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刘慧春,朱开元,张加强,谭晨,周江华

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刘慧春,朱开元,张加强,谭晨,周江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梨形孢,发酵,日本青葱,应用

发酵产物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春,朱开元,张加强,谭晨,周江华[1](2019)在《印度梨形孢液体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在日本青葱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并在特定的发酵阶段添加冷激蛋白,研制出一套印度梨形孢液体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将获得的印度梨形孢发酵产物应用到日本青葱的育苗阶段,促进了日本青葱的营养生长,同时提高了产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伟[2](2019)在《海带降解菌的筛选与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及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藻多糖的关注日益加强。天然海藻酸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而且其降解产物——海藻寡糖同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研究海带降解功能菌的分离、筛选和它们对海带的降解功能,海带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海带发酵液对油菜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1)海带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本文从山东荣成某海带养殖场采集新鲜的海带,对其携带的菌群经过多次富集,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海带降解效果的菌群。通过菌种的分离、纯化从而得到30株菌。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及筛选,从而选择降解效果好的菌株及菌种组合。利用果胶或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挑选含有果胶酶、海藻酸裂解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海带发酵液中海藻酸含量及相应菌种的单菌及复合菌降解海带效果选出降解效果较好的单菌及复合菌。结果表明,菌种1-2及含有1-2和3-10的复合菌降解海带效果均在85%以上,其中1-2和3-10复合菌的降解效果为95%,效果较好。而复合菌的降解除几个效果差的外,其它基本达到70%以上,效果相对好于单菌的。(2)海带发酵液检测和成分分析海藻寡糖的粗提取:通过95%的乙醇溶液以粗提取海藻寡糖,并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海带发酵液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以确定海藻寡糖的提取情况。由实验可知,1-2和3-10复合菌发酵20%海带的海带发酵液在提取前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为8.76、25.59g/ml,结果最好,经过海藻寡糖的粗提取,海带发酵液中都几乎不含还原糖和总糖,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可提取出海藻寡糖。薄层层析:实验通过对展开剂和显色剂的分析可知,在展开剂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冰乙酸:水=2:6:6:4:1,显色剂使用20%硫酸-甲醇时条带效果比较好。海带发酵液的条带大致在蔗糖附近略靠下。由此可以推测出此海带发酵液中的海藻寡糖应大多为叁糖。(3)海带发酵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通过以稀释50、100、500、1000、2000倍海带稀释液,水为对照,处理油菜种子,观察油菜种子的发芽及发芽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实验表明,海带发酵液稀释1000倍处理的油菜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4.5%,比对照组高了58%;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处理的油菜芽根生长情况最好为4.44cm,比对照组高1.23cm;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处理油菜芽生长最好为5.44cm,比对照组高3.52cm。将育苗好的油菜种子种植于盆中,分别浇灌上水稀释倍数的海带稀释液,以水为对照,看油菜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灌溉的油菜苗的茎长为7.90cm,比对照组高2.54cm,长于其他稀释液的种子。综上述结果可知,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的对油菜种子的促生作用最好,其次为1000倍的处理组。(4)海藻发酵液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将育苗好的油菜种子种植于装有接种土壤菌悬液的无菌土的盆中,浇灌不同的海带稀释液,以水为对照,看油菜的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油菜植株在1500稀释度生长比较好,植物植株大一些;土壤中放线菌、细菌和真菌均为海带发酵液稀释1500倍时的菌数最多分别为2.34×10~7,5.7×10~6,3.14×10~7个,说明此稀释度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3-31)

马含月[3](2019)在《基于纳米多孔金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医用发酵产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传感器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物质检测的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响应时间短、操作容易、成本低廉以及检测过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性,逐渐成为发酵工业、食品检验、药物检测、环境保护、医疗检测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个电化学传感器主要通常主要由识别元件和传感元件两部分构成。其中,识别元件是一个电化学传感器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然而,现有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识别原件在发酵培养环境中的适应性差、选择性低和抗干扰能力低等缺陷,制约了其在发酵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以兼具独特结构和优异理化性质双重特性的纳米多孔金(Nanoporous Gold,NPG)作为识别元件,利用NPG独特理化性能和高效的催化性质,构建了纳米多孔金/玻碳电极(Nanoporous Gold/Glassy Carbon Electrode,NPG/GCE)实现对多种发酵产品的检测。以发酵产物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和多巴胺(Dopmine,DA)为研究对象,以兼具叁维多孔结构和独特理化性质的NPG为识别元件,基于NPG对AA和DA两种物质具有的较强电催化氧化活性,构建NPG/GCE电极,以实现对AA和DA两种发酵型医药物质的同时检测。在微观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叁维立体结构模型图表征了 NPG的微观结构呈连续叁维纳米多孔网络状;在宏观上,NPG是一种金属薄膜,具有其作为惰性金属的强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NPG/GCE电极对AA和DA的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AA和DA两种物质的氧化峰彼此分离,且两者的峰差约等于150 mV;在一定的范围内,NPG/GCE电极对AA和DA的检测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对两种物质表现出低至2.8 μM和0.17 μM检测限的同时,其灵敏度分别可达29.75μAmM-1 cm-2和1107.93 μA mM-1 cm-2;另外,在对AA和DA的同时检测中,NPG/GCE电极还表现良好的特异性和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标回收法在发酵培养基中对NPG/GCE电极检测AA和DA的性能进行评价。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得本研究中构建的NPG/GCE传感器成为发酵过程中AA和DA实时定量检测的理想选择,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2(Vitamin B2,VB2)和维生素B6(Vitamin B6,VB6),是两种极为常见的发酵型产物,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VB2和VB6检测方法对实际发酵过程的参数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表征了 VB2和VB6两种物质在NPG/GCE电极表面的控制类型均是扩散控制的过程,并探讨了 NPG/GCE电极对VB2和VB6的检测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NPG/GCE电极实现了对VB2和VB6两种物质的独立、选择性和同时性检测。NPG/GCE电极对VB2和VB6的同时性检测范围分别为20~250 μM和 40~800 μM,灵敏度分别可达 143.9 μA mM-1 Cm-2和 32.57 μA mM-1 C1cm-2,检出限分别低至0.2 μM和0.3 μM。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对发酵培养基中常见的阴离子、阳离子以及可能使用的碳氮源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表现出良好重复利用性。此外,利用该电极实现了对实际发酵培养基中VB2和VB6的加标回收检测,验证了构建的NPG/GCE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可靠性。这些优良的传感性能表明构建的NPG/GCE电极在VB2和VB6产物检测和医学检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NPG对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具有较强的催化性能,因此,基于NPG对金霉素出色的电催化活性能和其作为金属所特有的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构建NPG电化学传感器以期实现对发酵型产物金霉素的检测研究。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和电流时间曲线法(Ampertromitric i-t Curve,i-t)对金霉素检测的最佳pH条件以及检测电位进行优化,最后选择支持电解液的最佳pH和检测电位分别为8.0和+0.16 V。在此条件下,利用i-t曲线法对不同浓度的金霉素进行检测。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1 μM~2 mM的检测范围内,电极对金霉素的最低检测限为42 nM,灵敏度为6.27 μA mM-1 cm-2。通过利用发酵培养基中常见的阴离子、阳离子以及可能使用的碳氮源探究了电极对金霉素检测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10倍底物浓度的干扰物对于金霉素检测所产生的干扰均低于3.18%,出色的抗干扰性能使得构建的NPG/GCE电极是金霉素发酵过程产品检测的良好选择。此外,利用该电极实现对实际发酵培养基中金霉素的加标回收检测,且检测结果是稳定可靠的。结果表明,构建的NPG/GCE电极有望实现金霉素发酵过程中在线、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同时也有望实现对食品中金霉素残留量的定量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工作是围绕建立一种基于NPG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医用发酵产物的快速高效检测的应用目的所开展的。选用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和高效催化特性的NPG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识别原件,构建NPG/GCE电化学传感器对医用发酵产物进行检测研究。利用NPG作为识别原件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对发酵产物检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效的催化性能、良好的选择性和实际应用性,同时该电极还具备传感稳定性好、制备简单、重复性好、使用寿命较长、成本低廉等优势。此外,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克服了生物传感器制备复杂、储存性能差、受检测环境影响较大等缺陷。因此,构建的NPG/GCE电化学传感器有望实现在线、快速、高效、灵敏的发酵型医用产物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3-28)

张光耀,姜利,刘国英,王志强[4](2019)在《白酒发酵产物黄浆水常规检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浆水作为白酒固态发酵主要副产物之一,其中含有大量可循环利用成分。经理化实验分析发现黄浆水中含有乙醇、有机酸和残余淀粉,而这些物质含量的多少也是判定白酒发酵的一种手段。黄浆水常规检测为以后生产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9年02期)

王林康,韩春生,沈俊宏,王婧祺,吴允正[5](2019)在《中草药经乳酸菌发酵产物对母猪产后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乳酸菌发酵黄芪、蒲公英和大青叶对母猪产后的临床应用效果,试验在江西省景德镇某规模化猪场随机选取3个产房单元的30头产期相近的待产母猪(每个产房单元选1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母猪在临产前24 h内和产后12 h内通过输精管将10 mL药液注入阴道内,对照组把药液换成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恶露排出时长、配种成功头数和仔猪断奶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产后恶露排出时长比对照组平均每头缩短1.27 d,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产后母猪配种成功头数比对照组多3头;试验组仔猪断奶重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增加0.32 kg。说明乳酸菌发酵黄芪、蒲公英和大青叶不仅可有效缩短母猪产后恶露排出时长,提高母猪配种成功头数和仔猪断奶重,而且能够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8期)

赖登燡,罗新杰,何川,罗爱民[6](2018)在《多菌种微生物综合技术在白酒发酵副产物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白酒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逐步进入新常态良性发展。白酒企业注重绿色、低碳、低耗、高效,故而多菌种微生物综合技术在白酒发酵副产物中的应用达到降低粮耗、节约成本、安全环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白酒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两年多来,我们对多菌种——安琪酿酒曲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副产物丢糟的处理方法,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控制点,使众多企业不仅提高了出酒率,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丢糟酒的品质。(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牛博宇[7](2018)在《番茄茎秆废弃物发酵产物浸提液提取及在番茄上的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于2017年5月~2018年2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园艺场温室大棚内进行。为了使番茄茎秆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循环利用,试验利用番茄茎秆分别进行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对两种发酵产物浸提所得浸提液即为有机营养液,将番茄茎秆有氧发酵及厌氧发酵产物浸提后的残渣做基质,后期追施不同电导率值的浸提液进行番茄全生育期栽培,通过测定番茄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指标及品质指标筛选出番茄茎秆废弃物发酵较有效的利用方式及浸提液作为有机营养液的最佳施用比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浸提液保质期研究中,番茄茎秆废弃物有氧及厌氧发酵产物浸提液保质期至少为5个月,可以作为有机营养液用于实际栽培生产中。综合考虑两种浸提液的几种营养元素含量,实际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番茄茎秆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物浸提液作为有机营养液,其次选用番茄茎秆废弃物有氧发酵产物浸提液。2、在番茄栽培试验中,研究结果表明,以番茄茎秆厌氧发酵产物浸提后的残渣作栽培基质,当番茄植株六片叶时追施电导率为2mS·cm~(-1)的番茄茎秆厌氧发酵产物浸提液,结果期翻倍(追施电导率为4mS·cm~(-1))的处理,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指标及品质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中得分最高,说明该处理栽培番茄效果最佳,可作为实际栽培生产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徐亚超[8](2017)在《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广式腊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水是固态法酿造白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颜色棕黄色,微粘稠。本文以黄水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抑菌特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于黄水中含有醇类和酯类等广式腊肠特有的风味物质,因此,将其应用到广式腊肠中,在不影响广式腊肠其他品质的基础上,以期赋予广式腊肠良好的风味,还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黄水pH值4.45,总固形物15.79g/100g,总糖4.43mg/mL,总酸31.75g/L,总酯3.43g/L,总氮 0.41g/100mL,乙醇 1.04g/100mL,丙氨酸 112.30 mg/100mL,谷氨酸82.47mg/100mL,乙酸745.15mg/100mL。从中检测到4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94.86%,其次为酸类,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醇类、醛类、酚类、酮类、烯烃类等成分。黄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四种细菌以及青霉、曲霉两种真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根霉和毛霉无抑菌效果。对上述四种细菌以及青霉和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1.56%和3.13%。黄水的抑菌稳定性较好,温度、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影响不大;pH呈酸性时其抑菌活性增强,pH呈碱性时其抑菌活性稍有下降,但活性仍较高;盐、糖对其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增效作用;金属离子对其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Fe2+对其抑菌效果还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将黄水分别以0.00%、0.25%、0.50%、0.75%和1.00%的添加量添加到广式腊肠中,研究黄水的添加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综合感官评价的分值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当黄水的添加量为0.50%时腊肠的风味最好,此添加量时腊肠感官评定的分值最高为93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最多为29种,对广式腊肠风味有重要作用的酯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7.12%和3.55%。当黄水的添加量在1.00%的范围内时,对广式腊肠的pH值、色差、质构、粗蛋白含量以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保持了腊肠原有的品质。研究黄水用于广式腊肠中的防腐效果,从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感官评分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水添加到广式腊肠中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黄水添加量越多,抑菌效果越好。但考虑到黄水对广式腊肠风味以及其他品质方面的影响,最终确定广式腊肠中黄水最佳添加量为0.50%。(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1)

徐丽[9](2016)在《浅谈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和人们生活垃圾增多,城市污泥的年产量逐渐增加,城市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对污泥进行好氧发酵后可将其产物用作城市园林绿化的肥料。好氧发酵后的污泥与园林土壤混合后会使土壤肥力得到显着的提升,增加植物的发芽率,提高园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文章分析了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并就应用前景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18期)

钟晨滑[10](2016)在《谷朊粉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含谷氨酰胺肽的酶解谷朊粉具有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对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制备富含谷氨酰胺肽的酶解谷朊粉工艺存在底物浓度低、酶切位点少、酶制剂价格高等问题,造成酶解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基于此,本论文拟以酶解谷朊粉为对照,研究富含谷氨酰胺肽的发酵谷朊粉制备工艺及相应产品的生理功能。以菌株在牛奶琼脂平板上透明圈的大小为指标,以具有较好发酵特性的霉菌、酵母菌、乳杆菌、芽孢杆菌等菌株,以及从谷朊粉中筛出的5株未知菌株为研究对象,筛选出5株具有较强蛋白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以谷朊粉为培养基,通过预发酵实验选取未知菌株LB5为制备富含谷氨酰胺肽发酵谷朊粉的最优菌株。LB5菌落大,呈乳白色,边缘褶皱,是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典型芽孢杆菌特征。该菌16S rDNA的扩增产物在1500bp处出现荧光条带。经基因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发酵产物中谷氨酰胺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酵谷朊粉的最佳工艺:种子液菌活109 cfu/mL,种子液(v):谷朊粉(m):水(v)=2:5:8(底物浓度为33.33%),发酵时间16 h,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发酵谷朊粉得率为88.10%;粗蛋白含量为80.26%,水溶性蛋白含量为52.67%;水溶性谷氨酰胺肽含量可达204.62 mg/g;水溶性肽中,相对分子质量5 000~10 000的肽含量为248.34 mg/g,相对分子质量1 000~5 000的肽含量为45.80 mg/g,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肽含量为232.54mg/g。与酶解谷朊粉对比,发酵谷朊粉在底物浓度,谷氨酰胺肽含量,低分子量肽含量上均有优势。以雄性C57/BL6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状态,结肠长度变化,结肠组织学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肝脏抗氧化功能变化为指标,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含谷氨酰胺肽发酵产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谷朊粉组、酶解谷朊粉组和发酵谷朊粉组。与其他结肠炎组相比,发酵谷朊粉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状态有所改善,体重下降趋势变缓,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有所增加,充血状态有所缓和,结肠炎组织学评分降低,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下降,IL-10含量上升,肝脏T-AOC与GSH-PX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动物实验证实,发酵谷朊粉在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比酶解谷朊粉更具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6-01)

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藻多糖的关注日益加强。天然海藻酸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而且其降解产物——海藻寡糖同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研究海带降解功能菌的分离、筛选和它们对海带的降解功能,海带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海带发酵液对油菜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1)海带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本文从山东荣成某海带养殖场采集新鲜的海带,对其携带的菌群经过多次富集,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海带降解效果的菌群。通过菌种的分离、纯化从而得到30株菌。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及筛选,从而选择降解效果好的菌株及菌种组合。利用果胶或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挑选含有果胶酶、海藻酸裂解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海带发酵液中海藻酸含量及相应菌种的单菌及复合菌降解海带效果选出降解效果较好的单菌及复合菌。结果表明,菌种1-2及含有1-2和3-10的复合菌降解海带效果均在85%以上,其中1-2和3-10复合菌的降解效果为95%,效果较好。而复合菌的降解除几个效果差的外,其它基本达到70%以上,效果相对好于单菌的。(2)海带发酵液检测和成分分析海藻寡糖的粗提取:通过95%的乙醇溶液以粗提取海藻寡糖,并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海带发酵液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以确定海藻寡糖的提取情况。由实验可知,1-2和3-10复合菌发酵20%海带的海带发酵液在提取前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为8.76、25.59g/ml,结果最好,经过海藻寡糖的粗提取,海带发酵液中都几乎不含还原糖和总糖,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可提取出海藻寡糖。薄层层析:实验通过对展开剂和显色剂的分析可知,在展开剂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冰乙酸:水=2:6:6:4:1,显色剂使用20%硫酸-甲醇时条带效果比较好。海带发酵液的条带大致在蔗糖附近略靠下。由此可以推测出此海带发酵液中的海藻寡糖应大多为叁糖。(3)海带发酵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通过以稀释50、100、500、1000、2000倍海带稀释液,水为对照,处理油菜种子,观察油菜种子的发芽及发芽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实验表明,海带发酵液稀释1000倍处理的油菜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4.5%,比对照组高了58%;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处理的油菜芽根生长情况最好为4.44cm,比对照组高1.23cm;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处理油菜芽生长最好为5.44cm,比对照组高3.52cm。将育苗好的油菜种子种植于盆中,分别浇灌上水稀释倍数的海带稀释液,以水为对照,看油菜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灌溉的油菜苗的茎长为7.90cm,比对照组高2.54cm,长于其他稀释液的种子。综上述结果可知,海带发酵液稀释2000倍的对油菜种子的促生作用最好,其次为1000倍的处理组。(4)海藻发酵液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将育苗好的油菜种子种植于装有接种土壤菌悬液的无菌土的盆中,浇灌不同的海带稀释液,以水为对照,看油菜的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油菜植株在1500稀释度生长比较好,植物植株大一些;土壤中放线菌、细菌和真菌均为海带发酵液稀释1500倍时的菌数最多分别为2.34×10~7,5.7×10~6,3.14×10~7个,说明此稀释度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1].刘慧春,朱开元,张加强,谭晨,周江华.印度梨形孢液体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在日本青葱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9

[2].张伟.海带降解菌的筛选与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及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研究[D].烟台大学.2019

[3].马含月.基于纳米多孔金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医用发酵产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张光耀,姜利,刘国英,王志强.白酒发酵产物黄浆水常规检测及应用[J].酿酒.2019

[5].王林康,韩春生,沈俊宏,王婧祺,吴允正.中草药经乳酸菌发酵产物对母猪产后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6].赖登燡,罗新杰,何川,罗爱民.多菌种微生物综合技术在白酒发酵副产物中的应用与研究[J].酿酒科技.2018

[7].牛博宇.番茄茎秆废弃物发酵产物浸提液提取及在番茄上的应用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徐亚超.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广式腊肠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

[9].徐丽.浅谈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10].钟晨滑.谷朊粉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6

标签:;  ;  ;  ;  

发酵产物应用论文-刘慧春,朱开元,张加强,谭晨,周江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