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耿文中许嘉鹏罗应保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一病区675000)

【摘要】目的观察以短刺针法配合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用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约63%,好转率约35%,未愈率约2%。结论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短刺针法电针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71-02

短刺针法见于《针灸大成》“十二刺应十二经论:八曰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置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1]。笔者取“深之”之法及特殊背俞穴定位法针刺腰部背俞穴为主,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症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98例患者全部来自我科住院及他科住院的确诊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7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2岁,21~30岁5例,31~40岁12例,41~50岁28例,51~60岁35例,61~70岁18例;单侧疼痛72例,双侧疼痛26例;膨出型56例,突出型42例;单纯L3-4椎间盘病变6例,单纯L4-5椎间盘病变24例,单纯L5-S1椎间盘病变26例,L3-L4并L4-5椎间盘病变8例,L4-5并L5-S1椎间盘病变21例,L3-4椎间盘并L4-5椎间盘并L5-S1椎间盘病变13例。

1.2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管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2]。

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凉史。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增加腹压如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均使症状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之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并排外其他疾病所致腰腿痛。

2.治疗方法

2.1取穴方法及取穴

主穴:病变节段背俞穴、光明。背俞穴定位:棘间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法:L4-5椎间盘病变者,取该节段之大肠俞,如麻木疼痛为下肢后侧,再取关元俞,如麻木疼痛为下肢外侧,则取气海俞。L3-4椎间盘病变者,取气海俞与大肠俞,L5-S1椎间盘病变者取大肠俞与关元俞,如果为2个椎间盘病变者则取对应病变的2个背俞穴,如为3个节段椎间盘病变,则对应3个背俞穴均取。

辅穴:秩边、环跳,下肢后侧疼痛者加殷门、承山、跗阳。外侧疼痛者加居髎、风市、阳陵泉。

2.2进针方法

如为明显瘦小患者,背俞穴用2寸毫针直刺,其余患者应用3寸毫针直刺,如进针有抵触感时,则调整针尖方向略向上或下、或外侧进针,如无抵触感,则进针2.5寸至2.8寸许行捻转手法至至出现明显酸麻胀感甚至向下肢疼痛区域放射感时留针,或在进针时有明显下肢放射性串麻感时停止进针。其余穴位则常规直刺进针,如进针后有明显酸麻胀感时,留针25分钟,如无明显针感则适当调整针尖方向或行捻转、提插手法,待有明显针感时留针。

2.3电针法

用6805-A型电针仪,将电针夹于所选背俞穴针柄上,选用疏密波,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25分钟。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管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3]。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症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最多治疗25次,最少治疗5次,平均13.5次,评价结果:治愈:62例,占约63%,好转:34例,占约35%,未愈2例,占约2%。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及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针灸、推拿、牵引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条件的改善,目前就诊率有增多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治疗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但各种治疗都有其优缺点。如何应用一种可行性强、易反复操作、有创性尽量小、副作用小、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务人员及患者追求的目标。

笔者所选用方法不同点主要在于背俞穴的定位上。世书皆言背俞穴的定位是在棘突下旁开1.5寸,但未说明是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或是棘突下外侧边缘旁开1.5寸。余观《针灸逢源》“背部折身法:橫寸依中指同身法,脊骨内阔一寸,第二行夹脊一寸半,三行夹脊三寸,脊骨左右各半寸未算也。凡夹脊一寸半者,当作去中二寸。”[4]《针灸大成》亦有“第二行,夹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着4寸,分两旁”[5]。故笔者以棘突下脊柱正中线旁开2寸作为腰部背俞穴的定位,取得意外效果。其二为进针较深,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腰痛症状,又有腰痛不离肾虚之说,《针灸大成》五刺应五脏篇云“五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以应肾”[6],故笔者采用短刺法之垂直进针,遇有抵触则稍摇而再深之,从临床治疗情况看,该法一般只要定位准确,进针达到要求深度时多数患者就能获得较强的向下肢放射感的明显针感,即疏通经络效果显著,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从我们治疗的临床情况看,仅有极少数患者惧怕针灸而不愿该方案治疗,所以该治疗方法不但疗效不错,且绝大多数患者能耐受,可供同道借鉴。

参考文献

[1]明杨继洲原著,孙外主点校针灸大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4]清.李学川著,汤小龙校注.针灸逢源[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2:173.

[5]明杨继洲原著,孙外主点校针灸大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0.

[6]明杨继洲原著,孙外主点校针灸大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

标签:;  ;  ;  

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