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实验幼儿园山东济南251400
摘要:对于刚上小班的小朋友来说,“尿裤”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也是让众多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其自身神经系统发展不完善,即使老师经常提醒他们去小便,结果也往往是事与愿违……由瑞吉欧教育理念观之,教师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与协调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与自身的经验灵活处理这类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从而让幼儿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让尿裤“风波”“涛声”不再依旧!
关键词:尿裤描述反思
一、案例背景与描述
源源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今年三岁半,刚上小班三个月。一天到了下午放学时间,当源源的爸爸来接她时,她很不情愿地撅着嘴从小椅子上站起来,轻轻走到爸爸跟前,慢吞吞地说:“爸爸,我尿裤子了”。这时我才发现她的整条裤子都湿透了。源源的爸爸对我说:“孙老师,源源平时在家的时候也总是不爱去厕所,总说厕所臭,其实厕所明明是很干净的。所以,还请您费心经常提醒她去尿尿”。从此,我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源源身上。第二天,源源来到幼儿园,我把她叫到身边,笑眯眯地对她说:“源源,以后你要尿尿就告诉老师,尿在裤子里多难受呀!”源源听后,瞪大了眼睛肯定地答道:“嗯!”这天我增加了叫她如厕的次数,大约每隔15分钟就提醒她一次,结果她还是尿到裤子里了……见状,我抚摸着源源的小脑袋亲切地说:“没关系的,下次源源就不会这样了。”晚上放学时间,源源的妈妈对我说:“孙老师,孩子在家一直被惯着,尿尿从不去厕所,只有在自己的小尿壶里才尿。”我笑了笑,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三天,我又和她一起去厕所,帮她脱掉裤子,这一次她尿了很多……回来后,我对着全班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源源可真棒,自己去尿尿了,没有尿裤子。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扬她一下吧!”在小朋友的夸奖声中,源源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小椅子上。从此,我经常时常表扬她。时间久了,她自己能主动高高兴兴地去尿尿了,尿裤“风波”也就日渐平息了!
二、案例分析
从源源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中不难看出:她年龄幼小、主动意识差、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同时又加上她刚刚离开父母的爱巢来到幼儿园,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导致其经常尿裤子的主要原因。其次,源源的父母未能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这场尿裤风波的重要原因。另外,当源源的爸爸看到她在幼儿园尿裤子时,没有及时地关心源源冷不冷,会不会很不舒服,而是非常生气并且责备她“哎呀,你怎么搞得,又尿裤子了”,这样往往会无意间挫伤孩子稚嫩的自尊心,反而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最后,作为每天与源源朝夕相处的“我”,起初也没能很好地觉察到她容易尿裤子的不良习惯,导致源源尿裤子越来越严重,最后演化成了一场尿裤“风波”。
三、教育反思
1.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推崇赏识教育。在这场尿裤“风波”中,开始我忽略了源源,没有把我的“爱”放在她身上,是导致孩子尿裤子的原因之一。后来,我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我主动亲近源源小朋友,与她进行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使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逐渐消除对老师的畏惧感;我关注她的行动,增加了提醒她如厕的次数,当发现她尿裤子时也没有讽刺她、打击她,而是让她做我的“小帮手”,每当观察到她的点滴进步,我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她,从而使源源在老师的赞赏与鼓励中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逐步引导她改掉尿裤子的坏习惯,使其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
2.作为家长,要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当发现孩子尿裤子时,首先家长不要生气,对孩子要有耐心,要注意和孩子讲话的语气,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质问孩子,要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其次,家长不能过于溺爱孩子,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言,“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偶像,或过分为孩子着想,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准备苦难。”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提前如厕的习惯,不能因为不想去厕所就迁就她用尿壶,这其实为孩子养成坏习惯埋下了“种子”,这不是爱,而是在害孩子。再次,家长应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常识,让孩子明白尿尿必须去厕所,厕所里经常打扫是不臭的,消除孩子对厕所味道的厌恶感。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形象的故事讲述或动画观看,让孩子明白憋尿对身体的坏处,提醒孩子有了尿意要及时如厕。
3.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家”“园”携手,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地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在这场尿裤“风波”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积极发挥家园共育的力量,主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通过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从而更确切地诊断出孩子的症结所在,帮助幼儿改掉尿裤的坏习惯,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石卫芳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