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巨传友,张鑫[1](2019)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与发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方文化研究与文艺理论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学者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与精神分析中寻找理论支撑,意在分析银幕上女性形象受到压制的社会本源,以及(男性)观众由银幕上的男女形象产生视觉快感的实质,并尝试从理论层面解放长期受到压制的银幕女性形象。而当下"小妞电影"的理论与创作将为其尝试带来些许突破,但困囿于自身类型电影的属性,在创作之余必定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对其类型概念的"规训",使"小妞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展又难以从这个固有的"费勒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怪圈中跳脱出来,从而使女性主义在发展与实践上不得不留下缺憾。(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王棵锁,管志涛[2](2019)在《一个电影理论学派的诞生:英美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承继了女性主义和电影研究对许多相关议题的讨论,有力揭示了古典好莱坞在电影文化生产中对女性的压迫与剥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女性集体创作""反—电影"等富有建构意义的创作观念、理论与批评构想。尽管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存在政治激进和本质主义倾向等不足和误区,但这些投身创作和批评实践的理论家们却为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演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她们的实践彰显了把批评实践和理论建构、个体经验与其所属性别群体的生存境况、重写女性影史和现实政治诉求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建构的主体意识和智慧。(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棵锁[3](2019)在《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对作者论的挑战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诞生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以《女性与电影》为代表的美国电影理论和批评界对安德鲁·萨里斯等人所倡导的作者论发起了猛烈攻击,双方就与女性有关的创作和批评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们通过发起这一论争扩大了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影响力,她们也在后来的批评实践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从而推动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内部演进和女性主义电影创作实践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5期)
肖巍[4](2019)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哲学联袂出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课上,我与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阅读艾莉森·贾格尔与艾莉丝·杨编辑出版的《女性主义哲学指南》一书。我们惊奇地发现,女性主义哲学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路径也颇为相似。既然这已经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2-19)
常江,李思雪[5](2018)在《劳拉·穆尔维:流媒体技术使文化民主成为可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当代面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的学术思想进行剖析和评述。在对其两部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描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过去40年经历的结构性变化。本文认为劳拉·穆尔维对精神分析话语体系的准确使用、对流媒体技术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作为迷影者的身份的批判性反思,共同构成了她成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体系,这对于中国的媒介、传播及文化研究学者有显着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8年08期)
肖寒,何天平[6](2016)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经典文本解读——以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通过对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的视觉快感及其生成机制进行解构,揭示了女性形象仅仅是父权无意识的表达工具。该经典文本被认为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滥觞,也被译介至中国并对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对这一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并由此对该文本的局限性及对后续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影响与启示做出个人阐析。(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12期)
刘旭丽[7](2016)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女性观众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产物。随着女性主义者逐渐认识到文化在女性身份建构的发挥的重要作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日益吸引研究者的目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试图对荧幕女性角色的研究来揭示父权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渗透和女性在父权社会收到压迫的事实。穆尔维的"凝视"理论试图揭示主流电影是怎样将女性建构为"奇观",以满足男性的观看快感,以及电影的叙事如何将"凝视"变成男性的霸权。同时,作为观众的女性一直被忽视,穆尔维对女性观影经验的跨性别认同解释引发了理论界的激烈讨论。(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6年03期)
朱琳[8](2016)在《无怨无悔,追寻真我——对影片《人·鬼·情》中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鬼·情》是中国大陆少有的关注女性心理的电影。片中主人公秋芸由于对自身女性意识的缺失,促使她去追寻一个理想的钟馗式好男人,但结局仍旧黯淡,秋芸孤独终身。影片弱化了男性形象,极力渲染女性形象及其内心世界,虽未凸显高度精炼的女性主义,但鲜明的女性意识却使其成为中国第一部女性主义电影。(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03期)
刘竞秀[9](2015)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视角下的《迷失东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波浪潮开始兴起,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由此在英美诞生。四十余年来,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西方已经发展成熟,其中最为显着的当属美国,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依然相对滞后。由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迷失东京》,充满了女性特有的节奏和韵味,非常适合应用女性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文中从影片中的性意识、性别定位、婚恋观叁方面,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迷失东京》。(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5年22期)
张妙珠[10](2014)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方女权运动不断发展,女性群体地位在社会中不断提高,因此在电影领域也形成了自身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诸多电影导演用镜头来展现出自身感悟的女性价值观念。作为新时期意识流导演群体的代表人物——关锦鹏,创作的女性电影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表现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从女性心理个性的体验着眼,彻底颠覆了男性中心话语权的传统电影创作。本文对其电影创作中凸显出来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以便更为深入地解读这个电影奇才的另类创作。(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4年17期)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承继了女性主义和电影研究对许多相关议题的讨论,有力揭示了古典好莱坞在电影文化生产中对女性的压迫与剥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女性集体创作""反—电影"等富有建构意义的创作观念、理论与批评构想。尽管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存在政治激进和本质主义倾向等不足和误区,但这些投身创作和批评实践的理论家们却为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演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她们的实践彰显了把批评实践和理论建构、个体经验与其所属性别群体的生存境况、重写女性影史和现实政治诉求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建构的主体意识和智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巨传友,张鑫.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与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9
[2].王棵锁,管志涛.一个电影理论学派的诞生:英美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述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
[3].王棵锁.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对作者论的挑战述评[J].电影评介.2019
[4].肖巍.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哲学联袂出镜[N].中国妇女报.2019
[5].常江,李思雪.劳拉·穆尔维:流媒体技术使文化民主成为可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当代面向[J].新闻界.2018
[6].肖寒,何天平.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经典文本解读——以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
[7].刘旭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女性观众的缺失[J].智富时代.2016
[8].朱琳.无怨无悔,追寻真我——对影片《人·鬼·情》中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文本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
[9].刘竞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视角下的《迷失东京》[J].电影文学.2015
[10].张妙珠.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J].电影文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