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银行体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合作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银行体系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曾刚[1](2019)在《单一到多元的银行体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已经从单一银行体系,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银行业体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9年13期)
纪彦彬[2](2016)在《中国的银行体系变迁研究(1840-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构建合理有效的银行体系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银行体系的建设也得到相应的健全和完善。但是尽管如此,银行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迁的。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不论是银行机构自身还是监督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目前国内银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仍然突破不了中小企业无抵押、少抵押而大量融资的困局,中小企业融资难、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再比如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微众银行等新的金融业态如何纳入体系,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话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5年11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提到“要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2016年3月2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所作的演讲中亦指出,“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且金融机构体系问题在最近两年的经济运行中愈发明显”;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框架”,这就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当然,面对改革,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的做法,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和总结我国近代银行体系变迁的历史,习总书记曾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无疑对于促进我国现行银行体系的建设与顺利地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近代(1840-1937年)银行体系的变迁为对象,主要根据不同时期银行体系机构构成的重大变化、结合了历史朝代的大类划分,将我国近代(1840-1937年)银行体系的变迁分为鸦片战争前、晚清时期、北洋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银行体系产生的背景、银行机构体系的机构构成、特征以及银行监督管理与自律机制的建设情况,总结归纳每个阶段的变化,文章分为叁大部分,共七章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即第1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整理中国近代有关银行体系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主题,对文章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总结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正文,即第2-5章,每章分为3个小节,具体为:第2章主要结合鸦片战争前我国所处的社会环境,研究此阶段我国银行体系的机构构成、功能、特征及监督管理情况,认为在鸦片战争前我国银行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并分析了原由。首先,从社会背景分析来看,鸦片战争以前我国政治上闭关锁国、经济上封建落后及金融思想上相对保守,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局限了社会经济对银行发展的需求,经济决定金融,也造就了当时银行体系发展落后的状况;其次,研究了鸦片战争前我国传统银行机构体系的机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认为当时我国虽然没有机构叫银行,但早已存在着经营存、贷、汇业务的专门机构,本文将这些专门机构统称为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尽管其机构构成简单、金融服务产品相对单一,但这些专门机构间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形成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体系,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间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基本满足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金融服务需求;第叁,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金融监督管理和同业自律组织建设情况,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如钱庄业实行“五户联保制度”、也有“内园钱业会馆”等同业组织,但尽管如此,由于鸦片战争前我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督管理与自律机制的建议方面不普及、也不规范,为此尚停留于起步阶段。第3章重点从晚清时期我国银行体系机构构成、功能、特征以及监管体系的变化分析入手,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银行体系产生阶段的原由。首先,重点分析了晚清时期,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及金融思想动态、背景,以便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此阶段银行发展的状况;其次,研究分析了晚清时期(1840-1911)我国银行机构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短短的六七十年,我国国内银行机构从一批外资银行的进驻、到一批中资银行的设立、以及它们共同与传统银行机构形成了“叁足鼎立”的格局,而且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届时履行了“准央行”的职能,从而产生了以“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为核心的、国内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机构体系;第叁,晚清时期,清政府通过制定出台《银行通行则例》等法规,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外资银行间也成立了外资银行协会。可以看出,晚清时期,我国银行体系中的监督管理与自律机构的建设开始提上议程。第4章重点研究了北洋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形成情况。首先,分析了北洋时期,我国处于在政治上军阀混战、经济上一批民族工业兴起、金融思想上受洋务派和西方银行理论与银行制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影响,创立银行的思想与行动处于异常积极和踊跃状态;其次,研究了北洋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机构构成及其特征。由于国内民族工业的兴起,一大批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地方性银行纷纷设立。而外资银行受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扩及受国人爱国反帝热情高涨的影响,势力大大下降,国内银行实现了由弱渐强的转变;传统银行机构由于受其战乱及其组织形成的制约,只有钱庄得以生存;从而,国内银行体系形成了以中、交两行为核心,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国内银行机构为主体,部分外资银行、钱庄为补充的银行机构体系;第叁,北洋时期,北洋政府将银行业的法制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了很大发展,组织制定《银行通行法》及《银行通行法实施细则》,提出严格的监管条例,把外资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同时,北洋时期,由于北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拮据问题,不断地通过出售银行股权或利用银行发债等方式来获得资金,银行同业加强了联合以避风险,银行公会的形成并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南叁行”、“北四行”等联合组织,有力地抵御了外部风险。第5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情况。首先,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在政治上加强了事权的统一,经济上开展了激活国民经济的建设活动,金融思想上更加开放和先进;其次,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银行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内事权的基本统一,着手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理与控制,银行业的官办化程度迅速提升,且通过对“四行联处”多次的改组,明确了中央银行的专属职能,也细分了各家商业银行专业化职能,使得中央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银行体系领导核心,初步确立了其“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及“国家的银行”的地位,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银行、地方性银行、官商合办银行、全国性民营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银行机构体系,我国的银行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健全和完善。第叁,南京政府时期,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进入了规范化,通过设立《银行法》的方式,将银行的设立、准入、运行、退出、清偿等进行了明确,大大地推进了银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此同时,银行公会组织也逐步趋向官办化,有效地减少和规避了各类金融风险,提高了银行的安全性管理。第叁部分为总结和启示,也就是第6、7章的内容。第6章为总结,主要是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全文,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中国近代银行体系渊源于传统金融机构,质变于“中西”融合;二是我国银行体系变迁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叁是我国银行体系变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四是银行体系变迁离不开政府的主导。第7章为启示,主要是基于对我国近代银行体系的变迁研究,寻找发现规律,努力总结并得出几点启示:一是与时俱进,包容地推进改革是保持银行体系竞争力的关键;二是银行体系的变迁中要防止过度、盲目地“崇洋媚外”;叁是银行体系的变迁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四是政府的相对控制与银行体系的相对独立间应建立相机治理机制;五是银行体系要防止委托代理关系下职业经理人的逆向选择。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方面的创新。本文是从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一个史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研究我国近代(1840-1937)银行体系的变迁,时间跨度近100年,目前国内研究者非常少;二是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研究鸦片战争前后至民国时期的银行体系,具有交叉学科性的复杂性,需要将系统分析法、跨学科分析及定性定量等多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从跨学科的角度,运用金融学的相关知识研究和界定银行机构、功能及特征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运用史学的标准来回顾银行及其机构的经营状态。最后还要综合运用历史学、金融学及唯物辩证法等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判断;叁是在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关于中国近代银行史的研究,大多数是从银行体系的某一家银行或某一阶段的侧面进行研究,而本文是对中国近代银行体系进行整体的动态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1)
谢杰斌[3](2014)在《新常态下经济金融结构变迁促使影子银行体系不断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展望未来,"交易成本变化驱动金融结构变迁"这一普世规律同样将在中国发挥作用,影子银行体系的崛起和演进将成为中国经济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新特征。影子银行体系崛起是经济金融新常态的重要特征近影子银行体系崛起是经济金融新常态的重要特征近一段时间以来,"新常态"再度成为财经界的热门词汇,评论者众,影响很广。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4年09期)
杨贺[4](2014)在《制度变迁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影子银行、正规金融机构、政府叁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二者有限度的合作使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制度需求;正式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非均衡状态,也是促进影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策略行为决定了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规模、生存环境和演化方向。(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4年04期)
杨贺[5](2014)在《制度变迁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影子银行、正规金融机构、政府叁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二者有限度的合作使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制度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非均衡状态,也是促进影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策略行为决定了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规模、生存环境和演化方向。(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4年03期)
苏洁澈[6](2014)在《危机与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推动了金融监管体系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经历了从非正式监管到法定监管的过程。中央银行在银行监管中的角色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变革将让英格兰银行在银行监管和危机管理中发挥更大的角色。(本文来源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苏洁澈[7](2012)在《危机与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推动了金融监管体系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经历了从非正式监管到法定监管的发展过程。中央银行在银行监管中的角色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08年的金融危机后的变革将让英格兰银行在银行监管和危机管理发挥更大的角色。(本文来源于《金融法学家(第四辑)》期刊2012-11-24)
金毅[8](2011)在《中国银行体系绩效变迁:基于生产率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96~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相关数据,从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商业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效率的发展变化。本文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业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推动增长,表现出与中国宏观经济相类似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1年05期)
武艳杰[9](2008)在《我国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演变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国有银行改革一直是我国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主要标志,其改革变迁历程是研究我国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主要线索。本文从银行体系演进的规则出发,探讨我国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与演变趋势。一、初始条件与路径选择由于制度变迁(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罗杰[10](2006)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分配性努力”——以中国国有银行体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制性制度变迁催生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分利方的讨价还价和制度设计者的激励相容考虑共同导致了“分配性努力”的自我强化,使强制性制度变迁目标的实现在结果上以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为代价。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就是一个例子;其中沉淀的不良资产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各分利方“分配性努力”所达成的行为均衡,作为租值消散在该领域的累积,其数量可以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本的最小估算值。(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06年08期)
银行体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构建合理有效的银行体系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银行体系的建设也得到相应的健全和完善。但是尽管如此,银行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迁的。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不论是银行机构自身还是监督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目前国内银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仍然突破不了中小企业无抵押、少抵押而大量融资的困局,中小企业融资难、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再比如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微众银行等新的金融业态如何纳入体系,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话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5年11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提到“要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2016年3月2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所作的演讲中亦指出,“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且金融机构体系问题在最近两年的经济运行中愈发明显”;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框架”,这就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当然,面对改革,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的做法,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和总结我国近代银行体系变迁的历史,习总书记曾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无疑对于促进我国现行银行体系的建设与顺利地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近代(1840-1937年)银行体系的变迁为对象,主要根据不同时期银行体系机构构成的重大变化、结合了历史朝代的大类划分,将我国近代(1840-1937年)银行体系的变迁分为鸦片战争前、晚清时期、北洋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银行体系产生的背景、银行机构体系的机构构成、特征以及银行监督管理与自律机制的建设情况,总结归纳每个阶段的变化,文章分为叁大部分,共七章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即第1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整理中国近代有关银行体系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主题,对文章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总结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正文,即第2-5章,每章分为3个小节,具体为:第2章主要结合鸦片战争前我国所处的社会环境,研究此阶段我国银行体系的机构构成、功能、特征及监督管理情况,认为在鸦片战争前我国银行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并分析了原由。首先,从社会背景分析来看,鸦片战争以前我国政治上闭关锁国、经济上封建落后及金融思想上相对保守,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局限了社会经济对银行发展的需求,经济决定金融,也造就了当时银行体系发展落后的状况;其次,研究了鸦片战争前我国传统银行机构体系的机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认为当时我国虽然没有机构叫银行,但早已存在着经营存、贷、汇业务的专门机构,本文将这些专门机构统称为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尽管其机构构成简单、金融服务产品相对单一,但这些专门机构间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形成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体系,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间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基本满足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金融服务需求;第叁,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金融监督管理和同业自律组织建设情况,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如钱庄业实行“五户联保制度”、也有“内园钱业会馆”等同业组织,但尽管如此,由于鸦片战争前我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督管理与自律机制的建议方面不普及、也不规范,为此尚停留于起步阶段。第3章重点从晚清时期我国银行体系机构构成、功能、特征以及监管体系的变化分析入手,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银行体系产生阶段的原由。首先,重点分析了晚清时期,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及金融思想动态、背景,以便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此阶段银行发展的状况;其次,研究分析了晚清时期(1840-1911)我国银行机构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短短的六七十年,我国国内银行机构从一批外资银行的进驻、到一批中资银行的设立、以及它们共同与传统银行机构形成了“叁足鼎立”的格局,而且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届时履行了“准央行”的职能,从而产生了以“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为核心的、国内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机构体系;第叁,晚清时期,清政府通过制定出台《银行通行则例》等法规,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外资银行间也成立了外资银行协会。可以看出,晚清时期,我国银行体系中的监督管理与自律机构的建设开始提上议程。第4章重点研究了北洋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形成情况。首先,分析了北洋时期,我国处于在政治上军阀混战、经济上一批民族工业兴起、金融思想上受洋务派和西方银行理论与银行制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影响,创立银行的思想与行动处于异常积极和踊跃状态;其次,研究了北洋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机构构成及其特征。由于国内民族工业的兴起,一大批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地方性银行纷纷设立。而外资银行受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扩及受国人爱国反帝热情高涨的影响,势力大大下降,国内银行实现了由弱渐强的转变;传统银行机构由于受其战乱及其组织形成的制约,只有钱庄得以生存;从而,国内银行体系形成了以中、交两行为核心,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国内银行机构为主体,部分外资银行、钱庄为补充的银行机构体系;第叁,北洋时期,北洋政府将银行业的法制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了很大发展,组织制定《银行通行法》及《银行通行法实施细则》,提出严格的监管条例,把外资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同时,北洋时期,由于北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拮据问题,不断地通过出售银行股权或利用银行发债等方式来获得资金,银行同业加强了联合以避风险,银行公会的形成并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南叁行”、“北四行”等联合组织,有力地抵御了外部风险。第5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银行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情况。首先,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在政治上加强了事权的统一,经济上开展了激活国民经济的建设活动,金融思想上更加开放和先进;其次,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银行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内事权的基本统一,着手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理与控制,银行业的官办化程度迅速提升,且通过对“四行联处”多次的改组,明确了中央银行的专属职能,也细分了各家商业银行专业化职能,使得中央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银行体系领导核心,初步确立了其“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及“国家的银行”的地位,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银行、地方性银行、官商合办银行、全国性民营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银行机构体系,我国的银行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健全和完善。第叁,南京政府时期,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进入了规范化,通过设立《银行法》的方式,将银行的设立、准入、运行、退出、清偿等进行了明确,大大地推进了银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此同时,银行公会组织也逐步趋向官办化,有效地减少和规避了各类金融风险,提高了银行的安全性管理。第叁部分为总结和启示,也就是第6、7章的内容。第6章为总结,主要是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全文,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中国近代银行体系渊源于传统金融机构,质变于“中西”融合;二是我国银行体系变迁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叁是我国银行体系变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四是银行体系变迁离不开政府的主导。第7章为启示,主要是基于对我国近代银行体系的变迁研究,寻找发现规律,努力总结并得出几点启示:一是与时俱进,包容地推进改革是保持银行体系竞争力的关键;二是银行体系的变迁中要防止过度、盲目地“崇洋媚外”;叁是银行体系的变迁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四是政府的相对控制与银行体系的相对独立间应建立相机治理机制;五是银行体系要防止委托代理关系下职业经理人的逆向选择。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方面的创新。本文是从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一个史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研究我国近代(1840-1937)银行体系的变迁,时间跨度近100年,目前国内研究者非常少;二是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研究鸦片战争前后至民国时期的银行体系,具有交叉学科性的复杂性,需要将系统分析法、跨学科分析及定性定量等多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从跨学科的角度,运用金融学的相关知识研究和界定银行机构、功能及特征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运用史学的标准来回顾银行及其机构的经营状态。最后还要综合运用历史学、金融学及唯物辩证法等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判断;叁是在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关于中国近代银行史的研究,大多数是从银行体系的某一家银行或某一阶段的侧面进行研究,而本文是对中国近代银行体系进行整体的动态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行体系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曾刚.单一到多元的银行体系变迁[J].中国金融.2019
[2].纪彦彬.中国的银行体系变迁研究(1840-1937)[D].中央财经大学.2016
[3].谢杰斌.新常态下经济金融结构变迁促使影子银行体系不断演进[J].中国银行业.2014
[4].杨贺.制度变迁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4
[5].杨贺.制度变迁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4
[6].苏洁澈.危机与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变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
[7].苏洁澈.危机与变革: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变迁[C].金融法学家(第四辑).2012
[8].金毅.中国银行体系绩效变迁:基于生产率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1
[9].武艳杰.我国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演变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罗杰.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分配性努力”——以中国国有银行体系为例[J].财经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