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泵论文-许群,郭启伟,席文明

膜片泵论文-许群,郭启伟,席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膜片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磁力驱动,膜片泵,控制精度,Matlab仿真

膜片泵论文文献综述

许群,郭启伟,席文明[1](2010)在《微型电磁驱动膜片泵理论分析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种新颖的电磁力驱动的膜片泵,它由驱动线圈、嵌有小永磁体的PDMS膜片及阀体构成,具有体积小,制作简单,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永磁体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驱动膜片运动,使膜腔产生体积变化引起液体单向流动.重点分析了磁场大小、泵的电磁力大小及在该电磁力作用下膜片的变形量,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电流输入与膜片变形的关系.对电流大小与液体流量、脉冲频率与液体流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泵可在2.5Hz时实现最小泵送量为2.75μL/min.(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郭启伟[2](2009)在《电磁力驱动微型膜片泵的研究与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的微量传输在微量药物注射、化学检测、生物微分析等领域上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日愈深入。本文研究一种新颖的电磁力驱动的PDMS膜片泵,具有体积小,制作简单,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它由驱动线圈、嵌有小永磁体的PDMS膜片及阀体构成。永磁体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驱动膜片运动,使膜腔产生体积变化,并在阀作用下引起液体单向流动。文中首先全面地概述了当前不同种类的微泵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情况;重点推导和分析了磁场大小、电磁力大小、膜片的受力与变形、通电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下的膜片变形量等模型,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力驱动微型膜片泵的理论控制模型。通过MATLAB仿真了电流与磁场强度关系、膜片变形与其回复力的关系;根据膜片泵的理论控制模型仿真了不同的螺线管与膜片泵结构数据对泵膜片变形的影响,在理论上优化了实体模型结构。从理论上介绍了微型泵的工作频率、每搏输出流量的计算公式,并推导了液体的瞬时响应模型。设计了微型膜片泵,详细的介绍了其制作过程,包括关键步骤:PDMS的制备与固化、嵌入微型永磁体的PDMS驱动膜片的制作、PMMA与PDMS膜片做成微阀的集成等。完成了对该膜片泵的实验测试,针对电流与液体流量,脉冲与液体流速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检测其输出负压大小。结果表明该膜片泵能进行微升体积的液体泵送,及其在控制上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6-30)

廖和滨,张伟,林启红,黄建明[3](2007)在《制丝CO_2膨胀线冷端膜片泵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P-21膜片泵发生CO2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叁项维护措施及整改方案,提高了泵及相关设备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07年09期)

齐茂江[4](1998)在《华南牌体外反博机叁相膜片泵控制电路改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于1990年12月购置一台华南牌WFB—IV电脑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厂家要求新用户对该机叁相膜片空气泵自己装配保护装置。因为该空气泵在工作时噪声较大,故将空气泵与主机室分开设置。这样对泵的开动和关闭要在主机室进行遥控。泵房无人值守。一旦叁相泵电机电源(本文来源于《医疗设备信息》期刊1998年04期)

魏宝利,张继岭,张华[5](1992)在《气动双作用膜片泵的逻辑气路》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为配套生物制品用超滤装置,根据生物制品的要求和特点,我们研制了气动双作用膜片泵。该泵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膜片往复运动,完成液体的输送。泵的气腔和液腔由橡胶膜片分隔。因此,被输送介质无污染,无剪切、无搅拌。泵的压力、流量可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调定。(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1992年02期)

G,F,weston,翁国屏[6](1979)在《钯合金膜片泵用于热核聚变装置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1.导言 高能中子束喷射系统所要求的真空系统,必须能处理大量的氢或家的气流,同时保持10-4-10-6托范围的压力。采用涡轮分子泵,扩散泵和收气泵等一般的真空系统,由于物理尺寸,有限的抽速或性能,以及可能产生的等离子污染等原因,是不合乎使用的,虽然低温泵(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1979年03期)

膜片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体的微量传输在微量药物注射、化学检测、生物微分析等领域上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日愈深入。本文研究一种新颖的电磁力驱动的PDMS膜片泵,具有体积小,制作简单,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它由驱动线圈、嵌有小永磁体的PDMS膜片及阀体构成。永磁体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驱动膜片运动,使膜腔产生体积变化,并在阀作用下引起液体单向流动。文中首先全面地概述了当前不同种类的微泵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情况;重点推导和分析了磁场大小、电磁力大小、膜片的受力与变形、通电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下的膜片变形量等模型,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力驱动微型膜片泵的理论控制模型。通过MATLAB仿真了电流与磁场强度关系、膜片变形与其回复力的关系;根据膜片泵的理论控制模型仿真了不同的螺线管与膜片泵结构数据对泵膜片变形的影响,在理论上优化了实体模型结构。从理论上介绍了微型泵的工作频率、每搏输出流量的计算公式,并推导了液体的瞬时响应模型。设计了微型膜片泵,详细的介绍了其制作过程,包括关键步骤:PDMS的制备与固化、嵌入微型永磁体的PDMS驱动膜片的制作、PMMA与PDMS膜片做成微阀的集成等。完成了对该膜片泵的实验测试,针对电流与液体流量,脉冲与液体流速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检测其输出负压大小。结果表明该膜片泵能进行微升体积的液体泵送,及其在控制上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片泵论文参考文献

[1].许群,郭启伟,席文明.微型电磁驱动膜片泵理论分析与实验[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郭启伟.电磁力驱动微型膜片泵的研究与实验分析[D].厦门大学.2009

[3].廖和滨,张伟,林启红,黄建明.制丝CO_2膨胀线冷端膜片泵失效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07

[4].齐茂江.华南牌体外反博机叁相膜片泵控制电路改进实验[J].医疗设备信息.1998

[5].魏宝利,张继岭,张华.气动双作用膜片泵的逻辑气路[J].液压与气动.1992

[6].G,F,weston,翁国屏.钯合金膜片泵用于热核聚变装置的可能性[J].真空.1979

标签:;  ;  ;  ;  

膜片泵论文-许群,郭启伟,席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