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二部410005
【摘要】目的探究单用氟伐他汀钠及联用那格列奈片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伐他汀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那格列奈片。利用HPLC法对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使用DAS2.0药代动力学统计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用氟伐他汀钠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联用那格列奈片后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单用氟伐他汀钠及联用那格列奈片时体内药代动力学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在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使用。
【关键词】单用氟伐他汀钠;联用那格列奈片;药代动力学;效果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usesodiumfluoridecutstatinandcoupledtothelatticecolumnnaiwereinvivopharmacokineticcharacteristics.MethodsinJune2016-December2016treated64casesof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32case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controlgroupusesodiumfluoridecutstatin;OnthebasisoftheobservationgroupinthecontrolgrouptakethatGlennnai.UsingHPLCmethodfordeterminationofblooddrugconcentrationanduseDAS2.0pharmacokineticstatisticalsoftwareforcalculatingpharmacokineticparameters,andobservetheoccurrenceofadversereactionstothetwogroups.Resultssodiumfluoridealonecutstatinmainpharmacokineticparametersandcombinationincomparison,afterthatGlennnaidifferenceshad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trol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for%,theincidencesofadversereactionstoobservefor%,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wereobservedi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clinicalusesodiumfluoridecutstatinandcoupledtothelatticecolumnnai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werefoundinvivopharmacokinetic,sotheabovetwokindsofdrugcombinationhashighsafety,clinicalusemay,whennecessary,togivepatients.
[Keywords]sodiumfluoridecutstatinalone;CombinationthatGlennnyeslices.Pharmacokinetic;Effectandanalysis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我国老龄化人群数量的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这类三高人群的比例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1]。虽然临床上单独一种疾病的患者数量最为显著,但是同时罹患两种或以上的患者比例也愈发增多。由于临床上对于降血脂药物和降血糖药物尚无明确的药物联用实验,故本研究拟探究单用氟伐他汀钠及联用那格列奈片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经本院药物伦理委员会审查并通过,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征集的64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被告知并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为健康人群,无药物过敏史,无心肝肾系统疾病,并在试验前30d未服用任何药物。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28.8±2.8)岁;体重指数(20.1±4.2)kg?m-2。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28.6±2.7)岁;体重指数(20.3±4.1)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n,)
1.2方法[2]
对照组给予口服氟伐他汀钠(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8),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口服那格列奈片(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16)。两组成员在服药前以及服药后的1/2h、3/4h、1h、3/2h、2h、5/2h、3h、6h、8h、12h时分别抽取上肢外周静脉血5ml,置于肝素化试管后并用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10min,将分离出的血浆在-20℃下冷冻保存备用。
分别取血浆0.5ml,精密量内标15?L,入内标物为瑞舒伐他汀10?g/mL,接着注入100?L的0.1mol/L的冰醋酸,摇晃均匀后再加入5.0mL的乙酸乙酯,振荡5min后用4500r/min离心10min后取10?L取样,用峰面积进行定量LC-MS分析测量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其中色谱及质谱条件设定如下:分析柱Shim-PackODSC18(250mm×2.Omm5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溶液(60:40v/v),流速0.2m1/min,柱温:35℃;选择性离子检测(SIM);电喷雾离子化(ESI);离子极性:负离子;检测对象:氟伐他汀钠,m/z:410.2;瑞舒伐他汀,m/z:480;雾化气流速1.5L/min;干燥气流量:4.0L/min,检测电压1.60kV;曲形脱溶剂装置温度:250℃;加热块温度:200℃。
1.3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指标:Cmax:药物被吸收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值,Tmax: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1/2?:血浆生物半衰期,AUG0-t和AUG0-∞分别代表药-时曲线下面积。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单用氟伐他汀钠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联用那格列奈片后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n=32,)
图1两组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3讨论
氟伐他汀(Fluvastatin)是首个完全由人工通过化学合成的HMU-CoA还原酶抑制剂,其药理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竞争性抑制方式来阻止胆固醇合成,有效减少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够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生成,提高LDL-C的血清清除率,最终使机体血脂降低。而那格列奈(Nateglinide)是非磺脉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持续作用时间短,降糖效果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4]。
本研究中对照组的Cmax为(423.44±132.35)ng/mL,Tmax为(1.07±0.26)h,t1/2?为(2.89±0.76)h,AUG0-t为(776.75±192.38)ng?h/mL,AUG0-∞为(819.84±211.28)ng?h/mL;在联用那格列奈片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456.76±153.47)ng/mL,Tmax为(1.13±0.31)h,t1/2?为(3.18±0.87)h,AUG0-t为(833.43±222.43)ng?h/mL,AUG0-∞为(892.38±187.41)ng?h/mL;两组间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相比较并无差异。而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与观察组的6.25%相比也无明显差异;这也和韩秀峰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临床上单用氟伐他汀钠及联用那格列奈片时体内药代动力学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在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鲍勇,陆丹妮,丁雨霏.中国健康水平发展趋势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基于卫生服务研究大数据[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515-517.
[2]朱慧婷,徐召飞.临床合用那格列奈对氟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5):324-326.
[3]陈蔷,俞娉,李利,等.那格列奈联合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8):1867-1868.
[4]李艳芳,查宝春,庄苏宁,等.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8):226-226.
[5]赵楠,赵侠,许俊羽,等.单次和多次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与速释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8):68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