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孙燕,Iris

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孙燕,Iris

导读:本文包含了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逆向文化冲击,留学生

逆向文化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孙燕,Iris[1](2019)在《感觉留学后被故乡抛弃? 没关系,这只是逆向文化冲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海归留学生回到家乡后的感觉,或许再合适不过。不自觉蹦出的外语词汇,过马路习惯性地走在左边,和国内的旧友聊天发现跟不上他们的话题,准备出门打车时发现同伴已经在线约好了专车,这些都是留学生回国后不经意间的新奇感受,而这些被大家注意或者没注意到的"小别扭",都可以被归为逆向文化冲击。文化冲击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在出国前就会扎稳马步,(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9年05期)

蒋云斗,刘晓楠[2](2018)在《短期留学人员归国后的逆向文化冲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向文化冲击"可以视作留学归国人员在离开留学目的国之后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若这种跨文化适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会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因此,有必要对留学归国人员进行积极引导与社会支持,帮助其避免或者减轻逆向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徐丽华[3](2016)在《高校归国教师在逆向文化冲击中的职业价值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向文化冲击对留学归国教师的影响体现在心理、生活、工作等方面。本文首先阐述了留学归国教师受到的本土文化冲击及原因,然后从内部心理因素、外部工作环境、教学理念等方面论述了归国教师的职业价值回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归国后的生活,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11期)

万珺[4](2015)在《高校英语学习者逆向文化冲击现象的研究与思考——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研究表明,虽然高校英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认同现状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在英美强势文化的逆向冲击下,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转变,文化立场开始动摇。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在国内外对逆向文化冲击和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上,采用调查与访谈法对高校英语学习者的逆向文化冲击表现、形成机理进行理论思辨和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段润涵[5](2014)在《论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和适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小学接受城市化取向的乡村教育,之后又在大学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农村籍学生,在回乡任教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了学者斯格兹(Scheuts)提出的"逆向文化冲击",这种冲击解决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乡村新手教师正常的工作生活,乡村学生良好文化心态的形成,甚至还会影响到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这种逆向文化冲击原因主要是乡村新手个人的认识问题、乡村教育与乡村学校的远离、文化进化论和城乡发展的巨大不平衡等因素。良好的文化适应需要个人、学校和国家的齐心合力。(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4年01期)

黄远卿[6](2013)在《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和对策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向文化冲击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个人变量和情境变量。个人变量包括归国者性别,年龄,个性,婚姻状况和宗教,而情境变量包括旅居时间,回国动机,思想准备,文化距离,与母国的接触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其相应的个人适应和环境适应策略,旨在帮助海外归国者提高再适应能力,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奋斗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孙晓琳[7](2012)在《对逆向文化冲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这一世界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学成归国。历经异国文化洗礼的中国留学生在回国后的初期却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与不适。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文化冲击。它主要是指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突、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正是因为这种对本土文化的不熟悉与误读导致了归国留学生对于回国后的再适应问题缺乏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遇到问题时缺乏可利用的资源和有效的辅导帮助,以致逆向文化冲击带给他们甚至比适应异国文化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在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归国人员的数量一定会继续呈上升趋势,面对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一现实趋势,进行逆向文化冲击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归国留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新生代群体,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了解归国人员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克服逆向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以13名留美归国的中国留学生为例,通过定量研究和定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他们归国初期的再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得出了他们所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以及历经的困难方面,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逆向文化冲击的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2-06-30)

郭丽茹[8](2011)在《浅析逆向文化冲击对留学教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归国人员来讲,归国前受到的异国文化与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使得归国者在归国初期面对母环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适应本土文化。逆向文化冲击对留学教师及访问学者的生活,科研,教学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社会学,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归国教师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及影响,适应性及其导致原因,借此希望引起对归国教师广泛的关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郭晨[9](2011)在《中国归国留学生逆向文化冲击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在外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这样一个现实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土壤。“海归”的归国适应近几年逐渐成为跨文化交际学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经历了国外教育与新文化的熏陶,不少留学生回国之后会经历一个母文化的“再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体所遭遇的心里和生理上的不适也就是学者所称的“逆向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源于它的母体概念“文化冲击”,可以理解为文化冲击在个体离开客居地的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延续。对逆向文化冲击学术上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Scheuts在1944年对美国归国士兵的研究。本文采取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留学生的逆向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共收到有效问卷100份,以年龄和性别为基准分类对逆向文化冲击做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逆向文化冲击在归国留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29%的被试者表现出严重的逆向文化冲击症状。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容易遭遇逆向文化冲击。回归分析后发现母文化认同是所选自变量对因变量逆向文化冲击的最显着影响因素,即母文化认同越低,逆向文化冲击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男性被调查者中,除了母文化认同,外语能力也是影响男性逆向文化冲击形成的一个显着因素,即外语能力越好的男性,逆向文化冲击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归国准备自变量作为逆向文化冲击的显着影响因子只体现在25岁-30岁的群体,质化访谈发现逆向文化最容易发生在归国后半年中,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抑制逆向文化冲击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09-20)

郄琨[10](2010)在《赴英归国留学生在逆向文化冲击下的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针对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文化适应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逆向文化冲击”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现象着书立说,当人们旅居至陌生文化时会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文化冲击”。但是,在学术界关于“逆向文化冲击”的研究少之又少。“逆向文化冲击”的概念由Scheuts在1994年提出,那时正值战争完毕,很多归国老兵回到曾经熟悉的故土时,经历了诸多文化适应的困难。“逆向文化冲击”主要指离开旅居他乡的人们在回到母国后需要经历文化再次适应的过程。学者Clyde N. Austin指出,现有人愿意承认自己遇到了“逆向文化冲击”,承认自己对母国文化的解读出现困难。但是事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经历异乡文化洗礼的归国者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再适应压力,有些人情况严重甚至需要及时治疗。时至今日,中国的“海归”群体日益扩大。面对“逆向文化冲击”,他们是否能够很好的做出调整?本文采用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模型以及Colleen Ward对文化适应的二维分析(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主要依靠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辅助以少量深度访谈,将赴英归国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与调查赴英留学生归国后对“逆向文化冲击”的适应状况,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并提出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广大留学生更好的进行文化再适应,同时号召整个社会关注留学生归国文化再适应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0-05-01)

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逆向文化冲击"可以视作留学归国人员在离开留学目的国之后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若这种跨文化适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会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因此,有必要对留学归国人员进行积极引导与社会支持,帮助其避免或者减轻逆向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1].孙燕,Iris.感觉留学后被故乡抛弃?没关系,这只是逆向文化冲击[J].留学.2019

[2].蒋云斗,刘晓楠.短期留学人员归国后的逆向文化冲击研究[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8

[3].徐丽华.高校归国教师在逆向文化冲击中的职业价值回归[J].新西部(理论版).2016

[4].万珺.高校英语学习者逆向文化冲击现象的研究与思考——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5].段润涵.论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和适应[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6].黄远卿.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和对策探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3

[7].孙晓琳.对逆向文化冲击的实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8].郭丽茹.浅析逆向文化冲击对留学教师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9].郭晨.中国归国留学生逆向文化冲击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10].郄琨.赴英归国留学生在逆向文化冲击下的文化适应状况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标签:;  ;  

逆向文化冲击论文-孙燕,Iris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