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杨亚东,李向东,伯雪飞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杨亚东,李向东,伯雪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爆炸力学,可变形定向战斗部,数值模拟,起爆方式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东,李向东,伯雪飞[1](2012)在《起爆方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威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变形后主装药的起爆方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威力的影响,该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LS-DYNA3D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变形和定向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主装药径向和轴向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和密度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起爆时,起爆点与端面中心的距离等于主装药半径,两起爆点与端面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45°时,破片速度增益最大;轴向起爆时,两端同时起爆优于一端起爆和线起爆。与传统周向均布破片战斗部相比,目标方位上的破片密度增益为78.7%,速度增益为32.2%。(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杨亚东,李向东,叶小军,李战旗[2](2012)在《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控制参数的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各变形控制参数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辅助装药相位角和厚度以及变形时间对战斗部变形过程的影响,确立了各个变形控制参数与最佳变形时间区间和变形弦长的关系,并得到战斗部变形控制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辅助装药相位角在60°~90°范围内取值较为适合,且辅助装药厚度对壳体变形弦长的影响小于相位角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可提高战斗部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陈放,张函,马晓青,张虎成[3](2009)在《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破片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研究,建立了变形后壳体的形状计算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推导出变形壳体的破片飞散速度和飞散方向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对变形壳体进行壳体变形设计.脉冲X光照相实验和模拟弹静爆实验结果表明,变形壳体的破片初速及破片分布计算公式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杨亚东[4](2009)在《可变形定向杀伤战斗部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了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成形过程和破片威力及其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该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精确的理论分析比较困难,本文在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叁维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程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成形过程和破片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破片速度、密度分布规律;分析了辅助装药对战斗部成形的影响因素和缓冲层对冲击波的衰减作用;并对主装药的起爆方式和起爆点位置对破片速度和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同结构和装药类型的普通周向形战斗部相比,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在目标方位上破片的速度和密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益,从而增加了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战斗部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龚柏林,卢芳云[5](2007)在《可变形定向战斗部作用过程的Lagrange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ALE方法是可变形定向战斗部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的传统方法。但比较ALE方法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模拟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过程。而采用全Lagrange方法的模拟结果较ALE方法更接近试验结果,说明Lagrange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作用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8-06)

李翔宇,卢芳云,王志兵,卢力,田占东[6](2006)在《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的作用原理,设计了试验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LS-DYNA程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过程以及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标方向破片密度和速度都有较大幅度增益,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陈放,马晓青,王鹏[7](2004)在《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壳体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刚塑性最小加速度原理 ,建立了在非对称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自由圆柱壳体的分析模型 ,在不同辅助装药分位角和变形初速条件下 ,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相应的壳体最终变形。模拟实验表明 ,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陈放,马晓青,姜春兰[8](2002)在《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结构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圆柱壳体在非对称局部爆炸裁荷作用下结构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把各种结构参数对壳体变形的影响,转化对壳体变形初速的影响,从而简化了对壳体变形的分析计算。通过对该结构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得到了满足壳体变形需要的圆柱壳体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该结构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是吻合的。(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2年S2期)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揭示各变形控制参数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的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辅助装药相位角和厚度以及变形时间对战斗部变形过程的影响,确立了各个变形控制参数与最佳变形时间区间和变形弦长的关系,并得到战斗部变形控制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辅助装药相位角在60°~90°范围内取值较为适合,且辅助装药厚度对壳体变形弦长的影响小于相位角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可提高战斗部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参考文献

[1].杨亚东,李向东,伯雪飞.起爆方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威力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

[2].杨亚东,李向东,叶小军,李战旗.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控制参数的匹配[J].火炸药学报.2012

[3].陈放,张函,马晓青,张虎成.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破片控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

[4].杨亚东.可变形定向杀伤战斗部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5].龚柏林,卢芳云.可变形定向战斗部作用过程的Lagrange模拟[C].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6].李翔宇,卢芳云,王志兵,卢力,田占东.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

[7].陈放,马晓青,王鹏.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壳体变形分析[J].兵工学报.2004

[8].陈放,马晓青,姜春兰.爆炸变形定向战斗部结构参数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2

标签:;  ;  ;  ;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论文-杨亚东,李向东,伯雪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