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浩,汪敏[1](2021)在《特高含水油田断层边部三维定向井设计及实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PB油田断层边部井网密度仍相对较低。根据资料分析该区以薄差储层分布为主,断层边部剩余油相对富集,但采用常规直井开发无法有效动用剩余油。为最大程度挖潜断层边部剩余油,遵循"平面上找厚砂,纵向上兼顾多层"的设计原则,在钻井工艺可行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沿断层面部署三维定向井的设计思路。应用断层面精细刻画、砂体立体解剖、剩余油定量描述等多方面的成果,借助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新性地设计顺断层走向的三维定向井1口。该井完钻后砂岩厚度20.0 m,有效厚度16.4 m,投产初期产油量13 t/d,综合含水率70.1%。该井相较于设计时的预测指标,在储层厚度和产量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成功部署在思路拓展和井型设计方面对断层边部剩余油的挖潜都具有借鉴意义。
王哲麟,师永民,潘懋,汪贺,马子麟[2](2021)在《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低渗砂岩储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问题,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联合能谱(EDS)分析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边缘矿物的形态、表面粗糙程度、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据此,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半自由油岛、半自由油雾、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5个类型。
王芮,刘逸强[3](2019)在《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集层构型精细解析》文中指出针对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集层存在的砂体横向变化大、砂泥分界认识不清、沉积物内部和沉积物之间非均质性强、剩余油挖潜难度越来越大等难题,基于河流相砂体沉积规律,结合岩心、测井、生产等动静态资料,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对曲流河储集层进行七、八、九级构型划分,识别出单一河道、单一点坝、单一侧积体和侧积层等级次的构型单元,并计算出单一河道的宽度、单一点坝的长度和厚度、单一侧积体的宽度以及侧积层倾角等参数。根据储集层构型精细解析结果,最终分析认为,受侧积夹层的影响,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集层点坝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高于中下部,且驱油效率较低,为羊二庄油田下步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更可靠的地质依据。
付勇[4](2018)在《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东部老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田开发“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呈“整体分布零散,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论文以羊二庄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油田现阶段存在的开发矛盾从层间、层内矛盾转化为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矛盾,剩余油分布复杂,而原有基于沉积微相的地质模型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矛盾这一问题,论文在精细的储层构型理论的指导下,解剖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建立基于储层构型的精细地质模型,结合油藏工程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建立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为老油田二次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区共发育三种类型曲流河:片状曲流河、交织条带状曲流河和孤立型曲流河,曲流河单一河道空间叠置模式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交错叠置型、非下切叠置型和孤立型四种类型。发育一种类型辫状河:深的常年性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叠置类型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小面积叠置型、非下切层状叠置型和孤立型。曲流河侧积层平均倾角为5°,滩头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58°,滩尾落淤层平均倾角为0.69°,滩翼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04°。研究区剩余油分布受断层、微构造、构型要素、构型界面、注采井网、射孔类型和井型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单一河道侧缘和河道切叠处、构造高部位和废弃河道附近;垂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叠置砂体上部、点坝砂体中上部和井距较大、波及程度差的油层中上部。在单一因素控制剩余油分布基础上,优选关键因素,总结研究区多因素耦合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河道砂体切叠—注采井网—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侧积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辫流带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落淤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
宋舜尧[5](2018)在《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文中提出ZSG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已投入开发30余年,开发效果低下。油田构造背景为断层复杂化的背斜,圈闭类型以复杂断块和岩性圈闭为主。岩性为细砂、中砂岩,储层整体评价为低孔低渗储层,其中下第三系布心组三段Ⅱ、Ⅲ油组储层分布比较稳定,砂体厚度范围在15-30m,其他油组横向变化较大。油藏类型为复杂断块的构造和岩性油藏,油藏规模小,油气层间互,无统一油水界面,油藏边底水能量较弱。针对ZSG油田布三段油藏关系复杂,低压低渗,无驱动能量的地质油藏特征,通过细化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评价储层特征、完善三维地质模型、落实油气藏规模等研究手段,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开展剩余油气分布研究,深入挖掘油气藏潜力,为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提供地质依据,以解决ZSG油田低效开发问题。本论文综合应用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地震数据、生产及动态监测数据,充分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等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油藏构造、储层、流体等开发地质特征做出认识和评价,量化剩余油分布,指出有利的挖潜目标。油藏剩余潜力集中在动用程度低的N26井区Ⅱ小层,N18井区Ⅲ4小层,天然气剩余潜力集中在Z7断块。Ⅱ小层剩余油潜力大地区,可以通过完善注采井网的方式来挖潜。Ⅲ4小层低孔低渗储层,需要整体压裂改造。
栗亮[6](2018)在《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樊29块为典型的浊积低渗油藏,历经多年勘探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剩余油的分布不仅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和动态开发因素等方面控制,在油田开发后期,微构造对于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也日趋明显,且在油井投入生产以后,其生产状况也往往受到微构造的影响,微构造研究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地质构造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将樊29块沙三中亚段四砂层组划分为42、43、44和45共四个小层,其中各小层内部均划分出4期单砂层,共16期单砂层。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指出目的层段为湖底浊积扇沉积,主要发育中扇亚相和外扇亚相,其中中扇亚相又划分为水道主体、水道间、朵叶体和中扇侧缘等微相,同时建立符合研究区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16套单砂层顶、底面微构造图,在研究区共识别出8种微构造类型,包括微背斜、微鼻状、微断鼻、微向斜、微沟槽、微断沟、微斜面、微阶地等,发育最广泛的微构造是微斜面和微鼻状构造。识别出顶凸底凸、顶平底平、顶凹底凹、顶凸底平、顶平底凹、顶凹底平等6种微构造顶底配置模式,顶凸底凸配置模式最为常见。受宏观地形控制,微构造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地形相对平缓的中部高点周围,微鼻状和微沟槽构造围绕高点呈环状相间出现,微构造发育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研究区微构造的成因主要有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以非构造成因为主。非构造成因主要有沉积环境、差异压实作用和古地形等,其中微构造发育的继承性主要受控于古地形的起伏和断层作用。结合生产数据,指出正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高产井,负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低产井。顶凸底凸配置模式上油井产量最高,顶凹底凹、顶凹底平配置模式上的油井产量低。通过沉积微相图与微构造图叠合,发现正向微构造与水道主体微相叠合,油井产量最高。同一沉积微相带上相邻井因所处微构造类型不同,产量相差大。
陈乐[7](2018)在《中原油田文79南断块储层结构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文79南块位于东濮凹陷文留构造文79断块的南端。该区油藏相对整装,断裂相对不发育。目前该区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调整潜力巨大。储层结构非均质性复杂,储层变化较大,导致油井见水困难或水淹较快,使得研究区采收率较低。因此,本论文期望通过对储层内部结构的解剖,弄清楚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差异流动,为该区挖潜剩余油提供参考。本论文以沙二下亚段为研究对象,在沉积认识基础上,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和沉积模拟实验,构建了本区的沉积模式。在模式的指导下,运用测井资料进行了储层内部结构解剖,建立了储层内部结构模型。然后,基于储层物性特征,分析了储层差异流动机制。再运用动态开发资料,采用“静态分析预测,动态检验验证”的思路,识别储层优势流动通道。最后,在储层内部结构分析、流体差异流动规律和储层优势流动通道分析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了总结,预测剩余油富集区,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研究区沉积为浅水水下沉积,其沉积不同于一般以分流河道为骨架的具有统一的分流体系的三角洲,而是一种以单一朵体为基本单元的叠覆沉积模式。储层内部结构主要发育孤立朵体、侧叠朵体和纵叠朵体三种叠覆样式,而依朵体接触关系可区别出紧密结合、局部相接和分离相叠等接触样式。2、研究区的储层分为朵体主体、朵体边缘和薄层状砂三种结构要素,其中朵体主体为主要的含油单元。不同储层单元流体的差异流动能力不同,朵体主体最好,朵体侧缘次好,薄层砂最差。不同储层结构单元的发育特征不同,识别出高渗屏蔽、低渗缓冲和分隔阻挡三种差异流动模式。这三种差异流动模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储层单元的物性及其相互接触关系。3、基于井史和生产动态资料,对注采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储层内部结构分析结果,分析了油水井之间的响应关系,识别了优势流动通道。4、研究区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剩余油,即高渗屏蔽造成的层间或平面剩余油、低渗缓冲造成的层间剩余油及非渗隔挡造成的朵体间不完善剩余油。其分别应采用注堵结合的注采效率改善、分注或改造储层的强化注水、钻新井或补孔的完善油砂体等思路进行挖潜。该研究为研究区剩余油预测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高含水油田优势流动通道研究提供借鉴。
王爽[8](2018)在《大庆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文中指出大庆萨北开发区位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最北部,本文研究区为萨北开发区的北部油水过渡带,全区发育萨尔图油层和葡萄花油层两套油层,5个油层组,15个砂岩组,51个沉积单元,平面砂体发育状况及储层物性差异明显,随着研究区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措施效果逐年变差,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拓宽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空间,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同时分析剩余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并寻找突破口,将小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做为提高剩余油研究精度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研究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及类型。本文通过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精细的地层格架,在取心井沉积相、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类型分析的基础的上,建立了测井相模式。在测井相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了单井相、剖面相及平面相分析,完成了各时间单元沉积微相研究,并总结了沉积模式,实现了砂体展布特征的精细刻画。结合区块开发动态资料,重点应用局部网格加密、平面网格小尺度、时间小尺度手段,完成了在相控下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提高了剩余油模拟精度。此基础上,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成果,总结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模式,最后针对不同的剩余油类型,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改善开发效果。综合研究表明,在过渡带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开展精细的沉积微相研究,并利用小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可为特高含水期精细挖潜提供技术支撑,有效释放了剩余油潜力空间,最终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目的。
邵志家[9](2017)在《纯化油田沙四上亚段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现有探明未动用的石油地质储量中,有58%为低渗透砂岩储层,这说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里,低渗透油藏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增产的重要资源基础。现在我国的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尤其是东部老油区,含水率普遍在90%以上,剩余油挖潜、综合调整已经成为各大油田保持产量的主题,研究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在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柱状岩心水驱油实验和微观仿真刻蚀模型实验,并最终分析了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两类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分为孔喉充填型、孔内半充填型、喉道滞留型、孔壁薄膜型、角隅型、分散油滴型六种,其中孔喉充填型、孔内半充填型剩余油是低渗储层最主要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未压裂模型和已压裂模型进行微观驱替实验表明,未压裂模型水驱之后以孔内半充填类型剩余油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水驱时,驱替液涉及范围较广和微观孔隙结构较差,非均质性较强。简单裂缝刻蚀模型喉道滞留型微观剩余油含量降低,孔喉充填型、角隅型剩余油含量升高,这主要与水驱主要沿裂缝流动导致驱替液波及范围略有降低,主流运移通道水洗严重有关。网状裂缝刻蚀模型孔喉充填型剩余油含量大幅度降低,这主要与体积压裂之后形成的网状裂缝,增大了驱替液波及范围,并且减小了绕流区的分布面积有关。三类模型中网状裂缝模型驱油效率最高,简单裂缝模型次之,未压裂模型最低。剩余油形成的机理主要有毛细管封闭作用、孔内驱替液剥离作用、孔内驱替液突进作用、角隅捕获作用。
郭伟[10](2016)在《利津油田利7块沙二段剩余油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津油田利7块油藏经过近四十年水驱开发,采出程度达到42.3%,综合含水率94.6%,油藏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该油藏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导致目前开发效果变差,如何进一步提高该油藏采收率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该油藏存在问题,首先开展了地质特征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地质认识,核算了油田储量。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油藏开发动态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水驱开发效果。在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目前油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评价方法,对不同油价下的合理井距、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单井产能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参数技术界限,并设计了油藏调整方案,预测了开发调整效果。通过油藏描述成果,利用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油藏数值地质模型,核实计算储量为377.1万吨。层间干扰、停产停注井多和注水井分注率低是影响水驱效果的主要原因;采用水驱特征曲线标定水驱采收率为52.5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高部位和井网控制程度差的部位。在70美元/桶的油价下,合理井网密度为11.6口/平方公里,经济极限单井累计产油量为0.6万吨。油藏合理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在18MPa,初期注采比1.3。调整方案实施后,预测前三年累计增产油量1.4万吨。
二、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特高含水油田断层边部三维定向井设计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定向井井区地质构造特征及井位优选 |
2.1 精细构造解释 |
2.2 精细刻画厚砂体发育特征 |
2.2.1 横、纵向结合明确各层砂体发育特征 |
2.2.2 依据厚砂体叠置关系确定优势方向 |
2.2.3 根据注采关系评价剩余油富集区 |
2.2.4 三维砂体立体显示 |
3 定向井轨迹优化设计 |
3.1 定向井轨迹设计原则 |
3.2 定向井轨迹优化及预测钻遇效果 |
3.2.1 定向井轨迹设计过程 |
3.2.2 定向井轨迹设计结果 |
4 定向井完钻效果评价 |
5 结 论 |
(2)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低渗砂岩储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来源与基本特征 |
1.1 样品来源 |
1.2 矿物组成 |
1.3 孔隙形态定量表征 |
2 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 |
2.1 技术原理与鉴定方法 |
2.2 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 |
2.3 微观剩余油能谱分布特征 |
3 微观剩余油赋存规律的矿物学机制探讨 |
3.1 黏土矿物包围型孔隙 |
3.2 骨架矿物包围型孔隙 |
3.3 组合包围型孔隙 |
4 结论 |
(3)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集层构型精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储集层构型分析 |
1.1 七级构型分析 |
1.1.1 河道砂岩厚度变化趋势及突变 |
1.1.2 动态分析法 |
1.1.3 井震结合分析河道展布 |
1.2 八级构型分析 |
1.2.1 单井识别单一边滩 |
1.2.2 单一边滩平面特征 |
1.3 九级构型分析 |
1.3.1 单井识别边滩内部夹层 |
1.3.2 井间识别九级构型 |
2 剩余油挖潜认识 |
3 结 论 |
(4)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
1.2.2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2.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2.1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油层组划分对比 |
2.2.2 砂组和单层划分与对比 |
2.3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构型研究 |
3.1 沉积特征 |
3.2 储层构型界面划分方案 |
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特征与展布 |
3.3.1 构型要素 |
3.3.2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3.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演化规律 |
3.3.4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沉积模式 |
3.4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与展布 |
3.4.1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方法 |
3.4.2 曲流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
3.4.3 辫状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
3.4.4 研究区单一河道层次构型模式 |
3.5 点坝(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
3.5.1 点坝识别与精细刻画 |
3.5.2 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
3.6 点坝(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
3.6.1 点坝内部结构表征 |
3.6.2 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
第四章 油藏工程分析 |
4.1 油藏特征 |
4.1.1 油藏静态参数特征 |
4.1.2 渗流特征 |
4.1.3 初期开发特征 |
4.2 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现状 |
4.2.1 开发阶段划分 |
4.2.2 开发现状 |
4.3 开发效果评价 |
4.3.1 压力变化特征 |
4.3.2 产量变化特征 |
4.3.3 含水变化特征 |
4.3.4 水驱控制程度 |
4.3.5 注采井数比 |
4.3.6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4.4 剩余可采储量 |
4.4.1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
4.4.2 水驱特征曲线特征 |
4.4.3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 |
4.5 油藏开发面临问题 |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 |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
5.2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
5.2.1 地质模型 |
5.2.2 流体模型 |
5.2.3 渗流模型 |
5.2.4 动态模型 |
5.3 历史拟合 |
5.3.1 提高历史拟合精度方法 |
5.3.2 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原则 |
5.3.3 历史拟合结果 |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
6.1 油水运动规律 |
6.1.1 层间油水运动规律 |
6.1.2 层内油水运动规律 |
6.1.3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
6.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6.2.1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
6.2.2 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
6.2.3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6.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
6.3.1 断层和微构造 |
6.3.2 井型和射孔类型 |
6.3.3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 |
6.4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 |
6.4.1 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
6.4.2 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
1.2.2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进展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地质特征 |
2.2 勘探简况 |
2.3 开发概况及开发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发育特征 |
3.2 对比方法和原则 |
3.3 标准层的选择 |
3.4 沉积旋回特征 |
3.5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4章 构造特征研究 |
4.1 地震解释技术流程 |
4.2 井震结合精细层位标定 |
4.2.1 单井地震剖面层位标定 |
4.2.2 连井地震剖面层位标定 |
4.3 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4.3.1 断层解释技术 |
4.3.2 层位追踪技术 |
4.3.3 构造解释成图 |
4.4 构造特征 |
4.4.1 断裂系统分析 |
4.4.2 构造特征分析 |
第5章 储层分布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基本物性特征 |
5.4 储层特征平面分布 |
第6章 油气水分布特征与油气藏类型 |
6.1 油气水分布特征 |
6.2 流体性质 |
6.3 油藏温压特征 |
6.4 油气藏类型 |
第7章 剩余油气分布 |
7.1 储量计算 |
7.1.1 计算方法 |
7.1.2 计算单元 |
7.1.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7.1.4 储量计算结果 |
7.2 三维地质建模 |
7.2.1 数据准备及质量控制 |
7.2.2 构造建模 |
7.2.3 岩相建模 |
7.2.4 储层属性建模 |
7.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7.3.1 油气层动用程度 |
7.3.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8章 开发调整潜力 |
8.1 注水开发潜力 |
8.2 老区调整潜力 |
8.3 压裂增产潜力 |
认识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油藏开发特征 |
第三章 单砂层精细研究 |
3.1 单砂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1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原则与方法 |
3.1.2 建立骨架井网 |
3.1.3 选取标志层 |
3.1.4 单砂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
3.2 单砂层沉积微相研究 |
3.2.1 沉积相标志 |
3.2.2 沉积相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3.2.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微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1.1 微构造图件编制 |
4.1.2 微构造识别 |
4.1.3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2 微构造类型及特征 |
4.3 微构造配置模式及特征 |
4.4 微构造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成因 |
4.4.2 非构造成因 |
第五章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1 微构造对油井生产的影响机理 |
5.1.1 微构造影响注入水驱油方向 |
5.1.2 微构造影响油井控油范围 |
5.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1 微构造类型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2 微构造配置模式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3 微构造与沉积微相叠合对剩余油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原油田文79南断块储层结构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开发现状 |
第3章 储层内部结构分析 |
3.1 储层结构层次分析 |
3.2 储层结构解剖 |
3.3 解剖结果分析 |
第4章 差异流动分析与剩余油预测 |
4.1 不同储层结构单元差异流动能力分析 |
4.2 优势流动通道分析 |
4.3 剩余油富集模式及挖潜思路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大庆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沉积微相刻画研究现状 |
0.2.2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0.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1 主要技术研究思路 |
0.4.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构造特征 |
1.2 储层特征 |
1.2.1 隔层分布特征 |
1.2.2 非均质性描述 |
1.3 油藏特征 |
1.3.1 油藏类型 |
1.3.2 流体性质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研究 |
2.1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
2.2 微相类型及测井相模式 |
2.2.1 沉积背景 |
2.2.2 取芯井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 |
2.2.3 建立测井相模式 |
2.3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2.3.1 确定物源 |
2.3.2 单井相分析 |
2.3.3 剖面相分析 |
2.3.4 相带平面展布 |
第三章 剩余油研究 |
3.1 开采状况 |
3.2 油水分布 |
3.3 小尺度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 |
3.3.1 基于井震结合的沉积单元级精细构造建模 |
3.3.2 隔夹层三维表征技术 |
3.3.3 沉积相及属性确定性建模 |
3.3.4 构造粗化质量检查及属性粗化算法优化 |
3.3.5 多尺度数值模拟组合技术研究 |
3.4 剩余油控制因素 |
3.5 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模式 |
3.5.1 河道砂顶部剩余油 |
3.5.2 岩性尖灭区阻挡形成及低渗透带形成的剩余油 |
3.5.3 受注采不完善所形成剩余油分布 |
3.5.4 因油层物性差形成的剩余油 |
3.5.5 由于受到层间干扰所形成的剩余油 |
第四章 剩余油挖潜 |
4.1 优势渗流通道评价 |
4.2 剩余油挖潜措施 |
4.2.1 河道边部剩余油挖潜 |
4.2.2 物性差砂体内剩余油挖潜 |
4.2.3 河道砂顶部剩余油挖潜 |
4.2.4 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挖潜 |
4.2.5 断层局部遮挡剩余油挖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纯化油田沙四上亚段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研究现状 |
1.2.2 微观剩余油研究现状 |
1.3 工区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开发历程 |
1.3.3 开发方式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纯化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分析 |
2.1 岩性特征 |
2.2 物性特征 |
2.3 孔隙喉道类型及特征 |
2.3.1 孔隙类型 |
2.3.2 孔喉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柱状岩心驱替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条件 |
3.2 实验步骤 |
3.2.1 前期准备 |
3.2.2 孔隙度计算 |
3.2.3 渗透率计算 |
3.2.4 岩心驱替实验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3.3.2 水驱油实验数据分析 |
3.4 含油薄片荧光分析 |
3.4.1 饱和油、剩余油分布模式对比 |
3.4.2 水驱油后含油薄片微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孔隙模型驱替实验研究 |
4.1 刻蚀模型设计 |
4.1.1 压裂理论基础 |
4.1.2 岩石力学分析 |
4.1.3 未压裂、已压裂刻蚀模型设计 |
4.2 刻蚀模型的制作 |
4.2.1 样品选取 |
4.2.2 刻蚀模型制作 |
4.2.3 刻蚀模型检验 |
4.3 实验准备 |
4.3.1 实验设备 |
4.3.2 实验准备 |
4.3.3 实验用水用油 |
4.3.4 实验方案设计 |
4.4 实验步骤 |
4.4.1 最佳驱替速度的确定 |
4.4.2微观水驱油驱替实验 |
4.5 实验现象分析 |
4.5.1 未压裂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现象 |
4.5.2 简单裂缝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现象 |
4.5.3 网状裂缝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现象 |
4.5.4 裂缝对驱替过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分析 |
5.1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1 含油薄片荧光分析剩余油分布模式 |
5.1.2 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分析剩余油分布模式 |
5.1.3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对比 |
5.2 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分析 |
5.2.1 毛细管封闭作用 |
5.2.2 孔内驱替液剥离作用 |
5.2.3 孔内驱替液突进作用 |
5.2.4 角隅捕获作用 |
5.3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利津油田利7块沙二段剩余油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层序 |
2.1.2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
2.1.3 地层对比标志 |
2.1.4 对比剖面建立 |
2.1.5 小层标准对比层序建立 |
2.1.6 地层对比及划分结果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解释 |
2.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3.1 沉积背景 |
2.3.2 沉积相划分 |
2.4 储层特征 |
2.4.1 岩性特征 |
2.4.2 储层物性特征 |
2.4.3 储层分布特征 |
2.4.4 储层非均质性 |
2.5 油藏特征 |
2.5.1 油层分布特征 |
2.5.2 流体性质 |
2.5.3 温度、压力系统 |
2.5.4 油水系统 |
2.5.5 油藏类型 |
2.6 储量计算 |
2.6.1 计算方法及计算单元 |
2.6.2 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
2.6.3 储量计算结果 |
2.7 典型砂体地质建模 |
2.7.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2.7.2 储量拟合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7块开发效果评价 |
3.1 利津油田利7块开发规律 |
3.1.1 开发简历及现状 |
3.1.2 油藏开发规律 |
3.2 开发效果评价 |
3.2.1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
3.2.2 层系井网状况评价 |
3.2.3 水驱效果评价 |
3.2.4 能量状况评价 |
3.2.5 采收率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数值模拟研究 |
4.1.1 静态属性模型 |
4.1.2 流体物性模型 |
4.1.3 生产动态模型 |
4.1.4 储量拟合 |
4.1.5 历史拟合 |
4.1.6 数模成果 |
4.2 分砂体潜力评价 |
4.2.1 I类砂体 |
4.2.2 II类砂体 |
4.2.3 III类砂体 |
4.2.4 IV类砂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采收率开发对策研究 |
5.1 层系划分 |
5.1.1 层系划分思路 |
5.1.2 层系划分依据 |
5.2 井网井距 |
5.2.1 井网方式 |
5.2.2 井距 |
5.3 经济界限参数研究 |
5.4 开发参数优化 |
5.4.1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5.4.2 新井产能计算 |
5.4.3 日产液能力优化 |
5.4.4 日注能力 |
5.5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5.5.1 开发原则 |
5.5.2 方案部署 |
5.5.3 开发指标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特高含水油田断层边部三维定向井设计及实施[J]. 胡浩,汪敏. 录井工程, 2021(03)
- [2]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低渗砂岩储层为例[J]. 王哲麟,师永民,潘懋,汪贺,马子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3]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集层构型精细解析[J]. 王芮,刘逸强. 录井工程, 2019(04)
- [4]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付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D]. 宋舜尧.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6]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D]. 栗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8)
- [7]中原油田文79南断块储层结构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D]. 陈乐. 长江大学, 2018(12)
- [8]大庆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D]. 王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9]纯化油田沙四上亚段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D]. 邵志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利津油田利7块沙二段剩余油及开发对策研究[D]. 郭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