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时与频偏估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定时同步,载波频偏估计,训练序列
定时与频偏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任凯旋[1](2018)在《相干光OFDM系统中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光纤通信网络对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以其高频谱效率、抗色散性良好和便于信道补偿等显着优点而被认为是未来高容量光纤传输系统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然而相干检测的OFDM技术很容易受到同步误差的影响,载波频率偏移和定时同步误差会造成符号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在阐述CO-OFDM系统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对CO-OFDM同步模型的构建。通过对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的公式推导和原理分析,详细论述了定时误差和载波频偏对C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MATALB平台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为后续对定时同步和频偏估计算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算法,分别对Schmidl&Cox算法、Minn算法和Park算法等叁种经典算法进行公式推导和原理分析,并仿真分析了这叁种算法在CO-OFDM系统中的定时性能。同时,本文在叁种经典算法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提出一种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算法定时测量函数曲线不够尖锐以及存在旁瓣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仅可以在信噪比低至2 dB的光纤信道中准确定时,同时在1600 km的CO-OFDM系统中定时性能优于上述叁种传统算法。再次,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训练序列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详细阐述了P.H.Moose算法、Schmidl&Cox算法和Molrelli&Mengali算法等经典算法的频偏估计原理,并对这叁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于这叁种算法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模算法(CMA)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两个特定的训练序列完成了±N/2个子载波频率间隔的频偏估计且计算复杂度较低。最后,本文基于MATLAB仿真平台搭建了偏振复用(PDM)CO-OFDM系统,在QPSK和16-QAM两种调制格式下,针对所提出的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分别以95.77 Gbit/s和191.54 Gbit/s的传输速率完成了PDM-CO-OFDM系统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误码率达到1×10~(-3)的前提下,采用QPSK调制信号在OSNR为16 dB时可传输1600 km,采用16-QAM调制信号在OSNR为26 dB时可传输800 km,同时归一化频偏估计误差在上述条件中均低于12×10~(-3)。(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3-01)
孙会楠,禹永植,邢彦辰,丁文飞[2](2015)在《LTE小区搜索中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期演进(LTE)的小区搜索中,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步过程。基于分段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利用分段相关算法具有抗频偏的优点结合差分运算,并采用对接收端信号进行累积处理方法,提高了定时同步精度。将本地PSS信号累积相加的结果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同时利用本地PSS信号与接收PSS信号的相关性,提出一种有效的频偏估计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减小了运算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08期)
黄明,曾勇波,李争平,罗守山,许成谦[3](2012)在《新型的IEEE 802.11n联合符号定时同步与细频偏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MIMO-OFDM为基础的IEEE 802.11n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引入循环移位延时(CSD)以区分不同数据流上的数据,但也给同步带来了难题.若以训练序列与接收信号相关,造成的伪相关现象会导致定时不准,影响接收机的性能.为此,通过分析802.11n所定义的前导符号结构特点和CSD的影响,提出了新型的802.11n联合符号定时同步与细频偏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其优点是不受频偏的影响,并能较好地抑制前导符号运算中伪相关结果的产生,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林乐峰[4](2012)在《OFDM系统中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具有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抗码间干扰(ISI)和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能够在复杂的无线信道中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4G的核心技术。但是,OFDM技术对同步误差非常敏感,系统中的定时误差和载波频偏,会造成载波间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影响OFDM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同步技术的研究成了现代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目前国内外OFDM同步算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数据辅助型和非数据辅助型同步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基于训练序列的同步算法更具实际应用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目标集中在对基于训练序列的同步算法的研究。论文所做工作如下:1、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定时偏差和载波频偏对OFDM系统信号造成的影响,论证了在OFDM系统中采用同步技术的必要性;2、对经典的S&C、Minn、Park算法及改进的S&C同步算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共轭对称结构的Chu序列定时同步改进算法。改进的同步算法借鉴Park算法和改进的S&C算法,对S&C算法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了训练序列和定时测度函数,采用Chu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克服了S&C算法的峰值平台和Park算法的多尖峰现象,为进一步提高载波频偏估计的性能奠定了基础。3、基于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针对S&C算法和改进的S&C算法在进行整数倍频偏估计前需要进行FFT运算这一问题,利用整数倍频偏对Chu序列相关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基于Chu序列整数倍频偏特性的整数倍频偏估计算法,在时域完成整数倍频偏估计,省去了FFT运算;基于已有的训练序列结构,重新设计了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小数倍频偏粗估计算法利用训练序列的重复结构,取得了与S&C算法一致的频偏估计范围;小数倍频偏精估计算法则采用基于循环前缀的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基于训练序列的时频同步算法,克服了S&C算法、Minn算法和Park等算法的缺点,在信噪比较低的AWGN信道和多径信道下,均能获得精确的定时同步和频偏估计。(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2-06-01)
王宝珠,张计风,王艳岭,贾科进[5](2011)在《OFDM系统中的频偏估计和符号定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同步偏差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矩阵的频偏估计和符号定时算法.该算法通过求解相关矩阵的非对角元素的极值确定小数倍频偏;通过分析相关矩阵对角线上元素的大小可确定整数倍频偏;通过平移FFT窗口,满足定义函数最大可实现符号定时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估计精度和估计范围.(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刘强,李晓东,苏旸[6](2011)在《跳频电台中的CPM符号定时同步和频偏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CPM的符号定时同步和频偏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符号定时同步精度和频率偏差对解调性能影响。针对超短波跳频电台,提出了采用波形相关和最大似然估计定时偏差的方法,将同步精度提高到Ts/16;同时提出了采用预置频偏校正法减小频偏的影响。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能使CPM的解调性能接近准确同步、无频偏的性能,验证了CPM在跳频电台中的可实现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晓斌[7](2010)在《OFDM系统定时与频偏估计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具有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抗码间干扰ISI和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能够在复杂的无线信道中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4G的核心技术。但OFDM技术对同步误差非常地敏感,当系统出现载波频偏和定时误差时,会造成载波间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严重影响了OFDM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研究同步技术对提高OFDM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本文详细地阐述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其同步技术的意义,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分析了符号定时误差和载波频率偏差对OFDM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影响。其分析结果为研究同步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研究和分析了OFDM系统的定时同步算法,分别对数据辅助型同步算法和非数据辅助型同步算法进行研究。非数据辅助型同步算法主要分析了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ML),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该算法的优缺点;数据辅助型同步算法主要分析了T.Schmidl&D.Cox (S&C)算法、H.Minn算法和Park算法,详细地推导了这叁种算法的定时同步机制,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上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提出了基于CAZAC序列的定时同步算法,改进的定时算法充分利用了循环前缀和训练符号数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定时估计。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提高了定时估计精度,有效地克服了S&C定时算法中存在的平台效应以及H.Minn算法和Park算法的多个尖峰现象,为进一步提高频偏估计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本文研究和分析了OFDM系统的载波频率同步算法,详细地分析了S&C算法和Molrelli&Mengali (M&M)算法的频偏估计原理。然后在改进的定时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并结合Moose算法提出了改进的载波频率同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频偏估计算法不仅提高了小数倍频偏的估计精度,而且扩大了单个训练序列的频偏估计范围,从而提高频率同步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0-12-01)
杨志[8](2010)在《OFDM系统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由于它具有极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和极高的频谱利用率,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OFDM也被视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OFDM系统对同步误差十分敏感,同步误差的存在会使系统性能大大降低。其中定时偏差会造成符号间干扰(ISI),频率偏差会造成载波间干扰(ICI),所以精确的同步算法对OFDM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本文介绍了OFDM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步算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OFDM的原理与特点,分析了定时偏差、频率偏差、采样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当同步偏差存在时,系统信噪比的损失情况。其次,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OFDM定时同步算法,分为基于非数据辅助和数据辅助性两大类。其中非数据辅助主要研究了MLE算法,数据辅助性主要研究了S&C算法、Minn算法和Park算法。对这叁种经典同步算法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详细分析了每种算法的优缺点。针对S&C算法的峰值平台效应,本文分析和仿真了一种加窗的S&C算法,该算法能有效的消除S&C算法的平台效应。本文针对叁种同步算法的缺点,在增加计算复杂度而不改变训练符号结构的思路下,对Park算法进行改进。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具有了更强相关性,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算法定时性有所提高,克服了S&C算法的平台效应,同时也克服了当循环前缀长度大于子载波数四分之一时Minn和Park算法所产的双峰值现象,从而提高了定时精度。最后,本文研究和分析了OFDM频率同步算法。先分析了基于数据辅助的频率同步算法的基本理论,包括Moose算法、S&C算法和M&M算法。然后研究了基于非数据辅助的MLE频率同步算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这几种频率同步算法进行大量的仿真,对比了算法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0-06-01)
曹凡[9](2010)在《DTMB系统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电视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数字化程度的高低,中国预计2015年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上主要有3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美国的ATSC传输标准、欧洲的DVB-T传输标准以及日本的ISDB-T传输标准。中国于2006年8月颁布了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地面数字电视发送端的调制和接收端的解调的实现迎来了新的挑战,国家标准的实施以及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性能优化直接影响数字电视的发展,因此数字电视接收机内部芯片的算法设计是关键,影响接收机性能的主要叁个模块是:解码,均衡和同步。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研究和实现DTMB接收端系统的同步部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和比较了叁大标准各自的优缺点,然后详细描述了DTMB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星座映射、帧结构、TDS-OFDM系统等,重点分析了动态多径信道的特征,同步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对系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现有的定时恢复和频偏估计算法,提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算法研究的空间大,对于多径的处理也是一直以来研究的难点。本文研究一种基于PN帧同步,采用延迟锁相环(DLL)和滑动相关技术的定时恢复的方案,并且为了提高在动态多径信道下定时误差估计的准确性,采用选取多径进行合成运算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多径信道下寄生峰、包络内假径和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算法优化后仿真分析表明高Doppler的Rayleigh信道条件下,定时误差可以控制在+/-20ppm范围内。在动态多径信道条件下频偏波动较大,难以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和扩大估计范围,本文综合考虑算法实现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应用于国标数字电视DTMB系统频偏估计的算法改进。通过总结DTMB标准中相位旋转的初始相位的规律,修改相关计算的延迟长度和参与计算的数据长度,提高估计精度,达到频偏估计的多径合成效果。经仿真结果验证,该算法提高了动态多径信道下载波恢复模块工作的稳定性,延长了系统锁定时间,令具有高Doppler的多径信道的剩余频偏绕中心波动在正负10Hz以内,从而改善了DTMB系统频偏估计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张宇,张乃通[10](2009)在《MIMO-OFDM系统中一种有效的定时和频偏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基于传统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精度和系统频谱的利用率,提出了M IMO-OFDM系统中一种特殊的同步训练序列并且给出了对应的定时和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构造倒序结构的同步训练序列获得比传统算法更精准的定时估计,同时该算法只需要一个训练序列就可以有效地对整数倍与小数倍频偏进行估计,与需要2个训练序列的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减少了训练序列的数量,提高了系统频谱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和改进的Jake模型信道环境下,所提出的方法在粗定时、精定时估计和载波频偏估计中都有很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定时与频偏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长期演进(LTE)的小区搜索中,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步过程。基于分段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利用分段相关算法具有抗频偏的优点结合差分运算,并采用对接收端信号进行累积处理方法,提高了定时同步精度。将本地PSS信号累积相加的结果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同时利用本地PSS信号与接收PSS信号的相关性,提出一种有效的频偏估计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减小了运算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时与频偏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1].任凯旋.相干光OFDM系统中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2].孙会楠,禹永植,邢彦辰,丁文飞.LTE小区搜索中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3].黄明,曾勇波,李争平,罗守山,许成谦.新型的IEEE802.11n联合符号定时同步与细频偏估计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
[4].林乐峰.OFDM系统中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
[5].王宝珠,张计风,王艳岭,贾科进.OFDM系统中的频偏估计和符号定时算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
[6].刘强,李晓东,苏旸.跳频电台中的CPM符号定时同步和频偏估计[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
[7].王晓斌.OFDM系统定时与频偏估计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8].杨志.OFDM系统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9].曹凡.DTMB系统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的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0].张宇,张乃通.MIMO-OFDM系统中一种有效的定时和频偏估计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