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动词化论文-胡卓雯,李永兰

名词动词化论文-胡卓雯,李永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名词动词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名词,动词化

名词动词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卓雯,李永兰[1](2018)在《英语名词动词化认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的名词动词化现象在英语语言表达中越来越为常见,该文对不同类别的名词进行归类并分析了其动词化的使用方法,表明名词动词化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20期)

陈志伟[2](2017)在《基于语料库的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可以理解为B来替代A。本文以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自然现象名词为研究对象,以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个案研究,分析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现象,总结出其25年的总使用频率以及5种文体(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中的各自使用频率。按照自然现象名词使用习惯将其分成叁大类,并分别以weather,flood和wind为个案研究,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检索出叁例词的搭配,分析自然现象名动化的动因,总结其理解和生成认知机制,并最终得出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的功效机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广泛出现在杂志和小说中,而学术期刊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使用频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现象引起学者需对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乃至整个英语名动化现象引起重视和关注;第二,经语料库的例子分析得知,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的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经济原则,追求简单新奇,语言本身发展需求,语用效果和社会心理需求。第叁,通过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后的搭配词语分析,动词化确实存在着认知模式,并以此促使生成动词化。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促进改善词汇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语料库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再单一,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第二,有助于词典编撰。便于词典编撰者更新词典。第叁,对于翻译、写作词汇挑选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可繁[3](2014)在《从时下的新词看汉语名词动词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当下流行语,如百度一下、二了、雷人、汪峰等词的使用现象,微探汉语中存在的名词动词化倾向,并结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突出汉语中一些名词用为动词的特点,进一步阐释名词动词化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王喻[4](2014)在《以静写动 动静相融——谈汉英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语言中都存在名词动词化现象,在现代英语中这一用法极为普遍;而汉语中这种用法则多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汉语中出现较少。本文试图从名词动词化的概念、形成的动因和分类叁方面进行分析,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加深对汉英语言中这一用法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能更多地欣赏到这一语言现象的简洁、灵动之美。(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吴小芳,姚志英[5](2012)在《英语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名词动词化是指原本词性为名词的词被当作动词使用的语言现象。本论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导致此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以期为其提供一套合理的理解机制。(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张冬梅[6](2012)在《从认知角度对比汉英名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类转化是解决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与语言表达要求无限性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现象进行比较,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探究造成两种语言转化异同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对日后的对外汉语和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2年08期)

魏华[7](2012)在《名词动词化在现代英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英语中,名词动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名词动词化的应用可以使名词动作化,使语言生动、简洁,是现代英语的发展趋势之一。研究这一语言现象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词汇的活用能力,并有利于扩充词汇,值得研究与关注。(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2年01期)

张明杰[8](2011)在《英语工具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具名词的动词化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但以往研究却很少关注这一动词化现象,更未深入探讨其认知理据和动因。在认知语法框架内对这一现象的转喻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传统语法和语义解释过于简单;工具名词的动词化是转喻认知操作的体现,其凝练的表义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和会话合作原则。(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孙增耀[9](2011)在《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名词动词化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动词化是当今英语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引起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发现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动词化的差异提供了相对客观的数据;认知语义学的百科观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可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韦运会,李蓉[10](2011)在《英语名词动词化的一词多义隐喻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动词化出现的隐喻意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不断创新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着重探讨名词动词化的特点;同时提出,掌握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词汇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名词动词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可以理解为B来替代A。本文以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自然现象名词为研究对象,以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个案研究,分析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现象,总结出其25年的总使用频率以及5种文体(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中的各自使用频率。按照自然现象名词使用习惯将其分成叁大类,并分别以weather,flood和wind为个案研究,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检索出叁例词的搭配,分析自然现象名动化的动因,总结其理解和生成认知机制,并最终得出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的功效机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广泛出现在杂志和小说中,而学术期刊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使用频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现象引起学者需对自然现象名词名动化乃至整个英语名动化现象引起重视和关注;第二,经语料库的例子分析得知,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的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经济原则,追求简单新奇,语言本身发展需求,语用效果和社会心理需求。第叁,通过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后的搭配词语分析,动词化确实存在着认知模式,并以此促使生成动词化。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促进改善词汇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语料库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再单一,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第二,有助于词典编撰。便于词典编撰者更新词典。第叁,对于翻译、写作词汇挑选有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名词动词化论文参考文献

[1].胡卓雯,李永兰.英语名词动词化认知探析[J].海外英语.2018

[2].陈志伟.基于语料库的自然现象名词动词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

[3].李可繁.从时下的新词看汉语名词动词化倾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4].王喻.以静写动动静相融——谈汉英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化现象[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5].吴小芳,姚志英.英语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张冬梅.从认知角度对比汉英名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7].魏华.名词动词化在现代英语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2

[8].张明杰.英语工具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法探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1

[9].孙增耀.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名词动词化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韦运会,李蓉.英语名词动词化的一词多义隐喻现象[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标签:;  ;  

名词动词化论文-胡卓雯,李永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