
第四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保障机制概念的界定 |
(一)关于“保障”解析 |
(二)关于“机制”的解析 |
(三)保障机制的概念 |
(四)保障机制的功能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成长各阶段存在着对保障机制的需求 |
(二)政府有必要保障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 |
(三)建立保障机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 |
一、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必须坚持法律引导规范发展的原则 |
(二)必须坚持均衡发展原则 |
(三)必须坚持直接间接支持相结合原则 |
(四)必须坚持分门别类的指导原则 |
(五)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
(一)保障体制框架 |
(二)保障制度框架 |
(三)保障过程框架 |
三、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体制保障 |
(二)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三)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过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背景 |
二、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小企业概念和界定 |
一、中小企业划分 |
二、中小企业特点 |
第二节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理论 |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企业创新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扶持政策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
一、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部原因 |
二、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原因 |
第三节 我国主要省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一、上海市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二、天津市注重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
三、北京市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境 |
四、云南省专项扶持文化产业特色的中小企业 |
五、内蒙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六、甘肃省规范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环境 |
七、四川省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
第四章 国外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一、推行国家立法制度 |
二、设立专门政府机构 |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
第二节 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一、构建国家法律体系 |
二、成立专门政府机构 |
三、落实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
第三节 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一、强化法律宏观调控 |
二、职能机构协同配合 |
三、财政金融政策并重 |
第四节 国外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对比 |
一、美、日、德三国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相同之处 |
二、美、日、德三国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不同之处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
第一节 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导向 |
一、加强政策引导的原则 |
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三、因地制宜、细化行业的原则 |
第二节 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有效措施 |
一、立法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
二、完善政府机构职能和信息服务体系 |
三、优惠的财政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
四、构建灵活多样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视角及意义 |
1.2.1 研究视角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相关研究 |
2.1.1 企业成长概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 |
2.1.4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 |
2.1.5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模式 |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相关研究 |
2.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概念 |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组成 |
2.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作用相关研究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与企业成长关系相关研究 |
2.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与企业成长环境关系相关研究 |
2.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影响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成长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3.2.1 政策对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 |
3.2.2 企业成长环境的中介作用 |
3.2.3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 |
3.2.4 控制变量的选择和研究假设 |
3.3 研究假设归纳总结 |
第四章 数据获取 |
4.1 问卷设计 |
4.2 变量的测量 |
4.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的测量 |
4.2.2 企业成长的测量 |
4.2.3 企业成长环境的测量 |
4.2.4 生命周期的测量 |
4.2.5 企业规模的测量 |
4.3 预调研 |
4.3.1 预调研问卷形成 |
4.3.2 预调研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4.3.3 预调研数据分析 |
4.4 正式样本数据收集与描述 |
4.4.1 数据收集 |
4.4.2 样本描述 |
第五章 数据质量分析 |
5.1 因子分析方法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信效度分析 |
5.2.2 企业成长信效度分析 |
5.2.3 企业成长环境信效度分析 |
5.2.4 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规模信效度分析 |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6.1 分析方法 |
6.1.1 相关性分析 |
6.1.2 结构方程模型 |
6.1.3 分组调节回归分析 |
6.2 描述性统计 |
6.3 假设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1 相关性分析 |
6.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分析 |
6.3.3 企业成长环境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4 企业生命周期调节作用分析 |
6.3.5 企业成长环境和企业成长在控制变量上的差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7)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
四、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意义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概念的界定 |
一、 中小企业 |
二、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 |
三、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 |
第二节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重大意义 |
一、 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
二、 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
三、 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第三节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基础理论 |
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二、 技术创新理论 |
三、 知识经济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背景、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背景 |
一、 法律背景 |
二、 大型企业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知识产权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 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内因分析 |
二、 外因分析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典型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主要经验 |
一、 科技领先型国家——美国的主要经验 |
二、 技术赶超型国家——日本的主要经验 |
三、 引进创新型国家——韩国的主要经验 |
四、 发展调整型国家——印度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典型国家经验对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启示 |
一、 开展知识产权建设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和必然行为 |
二、 政府要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四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界定与我国相关政策概述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界定 |
一、 政策及中小企业政策 |
二、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 |
三、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政策概述 |
一、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政策的沿革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特征、需求与借鉴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特征 |
一、 政策主体的层次性 |
二、 政策功能的多样性 |
三、 政策对象的差异性 |
四、 政策工具的灵活性 |
五、 政策内容的多元性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需求分析 |
一、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主客体 |
二、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功能 |
三、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结构 |
四、 政府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国外经验借鉴 |
一、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四国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经验 |
二、 我国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对四国经验的借鉴 |
第六章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 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
二、 分类指导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动态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 |
四、 直接政策与间接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
五、 各类政策间体现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
第二节 我国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对策 |
一、 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
二、 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对策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小企业——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者 |
1.1.3 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中的困境 |
1.1.4 中小企业——政府的责任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界定 |
1.3.2 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及其构成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及政策研究 |
1.4.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政策研究 |
1.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2 论文不足 |
2. 中小企业及财政政策相关理论 |
2.1 企业一般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 |
2.1.2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
2.2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 |
2.2.1 经济进化论 |
2.2.2 不完全市场论 |
2.2.3 规模经济论 |
2.2.4 产业(或部门)分工论 |
2.2.5 生产力促进论 |
2.2.6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7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评述 |
2.3 公共财政与市场失灵相关理论 |
2.3.1 市场失灵及表现形式 |
2.3.3 公共财政与市场失灵 |
2.3.4 公共财政特点和内涵 |
2.3.5 公共财政政策职能与效应 |
2.4 政府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相关理论 |
2.4.1 政府与市场关系综述 |
2.4.2 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 |
2.4.3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2.4.4 政府与中小企业博弈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小企业界定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3.1 中小企业界定 |
3.1.1 中小企业定性界定 |
3.1.2 中小企业定量界定 |
3.1.3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3.1.4 对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分析 |
3.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沿革 |
3.2.1 改革开放前发展情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 |
3.3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3.3.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情况 |
3.3.2 中小企业产业、行业和区域分布情况 |
3.4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
3.4.1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
3.4.2 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 |
3.4.3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
3.4.4 生产专业化、产品种类丰富 |
3.4.5 科技水平差别较大 |
3.4.6 生产要素缺失、生存脆弱 |
3.4.7 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 |
3.5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3.5.1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3.5.2 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
3.5.3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
3.5.4 推动国民经济科技创新 |
3.5.5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者 |
3.5.6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
3.6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困境与问题 |
3.6.1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差别大 |
3.6.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3.6.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3.6.4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缺失 |
3.6.5 中小企业粗放式发展现象严重 |
3.7 本章小结 |
4. 我国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演进与存在问题 |
4.1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2 改革开放推进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3 改革开放新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3.1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完善 |
4.3.2 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
4.4 近十年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与分析 |
4.4.1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 |
4.4.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 |
4.5 现行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财政资金规模小、政策效果不强 |
4.5.2 财政政策综合协调性不足 |
4.5.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仍需完善 |
4.5.4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力度不够 |
4.5.5 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1.1 美国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
5.1.2 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小企业 |
5.1.3 拓展小企业融资政策 |
5.1.4 扶持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1.5 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小企业发展 |
5.2 法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2.1 法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法国中小企业财税支持政策 |
5.3 英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3.1 英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3.2 英国支持中小企业财税政策 |
5.4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4.1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4.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5.4.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5 韩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5.1 韩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特点 |
5.5.2 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 |
5.5.3 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5.5.4 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
5.6 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综述与启示 |
5.6.1 支持中小企业制度体系健全 |
5.6.2 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系统化 |
5.6.3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支持方式 |
5.6.4 政府在支持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 |
5.6.5 多种渠道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
5.6.6 注重对科技创新和就业方面的支持 |
5.7 本章小结 |
6.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必要性及总体思路 |
6.1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必要性 |
6.1.1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 |
6.1.2 发挥财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
6.1.3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为各国通行规则与成功经验 |
6.2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原则 |
6.2.1 市场化原则 |
6.2.2 结构性原则 |
6.2.3 协同性原则 |
6.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目标 |
6.4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工具 |
6.4.1 财政支出政策工具 |
6.4.2 税收政策工具 |
6.5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作用机理 |
6.5.1 财政支出政策作用机理 |
6.5.2 税收政策作用机理 |
6.6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策略 |
6.6.1 一般性政策支持方式 |
6.6.2 选择性政策支持方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7.1 调整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及统一各类政策 |
7.1.1 调整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并完善相关法规 |
7.1.7 统一中小企业各类财政政策 |
7.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
7.2.1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各项发展基金作用 |
7.2.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补贴政策 |
7.2.3 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 |
7.2.4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政策 |
7.2.5 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政策 |
7.2.6 财政出资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
7.2.7 财政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
7.2.8 财政促进中小企业绿色生产方式 |
7.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7.3.1 支持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7.3.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政策 |
7.3.3 引导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 |
7.3.4 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税收政策 |
7.3.5 加强服务、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
7.4 其他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
7.4.1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 |
7.4.2 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
7.4.3 规范政府经济职能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论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公共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公共政策之功能 |
第一节 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的含义 |
第二节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功能之内在本质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则 |
第二章 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及主要制度 |
第一节 小企业规模标准制度 |
第二节 小企业预留制度 |
第三节 小企业分包计划 |
第四节 小企业竞争示范计划 |
第三章 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益经验 |
第一节 全面的政府采购政策 |
第二节 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三节 专职的小企业管理局 |
第四节 健全的采购审查机制 |
第四章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制度 |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缺陷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中小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
1.2.2 企业成长环境理论研究综述 |
1.2.3 企业成长与成长环境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结论 |
1.4.2 创新之处 |
2 中小企业及其成长环境的界定及其意义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 |
2.1.1 中小企业的一般界定及其划分标准 |
2.1.2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 |
2.1.3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 |
2.2.1 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2.2.2 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
2.2.3 社会稳定的调节仪器 |
2.2.4 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 |
2.2.5 建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基础 |
2.3 企业成长概念、成长环境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意义 |
2.3.1 企业成长的概念 |
2.3.2 企业成长环境构成要素 |
2.3.3 成长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3 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
3.1 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 |
3.2 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市场环境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
3.2.2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弱且不配套 |
3.2.3 金融环境阻碍中小企业融资 |
3.2.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2.5 自主创新环境不容乐观 |
3.2.6 自主创业的风气和意识较差 |
4 国内外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支持体系经验综述及启示 |
4.1 欧美国家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支持体系经验综述 |
4.1.1 美国:有力的制度保障 |
4.1.2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王国 |
4.2 亚洲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支持体系经验综述 |
4.2.1 日本:完善的财政金融政策 |
4.2.2 台湾:优越的辅导体系 |
4.3 部分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5 改善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
5.1 建立重庆市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
5.1.1 建设我国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5.1.2 建设支持促进自主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
5.2 建立重庆市中小企业微型金融体系 |
5.2.1 建立中小企业专属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 |
5.2.2 建立新型资金担保体系 |
5.3 建立重庆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与支持体系 |
5.3.1 促进中介公司产业化 |
5.3.2 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平台 |
5.3.3 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 |
5.3.4 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集群体系 |
5.4 建立基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下的城乡中小企业社会化支持与服务体系 |
5.4.1 创造有利于引导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
5.4.2 引导农民建立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中小企业 |
5.4.3 引导农民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城乡中小企业集群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调查问卷 |
附件2:《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调研报告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小企业成长与政府的作用——美国政府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2]通辽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D]. 宋强.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美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 石天唯.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4]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5]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D]. 张婧.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6]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 王玉娥.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7]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研究[D]. 赵亚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庄佳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9]论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公共政策[D]. 袁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 [10]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余锦丽. 重庆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