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设置与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朗贡巴,文告,德格基巧,琼让
设置与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余小洪[1](2019)在《“德基”印文考释——兼谈康藏地区“德格基巧”的设置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德格生达拉章朗贡巴文告首次发现了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下属"朵麦基巧"管辖的"德基"印文,文告显示后藏代本琼让担任首任"德格基巧"。由西藏地方政府与德格土司双重领导的"德格基巧",在1919~1932年,管理德格土司跨金沙江两岸的全部辖区; 1932~1951年,仅管理金沙江以西的江达、西邓科两地。"德格基巧"存在达33年之久,组织、参与、见证了近代康区发生的"大白事件"等系列重大事件,是西藏地方政府着力康区的反映。"德格基巧"的设置和变迁,既反映了西藏地方政府与川西刘文辉之间的地方军阀之争的性质,还反映了英国侵略西藏及其进一步分裂中国领土的历史。"德基"印文的发现,还为西藏及康区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物资料。(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李胜兰,李春兰[2](2019)在《“人教版”教科书中“边角边定理”设置变迁之研究(1951—2013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角形是几何的心脏,其他直线形大多数可以转化为叁角形来进行研究,可见其在整个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的课程改革及数学教科书的不断发展,叁角形中"边角边定理"在教科书中的设置与编排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1951—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套初中教科书中"边角边定理"的内容设置与编排进行研究,厘清了该定理在教科书中的编排脉络,分析其变迁特点及原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曹堂哲,郝宇华[3](2019)在《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媒体注意力与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基于我国教育议程设置变迁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媒体和议程设置之间谁因谁果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共识,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间断均衡理论认为:媒体注意力决定议程设置,且在长期历史变迁中议程设置呈间断均衡而非渐进主义的演化模式。间断均衡理论得到很多西方国家证据的支持,其是否同样适用于政治、社会制度与西方不同的中国呢?本文在间断均衡理论框架下,以我国教育议程设置变迁为例,选取《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关于教育的新闻报道数量和《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普通教育年鉴》《中国年鉴》《教育大事记》中关于教育的政策数量,对媒体注意力和政策议程进行了定量操作化,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AR回归分析和比较峰度分析,定量地对间断均衡理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断均衡理论中关于媒体注意力与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适合中国,但议程设置的长期演变符合间断均衡模式,且议程设置与媒体注意力的关系有范围限制,来源于国家层面比来源于地方层面的媒体注意力与议程设置的相关度更高;此外,相比于地方媒体,议程设置会在更长的滞后期内对来源于国家层面的媒体注意力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治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韩豆豆[4](2019)在《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排列组合既是概率、统计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排列组合内容从1923年起就存在于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此后始终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直至今日仍是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在教科书中的内容设置有所调整,整体上趋于完善。为探求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的设置何以至今日,它具体经历了怎样的设置变迁,本文以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1951-2004年的11套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为研究内容,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厘清其演变过程,并进行特点总结与利弊分析。首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分四个阶段整体概述数学教育背景,呈现相应期间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排列组合内容的教学指示,阐述11套教科书的产生以及其中排列组合的宏观设置之变迁,为后续内容的研究铺垫背景知识。其次,分章节论述了两个计数原理的引入设置、原理表述及例题配备情况;排列的概念引入、概念表述、排列数概念表述、排列数公式推导、全排列及其公式以及排列的例题配备情况;组合的概念引入、概念表述、组合数公式推导、组合数两个性质呈现以及组合的例题配备情况,分别总结其变迁特点。再次,对排列组合内容的练习题、习题及复习题的设置情况,从素材、难度方面做出统计分析,研究其变迁过程和原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在概念引入方面,引入问题素材趋于多样化,引入过程中逐渐突出渗透概念的本质特征,配图更加完善,趋向于对比引出相似概念等;在概念表述上,逐步体现出数学概念的严谨性、简明性与相对独立性,符号使用也趋于统一化、功能化等;公式推导上,推导方法变化相对较大,总体有一个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发展过程;在题目设置上,题的“往复”现象突出,素材趋于多样化,难度变化不大,总体呈现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显着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给出排列组合内容的教科书编写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李巧玲[5](2019)在《高中叁角函数“诱导公式”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1-2004)》一文中研究指出诱导公式始终是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叁角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故对数学教科书中诱导公式编写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内容的编排也是逐渐优化,同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形象、直观地去推导诱导公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年至今出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为底本,依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迁,分五个阶段,比较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文革时期不包括。主要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诱导公式的背景介绍、内容表述、推导过程、思想方法等内容为主。分别介绍了不同阶段内容的结构与安排,并进行特点分析。同时也对诱导公式的内容表述及其史料编排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对教科书中诱导公式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设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例题、练习题和习题在教科书中的结构安排、数量、题目类型、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特点。通过对各套教科书中例题的难度变化的分析,研究诱导公式设置之变迁。最后,分别对诱导公式的内容表述和推导过程的变迁进行总结,得出从1951年至今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诱导公式内容编排的利弊分析并给出编写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4)
李胜兰[6](2019)在《初中“全等叁角形”内容设置变迁之研究(1951-2013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等叁角形是几何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根基。1951-2013年的所有数学教科中均未删减全等叁角形的内容,反而逐渐精炼和优化,所以其在教科书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全等叁角形内容是学生学习逻辑推理的开端,初中阶段又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初期,全等叁角形也是学生学习的其他平面直线形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梳理教科书中全等叁角形内容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套几何(数学)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时期出版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全等叁角形内容的不同要求,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图表研究法分析了12套教科书中全等叁角形内容的设置,探求全等叁角形的内容在教科书中的变迁过程,为教科书中该部分内容的编写提供一定参考的同时,充实了教科书历史研究的文献。首先,根据不同时期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全面概述12套教科书中全等叁角形的章节设置及知识的编排体系,并进行特点分析,从宏观上呈现全等叁角形的章节和内容编排体系之变迁。其次,分章节论述全等叁角形概念及定理的引入方式,表述形式,定理证明方法,例题、练习题和习题的数量、类型的变迁,并用鲍建生老师的难度模型分析了习题难度的变迁。主要分析了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减情况和内容变迁,并厘清变迁特点及原因,从微观上呈现具体知识的变迁。再次,得出1951-2013年全等叁角形内容变迁的研究结论:(1)在概念引入方面渐趋多样化,教科书中引入方式经历了“无引入—文字引入—实际问题引入—实际问题与生活相结合引入”的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2)在概念及定理的表述方面越来越精练严谨,精炼了内容,并且引入了符号语言,内容呈现方式采取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凸显数学简洁性的特点;(3)定理证明方法经历了“迭合法说理—迭合法引导再用尺规作图证明”的过程,更加严谨,更注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体验;(4)例题和练习题,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增多到减少”的变化,且例题和练习题类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示范性;而习题的难度逐渐趋于合理,改编了原来未充分培养推理证明能力的习题难度,越来越突出全等叁角形章节对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在数量上也渐趋合理,突出综合性,删除了重复题型,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后,针对12套教科书中全等叁角形内容的研究,给出编排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3)
葛淑英[7](2019)在《由金门闸的设置变迁解析清朝政府的治水方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门闸是清代京畿重要水利工程,在保卫京师和永定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涵闸建筑史上的一个范本,反映了清代中国建筑科学和水利工程技术建设水平,是中国祖先和自然灾害斗争的不朽丰碑。它是清朝历代朝廷治理永定河的历史见证,是清朝政府治理水患的重大实物遗存,其历史地位堪与南方的都江堰媲美。(本文来源于《北京民俗论丛》期刊2019年00期)
杨一[8](2019)在《“空间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内容设置之变迁(1951-2007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基本图形是指空间中的点、线、面等空间图形,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高中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过8次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这期间出版发行了10套数学教科书,历久弥新,如今的立体几何课程已发展的较为理想,而发展是持续的,以往的教科书编写经验定能为今后的教科书改革提供借鉴。所以本文梳理了1951-2007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空间基本图形内容的设置变迁,并分析总结了其变迁特点,以期为未来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本文以1951年以来“人教社”出版的10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空间基本图形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图表法对10套教科书中空间基本图形内容的定义、定理及其引入,以及该部分内容的例、习题等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如下:首先,对空间基本图形内容的整体编排进行概述,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教科书的发展情况,梳理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对空间基本图形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比较分析了各套教科书中该内容的结构设置、定理数量之变迁。其次,将空间基本图形内容分为“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四部分,分别对其定义、定理数量、呈现方式以及引入等方面的变迁过程进行详细深入的论述。再次,梳理各套教科书中空间基本图形内容中例、习题的数量、题型以及题目背景,并对各套教科书中证明型例题的推理难度进行测量。最后,对空间基本图形内容在1951-2007年数学教科书中编排的变迁特点进行总结,并从中获得启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4-30)
王莉[9](2019)在《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及课程设置变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教育硕士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指出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两个版本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变化及其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关亚新[10](2019)在《清代辽西山场的设置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二十余年战争后,辽西土地荒芜,城堡废弃,荒山深谷成为虎狼出没之区,草甸沟壑变成禽鸟栖息之地。为改变这里人地关系失调的窘况,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低山丘陵和沟谷平原,其中之一即是设立官有山场,由捕丁定期进山捕猎,将捕猎品呈纳给内廷。这既适时地恢复了(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3-25)
设置与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角形是几何的心脏,其他直线形大多数可以转化为叁角形来进行研究,可见其在整个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的课程改革及数学教科书的不断发展,叁角形中"边角边定理"在教科书中的设置与编排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1951—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套初中教科书中"边角边定理"的内容设置与编排进行研究,厘清了该定理在教科书中的编排脉络,分析其变迁特点及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设置与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余小洪.“德基”印文考释——兼谈康藏地区“德格基巧”的设置与变迁[J].西北民族论丛.2019
[2].李胜兰,李春兰.“人教版”教科书中“边角边定理”设置变迁之研究(1951—2013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3].曹堂哲,郝宇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媒体注意力与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基于我国教育议程设置变迁的检验[J].治理研究.2019
[4].韩豆豆.高中排列组合内容设置之变迁研究(1951-2004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李巧玲.高中叁角函数“诱导公式”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1-2004)[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6].李胜兰.初中“全等叁角形”内容设置变迁之研究(1951-2013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7].葛淑英.由金门闸的设置变迁解析清朝政府的治水方略[J].北京民俗论丛.2019
[8].杨一.“空间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内容设置之变迁(1951-2007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9].王莉.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及课程设置变迁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10].关亚新.清代辽西山场的设置与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