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杆试验论文-张渊博,关凯书,王琼琦

小冲杆试验论文-张渊博,关凯书,王琼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冲杆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冲杆,正压载荷,摩擦力,有限元

小冲杆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渊博,关凯书,王琼琦[1](2019)在《小冲杆试验摩擦力计算及抗拉强度公式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冲杆测试技术可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对在役设备进行材料劣化程度评定及寿命评估。小冲杆试验所测得的载荷分为正压载荷和摩擦力两部分。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得到了钢珠与试样之间正压载荷与摩擦力的大小,并将正压载荷与常规抗拉强度进行经验关联,改进了传统的抗拉强度经验关联式,提升了关联系数。(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2期)

张伟光,田卉莘,魏瑜萱,田原,罗震[2](2019)在《基于小冲杆试验的水下激光修复焊缝力学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下激光焊接对于预制表面微裂纹的奥氏体304不锈钢板件进行了修复,对修复后的焊缝采用小冲杆试验进行力学性能评估,基于多元统计学原理,设计了正交旋转中心复合试验,建立了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影响曲面,量化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钟继如[3](2019)在《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小冲杆试验预测材料强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冲杆试验技术作为微试样测试技术的一种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常规力学试验无法进行的场合。小冲杆试样和标准拉伸试样结构不同,以往主要采用经验关联法预测材料拉伸强度,但经验关联确定的强度准确性较差。开发一种准确预测材料强度的方法仍然是小冲杆试验长期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小冲杆试验预测各向同性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和有限元模拟从小冲杆试验结果提取应力-应变曲线,进而确定材料的强度。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验证了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和有限元模拟确定应力-应变曲线的可靠性;然后证明了利用从小冲杆试验结果提取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材料强度的理论可行性,即抗拉强度前应力-应变曲线不随结构改变而改变;最后验证了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有限元模拟和小冲杆试验预测材料强度的可靠性。本文以加氢反应器材料3CrlMo1/4V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和有限元模拟确定应力-应变曲线的具体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根据提出的方法确定了拉伸试验颈缩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利用确定的曲线模拟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载荷-位移曲线和试验曲线具有高度重合性;模拟的断后直径与真实试验断后直径几乎一致。这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得颈缩后应力-应变曲线。利用所提方法多次确定的应力-应变曲线高度重合,表明该方法确定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很好的重复性。(2)设计了一系列缺口圆棒试样研究试样结构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材料塑性应变小于0.3mm/mm时,结构对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影响;塑性应变大于0.3mm/mnm时,结构对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影响。3CrlMo1/4V材料抗拉强度对应的塑性应变远小于0.3mm/mm,因此抗拉强度以前应力-应变曲线不受结构影响。这为从小冲杆试验提取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材料强度提供了理论支撑。(3)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和延性损伤模型从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结构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本质。研究发现,塑性应变小于0.3mm/mm时,相同塑性应变程度,不同缺口拉伸试样的晶粒形状及大小相互之间无明显区别;塑性应变等于0.5mm/mm时,应力叁轴度高的拉伸试样品粒伸长比应力叁轴度低的试样小。扫描电镜发现试样断口剖面存在孔洞,孔洞在较低应力叁轴度试样中呈椭球状长大,在较高应力叁轴度试样以球状长大。损伤模型分析表明,塑性应变小于0.3mm/mm时,不同缺口试样的孔洞体积分数无明显区别;塑性应变大于0.3mm/mm时,相同塑性应变程度应力叁轴度高的试样孔洞体积分数较大。试验发现试样结构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本质是不同结构试样在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不一样。(4)提出了结合有限元模拟、混合粒子群算法和小冲杆试验确定材料拉伸强度的具体方法,利用一系列假定材料验证了所提方法确定强度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研究发现,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强度准确性较经验关联高,解决了目前小冲杆试验预测材料拉伸强度准确性低的难题。利用该方法预测了3Cr1Mo1/4V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预测的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的差别小于5%。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的小冲杆试验预测材料强度的方法,并分析了试验误差对预测强度的影响。该方法有望日后发展为小冲杆试验确定强度的统一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4)

耿进锋,马东方,徐亮,王延清,吴克华[4](2019)在《基于小冲杆试验技术的在役火电机组高压导汽管蠕变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小冲杆蠕变试验技术对某火电机组高压导汽管道开展566℃温度下的蠕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下挠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了获得该材料的稳态蠕变特性,采用了Chakrabarty薄膜延伸模型和逆向有限元法对小冲杆蠕变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Norton方程中的材料参数A和n。同时对单轴蠕变试验与小冲杆分析试验获得的材料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冲杆蠕变试验分析结果与单轴蠕变试验结果基本符合,但不同的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精度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1期)

罗安,王汉奎,王建文[5](2019)在《基于小冲杆试验数据的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冲杆试验是研究在役设备材料性质的重要手段,小冲杆试验的结果与传统拉伸试验的关联性研究更为重要。已有的小冲杆试验与传统拉伸试验关联性的研究均忽略了摩擦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得出的试验结果过于理想化,参考意义不大,且小冲杆试验的数据难以大量获得,因此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在少量数据基础上建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304#不锈钢材料为例,通过已经建立的小冲杆试验数据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充分考虑摩擦对于试验关联性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摩擦因子μ与试样关联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符合程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余意[6](2017)在《便携式小冲杆试验微损取样装置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以金刚石线锯切割作为取样方法的新型微损取样装置,可将其应用于小冲杆试验。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小冲杆试验的研究背景,探讨了应用于小冲杆试验的微损取样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们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微损取样方案。该新型取样方案以金刚石线锯切割作为取样方法,由此对微损取样装置的整体取样方案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取样装置的基本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样过程的工艺路线。根据取样方案及工艺路线的要求,本文将取样装置分为开槽机、线锯切割机和切割平台叁个主要部分,分别对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其中开槽机在现有的砂轮切割机原型基础上,设计了限位对刀装置保证其切割深度。线锯切割机以金刚石线锯为切割工具,设计了线锯的走线装置并增加了摇摆机构和张力控制机构。切割平台则是开槽机和线锯切割机的工作平台,设计了移动导轨和定位夹紧机构。微损取样装置电路控制的设计要求为高速旋转,低速进给,低温恒张力,根据这些控制要求对取样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卷丝筒电机选用步进电机,搭建硬件电路使其保持高速转动提高切割效率。进给机构也选用步进电机,降低脉冲频率使线锯的进给保持低速提高切割精度。本文还设计了张力控制系统和冷却装置,使线锯在切割过程中线锯上的张力基本恒定且工作环境的温度不会过高。以STM32控制器为核心,针对具体模块进行软件编程实现控制要求。根据以上设计,对微损取样装置的叁维样机进行了ADAMS仿真,并完成了微损取样装置机械样机的搭建,并将样机应用于钢管表面取样,试验结果表明微损取样装置能满足小冲杆试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鲁佳男[7](2017)在《C-276合金板基于小冲杆试验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小冲杆实验技术对材料性能的检测兼具了无损检测与常规力学性能检测的优点,可以利用小冲杆实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与常规拉伸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关联,从而达到检测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所以逐步成为了研究热点。国内外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关联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绝大部分是对母材的研究,对焊缝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本文选用核电主泵屏蔽套转子和定子材料,着重对其焊缝性能进行研究。考虑到试样断裂的位置,拟将焊缝试样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种是焊缝在试样中间,一种是焊缝偏离试样中心一定位置。同时通过与有限元模拟方法的结合,对C-276合金板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选用的C-276镍基合金板材为核电主泵定子和转子用材,定子薄板0.42mm,转子厚板0.72mm。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结论如下:(1)自行对小冲杆实验的夹具进行设计并加工,所得到的夹具可以成功的进行实验并且得到较精确合理的实验数据。(2)小冲杆实验与常规拉伸实验在与屈服强度的关联上,当把厚度以Fy/t0这种形式引入到关联式中时更加合理,在与抗拉强度的关联上,把厚度以Fy/umt0这种形式引入到关联式中时更加合理。(3)有限元模拟实验所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所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类似,都有典型几个阶段。不同的是两者之间的最大载荷值以及最大载荷处对应的位移相差较大。但比较模拟和实验各自的拟合关联方程发现,其拟合系数很相近。(4)常规拉伸实验与小冲杆实验试样的断口分析表明,两种试样的断口均为韧性断裂,有典型的韧窝形貌。模拟结果表明断裂位置偏离试样中心,其中焊缝偏离中心的试样断裂位置为焊缝,同实验一致,同时其关联式也同实验更为接近,这说明利用焊缝偏离中心的试样评价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2-01)

陈学辉[8](2016)在《小冲杆试验技术评价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氢脆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冲杆试验技术(Small Punch Test)是一种对在役设备可以近乎无损取样的微型试样测试技术。该试验在获取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以及韧脆转变温度等方面都有了较成熟的研究。本文基于该试验方法,对已服役10年的加氢反应器材料3CrlMol/4V进行充氢试验研究并进行了低温小冲杆试验,评估氢脆敏感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搭建了小冲杆试样电解充氢试验方法的试验装置和用于测定小试样中氢含量的测氢装置,试验装置可实现对多个试样同时进行电解充氢。(2)在不同的充氢参数下进行试验,得到试样中氢浓度随充氢时间、电流密度变化的数据曲线。试验发现,电流密度一定时,充氢时间超过1小时后,氢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时间一定时,氢浓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在0.06A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电流,氢浓度出现下降趋势。(3)对加氢反应器挂块的母材和焊缝两种材料进行低温小冲杆试验,得到母材取出态、母材脱脆态、焊缝取出态和焊缝脱脆态四种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器母材材料在服役十年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回火脆化,但是充氢后韧性降低,表现为TsP升高了11.6℃。焊缝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回火脆化,在回火脆化的基础上,氢的影响仍然能够使材料进一步脆化,表现为TsP升高了5.1℃,氢脆影响的程度相对于母材有所降低,但是也表明氢脆和回火脆化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小冲杆试样充氢后的断口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随温度的变化。温度由常温降低至液氮温度的过程中,宏观上试样的裂纹扩展形貌由环形向人字形和一字形转变;微观上断口起裂源区由等轴韧窝向撕裂棱、河流花样转变,并有氢脆特征的“鸡爪纹”。(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6-11-10)

徐亮,马东方,蔡红生,耿进锋[9](2016)在《基于小冲杆试验技术测试P91钢的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电站高压导汽管用P91钢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单轴拉伸试验和常温小冲杆试验,通过试验标定法和逆向有限元法对小冲杆试验结果进行标定,得到了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并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标定法标定得到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的偏差分别为8.6%和21%,而逆向有限元法标定得到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的偏差均为-2%,逆向有限元法对小冲杆试验结果的标定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6年09期)

昃刚,王庆,巩振泉[10](2016)在《小冲杆试验用电磁夹具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典型小冲杆试验用夹具的缺点,针对采用螺栓紧固微试样的夹具操作不方便、每次试验受力不均匀的现象,研制了一种可快速方便、用力均匀地固定小冲杆试验用微试样的电磁夹具。(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6年05期)

小冲杆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水下激光焊接对于预制表面微裂纹的奥氏体304不锈钢板件进行了修复,对修复后的焊缝采用小冲杆试验进行力学性能评估,基于多元统计学原理,设计了正交旋转中心复合试验,建立了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影响曲面,量化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冲杆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张渊博,关凯书,王琼琦.小冲杆试验摩擦力计算及抗拉强度公式改进[J].热加工工艺.2019

[2].张伟光,田卉莘,魏瑜萱,田原,罗震.基于小冲杆试验的水下激光修复焊缝力学性能评估[J].焊接技术.2019

[3].钟继如.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小冲杆试验预测材料强度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4].耿进锋,马东方,徐亮,王延清,吴克华.基于小冲杆试验技术的在役火电机组高压导汽管蠕变特性研究[J].机械强度.2019

[5].罗安,王汉奎,王建文.基于小冲杆试验数据的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余意.便携式小冲杆试验微损取样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7].鲁佳男.C-276合金板基于小冲杆试验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8].陈学辉.小冲杆试验技术评价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氢脆敏感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

[9].徐亮,马东方,蔡红生,耿进锋.基于小冲杆试验技术测试P91钢的强度[J].机械工程材料.2016

[10].昃刚,王庆,巩振泉.小冲杆试验用电磁夹具的研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6

标签:;  ;  ;  ;  

小冲杆试验论文-张渊博,关凯书,王琼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