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张锦玉

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张锦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南亚,华人,中文姓名,使用频率

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玉[1](2018)在《东南亚华裔青年中文姓名使用状况研究——以新马泰、印尼四国华裔留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查的方法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四国2257位青年华裔留学生的中文姓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文姓名是华人对其身份和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的中文姓名与同时代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同中有异,且四国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语言环境有一定关系;同时,性别因素和国籍因素也是影响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中文姓名使用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还对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中文姓名的使用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范娟娟[2](2017)在《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成语型文化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词语测试、问卷调查考察了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在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总体状况一般,与施测词语数显着差异;学习者在习得成语型文化词语的项目类别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教材、教师对于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的效度最高。(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子慧(FANNY,NOREEN)[3](2017)在《来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国政府也给外国人提供了很多的来华留学及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前人对不同的对象及其汉语学习目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印尼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印尼有很多华裔在积极地学习汉语。目前很多华裔选择直接赴中国来学习汉语。因此,本人作为一名印尼华裔留学生认为:更进一步并有针对性地了解来穗印尼华裔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是有必要的。需求分析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都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热点。本人在梳理二语教学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和个人访谈的形式,针对来穗印尼华裔留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方法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调查工具、数据收集。第叁部分为问卷调查及分析,包括华裔留学生的基本情况、目标愿望需求分析、学习环境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需求分析。第四部分为访谈调查及分析,包括访谈设计、访谈对象、访谈结果与分析。本研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110名印尼华裔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了他们的汉语学习需求情况,并在第五部分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来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7-10-09)

林菱[4](2017)在《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语调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以音高、音长及音强参数为基础,通过设计不同声调组合的实验句对印尼华裔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汉语陈述句、疑问句及焦点句的语调习得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习得汉语陈述句时存在调域偏窄、阳平读为低平/低降、句末上声读为降调、全句时长偏短的情况,与音强并无明显关联。在习得疑问句时,印尼华裔留学生的句末词调阶会有稍许抬高,在陈述句中出现偏误的阳平调呈升调,和母语者的调型表现一致。男女发音人都会通过延长句末音节时长来表现疑问语气,说明印尼华裔留学生在表达疑问语气时有一定的意识。不同的是男性发音人还会缩短全句前面部分的时长。同陈述句一样,与音强表现并无直接关联。在习得焦点句时,印尼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表现一致的是焦点词音节调阶有明显抬升,焦点词的时长延长,音强增大。但在焦点词处的阳平音节则表现为高降或低降,出现偏误。综上,我们认为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调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句调域偏窄;2.阳平和上声字调偏误;3.单音节时长和句长偏短。(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5-27)

张锦玉[5](2017)在《印尼华裔留学生阴、阳平的感知与产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学习汉语6-8个月的印尼华裔留学生的阴、阳平感知和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目标字位置和参照字声调类型对印尼华裔学生的感知有影响,他们基本可以辨别阴、阳平,且感知呈现出范畴化特征,但感知边界和范畴化程度均低于中国人;从阴、阳平的产出上看,印尼华裔学生表现为阴、阳平调域的偏低以及阳平音高升幅较小等特征,与中国人差异显着。这说明,印尼华裔学生感知与产出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但产出的准确性滞后于感知的建立。(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7年01期)

吴文雅[6](2015)在《印尼华裔留学生上声叁字组连读声调偏误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标写调号实验和发音对比实验研究印尼华裔留学生上声叁字组连读声调习得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标写调号实验表明:音节组合难度顺序为1+1+1型>2+1型>1+2型;单字偏误率表现为前字>中字>后字,其中前字和中字的偏误率差别不明显,但这两者的偏误率明显高于后字;音节组合和语法结构对单字偏误率的影响不同;单字偏误类型主要为上声变调的阳平与上声相混淆;整词的高频偏误类型为333,323,233,223,232。发音对比实验表明:中印被试同一变调类型的音节组合和语法结构不同;中印被试同一变调类型同一位置上的单字在起点T值、折点T值、折点时刻、终点T值这四个变量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在稳态段这一变量上,印尼女性比男性习得好,印尼被试习得后字比前字和中字好,印尼被试习得223型比323型好;单字调长分配不合理。(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张锦玉[7](2015)在《印尼华裔留学生韵母(u)o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印尼华裔留学生在普通话韵母(u)o习得中的实际问题,采用调查和实验的方法,对比了印尼华裔留学生和中国人在不同语音环境中(u)o的发音,并做了个案研究。结果发现,印尼华裔留学生倾向于将(u)o韵母读成[■]或[u■]。在唇音声母音节中,印尼华裔留学生o韵母的实际读音为[■],与中国被试的发音有质的不同;而在非唇音声母音节中,表现为一个近似于[u■]的复元音,且在具体的共振峰数值上与中国人的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介音和韵腹舌位的整体偏高偏后。此外,本文还具体分析了印尼华裔留学生(u)o韵母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5年02期)

张锦玉,张树权[8](2013)在《印尼华裔留学生习得汉语清擦音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3名初级印尼华裔留学生和3名汉语母语者所发汉语清擦音的声学特征,并讨论了印尼华裔留学生对汉语清擦音的习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印尼华裔留学生在擦音的谱重心、分散度、擦音时长和声韵比例等参数上都与汉语母语者存在差异。因此,印尼华裔留学生的擦音格局表现为与汉语母语者线性格局不同的叁角形格局。根据实验结果,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育》期刊2013年01期)

康蓓[9](2013)在《语言焦虑中的内在因素对口语流利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焦虑的研究缘于一般的课堂焦虑研究,而后逐渐被界定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特有的焦虑。语言焦虑是制约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情感变量之一。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尤其是课堂学习者,常常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受情感因素的困扰。语言焦虑的产生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内因是指语言学习者自身的特征、风格,外因则包括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测试。以往的研究多是注重外因部分,忽视了内因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影响焦虑产生的内在因素中的自尊、自信、自我接纳叁方面对口语学习的影响大小,以期帮助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改进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大力倡导寓情感教育于认知学习的人本主义学习范式,既重视汉语学习者的认知因素,也关注情感因素对其认知的影响,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自行定义了语言焦虑及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在此基础之上,做好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设定好调查的过程,提出了调查的设想,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对实际教学提出了建议。最后,通过具体访谈的形式,验证了结论,并且得到了新的研究方向——目标的设定。以下是本次调查获得的主要结论:语言焦虑与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是呈显着负相关的,焦虑感越强,第二语言口语越不流利。自尊、自信、自我接纳这叁方面与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它们是通过语言焦虑对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起作用的,并且这叁方面同语言焦虑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自尊、自信、自我接纳程度越高,焦虑感越低。其中,自我接纳对语言焦虑的影响更大,可以说是影响语言焦虑的决定因素。(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李海鸥[10](2009)在《印尼、泰国潮籍华裔留学生学习汉语调查——基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编问卷形式,对中山大学一个学期在读的印尼、泰国潮籍华裔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社会文化学、心理学、第二语言获得研究和二语习得理论,对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考察这部分学生学习汉语的相关情况和特点,进而提出作者对潮籍华裔学生施行汉语教学的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成语型文化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词语测试、问卷调查考察了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在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总体状况一般,与施测词语数显着差异;学习者在习得成语型文化词语的项目类别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教材、教师对于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的效度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锦玉.东南亚华裔青年中文姓名使用状况研究——以新马泰、印尼四国华裔留学生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范娟娟.中高级水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成语型文化词语习得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7

[3].杨子慧(FANNY,NOREEN).来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4].林菱.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语调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17

[5].张锦玉.印尼华裔留学生阴、阳平的感知与产出[J].海外华文教育.2017

[6].吴文雅.印尼华裔留学生上声叁字组连读声调偏误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5

[7].张锦玉.印尼华裔留学生韵母(u)o的习得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5

[8].张锦玉,张树权.印尼华裔留学生习得汉语清擦音的实验研究[J].国际汉语教育.2013

[9].康蓓.语言焦虑中的内在因素对口语流利性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0].李海鸥.印尼、泰国潮籍华裔留学生学习汉语调查——基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的调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印尼华裔留学生论文-张锦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