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标记论文-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

双抗标记论文-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抗标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橡胶树,定殖

双抗标记论文文献综述

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1](2016)在《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在橡胶树体内及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抗生素标记法筛选获得耐受链霉素(100mg/ml)及四环素(100mg/ml)的标记菌株Czk1~R。利用不同接种方式测定了标记菌株Czk1~R入侵橡胶树的途径,其中静脉注射法接种菌株后,只可在茎部定殖,而灌根法和浸根法接种后菌株可在橡胶苗根部及茎部定殖,其中灌根法接种定殖效果最佳。测定菌株Czk1~R在橡胶苗根、茎中的定殖动态发现,菌株入侵植株后,菌量呈现先增高达到最大定殖量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其中根部最大定殖量为8.33×10~3CFU/g,茎部最大定殖量为8.98×10~2CFU/g,并且在同一时间内根部的定殖量始终大于茎部的定殖量;接种后60天仍能在植株的根、茎中回收到标记菌株。测定标记菌株Czk1~R在橡胶苗根围土壤中的消长动态发现,菌株Czk1~R在灭菌土中的最大定殖量为6.44×10~6CFU/g,在非灭菌土中的最大定殖量为1.20×10~6CFU/g,接种后土壤中的菌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灌根处理60天后仍能从灭菌土中回收到标记菌株6.30×10~2CFU/g,从非灭菌土壤中回收到标记菌株8.77×10~1CFUU/g。(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肖武名,孙大元,王慧,郭涛,刘永柱[2](2014)在《分子标记选育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双抗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水稻种质H4的主效稻瘟病抗性基因Pi46(t)与CBB23的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聚合到一起,对8个目标株系进行苗期稻瘟病抗谱测定和成株期白叶枯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8个株系对测试的稻瘟病菌株均具有较广的抗谱、远高于CBB23的抗谱;对白叶枯病达到抗或高抗水平、远优于H4的抗性水平。说明2个抗性基因得到了有效聚合,实现了创制双抗种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林常青[3](2010)在《异硫氰酸荧光素发光纳米微球标记双抗夹心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IgG》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ol-gel技术合成了粒径为20nm、包含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作FITC-SiO2).该发光纳米微球在聚酰胺膜(ACM)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研究发现,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简记为FITC-SiO2–Ab1),不仅能在ACM固体基质上与人Ig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在免疫反应后保持优良的磷光特性,且室温磷光信号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SS-RTP-IA)测定人IgG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8~20.0pg人IgG/斑(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0.20~50.0 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9.97+15.92mIgG(pg/斑)、相关系数r=0.9997,按3Sb/k计算本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为0.015 pg/斑.与用FITC标记羊抗人IgG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分别对0.20和50.0ng/mL样品重复测定11次,RSD为3.45%和4.1%,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本文来源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陈建民,付志英,权宝权,田大刚,李刚[4](2009)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双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杂交稻恢复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来自C750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感病杂交稻恢复系闽恢3139中。最后在回交后代中获得了4个双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改良系ZR21-sk1、ZR21-sk2、ZR21-sk3和ZR21-sk4,且其遗传背景恢复率达96%以上。用来自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24个稻瘟病菌株和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对改良株系进行人工接菌鉴定,结果表明,聚合了Xa23和pi9基因的改良系同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且抗性与抗谱与供体亲本C750相似。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改良株系所配组合基本保持闽恢3139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抗性育种亲本。(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09年03期)

蔡学清,何红,胡方平[5](2003)在《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福平抗性和抗病原真菌标记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的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2和BS-1经浸种、涂抹、浇灌土壤等接种处理均能进入辣椒植株体内.涂抹接种1-5d后,接种上部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浇灌土壤接种,在1-15d内植株体内菌量逐渐上升;浸种接种,植株从子叶出现到第1片真叶刚展开时,植株茎和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之后下降.说明两菌株为辣椒的内生定殖细菌,且可在辣椒体内繁殖和传导.(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双抗标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水稻种质H4的主效稻瘟病抗性基因Pi46(t)与CBB23的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聚合到一起,对8个目标株系进行苗期稻瘟病抗谱测定和成株期白叶枯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8个株系对测试的稻瘟病菌株均具有较广的抗谱、远高于CBB23的抗谱;对白叶枯病达到抗或高抗水平、远优于H4的抗性水平。说明2个抗性基因得到了有效聚合,实现了创制双抗种质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抗标记论文参考文献

[1].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在橡胶树体内及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2].肖武名,孙大元,王慧,郭涛,刘永柱.分子标记选育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双抗种质[J].华北农学报.2014

[3].林常青.异硫氰酸荧光素发光纳米微球标记双抗夹心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IgG[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陈建民,付志英,权宝权,田大刚,李刚.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双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杂交稻恢复系[J].分子植物育种.2009

[5].蔡学清,何红,胡方平.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3

标签:;  ;  ;  

双抗标记论文-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