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辅助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编程与加工,《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
计算机辅助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张欢[1](2019)在《《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致力于搭建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以方便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在校师生网络课程的资源共享。本文以《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简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实施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致力于网络建设,搭建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以方便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在校师生网络课程的资源共享。本文将以《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谈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1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在线开放课程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动画、闯关(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22期)
赵林[2](2019)在《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在汽车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3D打印是一种以3D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应用塑料等可粘结材料经过逐层打印创建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现已成为热门的科技概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小至水杯大致汽车、飞机等,产品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塑料3D打印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助于加工参数准确、高效优化,还可以进行设备与模具结构优化,有效提分高了塑料加工水平与加工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3D打印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1期)
于鹏,高涛,李梦[3](2019)在《基于CATIA软件的绿茶标准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茶模块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机械设计主要包含茶叶筛选机、清洗机、杀青机等设备,通过CATIA构建设备的零件叁维实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设备的总体装配模型。同时利用软件分析模块完成包括装配干涉、机构运动、公差分析等设计过程中的仿真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结果修正设计,以此提高结构设计效率与设计参数准确度。(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任素惠,王金甫[4](2019)在《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模具型腔数控加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能力,将计算机辅助软件Cimatron CAM运用到数控编程中,首先阐述了型腔加工工艺制定,其次从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模具型腔面叁个方面阐述了Cimatron CAM型腔编程设计,最后将做好的数控程序导出来,通过实践证明,Cimatron CAM能够有效降低数控编程难度,节约了大量的编程时间,同时对于提高模具型腔的加工效率以及质量有着显着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纪海峰[5](2018)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计算机辅助联机加工》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特点,介绍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了国内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计算机辅助联机加工课程为例,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其他院校和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李亚[6](2018)在《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研究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价值。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基于严格的残肢尺寸测量前提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可行性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偏远地区大腿截肢患者无法制作假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16期)
胡云峰[7](2018)在《机械加工中的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用户对各类产品的质量、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以及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的周期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不断满足用户的多元化要求,就必须引用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技术。下面就对机械加工中的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进行简单地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人生十六七》期刊2018年17期)
蒋波[8](2018)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计算机辅助光学加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深入,不断对望远镜技术进行革新,造就了口径不断增大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大型天文望远镜口径的增加,使拼接子镜数目激增,对现有的光学加工制造成本和效率提出了挑战。然而传统的数控CNC光学加工机床由于其造价昂贵,难以实现光学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大规模应用,这使得造价经济,加工灵活,已经实现量产,被广泛采用的工业机器人在光学加工中拥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工业机器人光学加工技术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以经典CCOS加工理论为基础,论述机器人光学加工基本理论、机器人光学加工系统组成以及加工工艺流程。同时在机器人误差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对光学加工结果的影响。(2)根据Preston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行星运动下的圆盘进行了去除函数仿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杂磨盘的去除函数一般研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对边缘去除函数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发现悬挂比E?0.2时,边缘去除函数变化较小。在实际的露边加工时,尽量让悬挂比E不要超过0.2,能有效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3)根据光学加工的基本理论,研究了驻留时间算法。通过建立空间变去除函数卷积模型,将常规RL算法进行了推广,让新算法能对空间变去除函数的工况进行仿真计算。由于算法的非线性效应,能极大提升求解大规模驻留时间的效率。对加工轨迹在光学加工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引进了Hilbet曲线和费马曲线加工轨迹,丰富了加工轨迹的选择。(4)在机器人平台上,对直径Ф606离轴非球面镜进行了加工,经过机器人17次加工,总计约243小时,收敛效果明显。目前非球面镜面形从PV值16.5μm和RMS值1.4μm分别收敛到0.8745μm(1.382?)和0.0772μm(0.122?)。整个过程均在机器人平台上加工,面形得到收敛,表明加工工艺有效,采用机器人加工大口径非球面是可行的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肖田身[9](2018)在《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照组采用人工认知训练。干预时间为4周,每周5次,每次30min。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康复评定。评定内容:(1)采用福州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2)采用数字广度(Digital Span,DS)、数字符号测试(Symbol digital modalities test,SDMT)、数字警觉测验(Digital vigilance test,DVT)评估注意力;(3)采用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learning test,AVLT)评估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和再认等记忆功能;(4)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评估执行功能。(5)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Lawton 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Lawton 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1.干预前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脑卒中类型、偏瘫和整体认知功能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整体认知功能:干预后,两组的MOCA得分提高,较干预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MOCA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79)。3.注意力:干预后,两组数字顺背(DS-forward)和数字倒背(DS-backward)、DVT、SDMT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的DS-forward、SDMT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48),且试验组的DS-forward、SDM得分均好于对照组。4.记忆力:干预后,两组AVLT回忆的个数均较干预前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AVLT中回忆的个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执行功能:干预后,两组的TMT-A、TMT-B均较干预前有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组间比较,两组的TMT-B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1),且试验组TMT-B所用的时间较对照组短,而TMT-A无统计学差异(P>0.05)。6.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后,两组MBI的得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awton IADL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MBI、Lawton IADL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基于信息加工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和人工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作用。2.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的康复效果较优于人工认知训练。(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正凯,夏绪勇,沈文都,张晓龙[10](2018)在《关于装配式构件计算机辅助加工钢筋交换规则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的大力推广,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人工翻样的弊病越来越凸显,依赖人员经验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信息模型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在构件加工的过程中被充分利用,但目前国内缺少合适的BIM软件与预制构件加工设备之间数据交换标准,导致信息不能正常流通并被利用。通过分析国外的数据交换格式,并结合国内预制构件自身情况,本文提出了适合国内装配式建筑BIM模型的单根钢筋及桁架数据在BIM软件与预制构件钢筋生产加工设备控制系统之间的交换格式。PKPM-PC软件根据此格式进行了迭合板和预制内墙加工文件的导出,成功在某公司的钢筋加工设备上进行了这两种构件的加工。(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计算机辅助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D打印是一种以3D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应用塑料等可粘结材料经过逐层打印创建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现已成为热门的科技概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小至水杯大致汽车、飞机等,产品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塑料3D打印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助于加工参数准确、高效优化,还可以进行设备与模具结构优化,有效提分高了塑料加工水平与加工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3D打印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辅助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余丽,张欢.《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J].知识文库.2019
[2].赵林.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在汽车加工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
[3].于鹏,高涛,李梦.基于CATIA软件的绿茶标准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9
[4].任素惠,王金甫.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模具型腔数控加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
[5].纪海峰.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计算机辅助联机加工》课程为例[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
[6].李亚.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7].胡云峰.机械加工中的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分析[J].人生十六七.2018
[8].蒋波.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计算机辅助光学加工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8
[9].肖田身.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10].王正凯,夏绪勇,沈文都,张晓龙.关于装配式构件计算机辅助加工钢筋交换规则的探讨[J].建筑科学.2018
标签:在线开放课程; 编程与加工;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